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方法对穿刺肾功能的影响,获取的肾小球数量及肾周血肿发生率的差异。
方法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资料完整的肾穿刺患者共453例,2012年4月前采用B超定位后徒手盲法负压抽吸穿刺法,221例;2012年5月后采用B超直视下穿刺枪穿刺法,232例。肾穿刺前及后(6 ~16 d)应用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99mTc二乙稀三胺五乙酸测定双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穿刺前后GFR水平的变化。肾穿后1~10 d行肾脏B超检查。比较两种穿刺方法获取的肾小球数量、肾周血肿发生率差异。
结果①负压抽吸法肾穿前GFR(37.7±11.6)ml/min,穿刺后(38.3±11.7)ml/min(t=0.485,P=0.628);直视穿刺枪法肾穿前GFR(36.8±11.3)ml/min,穿刺后(37.4±11.9)ml/min(t=0.565,P=0.572)。②肾穿刺后肾周血肿直径>5 cm的发生率5.3%(24/453),肾周血肿直径≤5 cm的发生率6.0%(27/453)。血肿>5 cm者穿刺前GFR为(37.5±10.7)ml/min,穿刺后GFR为(33.5±10.1)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3,P=0.038)。③负压抽吸法获取肾小球数(26.4±15.9)个,直视穿刺枪法获取肾小球数(20.6±9.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8,P=0.000)。④负压抽吸法肾周血肿发生率6.8%(15/221),直视穿刺枪法15.5%(36/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4,P=0.003)。⑤直视穿刺枪法肾穿成功率显著高于负压抽吸法[(98.7±7.5)%与(61.4±25.8)%,t=5.453,P=0.000]。
结论肾穿刺后出现大血肿者短期内穿刺肾GFR水平下降。负压抽吸法肾活检获取肾小球数较多,肾周血肿发生率及穿刺成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