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软骨细胞凋亡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wei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对诱导软骨细胞凋亡的效应,探讨其是否通过"细胞核内蛋白Nur77-线粒体易位途径"诱导凋亡。

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软骨细胞并传代2~3次后,转入无血清培养培养环境,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性IGFBP-3以及设置对照组,同时处理24 h后,分别通过普通及荧光显微镜观察IGFBP-3对软骨细胞的形态学影响、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吸光度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比例、激光共聚交显微镜观察IGFBP-3诱导细胞核内受体Nur77。

结果

(1)原代培养的单个软骨细胞贴壁后呈不规则多边形,生长至融合时呈"铺路石样",经过数次传代,细胞由多边形逐渐伸展为成纤维细胞样;(2)普通明场和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见凋亡小体,表明外源性IGFBP-3软骨细胞能诱导软骨细胞凋亡;(3)CCK-8数值:空白组为1.43±0.03;阴性对照组为1.44±0.05;IGFBP-3组(0.5、1.0 μg/ml与2.0 μg/ml)分别为1.31±0.03、1.06±0.07、0.82±0.10;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5),IGFBP-3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IGFBP-3组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流式细胞仪结果:空白组为97.57%;阴性对照组为97.63%;IGFBP-3组(0.5~2.0 μg/ml)分别为90.03%、80.03%和67.33%,统计学分析结果同CCK-8;(5)激光共聚交显微镜观察表明,IGFBP-3处理组中,细胞核内受体Nur77从细胞核易位至线粒体,而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未见此现象。

结论

IGFBP-3可通过诱导Nur77从细胞核易位至线粒体,从而诱导软骨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3(GATA3)在肾母细胞瘤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肾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43例小儿肾母细胞瘤患者肾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TA3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GATA3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GATA3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GATA3 mRNA在肾母细胞瘤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人类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同时选取80例健康成年人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结直肠组织hTERT mRNA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组织hTERT mRNA的表达,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hTERT mRNA表达的影响因素。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组织hTERT mRNA
目的探讨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食管鳞癌(ESCC)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ZEB2和E-cadherin在218例ESCC患者癌组织(ESCC组)及60例ESCC患者癌旁>5 cm的正常食管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ESCC组ZEB2表达率35.3%(7
目的观察食管鳞癌细胞株中Krüppel样因子4(KLF4)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对其表达及对顺铂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7种食管鳞癌细胞株中KLF4甲基化及表达水平,筛选KLF4高甲基化及低甲基化水平细胞株(TE1及KYSE140)。不同顺铂浓度下,使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细胞株的增殖活性,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细胞株细胞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盐诱导激酶1(SIK1)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调控作用。方法将抑制剂转染肝癌MHCC97-L和HEP3B细胞株构建SIK1敲低组,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SIK1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SIK1在1、2、3、4、5 d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周期实验检测SIK1对细胞G1、S、G2期的影响;细胞凋亡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6、24、48 h时细胞的迁移能力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壁组织中CD3+(T淋巴细胞)、CD68+(巨噬细胞)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随机抽取的20例腹主动脉瘤组织与4例正常腹主动脉血管壁全层组织(对照组)CD3+、CD68+及MMP-2、MMP-9的表达,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观察组中CD3+淋巴细胞及CD68+巨噬细胞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探讨咖啡鞣酸(CGA)对单纯疱疹病毒-1((HSV-1)感染BV2小胶质细胞诱导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细胞模型过程中Toll样受体9(TLR9)信号通路的干预机制。方法用HSV-1刺激的BV2细胞建立HSE的细胞模型,然后用不同浓度梯度(25、50、100 ng/ml)的CGA进行处理。通过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分别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24-3p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增殖及迁移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miR-24-3p在PTC中的表达。通过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实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miR-24-3p在PTC中的作用。网站预测靶基因后,通过RT-PCR、Western 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