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主要论述语文教学的基本经验――重视平时积累。“语文素养”是新课标的一个核心目标概念,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就是积累。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平时积累,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更好地形成“语文素养”,提高感悟、审美的能力,在浪潮汹涌的信息时代活得更轻松、更潇洒。
【关键词】语文学习;积累;新课标;新课改;素质教育;语文素养;态度;方法;载体
引言
“语文素养”是新课标的一个核心目标概念,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就是积累。回顾连续三个循环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感悟到:语文学习,必须重视平时积累。这是搞好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之一,是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在素质教育纵深发展的今天,其意义更为重大,内涵更为丰富,值得大家去关注和探究。
1 什么是“积累”?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语文学习比作一条河流,那么积累就是开源;只有开源,才能浚流。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新课标中也多次提到:作为语文老师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课标“实施建议”部分的“教学建议”方面也指出:“应该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1]此外,新课标中还多处提到与“积累”关系密切的“收集/搜集(材料/素材)”等要求。在新课程学习中,无论是阅读鉴赏,还是表达交流,都少不了积累这一基础环节。可以说,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着根本性、决定性的地位,诚所谓“积学以储宝”“厚积以薄发”,离开积累,语文学习的高楼大厦就难以巩固。
如何正确认识“积累”之于语文学习的价值呢?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应予充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了。下面浅述新课标视野中的语文学习积累观。
1.1 积累是一种态度。
态度是一种心理定势。态度是第一位的。一个有意识的语文学习者,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重视积累之于语文学习成功的意义。关于积累的重要性,中国古代的先哲已有相当多的精辟的论述,比较典型的可能要数荀子。他在《劝学》中说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见一点一滴的重要,其实语文学习也是这样。如果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仓库就会永远贫瘠,学生的语言泉流就会永远干涸。积累不仅仅在于狭义的积学,即语文知识的增加;更在于积德,即完善自我。
语文学习要具备积极的积累态度。首先,积累必须用心专一,锲而不舍。其次,积累要围绕一定的目标。目标清晰,积累行为才有明确的指向。第三,积累需要及时梳理、整合。格式塔理论和研究表明:组织好的材料比较容易学习和回忆(Katona,1940)。米勒也认为:“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分组,变成组块,能促进学习。”[2]及时梳理、整合,去伪存真,弃粗留精,推陈出新,才能建构起知识系统。第四,积累是为了调度,为了应用。不是为积累而积累,而在于涵养,在于充实,在于提升。如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这背诵就是一种积累,经由背诵,使经典积淀、内化为我们的经验。最后,积累不仅是知识的,也是生活的;不仅是能力的,也是情感的。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处处留心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天地有多大,积累的途径就有多宽,积累的领域就有多广。书本、生活、课堂、学校、社会等都是积累的载体。
1.2 积累是一种过程。
积累是一个不断拓展、衍生和增殖的过程。积累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语文学习者要增强过程意识。至少,在教者与学者双方的认识中,都要确立“积累习惯”的自觉意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把“博学”置于第一位,实际上就是强调积累,所谓“博观约取”就是这个道理。积累不仅是量的递加,更是质的飞跃。因此在初中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确保积累的量,提升积累的质。
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的过程。积累的过程不是知识的静态堆砌,也不是经验的杂然相陈,而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首先,积累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应用的过程,比如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能力形成的一个必要的抓手。其次,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如对中学文学作品阅读鉴赏,需要阅读鉴赏者审美经验的积累。再者,积累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积累得以丰富和深化。这探究,也就是教与学的互动,须教者与学者共同参与,教师要督促学生做好积累并学会应用。
积累是一个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过程。指导学生积累,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更扎实的掌握母语这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在于丰富其情感,成熟其思想,陶冶其个性。
1.3 积累是一种方法。
达尔文曾经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概括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的知识,即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积累就是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方法。有效的积累,是经由观察、记忆、判断、比较、甄别、分类、归纳、概括、分析、评价等步骤的具体操作才能达成的。积累与爱好、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爱好和兴趣影响积累的指向,情感和意志左右积累的质量。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累观”。
2 为什么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平时积累呢?
2.1 这是由语文教材的特点决定的。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人应该明白,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不像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学科)那样有清晰的系统性,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也有明显的阶梯可循。它必须在若干册课本(一般是六册)学完之后,才能按照文章的体裁的分类,经梳理才得出一个纵向系统来。就是学科知识点的分布,与其他学科相比,也不一样。它不像其他自然学科那样,知识点是以定律或定理的形式定格在学科系统之上的。语文学科的知识点,零散分布在一篇篇课文中,需要师生一齐动手去进行系统整理。不仅如此,语文的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十分特别,它既是语文知识的例子,其本身又承载着若干的语文知识,是语文知识的载体。语文学科教材编排的这种现状,就决定了在进行语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语文知识的平时梳理和积累。如果等到学生进入毕业班才整理语文知识的系统,那就显得太迟了,而且还有可能出现语文知识的遗忘或缺漏。因此,老师应及时教给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使学生能对语文知识作好梳理积累,以防到初三时显得手忙脚乱、丢三落四,以致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2 这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学生决定的。
学生是知识的转载和吸收者,注重语文知识的平时梳理和积累,能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古人云:“积学以储宝。”积累知识,就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知识聚宝盆的过程。学生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就得通过及时和持久的积累。现在收入语文教材的课文,基本上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要学好课文,则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知识背景作依托。学生的语文文字知识、文学文化常识越厚实,头脑中知识结构越合理,学习理解起课文来就会越迅速、越全面、越深入,这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相反,如果忽视对这方面的语言知识的平时积累,学生知识结构残缺不全,面对语文的时候就会缺乏必要的知识背景,学习起课文来一知半解。如果这样的话,又怎样去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呢?要切实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语文知识的梳理和积累,把学生引导到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再积累知识—再提高能力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
2.3 这是时代、社会的要求。
今天,科学技术正以人们不可想象的速度更新,人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广泛的变化。现代社会里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往频繁,自然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之间,以及它们和文学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正在不断加快和增大。而文本创作活动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位置、文本的载体、文本的传播和文本接受的途径与方式、文体的形态、类别和样式等,都已发生了变化。要想融入这个时代,靠近这个人性化的社会,就得有足够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就是要积累。平日里多积累,是“存”;表达交流就有源可“取”了。语文素养也就在积累与运用中得到相应的提高了,新课标的要求也就得以落实了。
3 如何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积累呢?
从教学实践来看,我曾以所教的大循环班级为便利条件,将实验班与对比班进行了对比实验,从中发现:凡是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了平时积累的班级,进入毕业班时,就显得从容主动,教学第五、六册时用不着赶进度,复习起来所花时间又少,学生的负担也较轻,中考成绩也比较好。反之,那些对平时积累有所忽视的班级,到毕业班的时候,语文教学就显得非常被动,复习起来捉襟见肘,疲于奔命,中考成绩也不理想。这说明:注重平时积累,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好途径。我在十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曾涉猎过多种教学理论,自己也亲身实践探索过,从中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学的质量要提高,必须注重知识的平时积累。实践证明:注重平时积累,这既符合语文科自身的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更是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应该把这一规律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固定下来,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要做好这一点,具体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3.1 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阅读鉴赏是积累的第一捷径。阅读鉴赏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累。首先是言语知识层面的积累。其次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积累。再次是阅读鉴赏方法层面的积累。还有就是历史文化层面的积累。这里重在实践前两种积累。
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积累呢?
3.1.1 立足课堂,及时积累。课堂阅读鉴赏教学设计,要体现积累的思想。要让学习者明白积累的目标,确定积累的对象,设计评价积累质量的标准。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其地位及作用都是很特别的:它既是每个单元知识的“例子”,本身又包含着若干的语文知识。只不过这些知识是零散的,不一定附着在教材的语文知识体系上。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立足课堂,把这些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梳理,让学生在头脑中编码储存起来。这些知识包括课文中的常用字词、文化文学常识等等。积累的方法是:教学每一课时,指导学生将必须积累的知识从课文及课文的“预习提示”、“自读提示”、“注释”、“思考与练习”中挑出来,在每个单元教学结束之后,进行一次归纳整理。整理时还要特别注意列出易混淆的知识点。例如,有方言干扰的汉字读音,容易写错的形近字,容易混用的近义词,容易混淆的标点符号、修辞手法、文学常识等等,这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是语文知识积累中应该特别引起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是学生得到全面知识的“拦路虎”、“绊脚石”。我们在教学时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搬掉它,使教学走上光明大道,避免徒劳无功。总之,这些知识积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随文点拨,相机穿插,也可专题讲授,集中训练,但知识要“精要、好懂、管用”,使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能自如地借助这些知识的支架作用,发展成为一个有意识有品位的阅读者和鉴赏者。教材是一个重要的知识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实施积累就应该依纲据本,不能脱离教材。如《秋魂》中的警句,《最后一课》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看云识天气》中的精当的动词、精彩的比喻句、精美的写“云”句等。为抓好学生的语言积累,各种雅词、成语、名言警句都是我们的积累对象。这样,我们就应注意引导学生,把积累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要明白:积累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手段,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才是目的,写作才是目的。例如:课堂上仿写各种优美的句子,利用成语连词成段,学习名家名篇的写作方法。使积累与运用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1.2 拓展阅读,延伸积累。
大家都知道,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了,自己掌握的时间相对多了,就要注意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工作。为了让学生有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得把知识向课外延伸,既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要与课内知识有这样那样的联系,这便是课文知识的延展和深化。我的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开学时,就发动学生每人订一份文摘报刊或其他杂志,如《文摘周报》、《语文周报》、《语文知识》等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并把有关知识整理出来。这类文摘性报刊杂志,已经由编辑精选过了,可以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比较多的信息,适合学生在课外时间积累知识使用。另一种是延伸式的积累,就是利用寒假和暑假,要求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原著。例如,七年级学习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放假时就要求学生看相应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七年级学习了笛福的《荒岛余生》,假期就让学生看其原著《鲁滨逊漂流记》;八年级学习高尔基的《海燕》,假期就要求学生找其自传体三部曲《童年》等来观看;还有罗贯中的《水浒传》,杜甫的“三吏”,曹雪芹的《红楼梦》,莫泊桑的《羊脂球》,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冰心的《繁星》,巴金的《春》、《秋》等等。课外延伸式积累,特别要防止消遣式的阅读,因此,我一般都要求学生订出阅读计划,拟定读书的目的,并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后感,老师做好定期检查,把积累落到实处,让学生在积累中学会分析、欣赏、评判,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积累。课外阅读鉴赏的活动组织中,要调动积累的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语文活动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积累水平。
3.1.3 精选传授,查漏补缺。
新课标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这段话,很明确地阐述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课堂与课外的连接。诚然,学生对某一方法的掌握,要有必要的基本素养支持,而基本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教师的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淀。
学生在课外积累语文知识,一般上都受到时间和资料的限制,故必然有这或那的缺陷,即使是积累课内语文知识,由于受到理解归纳能力的制约,有时也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因此,有必要由老师亲自动手,精选一部分课内、外的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弥补学生在积累知识过程中的某些缺陷,而需要强调的是,老师精选的语文知识,一定得有针对性。所谓针对性,一是要针对学生学习课文的需要,所选知识是对课文有补充、扩展和深化的作用,学生掌握了这类知识,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针对学生知识的缺陷,学生缺什么就传授什么,尽量将学生的语文知识缺陷弥补过来。根据这个原则,我在教学中主要精选三种知识传授给学生:一是与课文有直接联系的知识。例如,有关课文中作者的楹联,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诗歌、典故等等。二是学生难于查找、不易选择的知识。例如,中国的名言警句、外国的著名作家的重要作品简介等等。三是容易混淆的的一些知识。例如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容易读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容易混淆的近义词、论证的方式与方法、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等。经精选出来的这些知识,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传授给学生:一是结合学习课文,在分析课文时传给学生;二是利用课余时间,在《学习园地》栏目中出示“每天一道菜”,进行长期积累,以便积少成多。这样,就能及时地授之以“渔”、“鱼”了。
3.2 在表达交流中积累。
不管是语文知识的积累,还是生活素材的积累,或是文化背景的积累,对于丰富表达交流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轼说“吾文如万斛泉”,究其缘故是他有着厚实的生活积累和丰赡的阅读积淀。信手拈来、妙笔生花的锦绣文章,汩汩滔滔、纵横驰骋的雄辩演讲,旁征博引、张弛自如的幽默谈吐,需要的不仅是卓越的言语智慧,更得力于厚实的言语与生活的积累。在表达中,才有可能发现积累的不足。同样,在积累中,才可能娴熟表达的技巧;在积累中,才可能暴露积累的欠缺;在交流中,才能促进交流的自由。诸如开设主题读书论坛、电视新闻时评写作、课前三分钟演讲等等活动都是增进学生在表达交流中积累的有效办法。课外练笔是言语积累的重要渠道。课标中规定“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是个最低的限度。坚持练笔,利于语文积累的流通、转换与更新。
3.3 在生活体验中积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学习”、“教学做合一”。这些都表明单有学校的课堂学习是不够的,还要结合家庭的、社会的生活。语文学习亦然。中学生风华正茂,求知欲强,情感丰富,独立意识日益增强。把语文学习空间框定在课堂、教材这“一亩三分地”上,只能使朝气蓬勃的青春倍受压抑。因此大力解放语文学习空间,多方开发校外语文课程资源,是当务之急。语文老师要注意引进生活的活水,将学校语文与社会语文贯通,以增益他们的积累。诸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旅行、社区公益活动等等都是促进其生活积累的途径。使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语文,激发其积累兴趣。
3.4 重视知识的内化。
其实,积累语文知识并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要重视感悟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我们平时搞好语文知识的积累,仅仅是一种手段和途径,目的是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为培养语文能力扫清障碍。积累,不仅仅是对语言材料的记忆与背诵,更重要的是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积累。理解与运用是积累的基础,只有能理解、能运用的语言材料,才是“活”的材料。因此,在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对这些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使之尽快向语文能力转化。在教学工作中,我是通过三条途径来做好转化工作的。第一,将这种转化有机地贯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题,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平时积累的语文知识来分析课文,提高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在写作训练中,我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以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第二,在每个单元教学结束之后,由老师适当编制一些单元训练题,本着知识在课内,训练材料在课外的原则,交给学生进行练习,提高学生迁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第三,让学生在积累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自觉训练自己的语文能力。例如,利用早晚读背名言警句、楹联、诗歌,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利用归纳梳理某些语文知识的机会,训练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要求学生在假期课外阅读时,必须写好读书笔记,从中训练培养他们的鉴赏评价能力等等。新教材中更注重知识的迁移及能力的培养,课文中的练习多是关于积累的练习,重视的多是感悟和运用能力的积累。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诗词曲五首》的第三题,《海燕》的第四题等,便是这样的题目。因此,我们在从事教学时就应注意抓好这个环节了。
3.5 要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积累方法与习惯非常重要,有了方法才能提高效率,有了习惯才能持之以恒。课堂教学不只限于阅读和写作教学,还可在阅读课、积累课给学生指明道路,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从而在积累的路上留下画“眼”、描“手”、摹“声”的专题等。为避免走入死记硬背、支离破碎的误区,还应指导学生诵读、欣赏,当把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时,学生就会从铿锵的音韵中品味诗文的意境,体会其感情,引发内心的积累和写作冲动。
在整个初中阶段,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圈点批注、作摘要、作卡片、作读书笔记等良好的习惯。由于初中生自我约束能力差,他们当中常有对老师的要求漫不经心、忽视、遗忘甚至放弃的现象,为使他们坚持下来,刚开始应带有强制性,做好定期检查,并对优秀的给予表扬,让学生有想头。另外,还应开展多项语文活动,如古典诗词背诵比赛、讲成语故事、朗诵等,使其在活动中有成就感,巩固所积累的内容。这样,就会在学生之间形成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整个班上形成良好的积累氛围,语文素养也在不断提高,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积累这一手段,在以上的环节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实现了课内走到课外,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表达这一目的,使学生顺利完成“我手写我心”的伟大工程。
4 结语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积累的贫乏,使语文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梗阻。当今不少中学生在积累方面用功不足,量和质都比较低,口头或书面表达表现出的语言的粗鄙化,无一不与语文积累的贫乏、浅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我们的学生对知识如饥似渴,但是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毕竟是游离于我们身心的外物。如果我们不重视积累,不重视筛选、提纯、消化、吸收,涵蓄,就不能内化为我们的语言素养。因此当代语文学习者要培养自己勤于积累的学习习惯。常言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语言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是一个生命繁衍的过程。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语文学习的生命才由稚嫩趋向成熟。实践证明,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必须重视知识的平时积累。为使语文教学成绩更上新台阶,我们应教会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辅之以“鱼”、“渔”,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洒脱。
注释:
[1] 巢宗琪雷实陆志平.普通中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 [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
参考文献
[1] 陈尚志.语言积累教学 [J].语文教学通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积累;新课标;新课改;素质教育;语文素养;态度;方法;载体
引言
“语文素养”是新课标的一个核心目标概念,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之一就是积累。回顾连续三个循环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感悟到:语文学习,必须重视平时积累。这是搞好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形成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之一,是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在素质教育纵深发展的今天,其意义更为重大,内涵更为丰富,值得大家去关注和探究。
1 什么是“积累”?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语文学习比作一条河流,那么积累就是开源;只有开源,才能浚流。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新课标中也多次提到:作为语文老师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课标“实施建议”部分的“教学建议”方面也指出:“应该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1]此外,新课标中还多处提到与“积累”关系密切的“收集/搜集(材料/素材)”等要求。在新课程学习中,无论是阅读鉴赏,还是表达交流,都少不了积累这一基础环节。可以说,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着根本性、决定性的地位,诚所谓“积学以储宝”“厚积以薄发”,离开积累,语文学习的高楼大厦就难以巩固。
如何正确认识“积累”之于语文学习的价值呢?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应予充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了。下面浅述新课标视野中的语文学习积累观。
1.1 积累是一种态度。
态度是一种心理定势。态度是第一位的。一个有意识的语文学习者,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重视积累之于语文学习成功的意义。关于积累的重要性,中国古代的先哲已有相当多的精辟的论述,比较典型的可能要数荀子。他在《劝学》中说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见一点一滴的重要,其实语文学习也是这样。如果不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仓库就会永远贫瘠,学生的语言泉流就会永远干涸。积累不仅仅在于狭义的积学,即语文知识的增加;更在于积德,即完善自我。
语文学习要具备积极的积累态度。首先,积累必须用心专一,锲而不舍。其次,积累要围绕一定的目标。目标清晰,积累行为才有明确的指向。第三,积累需要及时梳理、整合。格式塔理论和研究表明:组织好的材料比较容易学习和回忆(Katona,1940)。米勒也认为:“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分组,变成组块,能促进学习。”[2]及时梳理、整合,去伪存真,弃粗留精,推陈出新,才能建构起知识系统。第四,积累是为了调度,为了应用。不是为积累而积累,而在于涵养,在于充实,在于提升。如新课标要求学生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这背诵就是一种积累,经由背诵,使经典积淀、内化为我们的经验。最后,积累不仅是知识的,也是生活的;不仅是能力的,也是情感的。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处处留心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天地有多大,积累的途径就有多宽,积累的领域就有多广。书本、生活、课堂、学校、社会等都是积累的载体。
1.2 积累是一种过程。
积累是一个不断拓展、衍生和增殖的过程。积累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语文学习者要增强过程意识。至少,在教者与学者双方的认识中,都要确立“积累习惯”的自觉意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把“博学”置于第一位,实际上就是强调积累,所谓“博观约取”就是这个道理。积累不仅是量的递加,更是质的飞跃。因此在初中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确保积累的量,提升积累的质。
积累的过程是一个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的过程。积累的过程不是知识的静态堆砌,也不是经验的杂然相陈,而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首先,积累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应用的过程,比如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能力形成的一个必要的抓手。其次,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如对中学文学作品阅读鉴赏,需要阅读鉴赏者审美经验的积累。再者,积累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积累得以丰富和深化。这探究,也就是教与学的互动,须教者与学者共同参与,教师要督促学生做好积累并学会应用。
积累是一个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过程。指导学生积累,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更扎实的掌握母语这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在于丰富其情感,成熟其思想,陶冶其个性。
1.3 积累是一种方法。
达尔文曾经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概括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类。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的知识,即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积累就是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方法。有效的积累,是经由观察、记忆、判断、比较、甄别、分类、归纳、概括、分析、评价等步骤的具体操作才能达成的。积累与爱好、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爱好和兴趣影响积累的指向,情感和意志左右积累的质量。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累观”。
2 为什么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平时积累呢?
2.1 这是由语文教材的特点决定的。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人应该明白,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不像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学科)那样有清晰的系统性,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也有明显的阶梯可循。它必须在若干册课本(一般是六册)学完之后,才能按照文章的体裁的分类,经梳理才得出一个纵向系统来。就是学科知识点的分布,与其他学科相比,也不一样。它不像其他自然学科那样,知识点是以定律或定理的形式定格在学科系统之上的。语文学科的知识点,零散分布在一篇篇课文中,需要师生一齐动手去进行系统整理。不仅如此,语文的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十分特别,它既是语文知识的例子,其本身又承载着若干的语文知识,是语文知识的载体。语文学科教材编排的这种现状,就决定了在进行语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语文知识的平时梳理和积累。如果等到学生进入毕业班才整理语文知识的系统,那就显得太迟了,而且还有可能出现语文知识的遗忘或缺漏。因此,老师应及时教给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使学生能对语文知识作好梳理积累,以防到初三时显得手忙脚乱、丢三落四,以致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2.2 这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学生决定的。
学生是知识的转载和吸收者,注重语文知识的平时梳理和积累,能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古人云:“积学以储宝。”积累知识,就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知识聚宝盆的过程。学生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就得通过及时和持久的积累。现在收入语文教材的课文,基本上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要学好课文,则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知识背景作依托。学生的语文文字知识、文学文化常识越厚实,头脑中知识结构越合理,学习理解起课文来就会越迅速、越全面、越深入,这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相反,如果忽视对这方面的语言知识的平时积累,学生知识结构残缺不全,面对语文的时候就会缺乏必要的知识背景,学习起课文来一知半解。如果这样的话,又怎样去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呢?要切实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语文知识的梳理和积累,把学生引导到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再积累知识—再提高能力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
2.3 这是时代、社会的要求。
今天,科学技术正以人们不可想象的速度更新,人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广泛的变化。现代社会里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往频繁,自然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之间,以及它们和文学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正在不断加快和增大。而文本创作活动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位置、文本的载体、文本的传播和文本接受的途径与方式、文体的形态、类别和样式等,都已发生了变化。要想融入这个时代,靠近这个人性化的社会,就得有足够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就是要积累。平日里多积累,是“存”;表达交流就有源可“取”了。语文素养也就在积累与运用中得到相应的提高了,新课标的要求也就得以落实了。
3 如何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积累呢?
从教学实践来看,我曾以所教的大循环班级为便利条件,将实验班与对比班进行了对比实验,从中发现:凡是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了平时积累的班级,进入毕业班时,就显得从容主动,教学第五、六册时用不着赶进度,复习起来所花时间又少,学生的负担也较轻,中考成绩也比较好。反之,那些对平时积累有所忽视的班级,到毕业班的时候,语文教学就显得非常被动,复习起来捉襟见肘,疲于奔命,中考成绩也不理想。这说明:注重平时积累,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好途径。我在十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曾涉猎过多种教学理论,自己也亲身实践探索过,从中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学的质量要提高,必须注重知识的平时积累。实践证明:注重平时积累,这既符合语文科自身的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更是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应该把这一规律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固定下来,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要做好这一点,具体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3.1 在阅读鉴赏中积累。
阅读鉴赏是积累的第一捷径。阅读鉴赏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累。首先是言语知识层面的积累。其次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积累。再次是阅读鉴赏方法层面的积累。还有就是历史文化层面的积累。这里重在实践前两种积累。
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鉴赏中积累呢?
3.1.1 立足课堂,及时积累。课堂阅读鉴赏教学设计,要体现积累的思想。要让学习者明白积累的目标,确定积累的对象,设计评价积累质量的标准。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其地位及作用都是很特别的:它既是每个单元知识的“例子”,本身又包含着若干的语文知识。只不过这些知识是零散的,不一定附着在教材的语文知识体系上。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立足课堂,把这些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梳理,让学生在头脑中编码储存起来。这些知识包括课文中的常用字词、文化文学常识等等。积累的方法是:教学每一课时,指导学生将必须积累的知识从课文及课文的“预习提示”、“自读提示”、“注释”、“思考与练习”中挑出来,在每个单元教学结束之后,进行一次归纳整理。整理时还要特别注意列出易混淆的知识点。例如,有方言干扰的汉字读音,容易写错的形近字,容易混用的近义词,容易混淆的标点符号、修辞手法、文学常识等等,这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是语文知识积累中应该特别引起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是学生得到全面知识的“拦路虎”、“绊脚石”。我们在教学时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搬掉它,使教学走上光明大道,避免徒劳无功。总之,这些知识积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随文点拨,相机穿插,也可专题讲授,集中训练,但知识要“精要、好懂、管用”,使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能自如地借助这些知识的支架作用,发展成为一个有意识有品位的阅读者和鉴赏者。教材是一个重要的知识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实施积累就应该依纲据本,不能脱离教材。如《秋魂》中的警句,《最后一课》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看云识天气》中的精当的动词、精彩的比喻句、精美的写“云”句等。为抓好学生的语言积累,各种雅词、成语、名言警句都是我们的积累对象。这样,我们就应注意引导学生,把积累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要明白:积累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手段,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才是目的,写作才是目的。例如:课堂上仿写各种优美的句子,利用成语连词成段,学习名家名篇的写作方法。使积累与运用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1.2 拓展阅读,延伸积累。
大家都知道,要学好语文,光靠课内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了,自己掌握的时间相对多了,就要注意做好这方面的引导工作。为了让学生有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得把知识向课外延伸,既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要与课内知识有这样那样的联系,这便是课文知识的延展和深化。我的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开学时,就发动学生每人订一份文摘报刊或其他杂志,如《文摘周报》、《语文周报》、《语文知识》等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并把有关知识整理出来。这类文摘性报刊杂志,已经由编辑精选过了,可以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比较多的信息,适合学生在课外时间积累知识使用。另一种是延伸式的积累,就是利用寒假和暑假,要求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原著。例如,七年级学习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放假时就要求学生看相应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七年级学习了笛福的《荒岛余生》,假期就让学生看其原著《鲁滨逊漂流记》;八年级学习高尔基的《海燕》,假期就要求学生找其自传体三部曲《童年》等来观看;还有罗贯中的《水浒传》,杜甫的“三吏”,曹雪芹的《红楼梦》,莫泊桑的《羊脂球》,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冰心的《繁星》,巴金的《春》、《秋》等等。课外延伸式积累,特别要防止消遣式的阅读,因此,我一般都要求学生订出阅读计划,拟定读书的目的,并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后感,老师做好定期检查,把积累落到实处,让学生在积累中学会分析、欣赏、评判,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积累。课外阅读鉴赏的活动组织中,要调动积累的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语文活动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积累水平。
3.1.3 精选传授,查漏补缺。
新课标强调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这段话,很明确地阐述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课堂与课外的连接。诚然,学生对某一方法的掌握,要有必要的基本素养支持,而基本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教师的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淀。
学生在课外积累语文知识,一般上都受到时间和资料的限制,故必然有这或那的缺陷,即使是积累课内语文知识,由于受到理解归纳能力的制约,有时也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因此,有必要由老师亲自动手,精选一部分课内、外的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弥补学生在积累知识过程中的某些缺陷,而需要强调的是,老师精选的语文知识,一定得有针对性。所谓针对性,一是要针对学生学习课文的需要,所选知识是对课文有补充、扩展和深化的作用,学生掌握了这类知识,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针对学生知识的缺陷,学生缺什么就传授什么,尽量将学生的语文知识缺陷弥补过来。根据这个原则,我在教学中主要精选三种知识传授给学生:一是与课文有直接联系的知识。例如,有关课文中作者的楹联,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诗歌、典故等等。二是学生难于查找、不易选择的知识。例如,中国的名言警句、外国的著名作家的重要作品简介等等。三是容易混淆的的一些知识。例如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容易读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容易混淆的近义词、论证的方式与方法、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等。经精选出来的这些知识,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传授给学生:一是结合学习课文,在分析课文时传给学生;二是利用课余时间,在《学习园地》栏目中出示“每天一道菜”,进行长期积累,以便积少成多。这样,就能及时地授之以“渔”、“鱼”了。
3.2 在表达交流中积累。
不管是语文知识的积累,还是生活素材的积累,或是文化背景的积累,对于丰富表达交流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轼说“吾文如万斛泉”,究其缘故是他有着厚实的生活积累和丰赡的阅读积淀。信手拈来、妙笔生花的锦绣文章,汩汩滔滔、纵横驰骋的雄辩演讲,旁征博引、张弛自如的幽默谈吐,需要的不仅是卓越的言语智慧,更得力于厚实的言语与生活的积累。在表达中,才有可能发现积累的不足。同样,在积累中,才可能娴熟表达的技巧;在积累中,才可能暴露积累的欠缺;在交流中,才能促进交流的自由。诸如开设主题读书论坛、电视新闻时评写作、课前三分钟演讲等等活动都是增进学生在表达交流中积累的有效办法。课外练笔是言语积累的重要渠道。课标中规定“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是个最低的限度。坚持练笔,利于语文积累的流通、转换与更新。
3.3 在生活体验中积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学习”、“教学做合一”。这些都表明单有学校的课堂学习是不够的,还要结合家庭的、社会的生活。语文学习亦然。中学生风华正茂,求知欲强,情感丰富,独立意识日益增强。把语文学习空间框定在课堂、教材这“一亩三分地”上,只能使朝气蓬勃的青春倍受压抑。因此大力解放语文学习空间,多方开发校外语文课程资源,是当务之急。语文老师要注意引进生活的活水,将学校语文与社会语文贯通,以增益他们的积累。诸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旅行、社区公益活动等等都是促进其生活积累的途径。使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语文,激发其积累兴趣。
3.4 重视知识的内化。
其实,积累语文知识并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要重视感悟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我们平时搞好语文知识的积累,仅仅是一种手段和途径,目的是让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为培养语文能力扫清障碍。积累,不仅仅是对语言材料的记忆与背诵,更重要的是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积累。理解与运用是积累的基础,只有能理解、能运用的语言材料,才是“活”的材料。因此,在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对这些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使之尽快向语文能力转化。在教学工作中,我是通过三条途径来做好转化工作的。第一,将这种转化有机地贯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题,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平时积累的语文知识来分析课文,提高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在写作训练中,我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以提高语文写作水平。第二,在每个单元教学结束之后,由老师适当编制一些单元训练题,本着知识在课内,训练材料在课外的原则,交给学生进行练习,提高学生迁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第三,让学生在积累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自觉训练自己的语文能力。例如,利用早晚读背名言警句、楹联、诗歌,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利用归纳梳理某些语文知识的机会,训练和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要求学生在假期课外阅读时,必须写好读书笔记,从中训练培养他们的鉴赏评价能力等等。新教材中更注重知识的迁移及能力的培养,课文中的练习多是关于积累的练习,重视的多是感悟和运用能力的积累。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诗词曲五首》的第三题,《海燕》的第四题等,便是这样的题目。因此,我们在从事教学时就应注意抓好这个环节了。
3.5 要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积累方法与习惯非常重要,有了方法才能提高效率,有了习惯才能持之以恒。课堂教学不只限于阅读和写作教学,还可在阅读课、积累课给学生指明道路,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从而在积累的路上留下画“眼”、描“手”、摹“声”的专题等。为避免走入死记硬背、支离破碎的误区,还应指导学生诵读、欣赏,当把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时,学生就会从铿锵的音韵中品味诗文的意境,体会其感情,引发内心的积累和写作冲动。
在整个初中阶段,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圈点批注、作摘要、作卡片、作读书笔记等良好的习惯。由于初中生自我约束能力差,他们当中常有对老师的要求漫不经心、忽视、遗忘甚至放弃的现象,为使他们坚持下来,刚开始应带有强制性,做好定期检查,并对优秀的给予表扬,让学生有想头。另外,还应开展多项语文活动,如古典诗词背诵比赛、讲成语故事、朗诵等,使其在活动中有成就感,巩固所积累的内容。这样,就会在学生之间形成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在整个班上形成良好的积累氛围,语文素养也在不断提高,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积累这一手段,在以上的环节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实现了课内走到课外,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表达这一目的,使学生顺利完成“我手写我心”的伟大工程。
4 结语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积累的贫乏,使语文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梗阻。当今不少中学生在积累方面用功不足,量和质都比较低,口头或书面表达表现出的语言的粗鄙化,无一不与语文积累的贫乏、浅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我们的学生对知识如饥似渴,但是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毕竟是游离于我们身心的外物。如果我们不重视积累,不重视筛选、提纯、消化、吸收,涵蓄,就不能内化为我们的语言素养。因此当代语文学习者要培养自己勤于积累的学习习惯。常言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语言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是一个生命繁衍的过程。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语文学习的生命才由稚嫩趋向成熟。实践证明,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必须重视知识的平时积累。为使语文教学成绩更上新台阶,我们应教会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辅之以“鱼”、“渔”,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洒脱。
注释:
[1] 巢宗琪雷实陆志平.普通中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 [美]戴尔•H•申克著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
参考文献
[1] 陈尚志.语言积累教学 [J].语文教学通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