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CPI等统计数据出炉时,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一边是国家统计局快乐地宣布没有通胀或者通胀预期温和,一边是反对声一片的普通人大喊跟自己的实际感受不相符合。
从专家那里,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名词以及相应的统计数据,后面附带的是一堆高深得似乎遥不可及的理论。而在消费者那里,各种数据和理论都不过是一些“体感”,每当CPI等统计数据出炉时,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一边是国家统计局快乐地宣布没有通胀或者通胀预期温和,一边是反对声一片的普通人大喊跟自己的实际感受不相符合。
由于仍在延用上世纪中期的的统计方法,CPI被指难以反映目前城市居民生活支出权重。因而,在谈消费的时候,除了CPI之外,或许我们更该听听这些数据的真正主体的声音。
家住北京丰台的晏女士刚退休不久,她既能清晰地说出水、电、天然气等的价格曲线,也对近期菜篮子中的各种食品的价格变化如数家珍:“大蒜贵的时候五六块一斤,最近降下来了,两块多。现在杂粮特别贵:薏米以前8块,现在一下子涨到14块了;江米从两块五涨到三块五了;绿豆都卖到10块了。猪肉倒是比较便宜,后腿卖过八块五,现在7块。这几天,绿叶子菜的价钱陆陆续续便宜点儿了,像包菜啊、茼蒿啊,降回几毛钱了。水果还是贵,香蕉之类的一直不便宜。水产也贵,以前虾卖过十一二块,现在便宜的也十四五块了。”
媒体在报道菜价问题时,总是言必称超市或批发市场。而实际上,晏女士和她的很多同龄人都不是超市的常客。不必像上班族那样奔波于住处和工作地之间的她们不差时间,价格是她们购物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同一区域内的首选是早市,特别是快结束时,蔬菜更为便宜;其次是全天营业的菜市场,肉类摊位比早市多,买肉划算;遇到超市有比另外两地更实惠的促销活动时,她们也会选择在超市里买菜。
不过,这些老人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一分钱掰两半花”的,她们自己再怎么俭省都可以,人际方面的钱却一点也不愿省。同事家的老人过世了,朋友有小外孙了,亲戚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很注重人情的她们,各种红白喜事都要有所表示,而且还得随行就市地涨。
面对涨价,这些“节约模范”一边感叹“吃的东西都挺贵的啊”,一边在听到“涨声”时提前往卡里存入水、电和燃气,一边无奈“什么东西涨了什么就少吃点吧,也只能这样了”。
同在北京的易女士,就不像晏女士这样买菜时有比较多的选择余地。作为一个上班族,她只能在晚上下班之后的时间买菜。此时,超市几乎是她唯一的选择。不仅不便宜,而且好菜往往已经被挑得差不多了,可选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打了不小的折扣。晏女士能以10元每斤的价格从早市上买到的樱桃,易女士去超市买的时候则需掏大约一倍的钱。
尽管如此,用于饮食方面的费用并不是她的各种支出中最高的。从家乡来到北京打拼的她刚刚工作不久,房租占去了工资中最大的一块。“找房子的时候既要考虑上班方便,也要挑自己能承受的价位。北京房价涨得很快,房租也经常涨。住不了几个月,房东就要提价,不同意就得搬家。”
打算在北京定居的她给自己的要求是每月都得积攒下一些钱,而医疗之类的费用又不存在议价空间,因此,购买衣饰、休闲娱乐以及各种应酬与交际这种原本应是年轻人消费热点的“附加值”就只能压缩压缩再压缩了。“我不像北京本地的女孩子那样,住的地方不用花钱,经济压力也不大,就算月光也无所谓。看病的钱不能砍,像买衣服啊、看电影啊什么的,就只能省一些了。中午在单位吃盒饭,有几种价位可以选,一般都选便宜一点的。”
与仍处在动荡期的易女士相比,家住上海的刘先生夫妇的生活就要稳定得多。中等工薪阶层的他们刚到而立之年,房车皆有。在他们列出的家庭财务清单中,与房屋有关的费用同样高居榜首(27.18%),其次为养老(18.45%),交通费和用于衣食的费用平分秋色(均为14.56%)。
从收入来说,他们是令许多人十分羡慕的“中产阶层”,然而这个家庭同样感叹生活负担的沉重:每月5日,要偿还建行信用卡账单欠款;每月10日,要还清房贷;每月20日,要给父母打生活费;每月26日,要付中国银行的账单;每月30日之前,要付清水电煤气电话等公用事业费;遇有同学结婚等事,人情费也少不了……
“现在物价真的很高,房价也一直在涨,小孩的教育费用特别高,医疗收费也很贵。时时处处都要付费,以后如果想过得更舒坦一些,还是有点难度的。”初为人父的刘先生已经有了不小的紧迫感。
养车费用、育儿费用、医疗费用都非常昂贵,即使对刘先生这个身处国际大都市的中等收入家庭来说,也是相当大的一笔负担。余音仍在的全球金融危机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但工作竞争的压力始终给他们的心里造成一种压力——一种来自经济上的真切压力。
这三位消费者的经历都极有代表性。本刊近期对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普通消费者进行的一项调查中,除了尚处于“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阶段的人之外,大多数被调查者均表示物价上涨对其生活有较大的影响。
在“日常的各项支出在全部支出的占比”中,基本生活支出(如日常饮食、水电燃气费)被排在第一位的有26人(占52%),其次是房租或房贷共12人(占24%)。吃与住对普通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哪几类物价的上涨您更为关注”这个问题中,30人选择了商品房(占60%),24人选择了食品(占48%),关注水电价格和医疗费用的均为20人(占40%),关注燃油价格的也达到了19人(占38%)。而关注的理由,大多为“跟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表示“太高了买不起”,甚至有人直接发出了“价格太高,活着太累”的感慨。
在现阶段因物价上涨而有所减少的开支中,24人选择了“减少娱乐及奢侈品消费”(占48%),选择“多坐公交少驾车或打车”以及“节约水电用量”的均为18人(占36%),选择“食品尽量选购较低价的品种”的有17人(占34%),还有4人选择了“家具、电器选用二手商品”(占8%)。而在如果今后物价全面上涨可能缩减的开支中,选择“减少娱乐及奢侈品消费”的增加到了33人(占66%),选择“多坐公交少驾车或打车”的增加到了24人(占48%),选择“节约水电用量”的增加到了22人(占44%),选择“食品尽量选购较低价的品种”的增至18人(占36%),选择“家具、电器选用二手商品”的增加到了8人(占16%),在前一个问题中没有人选择的“减少教育费用支出”,本次也有2人选择(占4%)。可见在已有的物价压力面前,消费者不仅改善型需求受到了压制,生活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假如这种压力继续增大,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对“当前是否存在通货膨胀”的回答,22人选择了“早已存在”(占44%),认为“有可能发生”的有18人(占36%)。可以看出,民间对通胀确有一种担忧情绪。
至于“通胀来了什么产品可以抵御通胀”这个问题,选择黄金的最多有16人(占32%),其次是房地产共12人(占24%),选择股票的只有5人(占10%)。物价上扬与投资环境低迷的并生,让两种保值度相对较高的投资物品受到较多人的青睐。但没有任何一种理财产品能获得压倒多数的绝对优势,亦可看出民众在物价上涨面前的迷惘。
理财之路难通,更多的人转而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一份“菜奴省钱攻略”近日走红网络,许多80后网友戏称菜价上涨环境中的自己是“菜奴”,并想出了不赶早赶巧、学会看天气、“偷菜”、“拼菜”等种种省钱“妙招”。
为了提高餐桌绿化率,为了用并不丰厚的工资迎击汹涌的“涨势”,网上网下的消费者都煞费苦心。也在同期,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调控政策。这种上下齐努力的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从专家那里,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名词以及相应的统计数据,后面附带的是一堆高深得似乎遥不可及的理论。而在消费者那里,各种数据和理论都不过是一些“体感”,每当CPI等统计数据出炉时,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一边是国家统计局快乐地宣布没有通胀或者通胀预期温和,一边是反对声一片的普通人大喊跟自己的实际感受不相符合。
由于仍在延用上世纪中期的的统计方法,CPI被指难以反映目前城市居民生活支出权重。因而,在谈消费的时候,除了CPI之外,或许我们更该听听这些数据的真正主体的声音。
家住北京丰台的晏女士刚退休不久,她既能清晰地说出水、电、天然气等的价格曲线,也对近期菜篮子中的各种食品的价格变化如数家珍:“大蒜贵的时候五六块一斤,最近降下来了,两块多。现在杂粮特别贵:薏米以前8块,现在一下子涨到14块了;江米从两块五涨到三块五了;绿豆都卖到10块了。猪肉倒是比较便宜,后腿卖过八块五,现在7块。这几天,绿叶子菜的价钱陆陆续续便宜点儿了,像包菜啊、茼蒿啊,降回几毛钱了。水果还是贵,香蕉之类的一直不便宜。水产也贵,以前虾卖过十一二块,现在便宜的也十四五块了。”
媒体在报道菜价问题时,总是言必称超市或批发市场。而实际上,晏女士和她的很多同龄人都不是超市的常客。不必像上班族那样奔波于住处和工作地之间的她们不差时间,价格是她们购物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同一区域内的首选是早市,特别是快结束时,蔬菜更为便宜;其次是全天营业的菜市场,肉类摊位比早市多,买肉划算;遇到超市有比另外两地更实惠的促销活动时,她们也会选择在超市里买菜。
不过,这些老人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一分钱掰两半花”的,她们自己再怎么俭省都可以,人际方面的钱却一点也不愿省。同事家的老人过世了,朋友有小外孙了,亲戚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很注重人情的她们,各种红白喜事都要有所表示,而且还得随行就市地涨。
面对涨价,这些“节约模范”一边感叹“吃的东西都挺贵的啊”,一边在听到“涨声”时提前往卡里存入水、电和燃气,一边无奈“什么东西涨了什么就少吃点吧,也只能这样了”。
同在北京的易女士,就不像晏女士这样买菜时有比较多的选择余地。作为一个上班族,她只能在晚上下班之后的时间买菜。此时,超市几乎是她唯一的选择。不仅不便宜,而且好菜往往已经被挑得差不多了,可选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打了不小的折扣。晏女士能以10元每斤的价格从早市上买到的樱桃,易女士去超市买的时候则需掏大约一倍的钱。
尽管如此,用于饮食方面的费用并不是她的各种支出中最高的。从家乡来到北京打拼的她刚刚工作不久,房租占去了工资中最大的一块。“找房子的时候既要考虑上班方便,也要挑自己能承受的价位。北京房价涨得很快,房租也经常涨。住不了几个月,房东就要提价,不同意就得搬家。”
打算在北京定居的她给自己的要求是每月都得积攒下一些钱,而医疗之类的费用又不存在议价空间,因此,购买衣饰、休闲娱乐以及各种应酬与交际这种原本应是年轻人消费热点的“附加值”就只能压缩压缩再压缩了。“我不像北京本地的女孩子那样,住的地方不用花钱,经济压力也不大,就算月光也无所谓。看病的钱不能砍,像买衣服啊、看电影啊什么的,就只能省一些了。中午在单位吃盒饭,有几种价位可以选,一般都选便宜一点的。”
与仍处在动荡期的易女士相比,家住上海的刘先生夫妇的生活就要稳定得多。中等工薪阶层的他们刚到而立之年,房车皆有。在他们列出的家庭财务清单中,与房屋有关的费用同样高居榜首(27.18%),其次为养老(18.45%),交通费和用于衣食的费用平分秋色(均为14.56%)。
从收入来说,他们是令许多人十分羡慕的“中产阶层”,然而这个家庭同样感叹生活负担的沉重:每月5日,要偿还建行信用卡账单欠款;每月10日,要还清房贷;每月20日,要给父母打生活费;每月26日,要付中国银行的账单;每月30日之前,要付清水电煤气电话等公用事业费;遇有同学结婚等事,人情费也少不了……
“现在物价真的很高,房价也一直在涨,小孩的教育费用特别高,医疗收费也很贵。时时处处都要付费,以后如果想过得更舒坦一些,还是有点难度的。”初为人父的刘先生已经有了不小的紧迫感。
养车费用、育儿费用、医疗费用都非常昂贵,即使对刘先生这个身处国际大都市的中等收入家庭来说,也是相当大的一笔负担。余音仍在的全球金融危机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但工作竞争的压力始终给他们的心里造成一种压力——一种来自经济上的真切压力。
这三位消费者的经历都极有代表性。本刊近期对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普通消费者进行的一项调查中,除了尚处于“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阶段的人之外,大多数被调查者均表示物价上涨对其生活有较大的影响。
在“日常的各项支出在全部支出的占比”中,基本生活支出(如日常饮食、水电燃气费)被排在第一位的有26人(占52%),其次是房租或房贷共12人(占24%)。吃与住对普通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哪几类物价的上涨您更为关注”这个问题中,30人选择了商品房(占60%),24人选择了食品(占48%),关注水电价格和医疗费用的均为20人(占40%),关注燃油价格的也达到了19人(占38%)。而关注的理由,大多为“跟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表示“太高了买不起”,甚至有人直接发出了“价格太高,活着太累”的感慨。
在现阶段因物价上涨而有所减少的开支中,24人选择了“减少娱乐及奢侈品消费”(占48%),选择“多坐公交少驾车或打车”以及“节约水电用量”的均为18人(占36%),选择“食品尽量选购较低价的品种”的有17人(占34%),还有4人选择了“家具、电器选用二手商品”(占8%)。而在如果今后物价全面上涨可能缩减的开支中,选择“减少娱乐及奢侈品消费”的增加到了33人(占66%),选择“多坐公交少驾车或打车”的增加到了24人(占48%),选择“节约水电用量”的增加到了22人(占44%),选择“食品尽量选购较低价的品种”的增至18人(占36%),选择“家具、电器选用二手商品”的增加到了8人(占16%),在前一个问题中没有人选择的“减少教育费用支出”,本次也有2人选择(占4%)。可见在已有的物价压力面前,消费者不仅改善型需求受到了压制,生活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假如这种压力继续增大,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对“当前是否存在通货膨胀”的回答,22人选择了“早已存在”(占44%),认为“有可能发生”的有18人(占36%)。可以看出,民间对通胀确有一种担忧情绪。
至于“通胀来了什么产品可以抵御通胀”这个问题,选择黄金的最多有16人(占32%),其次是房地产共12人(占24%),选择股票的只有5人(占10%)。物价上扬与投资环境低迷的并生,让两种保值度相对较高的投资物品受到较多人的青睐。但没有任何一种理财产品能获得压倒多数的绝对优势,亦可看出民众在物价上涨面前的迷惘。
理财之路难通,更多的人转而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一份“菜奴省钱攻略”近日走红网络,许多80后网友戏称菜价上涨环境中的自己是“菜奴”,并想出了不赶早赶巧、学会看天气、“偷菜”、“拼菜”等种种省钱“妙招”。
为了提高餐桌绿化率,为了用并不丰厚的工资迎击汹涌的“涨势”,网上网下的消费者都煞费苦心。也在同期,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调控政策。这种上下齐努力的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