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三段指标评估法,深入研究樊振东在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并得出以下结论:樊振东在接抢段比在发抢段与相持段更积极主动,如果接发球能直接发起主动进攻,或者接发球后主动找到机会进攻将会效果更好。樊振东在2017年国际乒联巡回赛卡塔尔公开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全运会、分别闯入男单决赛,但均告负,但是其技术运用已进入世界一流的水平。本文从樊振东技战术运用的角度来分析其失利的原因,挖掘其潜在的优势技术,为其训练和横拍进攻打法理论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乒乓球;樊振东;技战术
1.前言
1.1选题依据
作为乒乓球横拍进攻型打法的代表,新一代中国国家乒乓球队主力队员樊振东,在2016年国际乒联中国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中,以4:0的比分赢得了马龙,强势收获男子单打冠军。樊振东在2017年国际乒联巡回赛卡塔尔公开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以及全运会中,分别闯入男单决赛,但均告负,但是其技术运用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本文从樊振东技战术运用的角度来分析其失利的原因,挖掘其潜在的优势技术,为其训练和横拍进攻打法理论构建提供参考。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中国乒乓球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国家对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关注和培养密不可分。樊振东作为国家队年轻运动员的代表,他年纪轻轻就在世界乒坛中表现突出。因此,本文将通过对樊振东在2017年国内外3场与马龙的负场比赛的技战术分析,分析樊振东的整体技术和战术特点,以及他的优缺点,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使其能够弥补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的不足。
(2)研究意义。随着乒乓球规则的不断变化,技战术风格的不断创新,各国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使得比赛变得越来越激烈,观赏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对运动员的技战术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比赛中,局面瞬息万变,所以,如何合理的运用技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基本条件。作为国家乒乓球队的一员,樊振东的技战术特点也是中国年轻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趋势。因此,通过对樊振东的技战术分析,探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为年轻运动员今后的训练以及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樊振东在2017年3场比赛的技战术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收集相关书籍,在中国知网搜索与技战术相关的论文、期刊等,充分了解乒乓球技战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研究的顺利开展和文章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持。
(2)录像观察法。对樊振东2017年中3 场负场比赛录像进行技战术分析,分析他在比赛中技战术的优缺点,为樊振东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3)数理统计法。运用 Excel 软件,通过对统计的3场比赛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
(4)三段指标评估法。三段指标法是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抢段、接抢段以及相持段的得分率、使用率来统计分析运动员在各个阶段的技战术运用情况。其中得分率与使用率计算公式如下:
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
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总得分+总失分)]×100%
评估指标为:
发抢段:得分率60%-70%(及格60%,良好65%,优秀70%);
接抢段:得分率30%-50%(及格30%,良好40%,优秀50%);
相持段:得分率45%-55%(及格45%,良好50%,优秀55%)。
3.结果与分析
3.1对樊振东在三场比赛的总体技战术分析
(1)对樊振东在三场比赛中的发抢段的技战术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樊振东在世乒赛决赛中发抢段的得分率为 66.67%,在良好和优秀之间,而在卡塔尔公开赛决赛和全运会决赛中的得分率均为不及格。在发抢段樊振东的使用率很低,主要是发球后控制不稳定,不主动上手,导致错失了抢攻的机会。建议在以后的训练中可以加强发球控制阶段的稳定性以及主动上手的进攻性。
(2)对樊振东在三场比赛中的接抢段的技战术分析:
从表3接发球抢攻段统计可以看出,樊振东在比赛中接发段的得分率为62.5%,达到了优秀的评分标准。这主要是因为樊振东在接发球时,准确的判断,果断的进攻,积极主动的上手,利用抢攻和高质量的接发球不断创造机会为下一板打好基础。樊振东在接抢段有很强的进攻意识,但是由于樊振东在处理球的落点问题上过于单调,导致在主动进攻后被对手反攻,这也说明了樊振东接发球抢攻的策略都在马龙的意料之内。建议樊振东在今后的训练中多练习接发球抢攻等接抢段的技术,在以后的比赛中可以使抢攻技术更加成熟。
(3)对樊振东在三场比赛中的相持段的技战术分析:
从表4相持段统计可以看出,樊振东在这场比赛中相持段的得分率为42.86%,没有达到及格标准。在这几场比赛中双方多次进入多拍回合的相持段,使用率达到了48.67%,基本上都是反手位的相持。而樊振東在反手位的相持发挥不稳定,上台率较低,并且不积极主动转换为正手位进攻也很少有结合侧身的进攻。马龙的板与板的连接速度非常快,樊振东在相持段并没有占到太大的优势。樊振东在相持段多以反手为主,但马龙更多的是选择正手位,侧身拉球,由于正手的杀伤力大于反手,因此建议樊振东在比赛中更多的使用正手位侧身拉球,也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多注意反手多板数回合的练习。
3.2樊振东对马龙卡塔尔决赛技战术运用特点
(1)樊振东对马龙发抢段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5中可以看出樊振东在发抢段发球直接得分率较高,发球抢攻得分率更高,但发球后控制不稳定,导致第四板得分率较低,因此要提高樊振东发球后控制阶段的稳定性,以找到机会抢攻得分,也要注意变换发球的方法,避免让对手直接抢攻得分。 (2)樊振东对马龙接抢断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6中可以看到,樊振东接发球得分率和失分率相当,大部分失分是由于观察对方来球判断失误导接球下网,接球后控制上台率不高,以及盲目抢攻出台造成失分。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可以多练习接发球,比赛中关键分抓不住,心态不稳定等也是造成失分主要原因。
(3)樊振东对马龙相持断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7中可以看出,樊振东在相持阶段失分太多,多板数以后及其不稳定,不主动进攻,无论正手还是反手总是能让对手加力或者突然改变路线导致樊振东失分。应加强樊振东在相持段的稳定性以及进攻性,主动的侧身或变换正手位进攻往往会造成对手没有防备,适时加大力度也可使其得分率提高。
3.3樊振东对马龙世乒赛决赛技战术运用特点
(1)樊振东对马龙发抢段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8中可以看出,樊振东发球直接得分率100%,在这场比赛中发球很稳定,发球后控制的也很好,发球抢攻阶段得分多失分也多,应该找准机会再抢攻,时机不成熟可以先控制一板再寻求机会。所以在以后的比赛中应继续发挥发球稳定的优势作用,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应该加强发球后抢攻的稳定性,避免比赛时抢攻出台。
(2)樊振东对马龙接抢段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9中可以看出,樊振东接发球后抢攻得分率很高,但接发球不主动进攻导致接发球被攻失分严重,得分率仅有10%。找准时机应该主动进攻,多控制一板对手就能多一次机会抢攻得分,导致樊振东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失分,控制回球时没有进攻性,不加力,造成对方抢攻得分。
(3)樊振东对马龙相持段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10中可以看出,樊振东相持段反手得分率特别低,这与相持时樊振东不加力,不主动进攻有关系,马龙使用正手拉球而樊振东经常使用反手拉球,正手拉球比反手力度大,好发力,所以建议樊振东应该加强相持段的稳定性以及主动性、进攻性。樊振东使用侧身进攻时的得分率远大于正反手相持时的得分率,找准机会侧身转换为正手位进攻会使得分率大大增加。
3.4樊振东对马龙全运会决赛技战术运用特点
(1)樊振东对马龙发抢段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11中可以看出,在这场比赛中,樊振东发球抢攻得分率较高,但失分率也较高,还是应该掌握好发球抢攻时的节奏,提高稳定性,控制落点,提高抢攻得分率。发球后控制不够稳定,平时应该多加练习控制好球的稳定性。
(2)樊振东对马龙接抢段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12中可以看出,樊振东接发球得分率较高,应该是掌握了马龙的发球节奏和方法,还是控制时不够稳定,导致自己失误,或者直接被对手抢攻得分,所以看准时机应及时的抢攻,建议樊振东在比赛时应提高主动性和稳定性,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3)樊振东对马龙相持段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13中可以看出樊振东在相持段的正手、反手得分率都很低,相持阶段球的落点不稳定,多板数回合之后不主动进攻,回球又不稳定,让对手找到了进攻时机,对手趁机主动加力改变路线导致樊振东失分。建议在平时训练中加强多板数的练习,增强进攻性。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樊振东在发抢段进攻不够积极主动,发球质量不稳定,发球后控制不够稳定。
(2)樊振东在接抢段比在发抢段与相持段更积极主动,使用率很高,得分率也很高,是其在比赛中最主要的得分段,尤其在接发球方面表現得更加成熟与全面,如果接发球能直接发起主动进攻,或者接发球后主动找到机会进攻将会效果更好。
(3)反手很容易失分是樊振东在比赛的相持段最差的一部分,反手在相持段的攻击性不强使樊振东失分率不断增高。此外,樊振东在相持段很少使用侧身或转换到正手去主动进攻。
4.2.建议
(1)建议樊振东应该加强接球后控制球的稳定性,增加上台率。
(2)建议樊振东提高正、反手相持的能力,并在形成反手相持后,加大侧身的使用率,在相持段更应该积极主动的进攻。
(3)建议加强对樊振东心理素质的培养,培养其在处理关键球时拼搏的态度,以便更好地控制比赛的节奏,同时,培养他对一流选手比赛时的信心,以在比赛中取得最佳成绩。
参考文献
[1]陈思.樊振东的技战术运用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15.
[2]苏丕仁.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154.
[3]过家兴.中国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巧.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张瑛秋.中国优秀青年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5):23.
[5]唐建军.中国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技术文化分析[J].体育科学,2005(7).
[6]全国体院通用教材《乒乓球》1992.
[7]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319.
【关键词】乒乓球;樊振东;技战术
1.前言
1.1选题依据
作为乒乓球横拍进攻型打法的代表,新一代中国国家乒乓球队主力队员樊振东,在2016年国际乒联中国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中,以4:0的比分赢得了马龙,强势收获男子单打冠军。樊振东在2017年国际乒联巡回赛卡塔尔公开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以及全运会中,分别闯入男单决赛,但均告负,但是其技术运用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本文从樊振东技战术运用的角度来分析其失利的原因,挖掘其潜在的优势技术,为其训练和横拍进攻打法理论构建提供参考。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中国乒乓球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国家对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关注和培养密不可分。樊振东作为国家队年轻运动员的代表,他年纪轻轻就在世界乒坛中表现突出。因此,本文将通过对樊振东在2017年国内外3场与马龙的负场比赛的技战术分析,分析樊振东的整体技术和战术特点,以及他的优缺点,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使其能够弥补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的不足。
(2)研究意义。随着乒乓球规则的不断变化,技战术风格的不断创新,各国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使得比赛变得越来越激烈,观赏度也越来越高,同时对运动员的技战术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比赛中,局面瞬息万变,所以,如何合理的运用技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基本条件。作为国家乒乓球队的一员,樊振东的技战术特点也是中国年轻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趋势。因此,通过对樊振东的技战术分析,探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为年轻运动员今后的训练以及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樊振东在2017年3场比赛的技战术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收集相关书籍,在中国知网搜索与技战术相关的论文、期刊等,充分了解乒乓球技战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研究的顺利开展和文章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持。
(2)录像观察法。对樊振东2017年中3 场负场比赛录像进行技战术分析,分析他在比赛中技战术的优缺点,为樊振东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3)数理统计法。运用 Excel 软件,通过对统计的3场比赛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
(4)三段指标评估法。三段指标法是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抢段、接抢段以及相持段的得分率、使用率来统计分析运动员在各个阶段的技战术运用情况。其中得分率与使用率计算公式如下:
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
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总得分+总失分)]×100%
评估指标为:
发抢段:得分率60%-70%(及格60%,良好65%,优秀70%);
接抢段:得分率30%-50%(及格30%,良好40%,优秀50%);
相持段:得分率45%-55%(及格45%,良好50%,优秀55%)。
3.结果与分析
3.1对樊振东在三场比赛的总体技战术分析
(1)对樊振东在三场比赛中的发抢段的技战术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樊振东在世乒赛决赛中发抢段的得分率为 66.67%,在良好和优秀之间,而在卡塔尔公开赛决赛和全运会决赛中的得分率均为不及格。在发抢段樊振东的使用率很低,主要是发球后控制不稳定,不主动上手,导致错失了抢攻的机会。建议在以后的训练中可以加强发球控制阶段的稳定性以及主动上手的进攻性。
(2)对樊振东在三场比赛中的接抢段的技战术分析:
从表3接发球抢攻段统计可以看出,樊振东在比赛中接发段的得分率为62.5%,达到了优秀的评分标准。这主要是因为樊振东在接发球时,准确的判断,果断的进攻,积极主动的上手,利用抢攻和高质量的接发球不断创造机会为下一板打好基础。樊振东在接抢段有很强的进攻意识,但是由于樊振东在处理球的落点问题上过于单调,导致在主动进攻后被对手反攻,这也说明了樊振东接发球抢攻的策略都在马龙的意料之内。建议樊振东在今后的训练中多练习接发球抢攻等接抢段的技术,在以后的比赛中可以使抢攻技术更加成熟。
(3)对樊振东在三场比赛中的相持段的技战术分析:
从表4相持段统计可以看出,樊振东在这场比赛中相持段的得分率为42.86%,没有达到及格标准。在这几场比赛中双方多次进入多拍回合的相持段,使用率达到了48.67%,基本上都是反手位的相持。而樊振東在反手位的相持发挥不稳定,上台率较低,并且不积极主动转换为正手位进攻也很少有结合侧身的进攻。马龙的板与板的连接速度非常快,樊振东在相持段并没有占到太大的优势。樊振东在相持段多以反手为主,但马龙更多的是选择正手位,侧身拉球,由于正手的杀伤力大于反手,因此建议樊振东在比赛中更多的使用正手位侧身拉球,也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多注意反手多板数回合的练习。
3.2樊振东对马龙卡塔尔决赛技战术运用特点
(1)樊振东对马龙发抢段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5中可以看出樊振东在发抢段发球直接得分率较高,发球抢攻得分率更高,但发球后控制不稳定,导致第四板得分率较低,因此要提高樊振东发球后控制阶段的稳定性,以找到机会抢攻得分,也要注意变换发球的方法,避免让对手直接抢攻得分。 (2)樊振东对马龙接抢断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6中可以看到,樊振东接发球得分率和失分率相当,大部分失分是由于观察对方来球判断失误导接球下网,接球后控制上台率不高,以及盲目抢攻出台造成失分。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可以多练习接发球,比赛中关键分抓不住,心态不稳定等也是造成失分主要原因。
(3)樊振东对马龙相持断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7中可以看出,樊振东在相持阶段失分太多,多板数以后及其不稳定,不主动进攻,无论正手还是反手总是能让对手加力或者突然改变路线导致樊振东失分。应加强樊振东在相持段的稳定性以及进攻性,主动的侧身或变换正手位进攻往往会造成对手没有防备,适时加大力度也可使其得分率提高。
3.3樊振东对马龙世乒赛决赛技战术运用特点
(1)樊振东对马龙发抢段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8中可以看出,樊振东发球直接得分率100%,在这场比赛中发球很稳定,发球后控制的也很好,发球抢攻阶段得分多失分也多,应该找准机会再抢攻,时机不成熟可以先控制一板再寻求机会。所以在以后的比赛中应继续发挥发球稳定的优势作用,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应该加强发球后抢攻的稳定性,避免比赛时抢攻出台。
(2)樊振东对马龙接抢段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9中可以看出,樊振东接发球后抢攻得分率很高,但接发球不主动进攻导致接发球被攻失分严重,得分率仅有10%。找准时机应该主动进攻,多控制一板对手就能多一次机会抢攻得分,导致樊振东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失分,控制回球时没有进攻性,不加力,造成对方抢攻得分。
(3)樊振东对马龙相持段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10中可以看出,樊振东相持段反手得分率特别低,这与相持时樊振东不加力,不主动进攻有关系,马龙使用正手拉球而樊振东经常使用反手拉球,正手拉球比反手力度大,好发力,所以建议樊振东应该加强相持段的稳定性以及主动性、进攻性。樊振东使用侧身进攻时的得分率远大于正反手相持时的得分率,找准机会侧身转换为正手位进攻会使得分率大大增加。
3.4樊振东对马龙全运会决赛技战术运用特点
(1)樊振东对马龙发抢段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11中可以看出,在这场比赛中,樊振东发球抢攻得分率较高,但失分率也较高,还是应该掌握好发球抢攻时的节奏,提高稳定性,控制落点,提高抢攻得分率。发球后控制不够稳定,平时应该多加练习控制好球的稳定性。
(2)樊振东对马龙接抢段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12中可以看出,樊振东接发球得分率较高,应该是掌握了马龙的发球节奏和方法,还是控制时不够稳定,导致自己失误,或者直接被对手抢攻得分,所以看准时机应及时的抢攻,建议樊振东在比赛时应提高主动性和稳定性,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3)樊振东对马龙相持段技战术运用特点:
从表13中可以看出樊振东在相持段的正手、反手得分率都很低,相持阶段球的落点不稳定,多板数回合之后不主动进攻,回球又不稳定,让对手找到了进攻时机,对手趁机主动加力改变路线导致樊振东失分。建议在平时训练中加强多板数的练习,增强进攻性。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樊振东在发抢段进攻不够积极主动,发球质量不稳定,发球后控制不够稳定。
(2)樊振东在接抢段比在发抢段与相持段更积极主动,使用率很高,得分率也很高,是其在比赛中最主要的得分段,尤其在接发球方面表現得更加成熟与全面,如果接发球能直接发起主动进攻,或者接发球后主动找到机会进攻将会效果更好。
(3)反手很容易失分是樊振东在比赛的相持段最差的一部分,反手在相持段的攻击性不强使樊振东失分率不断增高。此外,樊振东在相持段很少使用侧身或转换到正手去主动进攻。
4.2.建议
(1)建议樊振东应该加强接球后控制球的稳定性,增加上台率。
(2)建议樊振东提高正、反手相持的能力,并在形成反手相持后,加大侧身的使用率,在相持段更应该积极主动的进攻。
(3)建议加强对樊振东心理素质的培养,培养其在处理关键球时拼搏的态度,以便更好地控制比赛的节奏,同时,培养他对一流选手比赛时的信心,以在比赛中取得最佳成绩。
参考文献
[1]陈思.樊振东的技战术运用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15.
[2]苏丕仁.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154.
[3]过家兴.中国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巧.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张瑛秋.中国优秀青年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5):23.
[5]唐建军.中国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技术文化分析[J].体育科学,2005(7).
[6]全国体院通用教材《乒乓球》1992.
[7]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