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探讨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bergbeg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4例,发病年龄5~14岁。

结果

16例均行手术治疗彻底切除瘤体,探查见16例肿瘤均位于肝右叶,10例行肝右叶肿瘤切除术,6例行右半肝切除术,其中2例瘤体破裂并失血性休克行急诊右半肝切除术。16例患儿术前均未明确诊断,均经术后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证实,免疫组化提示:16例vimentin、α1-AT阳性,14例desmin、SMA阳性。16例患儿术后均联合AVCP/IEV方案化疗。2例完成AVCP/IEV方案后继续按IEO方案化疗。本组患儿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2例术前发生瘤体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儿因术后出现肝内转移,治疗无效死亡,2例带瘤生存至今,其余12例均无瘤存活。

结论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为少见高度恶性肿瘤,术前诊断较困难,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治疗上以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手术后联合化疗等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预后与是否彻底手术彻底切除瘤体、是否联合化疗、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及瘤体破裂有关,与瘤体大小、肿瘤细胞异形性无关。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手术干预时机和预后,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手术指征。从2009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江苏和安徽地区5家新生儿医疗中心以出现腹腔游离气体、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包块、肠鸣音消失等症状之一作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指征(后5年组),与这5家新生儿医疗中心从2004年6月至2009年6月以腹腔出现游离气体为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164例病例中,手术72例,因肠管坏死广泛自动出院17例,占23.61%;肠造瘘41例,占56.94%,其中自动出院6例,占14.63%(4/41);因近端肠管短不适于肠造瘘而直接肠吻合14例,其中因吻合口瘘等原因自动出院5例,占35.71%(5/14)。保守治疗92例,
周福生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周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胆石症经验介绍如下.
目的评价重组人β防御素3(recombinant human betadefensin3, rhBD3)对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人工喂养联合缺氧及冷刺激方法制备新生SD大鼠NEC模型。实验分组:A组为正常组(12只),B组为正常rhBD3干预组(12只),C组为NEC模型组(20只),D组为NEC模型rhBD3干预组(24只)。收集肠管和血液标本。结果① rhB
患儿女,生后30min,因“生后发现皮肤多发酒红色斑”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39周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3500g,生后无窒息,羊水、胎盘、脐带无异常。查体:双侧颜面、肢体、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70例低出生体质量NEC病例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出生体质量分为极低出生体质量(ELBW)组(<1 500 g,241例)及低出生体质量(LBW)组(1 500~2 500 g,42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率,对两组中手术患儿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
张横柳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年,精研,尤擅长运用经方辨治抑郁性神经症,疗效确切,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目的探讨自体脐带修补先天性腹裂的可行性及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1992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自体脐带修补30例先天性腹裂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10±3)h。平均体质量(2.8±0.5)kg。30例均为脐右侧裂开,裂口长度2.5~5 cm。平均长度3.5 cm。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首先应将脱出的肠管减压、排空,如发现病变肠管同时进行治疗。术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