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基于皮肤镜的面部毛孔量化评估方法,评价该方法的科学性及实用性。
方法对2017年6 - 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0例毛孔粗大患者,采用2 940 nm铒像素激光治疗,于治疗前后照相及采集皮肤镜图像。参考面部毛孔标准照片评价法比较治疗前后大体照片毛孔粗大的改善情况。建立皮肤镜毛孔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评估治疗前后毛孔面积及色差的量化指标。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计量资料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两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
结果30例患者中面部毛孔评级较治疗前降低3级者1例(3.3%),降低2级者7例(23.3%),降低1级者21例(70%),无变化者1例(3.3%),治疗前后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4.94,P < 0.01)。皮肤镜毛孔检测系统毛孔检出率为(70.59 ± 3)%,治疗后毛孔面积量化值(712.95 ± 87.45)低于治疗前(831.45 ± 88.92),治疗后色差量化值(23.82 ± 9.43)亦低于治疗前(28.92 ± 9.91),t值分别为5.70、2.76,均P < 0.05。
结论基于皮肤镜的面部毛孔量化评估方法对2 940 nm铒像素激光治疗毛孔粗大的评估结果与面部毛孔标准照片评价结果一致,可进一步在毛孔粗大的评价上验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