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加速融合,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经营运作逐步信息化,市场很需要信息化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以促使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目前很多企业找不到“拿来就能用”的会计人才,而各院校也出现了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一些软件教育企业主动搭建高校与市场对接的桥梁,推动院校会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转变,由此带来了很多启示。
【关键词】 信息化;培养模式;沙盘实训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在中国广泛应用,促使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加速融合,国内企业财务管理、经营运作逐步信息化,这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市场很需要信息化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以促使企业经营方式的升级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正如《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指出,“会计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国际化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了培养适应市场变化和应用能力强的会计人才,近年来各地高校在会计专业培养模式的改进上都比较认同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可是在实践探索中,不可避免出现了课程体系的不完善、课程内容的滞后、实训操作浮于流程的实际问题,影响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预期效果。
如何化解会计专业在办学实践中的问题,是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共同关注的新课题。一些软件教育企业已主动搭建院校和市场用人单位的桥梁,通过与学校深度合作推动了会计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开发,力图做到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能与用人单位规模化的无缝对接,搭建起会计人才与用人单位的“人找人”平台。
一 、会计院校与软件教育企业合作实现共赢
(一)软件教育企业如何能做到院校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一些软件教育企业之所以做到高校与市场无缝对接有其天然的优势。因为这些软件教育企业隶属于大型软件集团公司,而集团公司就是紧跟市场的变化和客户要求开发所需的管理、财务等软件,对市场了解充分也和客户建立了长久的关系,并且在软件后期使用当中提供人员的培训和服务。特别是一些软件集团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管理软件和服务提供商,他们的软件产品被企业广泛应用,对政企管理领域、会计行业都有很大的影响,市场也需要大批的能熟练操作这些软件的人才。他们旗下的软件教育公司最早的前身是集团公司的软件学院,主要负责培训操作相关软件的专业人才,由于软件应用越来越广泛,仅凭自己软件学院开发人才,其效率和规模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种软件教育企业的成立就是将软件集团资源重新整合,专门与院校合作开发信息化应用人才,满足市场的广泛需要。据笔者了解,通过软件教育企业和院校合作为企业培养、输送的信息化人才,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二)软件教育企业与会计院校合作的不断升级
通过了解一些会计院校与软件教育企业的合作,发现高校必须了解市场,毕业生才会有适合的岗位发挥自身的价值,而企业也可以找到上岗就能开展业务的会计人才,让学生有人用,企业愿聘人,解决高校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问题,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双赢。
在实际的合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会计院校通过与这样的软件教育企业交流,了解本行业的动态和重要的行业新信息,合作步入培育阶段。第二个阶段,院校采用企业提供的软件进行模拟实习和实训,并且希望推荐优秀的学生到企业,这个阶段交流合作日益增多。第三阶段,在不断加深的合作中软件教育企业开始参与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甚至把一些企业内训的课程嵌入课程体系,以帮助学校培养的学生能适应市场变化,而企业也能聘用到信息化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第四阶段,学校与企业共推人才计划,学校提供咨询服务,达到企业与院校合作升级,实现共赢。
二、软件教育企业推动院校会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转变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原则、方式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和体现,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院校与这些软件教育企业的合作中,将新的教育理念带进了校园而且还推动了会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促进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初级、中级会计人才的培养上。由于高校和市场接触的渠道甚少,无法准确地了解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动和增加的会计技能,所以在实际教学和培养目标上都与社会需求产生几年时间的延迟,造成了学校培养的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岗位,企业找不到马上能用的人才,企业在后期的培养上也要付出几年的成本才能让毕业生顺利上岗,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运行的成本。
软件教育企业凭借对使用软件的客户群和市场的了解,将市场中企业会计岗位的最新动态带进校园,把开发的会计软件普及到院校课堂,帮助高校建立综合实训基地,开发、推广实训型沙盘课程,力图在课堂上模拟信息化企业实务情景,帮助院校更快地接触到企业业务,让师生体验、了解到目前会计岗位需要什么技能,需要更新哪些知识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操作能力,同时软件教育企业也在积极提炼信息化企业会计岗位人才能力模型,旨在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软件教育企业与院校会计专业合作重点是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有用人才,共同打造信息化管理运营环境下高层次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逐渐转变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与目标。
(二)共同探索改进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
目前,大多数会计专业教学计划还是传统的课程划分方法,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仍受知识学科系统性、完整性制约,没有充分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养成落到实处。院校通过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要,将逐步探索、改进、完善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增加专业通识课、专业拓展课,给学生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的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很多院校提出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合并,形成《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对于涉及长期、短期投资决策分析、货币时间价值、资金预算等内容,则由《财务管理》课程完成,还可以将《审计原理》、《财务审计》、《审计案例分析》、《经济效益审计》等课程合并成一门《审计基本理论与实务》课程,主要讲授审计的基本理论、技能、方法及实务操作。将课程整合后可以提高实训课程的比例,开展学生手工模拟训练和实战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人员的分工合作和会计核算过程,熟悉财务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使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岗位能快速达到岗位要求。
(三)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建立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现在很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已经开始改变板书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阐述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在会计课堂教学中还是表现出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现象,教学效果不明显。
软件教育企业通过和院校合作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共同开发会计专业课程的相关资源网络平台,建设标准课程资源、精品课程,链接相关电子图书,搭建师生网上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灵活自主地学习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并可以借助平台掌握和了解大量课外资源和相关知识。学生学习的方式有了创新的变革,促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会有更多的沟通、探讨和交流,真正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由于会计专业的安全、经济效益等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专业不易找到真正校企合作的单位, 会计专业的实习实训在社会中很难开展,即便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成基地,也使会计实践流于形式,走走过场,难以达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技能训练目标。这些软件教育企业能凭借集团公司在财务软件市场上的庞大实力,通过沙盘软件实训解决实习实训等操作课程,并联合软件教育企业旗下各公司及客户资源为同学们提供实习机会。
软件教育企业为广大院校和企业提供专业化、高品质的人才培养服务,在整个合作过程将全面、深刻地影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软件教育企业对开发会计专业新培养模式的启示
这些软件教育企业在和院校共同推动会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给我们这样的一些启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要让师资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大胆积极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共同颁发认证,帮助学生就业;校企合作打造会计专业鲜明的办学特色,让中国教育走出一条新路。
(一)高校会计专业师资培养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
教育企业与院校合作交流中暴露的教学理念滞后和实践教学欠缺,总是和会计师资缺乏实战经验有至关重要的关系。教师的教育理念、实践技能是通过教学组织和教育各环节开展实施的,如果教师教学理念滞后、实践能力不强会直接影响到教学各环节以及最终效果。对于会计专业建设应具有一支整体素质高、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既有扎实的理论素养、道德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需要与企业多做合作交换,将企业的会计人才引进来,聘请这些具有实战经验的会计人才担任部分实务课程和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的学习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会计教师的后续学习,鼓励教师定期到校企合作单位参加实践工作,深入学习体验,要使一线教师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真正推动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双师资格,力争成为“双师型”的教师。
(二)积极大胆进行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开发教材、课件、资格认证
软件教育企业和院校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带来新的市场动态、新的教育理念,解决实验软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还同院校积极开展合作研究,共同开发教学课件、教材,走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由于这些软件教育企业不仅拥有强大的软件研发实力,还聘请众多曾经在一线打拼过的会计行业的专家、教授、企业管理者,他们也可以和院校教师相互探讨,开发出能更好培养信息化应用型人才的教材、软件和相关教学资源,推动整体会计专业教学资源的革新。
同时这些软件教育企业和院校合作过程中,可以共同对考核合格的学生授予相关的证书,还会以档案的形式完整记录学生参与培训、考核评审、实习实践等内容的成长经历,让学生毕业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被社会认可,被企业所接受。
(三)软件教育企业与会计院校合作打造专业办学特色
会计院校同市场覆盖面广的软件集团下属的软件教育企业的合作,培养与市场能无缝对接的信息化应用型会计人才,这样与同行院校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合作中使传统会计专业的教育培养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实践都发生了改变,最突出的是解决了会计专业学生实习难、实训难的问题。通过课程软件、学习平台、沙盘实训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具备信息化会计人才的技能,让企业容易找到“拿来就能用”的人才。更多的院校正在和这些软件教育企业积极合作,企业和院校合作不断升级,实现了企业和院校的双赢,也为中国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 刘强.透视软件教育企业沙盘模拟的财务会计技能培训[J]. 金融会计, 2008(6).
[2] 兰亦青.ERP沙盘模拟对抗实训课程教学创新探讨[J].科技信息,2007(18).
[3] 颜淑姬.本科会计教育改革的新思路[J].财会月刊,2008(2).
[4] 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R]. 2010-09-21.
【关键词】 信息化;培养模式;沙盘实训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在中国广泛应用,促使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加速融合,国内企业财务管理、经营运作逐步信息化,这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市场很需要信息化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以促使企业经营方式的升级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正如《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指出,“会计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国际化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了培养适应市场变化和应用能力强的会计人才,近年来各地高校在会计专业培养模式的改进上都比较认同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可是在实践探索中,不可避免出现了课程体系的不完善、课程内容的滞后、实训操作浮于流程的实际问题,影响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预期效果。
如何化解会计专业在办学实践中的问题,是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共同关注的新课题。一些软件教育企业已主动搭建院校和市场用人单位的桥梁,通过与学校深度合作推动了会计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开发,力图做到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能与用人单位规模化的无缝对接,搭建起会计人才与用人单位的“人找人”平台。
一 、会计院校与软件教育企业合作实现共赢
(一)软件教育企业如何能做到院校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一些软件教育企业之所以做到高校与市场无缝对接有其天然的优势。因为这些软件教育企业隶属于大型软件集团公司,而集团公司就是紧跟市场的变化和客户要求开发所需的管理、财务等软件,对市场了解充分也和客户建立了长久的关系,并且在软件后期使用当中提供人员的培训和服务。特别是一些软件集团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管理软件和服务提供商,他们的软件产品被企业广泛应用,对政企管理领域、会计行业都有很大的影响,市场也需要大批的能熟练操作这些软件的人才。他们旗下的软件教育公司最早的前身是集团公司的软件学院,主要负责培训操作相关软件的专业人才,由于软件应用越来越广泛,仅凭自己软件学院开发人才,其效率和规模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种软件教育企业的成立就是将软件集团资源重新整合,专门与院校合作开发信息化应用人才,满足市场的广泛需要。据笔者了解,通过软件教育企业和院校合作为企业培养、输送的信息化人才,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
(二)软件教育企业与会计院校合作的不断升级
通过了解一些会计院校与软件教育企业的合作,发现高校必须了解市场,毕业生才会有适合的岗位发挥自身的价值,而企业也可以找到上岗就能开展业务的会计人才,让学生有人用,企业愿聘人,解决高校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问题,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双赢。
在实际的合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会计院校通过与这样的软件教育企业交流,了解本行业的动态和重要的行业新信息,合作步入培育阶段。第二个阶段,院校采用企业提供的软件进行模拟实习和实训,并且希望推荐优秀的学生到企业,这个阶段交流合作日益增多。第三阶段,在不断加深的合作中软件教育企业开始参与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甚至把一些企业内训的课程嵌入课程体系,以帮助学校培养的学生能适应市场变化,而企业也能聘用到信息化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第四阶段,学校与企业共推人才计划,学校提供咨询服务,达到企业与院校合作升级,实现共赢。
二、软件教育企业推动院校会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转变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原则、方式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和体现,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院校与这些软件教育企业的合作中,将新的教育理念带进了校园而且还推动了会计专业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促进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初级、中级会计人才的培养上。由于高校和市场接触的渠道甚少,无法准确地了解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动和增加的会计技能,所以在实际教学和培养目标上都与社会需求产生几年时间的延迟,造成了学校培养的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岗位,企业找不到马上能用的人才,企业在后期的培养上也要付出几年的成本才能让毕业生顺利上岗,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运行的成本。
软件教育企业凭借对使用软件的客户群和市场的了解,将市场中企业会计岗位的最新动态带进校园,把开发的会计软件普及到院校课堂,帮助高校建立综合实训基地,开发、推广实训型沙盘课程,力图在课堂上模拟信息化企业实务情景,帮助院校更快地接触到企业业务,让师生体验、了解到目前会计岗位需要什么技能,需要更新哪些知识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哪些操作能力,同时软件教育企业也在积极提炼信息化企业会计岗位人才能力模型,旨在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软件教育企业与院校会计专业合作重点是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有用人才,共同打造信息化管理运营环境下高层次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逐渐转变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与目标。
(二)共同探索改进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
目前,大多数会计专业教学计划还是传统的课程划分方法,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仍受知识学科系统性、完整性制约,没有充分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养成落到实处。院校通过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要,将逐步探索、改进、完善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增加专业通识课、专业拓展课,给学生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的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很多院校提出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合并,形成《成本与管理会计》课程,对于涉及长期、短期投资决策分析、货币时间价值、资金预算等内容,则由《财务管理》课程完成,还可以将《审计原理》、《财务审计》、《审计案例分析》、《经济效益审计》等课程合并成一门《审计基本理论与实务》课程,主要讲授审计的基本理论、技能、方法及实务操作。将课程整合后可以提高实训课程的比例,开展学生手工模拟训练和实战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人员的分工合作和会计核算过程,熟悉财务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使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岗位能快速达到岗位要求。
(三)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建立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现在很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已经开始改变板书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阐述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在会计课堂教学中还是表现出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现象,教学效果不明显。
软件教育企业通过和院校合作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共同开发会计专业课程的相关资源网络平台,建设标准课程资源、精品课程,链接相关电子图书,搭建师生网上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灵活自主地学习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并可以借助平台掌握和了解大量课外资源和相关知识。学生学习的方式有了创新的变革,促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会有更多的沟通、探讨和交流,真正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由于会计专业的安全、经济效益等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专业不易找到真正校企合作的单位, 会计专业的实习实训在社会中很难开展,即便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成基地,也使会计实践流于形式,走走过场,难以达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技能训练目标。这些软件教育企业能凭借集团公司在财务软件市场上的庞大实力,通过沙盘软件实训解决实习实训等操作课程,并联合软件教育企业旗下各公司及客户资源为同学们提供实习机会。
软件教育企业为广大院校和企业提供专业化、高品质的人才培养服务,在整个合作过程将全面、深刻地影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软件教育企业对开发会计专业新培养模式的启示
这些软件教育企业在和院校共同推动会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给我们这样的一些启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要让师资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大胆积极进行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共同颁发认证,帮助学生就业;校企合作打造会计专业鲜明的办学特色,让中国教育走出一条新路。
(一)高校会计专业师资培养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
教育企业与院校合作交流中暴露的教学理念滞后和实践教学欠缺,总是和会计师资缺乏实战经验有至关重要的关系。教师的教育理念、实践技能是通过教学组织和教育各环节开展实施的,如果教师教学理念滞后、实践能力不强会直接影响到教学各环节以及最终效果。对于会计专业建设应具有一支整体素质高、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既有扎实的理论素养、道德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需要与企业多做合作交换,将企业的会计人才引进来,聘请这些具有实战经验的会计人才担任部分实务课程和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的学习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会计教师的后续学习,鼓励教师定期到校企合作单位参加实践工作,深入学习体验,要使一线教师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真正推动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双师资格,力争成为“双师型”的教师。
(二)积极大胆进行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开发教材、课件、资格认证
软件教育企业和院校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带来新的市场动态、新的教育理念,解决实验软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还同院校积极开展合作研究,共同开发教学课件、教材,走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由于这些软件教育企业不仅拥有强大的软件研发实力,还聘请众多曾经在一线打拼过的会计行业的专家、教授、企业管理者,他们也可以和院校教师相互探讨,开发出能更好培养信息化应用型人才的教材、软件和相关教学资源,推动整体会计专业教学资源的革新。
同时这些软件教育企业和院校合作过程中,可以共同对考核合格的学生授予相关的证书,还会以档案的形式完整记录学生参与培训、考核评审、实习实践等内容的成长经历,让学生毕业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被社会认可,被企业所接受。
(三)软件教育企业与会计院校合作打造专业办学特色
会计院校同市场覆盖面广的软件集团下属的软件教育企业的合作,培养与市场能无缝对接的信息化应用型会计人才,这样与同行院校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合作中使传统会计专业的教育培养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实践都发生了改变,最突出的是解决了会计专业学生实习难、实训难的问题。通过课程软件、学习平台、沙盘实训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具备信息化会计人才的技能,让企业容易找到“拿来就能用”的人才。更多的院校正在和这些软件教育企业积极合作,企业和院校合作不断升级,实现了企业和院校的双赢,也为中国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 刘强.透视软件教育企业沙盘模拟的财务会计技能培训[J]. 金融会计, 2008(6).
[2] 兰亦青.ERP沙盘模拟对抗实训课程教学创新探讨[J].科技信息,2007(18).
[3] 颜淑姬.本科会计教育改革的新思路[J].财会月刊,2008(2).
[4] 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R]. 201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