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0多年前,笔者还是一个小年轻,刚成为住院医师时,就知道阿司匹林类药物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但当时孤陋寡闻,不知道NSAID这个标准的漂亮名称。那时候忙着“搞革命”,更不敢“崇洋媚外”,用的胃镜又粗又硬,也没几个医院能做,患者的痛苦就更不用说了,所以遇见呕血、黑便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服药史与化验,诊断就出来了。
到1970年前后,随着纤维胃镜检查开始应用,NSAID引起胃出血的诊断不再是那么空洞模糊,一放幻灯片胃镜下的病变有目共睹:糜烂、渗血、黏膜发红充血、表浅溃疡甚至渗出物白苔……“以红为主,多种色彩”并存。当然,医生们也注意到了不同种类药物引起病变的危险性有所不同,开始考虑如何给患者选择更安全的药物,同时开始并用某些药物保护黏膜,“黏膜保护剂”就“应运而生”了。
NSAID为非甾体抗炎药的英文简称。自1898年首次合成阿司匹林后,100多年来NSAID已有上千个品牌上市,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其应用也越来越广:不但心血管病抗凝要用,运动性创伤、老年性骨关节病也离不开NSAID,NSAID最近还成了预防某些癌症的新宠……
不过,NSAID的问题也不少,较常见的就是前述的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反应。
并不少见的“相关性肠病”
除了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出血,NSAID也可以损害肠道黏膜,称为NSAID相关性肠病(以下简称“相关性肠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腹痛(多在下腹部)、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腹泻、消化道出血甚至肠道狭窄、穿孔,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
“相关性肠病”不比胃黏膜病变少见,但是因为消化道出血患者必须接受胃镜检查,一旦发现胃黏膜病变,就“到此止步”,以为找到了全部病因;其次肠镜检查,特别是小肠检查比较麻烦,因而患者很少再做进一步的肠道检查,也许并非肠道没有损害,而是没有去检查;第三个原因,“相关性肠病”既无特殊临床表现,也没有特殊实验室检查方法确诊,加上NSAID药物镇痛、消炎作用掩盖疾病的症状等综合原因,所以诊断“相关性肠病”少。
【温馨提醒】
*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要忘记询问服用NSAID史,也许原因就在这里。
*有长期服用NSAID历史,出现原因不明的低蛋白血症者,要警惕“相关性肠病”。
*怀疑或确诊NSAID胃病患者,应同时进行胃镜及肠镜检查,免得顾此失彼,有所遗漏。
*NSAID虽然是好药,更要掌握应用适应证,不要滥用。
“一停二换”积极应对
发现“相关性肠病”,如何处置呢?
1.首先要停用相关药物,必须应用时,可换用选择性环氧合酶Ⅱ抑制剂。
2.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研究显示,此类药物不仅用于相关性胃黏膜病变,还有保护小肠黏膜和修复损害的功能。
3.其他黏膜保护剂如瑞巴派特、替普瑞酮,以及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谷参)、藿香正气胶囊也有不错疗效。
4.应用甲(替)硝唑治疗可能存在的小肠细菌过度繁殖;亦可应用益生菌,但要注意抗生素对其的不利影响。
NSAID作用的“两张面孔”
NSAID即非(不含)甾体类抗炎症药物也称为解热镇痛抗炎药,说明它主要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这里的炎不是指细菌引起的炎症。这一类药物为什么能起到治疗作用呢?
这必须从前列腺素说起。前列腺素是身体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激素物质,不但和发热、疼痛及炎症有关,还直接或间接参与多种生理作用如保护黏膜、凝血、血管调控等。
身体合成前列腺素,必须靠环氧合酶(COX)的参与。体内有两种环氧合酶,有点像“双胞胎”,即环氧合酶I和Ⅱ,兄弟俩面貌(结构)虽然相同,性格(功能)却有差异:老大(环氧合酶I)的作用比较广泛,包括维持胃肠道黏膜正常结构与功能,促进血液凝固等;而老二(环氧合酶Ⅱ)的作用则比较局限,如只对胃肠道黏膜发挥作用。
NSAID作用靶点是抑制环氧合酶,环氧合酶被抑制后,前列腺素合成量就会减少,其作用自然相应减弱或消失。这些反应,有的是临床治疗需要的,如血液不容易凝固,正是血管支架不易堵塞要求的;能减轻炎症反应,也对消除症状有好处。但这些反应在另一些器官中可能出现对患者不利的坏事,如容易消化道出血、胃肠道黏膜不易修复……可说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看你从那个角度出发,看你要求的是什么。
平日临床用的一类NSAID,如布洛芬、炎痛喜康,对环氧合酶I、Ⅱ的抑制作用没有区别,称为非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使用中可能出现比较普遍的胃肠、肝脏、肾脏不良反应;另一类NSAID几乎只针对性地抑制环氧合酶Ⅱ,故不良反应十分有限,这类药物称为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如塞米昔布、吡罗昔康、尼美舒利。但是,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有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所以只适用于胃肠病。
目前临床应用的NSAID多数属于非选择性的抑制剂,作用广泛,使用較多,为大家所熟悉,但不良反应也比较多;选择性抑制剂作用相对局限,使用较少,不良反应也比较少,可说是各有千秋。对于医患来说,关键在于认清NSAID抑制作用的“两张面孔”,努力做到趋利避害、科学选择。
到1970年前后,随着纤维胃镜检查开始应用,NSAID引起胃出血的诊断不再是那么空洞模糊,一放幻灯片胃镜下的病变有目共睹:糜烂、渗血、黏膜发红充血、表浅溃疡甚至渗出物白苔……“以红为主,多种色彩”并存。当然,医生们也注意到了不同种类药物引起病变的危险性有所不同,开始考虑如何给患者选择更安全的药物,同时开始并用某些药物保护黏膜,“黏膜保护剂”就“应运而生”了。
NSAID为非甾体抗炎药的英文简称。自1898年首次合成阿司匹林后,100多年来NSAID已有上千个品牌上市,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其应用也越来越广:不但心血管病抗凝要用,运动性创伤、老年性骨关节病也离不开NSAID,NSAID最近还成了预防某些癌症的新宠……
不过,NSAID的问题也不少,较常见的就是前述的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反应。
并不少见的“相关性肠病”
除了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出血,NSAID也可以损害肠道黏膜,称为NSAID相关性肠病(以下简称“相关性肠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腹痛(多在下腹部)、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腹泻、消化道出血甚至肠道狭窄、穿孔,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
“相关性肠病”不比胃黏膜病变少见,但是因为消化道出血患者必须接受胃镜检查,一旦发现胃黏膜病变,就“到此止步”,以为找到了全部病因;其次肠镜检查,特别是小肠检查比较麻烦,因而患者很少再做进一步的肠道检查,也许并非肠道没有损害,而是没有去检查;第三个原因,“相关性肠病”既无特殊临床表现,也没有特殊实验室检查方法确诊,加上NSAID药物镇痛、消炎作用掩盖疾病的症状等综合原因,所以诊断“相关性肠病”少。
【温馨提醒】
*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要忘记询问服用NSAID史,也许原因就在这里。
*有长期服用NSAID历史,出现原因不明的低蛋白血症者,要警惕“相关性肠病”。
*怀疑或确诊NSAID胃病患者,应同时进行胃镜及肠镜检查,免得顾此失彼,有所遗漏。
*NSAID虽然是好药,更要掌握应用适应证,不要滥用。
“一停二换”积极应对
发现“相关性肠病”,如何处置呢?
1.首先要停用相关药物,必须应用时,可换用选择性环氧合酶Ⅱ抑制剂。
2.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研究显示,此类药物不仅用于相关性胃黏膜病变,还有保护小肠黏膜和修复损害的功能。
3.其他黏膜保护剂如瑞巴派特、替普瑞酮,以及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谷参)、藿香正气胶囊也有不错疗效。
4.应用甲(替)硝唑治疗可能存在的小肠细菌过度繁殖;亦可应用益生菌,但要注意抗生素对其的不利影响。
NSAID作用的“两张面孔”
NSAID即非(不含)甾体类抗炎症药物也称为解热镇痛抗炎药,说明它主要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这里的炎不是指细菌引起的炎症。这一类药物为什么能起到治疗作用呢?
这必须从前列腺素说起。前列腺素是身体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激素物质,不但和发热、疼痛及炎症有关,还直接或间接参与多种生理作用如保护黏膜、凝血、血管调控等。
身体合成前列腺素,必须靠环氧合酶(COX)的参与。体内有两种环氧合酶,有点像“双胞胎”,即环氧合酶I和Ⅱ,兄弟俩面貌(结构)虽然相同,性格(功能)却有差异:老大(环氧合酶I)的作用比较广泛,包括维持胃肠道黏膜正常结构与功能,促进血液凝固等;而老二(环氧合酶Ⅱ)的作用则比较局限,如只对胃肠道黏膜发挥作用。
NSAID作用靶点是抑制环氧合酶,环氧合酶被抑制后,前列腺素合成量就会减少,其作用自然相应减弱或消失。这些反应,有的是临床治疗需要的,如血液不容易凝固,正是血管支架不易堵塞要求的;能减轻炎症反应,也对消除症状有好处。但这些反应在另一些器官中可能出现对患者不利的坏事,如容易消化道出血、胃肠道黏膜不易修复……可说是“好中有坏,坏中有好”!看你从那个角度出发,看你要求的是什么。
平日临床用的一类NSAID,如布洛芬、炎痛喜康,对环氧合酶I、Ⅱ的抑制作用没有区别,称为非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使用中可能出现比较普遍的胃肠、肝脏、肾脏不良反应;另一类NSAID几乎只针对性地抑制环氧合酶Ⅱ,故不良反应十分有限,这类药物称为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如塞米昔布、吡罗昔康、尼美舒利。但是,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有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所以只适用于胃肠病。
目前临床应用的NSAID多数属于非选择性的抑制剂,作用广泛,使用較多,为大家所熟悉,但不良反应也比较多;选择性抑制剂作用相对局限,使用较少,不良反应也比较少,可说是各有千秋。对于医患来说,关键在于认清NSAID抑制作用的“两张面孔”,努力做到趋利避害、科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