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镜毛孔检测方法在2 940 nm铒像素激光治疗毛孔粗大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j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基于皮肤镜的面部毛孔量化评估方法,评价该方法的科学性及实用性。

方法

对2017年6 - 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0例毛孔粗大患者,采用2 940 nm铒像素激光治疗,于治疗前后照相及采集皮肤镜图像。参考面部毛孔标准照片评价法比较治疗前后大体照片毛孔粗大的改善情况。建立皮肤镜毛孔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评估治疗前后毛孔面积及色差的量化指标。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计量资料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

结果

30例患者中面部毛孔评级较治疗前降低3级者1例(3.3%),降低2级者7例(23.3%),降低1级者21例(70%),无变化者1例(3.3%),治疗前后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4.94,P < 0.01)。皮肤镜毛孔检测系统毛孔检出率为(70.59 ± 3)%,治疗后毛孔面积量化值(712.95 ± 87.45)低于治疗前(831.45 ± 88.92),治疗后色差量化值(23.82 ± 9.43)亦低于治疗前(28.92 ± 9.91),t值分别为5.70、2.76,均P < 0.05。

结论

基于皮肤镜的面部毛孔量化评估方法对2 940 nm铒像素激光治疗毛孔粗大的评估结果与面部毛孔标准照片评价结果一致,可进一步在毛孔粗大的评价上验证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和剂量的尿素对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为尿素治疗血管瘤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血管瘤内皮细胞和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经不同浓度(40%、50%、60%、70%)和剂量(3、6、9 μl/ml)的尿素干预后,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及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碘化丙啶荧光染色观察人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在不同浓度和剂量的尿素作用下,人血管瘤内皮细胞的细胞活性比正常
目的探讨髂骨联合同蒂FDA2趾甲皮瓣和足背皮瓣分区瓦合再造拇指近节平面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7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手外科收治7例拇指近节不同程度缺损的患者,共7指,男3例3指,女4例4指,年龄18~50岁,平均29岁,5例为拇指近节近端以远缺损,2例为拇指近节远端以远缺损。将需要再造的拇指分为3部分进行修复,即采用髂骨条移植修复骨支架,FDA2趾甲皮瓣修复拇指背侧创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技术治疗儿童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共收治颌骨骨折患儿6例,年龄1岁3个月至9岁7个月,平均4岁2个月,其中男4例,女2例,其中上颌骨骨折3例,下颌骨骨折3例,6例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面形不对称、咬合错乱及骨折断端移位,术中应用颌骨牵张成骨器固定,固定后术后第1天开始行牵张成骨延长,每次约0.5 mm,每天2次,直
目的探讨通过耳甲腔软骨瓣折叠矫正轻度杯状耳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轻度杯状耳患者6例6只耳,男4例,女2例,年龄3~28岁,平均14岁。术中设计耳前及耳后切口,暴露耳甲腔软骨,设计并掀起舌形软骨瓣并向后折叠,远端固定于卷曲耳轮或耳舟软骨处,近端向颅骨膜固定,固定矫正卷曲耳轮,并对耳舟进行塑形。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患耳卷曲耳轮、耳舟均得到充分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先天性小耳畸形可疑致病基因进行详细地功能注释分类,构建蛋白相互联系(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以明确致病基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关系,预测潜在的致病基因。方法(1)利用小鼠基因组信息学(MGI)数据库检索先天性小耳畸形致病基因,将结果汇总输入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
期刊
乙型肝炎(乙肝)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皮肤科医师在诊治过程中常遇到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皮肤病患者。随着皮肤科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越来越广泛,HBV再激活已经成为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面临的问题。应重视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HBV DNA复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根据HBV血清学标志物掌握糖皮质激素致HBV再激活的危险分层,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预防HBV再激活,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糖皮
银屑病是一种主要表现为红斑、鳞屑的常见的慢性非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可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疾病,研究证实其与包括心血管疾病、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焦虑症、抑郁症和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存在联系。其发生发展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其中炎细胞浸润激活导致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被证明是银屑病发病的关键环节。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在局部微环境中所存在的不同种类细胞因子调控下分化成不同亚群
目的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摄食抑制因子(nesfatin-1)、白细胞介素26(IL-26)的表达水平,研究其与焦虑状态、病情分期、皮疹分布类型的关系。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断为白癜风的患者123例,其中伴有焦虑状态者93例(白癜风焦虑组),无焦虑者30例(白癜风无焦虑组),3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同时,在镇江市第五人民医院选取30例无白癜风、无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