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的现状与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明确了它们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为教育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关键词】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
  
  1.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以北川县羌族为例,对农村小学的体育师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及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进行抽样调查。首先制定相关调查表,然后进行实地访谈发放点查问卷。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37份,回收率80%,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90份,有效率约85%。对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现状
  2.1.1 体育教师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年龄结构
  


  表2-1结果显示,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以上所占比例太小,而初级和无职称者占55.3%,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差距。在调查中有体育教师反映,学校和教育职能部门对体育教师的职称问题不够重视。在年龄结构方面,体育教师呈现年轻化,反映出主管部门的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是显著的。但乡镇中心学校或小学普遍未按要求配足体育教师,因为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连文化课教师都没有配齐,更不要奢求体育教师了[1]。
  2.1.2 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及態度
  


  调查过程中,各校长对本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为(表2-2),有11%-18%的体育教师是不太负责的,有50%的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不尽人意。其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没有随着知识的增长而提高,学历达标与实际水平不符,这对学校的发展是不利的。
  2.2 课外体育锻炼情况
  根据调查统计的情况来看,农村小学在保证学生每天一次课外体育锻炼方面与县城、乡镇小学避其所占比例较低,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小学校课外活动次数不确定(见表2-4),从统计结果看,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校难以保证学生每天一次的课外体育锻炼,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2]。
  表2-4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课外体育锻炼次数统计
  


  2.3 场地与器材
  体育器材的主要来源是学校购买和上级配置,小学自制的器材更多一些。这说明学校的自我转变能力差,对上级的依赖性强,这是造成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器材、场地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原因之一。二是一些政府部门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出现了占用挪用学校体育场地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校,存在"体育让路"的情况,这对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校完成学校体育的教育任务带来了困难。
  2.4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情况
  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需要一线教师和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失衡历史决定课程与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调查发现(见表2-7):有51.2%和31.2%的学校未完全实施和设有实施新课程标准;有15.4%的学校是体育教师自编教材,有22.1%的学校没有体育健康课程教材,教师上课的主观性很强,对教学进度和考核标准没有统一的要求。
  


  2.5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经费情况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现有的水平上,各区域小学人均体育经费呈逐渐递减态势,且小学人均体育经费没有中学高。由此可见,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学校体育经费分配不均,加上财政困难,使小学人均体育经费偏低。
  
  3.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的对策
  
  3.1 构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学校体育教育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在保持鲜明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增强其易行性、娱乐性、健身性和竞技性[3]。 如阿坝州的红原,藏族的藏式摔跤,羌族的羌历年和古羌文化节,这都推动着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在全球化和民族大融合的今天,运用现代体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少数民族农村小学体育进行改造和创新,是起既保持应有的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体育的时代特征,真正体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4]。
  3.2 加强对农村小学校体育的管理和领导
  在行政事业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下,要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不占编制的体育教研网络组织,尤其是以农村小学校为重点的体育教研网络制度,做到有人管,有人抓,把农村小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法规文件等落实到实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目标提供组织保证[5]。
  3.3 加强师资队伍,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
  采取措施扩大体育师资队伍的数量,着力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使之优化合理,同时提高体育师资的素质[9]。应全方位、多途径地扩宽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渠道,完善教师之前与之后培训制度,有计划的组织农村体育教师短期脱产进修,更新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当然,体育教师自身要加强师德修养和素质锻炼,不断提高专业水平,适应体育发展的需要。另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很生活条件,稳定现有队伍并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3.4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四川少数民族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如:彝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摔跤、扯手、爬杆、赛马、射击、跳火绳、蹲斗等;白马藏族有:搭底板、火炬接力赛跑、顶头、顶拳头;藏族有:摔跤、大象拔河、格吞、射击、赛牦牛、歌庄;羌族有:推杆、射击、荡秋千、跳沙朗。因此在农村小学校根据各民族不同的传统体育项目开展课外活动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同时要从体育教育的"全体性"着眼,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体育可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有所获。教师要通过个人魅力的塑造,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采取趣味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综合相关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将学生在体育课中体会到的乐趣上升为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行动[5]。
  
  【参考文献】
  [1].谭祝平.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现状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4.2(2):108~110.
  [2].陈仁伟.我国西北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报,2005.28(11):1478~1480.
  [3].李丹.四川省农村体育现状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1):43~46.
  [4].孙继新.我国少数民族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报,2005.25(2):121~123.
  [5].陈兴富,万德权等.阿坝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32(5):50~52.
  
  作者简介:
  李磊,(1969--),男,四川蓬溪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观察自然,认识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提高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同时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和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  【关键词】教育;生活化;课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摘要】生命在于运动,有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工作、生活。运动中避免受伤更为关键,因此要做好预防,如在寒冷的天气下,肌肉、肌腱及韧带的粘滞性也增加,使得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小,较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关键词】运动损伤;成因;预防    冬季的运动损伤多数是由于不做热身运动或做的不充分而造成的,所以热身运动在冬季尤为重要。热身运动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内脏器官的机能状况,使它们更快地进入肌肉活动
【摘要】文章通过对绵阳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促进篮球运动在我市的发展,让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篮球运动,提高全民素质,让能促进人身心全面发展的篮球运动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关键词】中学生;篮球运动;开展情况;现状分析    1、调查对象与方法    以绵阳市一中、三中、五中、七中和绵阳中学五所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问法、文献法。从2007年2
女性的解放面临一个自我建构的问题。通过对“凯特”与“枝子”经历的比较发现,对无意识自我的发现与整合,找到一种支撑自身的真正自由的精神世界,对建构自我是很重要的一面
【正】 古丈县位于湖南西部,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临沅陵,北枕酉水与永顺县隔河相望,西与保靖县毗邻,南与吉首、沪溪相接。全境多山峦,枝柳铁路斜穿县境。白鹤湾位于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所在,提出了大学生顺利就业必备的条件和素质。针对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大学生在校期间实习、就业、创业新渠道——充分利用网上平台在网上工作。本文分析在网上工作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大学生在网上工作进行实习、就业、创业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网上工作;实习;就业;创业    1.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1大学生就业现状  根
人们的很多心理活动都是额外的心理负担,因为许多时候着急与担心根本于事无补。美国某著名大学对2842名一周工作超过100小时的工作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工作超时与工作焦虑
【摘要】当前社会,伴随着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社会的激烈竞争,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凸显出来。因此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作者从法律视角出发,分析指出了法律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找到法律教育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点,构建适合现代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关键词】法律视角;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儿科门诊患者候诊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主题,拟订活动计划,把握现状,确定目标值,分析原因,拟定对策及实施。结果:对策实施后儿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