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试就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主导作用进行论述,旨在阐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其组织和引导功能,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积极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围绕教学文本内容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指导,提高他们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应以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依据探究步骤控制学生的探究过程,充分发挥好引导者、支持者、促进者的角色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不断内化生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 教师 思想品德教学 主导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激活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促进者,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引导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掌握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1.营造探究学习的良好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认为,在教学中营造与文本内容相似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知学习内容,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升华。要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紧扣文本教学内容的重点,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2)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在学生“口欲言又止、手欲写又停”的情况下予以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思考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3)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探究氛围,让学生在此环境中能够开发自身潜能,提高问题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16课“长大的感觉”拓展天地中的“解读‘追星’现象”教学中,笔者就运用了情境创设的方法:(1)学生自主阅读有关的文本内容,通过正反对比感受其中的道理;(2)在学生有了充分的理解感悟后,按照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情况,创设教学情境:①将学生按照观点的不同分成几组,②教师帮助设计辩论话题:明星,给了我们什么?③帮助学生确定一辩、二辩等角色;(3)教师担当辩论主席,并让学生选出较为信任的同学担任评委;(4)组织学生按照各自的观点进行辩论,教师予以适当的指导。这样的教学情境,一方面,能够缓解课堂教学的紧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背景下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受到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碰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目的。
2.巧设问题,激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思维
问题教学历来是学科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巧设问题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地理解感悟教学的重点内容,并能够在此基础上探寻解决难点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地显现自身的解题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1)问题的切题性,即所设计的问题应该紧紧围绕教学文本的内容展开,不可偏题;(2)问题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梯度,即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就近的发展区域”内获得进步;(3)问题的设计应体现一定的实践活动性,即教师应该将问题的设计置于一定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有所积累,从而提高他们问题探究的技能水平。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22课筑起“防火墙”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本的教学内容采用了设计问题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过程是:(1)学生阅读“生活在线”和“探究平台”中内容,鼓励学生多质疑;(2)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述自己的问题,并提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问题和教学重点内容设计如下问题:①假如你遇到了犯罪分子,除了课本中的做法外,你还会怎么做?②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人物角色心理特征的情况下,请学生按照文中小兰的故事,进行小品表演;③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怎样进行依法自我保护;(4)教师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表现予以点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积极支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做学生知识的引导者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能够发散学生学习的思维,增强他们学习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这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手段。教师在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选好合作探究的话题,让学生能够有所探究,有所合作;(2)提供必备的素质支持,教师不应该限制学生作出贡献,而是要在急需的时刻,当学生经验极为有限时,提供必需的材料;(3)教师以平等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和宽容,同时教师也要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学会做人与处世,让学生从中有所学习。
例如,在“护佑生命健康”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积极支持学生的小组活动,在学生“健康‘陷阱’”的活动过程中,笔者就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予以引导,让学生知晓生活中的陷阱,并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予以避免。同时,笔者通过海报、网络资料搜集等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这些陷阱的危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在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素养”为指导理念,创新教学思维模式,一定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会昌.德育忧思——转型期学生个性心理研究.华文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2]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查有梁.课堂模式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
关键词: 教师 思想品德教学 主导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激活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促进者,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引导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掌握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1.营造探究学习的良好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认为,在教学中营造与文本内容相似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知学习内容,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升华。要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紧扣文本教学内容的重点,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2)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之中,在学生“口欲言又止、手欲写又停”的情况下予以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思考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3)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探究氛围,让学生在此环境中能够开发自身潜能,提高问题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16课“长大的感觉”拓展天地中的“解读‘追星’现象”教学中,笔者就运用了情境创设的方法:(1)学生自主阅读有关的文本内容,通过正反对比感受其中的道理;(2)在学生有了充分的理解感悟后,按照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情况,创设教学情境:①将学生按照观点的不同分成几组,②教师帮助设计辩论话题:明星,给了我们什么?③帮助学生确定一辩、二辩等角色;(3)教师担当辩论主席,并让学生选出较为信任的同学担任评委;(4)组织学生按照各自的观点进行辩论,教师予以适当的指导。这样的教学情境,一方面,能够缓解课堂教学的紧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背景下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受到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碰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的目的。
2.巧设问题,激活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思维
问题教学历来是学科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巧设问题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步地理解感悟教学的重点内容,并能够在此基础上探寻解决难点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地显现自身的解题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1)问题的切题性,即所设计的问题应该紧紧围绕教学文本的内容展开,不可偏题;(2)问题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梯度,即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就近的发展区域”内获得进步;(3)问题的设计应体现一定的实践活动性,即教师应该将问题的设计置于一定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有所积累,从而提高他们问题探究的技能水平。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22课筑起“防火墙”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本的教学内容采用了设计问题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过程是:(1)学生阅读“生活在线”和“探究平台”中内容,鼓励学生多质疑;(2)建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述自己的问题,并提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问题和教学重点内容设计如下问题:①假如你遇到了犯罪分子,除了课本中的做法外,你还会怎么做?②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人物角色心理特征的情况下,请学生按照文中小兰的故事,进行小品表演;③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怎样进行依法自我保护;(4)教师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表现予以点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积极支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做学生知识的引导者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能够发散学生学习的思维,增强他们学习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这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手段。教师在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选好合作探究的话题,让学生能够有所探究,有所合作;(2)提供必备的素质支持,教师不应该限制学生作出贡献,而是要在急需的时刻,当学生经验极为有限时,提供必需的材料;(3)教师以平等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和宽容,同时教师也要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学会做人与处世,让学生从中有所学习。
例如,在“护佑生命健康”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积极支持学生的小组活动,在学生“健康‘陷阱’”的活动过程中,笔者就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予以引导,让学生知晓生活中的陷阱,并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予以避免。同时,笔者通过海报、网络资料搜集等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这些陷阱的危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在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素养”为指导理念,创新教学思维模式,一定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思想品德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会昌.德育忧思——转型期学生个性心理研究.华文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2]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查有梁.课堂模式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