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一节作文指导课为基础,展示了一次尝试:如何引导学生加工处理真实材料、生动写出真情实感。主要分两大方面的引导:一是真实感受;二是生动描写。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引导学生尝试具体生动而真实的描摹。讲真话、诉真情是作文多姿、生动的不竭之泉。
关键词:小学作文 真话 真情
【中图分类号】G623.24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兴。”如今已是21世纪,再回过头看一看小学生的作文,最大的问题还是空话、假话、成人话。如何引导学生在习作中生动写出自己独特具体的观察、感受与思考,還要我们继续探索。
上学期,六年级有一篇习作要求孩子为父母做一件事,观察父母的反应,写出自己的感受,要求真情实感。这是一篇叙事写人性的作文,六年级孩子在叙事写人作文上应能达到的目标是:叙事流畅,详略得当;写人注意细节,能从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人物描写;能清楚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与感受。本着在活动中生成的理念,我提前三天布置了作文,要求孩子们在三天内为父亲或母亲做几件事,细心观察父母的言行反应,细细体会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些要求及时记录),然后挑出其中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一件作为作文素材,进行写作。
三天后,作文课上,我先和孩子们交流他们什么时间为父母做了什么事,他们每个人都拿出了记录本,有人为妈妈捶背,有人为爸爸打洗脚水,有人给父母做早餐,有人照顾发烧的妈妈,有人帮妈妈去取钱……接下来我请他们交流父母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很多人记录的是:妈妈(或爸爸)眼睛红红的,流下感动的泪水;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多为妈妈(或爸爸)做点事。我调侃说:“你们爸爸妈妈的泪点都很低啊,而且好像都是同一个爸爸妈妈啊!”大家发出了会心而尴尬的笑声,调皮的朱钟凯更是大笑着说:“太假啦!”我说:“假的东西感动不了自己,也感动不了别人。事情的真像到底是什么?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班级一下子炸锅了,徐沐阳站起来说他给爸爸打洗脚水,可是却换来爸爸板起脸的“教育”:你还是去学习吧!周冯颖说为妈妈做早饭,可是妈妈不答应,还非要站在身边,一会儿批评蛋焦了,一会儿批评粥里水放多了。其他情况也是类似,孩子们都觉得父母的反应让他们无从写起。我的目光又投向他们:“有没有人面对父母的异常反应有独特的体会?”有人举手了,陈依琳交流是的她为妈妈捶背捏肩膀,妈妈舒服地闭上眼睛,靠在沙发上问她:“说吧,想让我给你买什么?”她非常震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想想平时总是找各种理由求妈妈买吃的玩的,也几乎没有为妈妈做过什么,就理解妈妈的反应了,她的感受是看来以后要多多为妈妈做事,让妈妈适应有一个爱她的女儿。
同学们交流之后,我问大家:“现在,你们对真实事情的感受还是没法感受吗?”看着他们或使劲或微微摇的头,我说:“那么,这个感受留给你们等一会儿静静思考。现在,我们来交流另一个问题,父母的反应大家都看在眼里了,谁觉得自己写得比较细致生动?咱们来分享一下!”
没人举手,我又说:“刚刚很多同学都说父母很感动,我相信除了“与众不同”的父母,感动可能是爸爸妈妈们共同的反应。那么,除了流泪,感动还会以什么方式表现呢?感动是否一定要流泪呢?”教室一下子寂静无声,“谁来说说你的爸爸或妈妈是怎么表达感动的?”徐司昱说:“我妈妈是笑眯眯在我脸上亲了一下。”“笑眯眯三个字说得具体!我好像看到你妈妈的笑脸了,你一定也笑了。”黄燕楠说:“我妈妈是微笑着搂住了我,还跟我说真幸福!”“更具体了,有神态有动作有语言,我相信你的心里当时一定也感觉很幸福。”冯之彦:“我妈妈似笑非笑地睁大眼睛盯着我看,好像从没见过我一样。她肯定非常吃惊、也非常高兴我能像她照顾我那样照顾她。”“你对妈妈眼神的描绘准确地写出了感动中的吃惊和高兴,这是一份特别的感动。”徐思怡:“我也给妈妈梳头,镜子里看到妈妈脸上一直挂着笑容。”“是什么样的笑容?”我追问道,她陷入了沉默,看起来刚刚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对全班说:“同学们,怎么让我们的细节描绘更生动具体呢?回想你的所见,加上你的联想与想象,也许是个不错的办法,试试吧!”过了一会儿,徐思怡又勇敢地站了起来:“妈妈眼睛里亮亮的,嘴角上扬,好像下一秒就会有愉快的笑声从嘴角溢出。”不等我反应,班级里已经想起了叫好声,我也合不拢嘴了:“艺术源于生活,看来,用心体会真实的事情和内心的感受能让我们妙语连珠啊!”
看着班里活跃兴奋的孩子,我总结说:“同学们,不论你为爸爸妈妈做事的经过是怎样的,我们现在知道,每一件事都是独特的,都有让我们思考领悟的空间;不管爸爸妈妈是感动还是其他,每一份感动都是不同的,都有让我们细细描绘的价值。现在,有把握加工你的独一无二的真实素材了吗?”大家异口同声:“有!”
最后,作文写出来了,一个个别具一格的画面让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家庭生活的画卷:感情细腻的母女,武断粗暴的爸爸和心怀呐喊的儿子,慈爱如母的父亲和深深感动的女儿,不善言辞的妈妈和主动表达的女儿,颇会扮小的妈妈和独当一面的儿子……爸爸妈妈们的泪点也提高了,语句中修饰性的词语也增多了。不得不说,作文真实性做到了,而且因为真实了,作文更生动多姿了,孩子们的写作也跨上了一级新的台阶。
回顾这节作文指导课,我觉得有几条经验值得继续做:
首先,要相信孩子们是有潜力的,他们可以做得更好。这就要老师们睁大眼睛,去发现孩子们点滴的萌发和成长;要老师们善辟蹊径,找到适合的方式方法。
其次,一定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观察、体会生活。孩子理解和创造的能力只有在真实的五彩世界中才能培育起来,一次切身的体会胜过十句理论的传授。
再次,最重要的是,相比较“教”,教师更要注重引导,孩子们的火花也许要比老师的更丰富更有生命力,这也是课堂生成性的魅力所在。这节课中我觉得引导孩子正视事实、正视自己的感悟最有价值,因为那是独一无二的,那是新鲜而富有生命力的,那不同于程式化的思维、不同于概念化的表达,那是孩子内心成长的声音!当引导孩子看到自己思考的价值时,我们不仅给予看孩子自信,更给予了孩子一把金钥匙——一把打开生活之门、打开学习之门的金钥匙。
最后,如何写出真情实感,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作文,语言表达仍需要训练。这节课我抓住共同的内容“感动”让孩子们在练说与比较中切实琢磨出什么是“生动”,生动不仅需要准确传神的细节描写,还需要真情实感,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生动”也不是固定的程式化的,它是鲜活五彩的。
关键词:小学作文 真话 真情
【中图分类号】G623.24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兴。”如今已是21世纪,再回过头看一看小学生的作文,最大的问题还是空话、假话、成人话。如何引导学生在习作中生动写出自己独特具体的观察、感受与思考,還要我们继续探索。
上学期,六年级有一篇习作要求孩子为父母做一件事,观察父母的反应,写出自己的感受,要求真情实感。这是一篇叙事写人性的作文,六年级孩子在叙事写人作文上应能达到的目标是:叙事流畅,详略得当;写人注意细节,能从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人物描写;能清楚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与感受。本着在活动中生成的理念,我提前三天布置了作文,要求孩子们在三天内为父亲或母亲做几件事,细心观察父母的言行反应,细细体会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些要求及时记录),然后挑出其中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一件作为作文素材,进行写作。
三天后,作文课上,我先和孩子们交流他们什么时间为父母做了什么事,他们每个人都拿出了记录本,有人为妈妈捶背,有人为爸爸打洗脚水,有人给父母做早餐,有人照顾发烧的妈妈,有人帮妈妈去取钱……接下来我请他们交流父母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很多人记录的是:妈妈(或爸爸)眼睛红红的,流下感动的泪水;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多为妈妈(或爸爸)做点事。我调侃说:“你们爸爸妈妈的泪点都很低啊,而且好像都是同一个爸爸妈妈啊!”大家发出了会心而尴尬的笑声,调皮的朱钟凯更是大笑着说:“太假啦!”我说:“假的东西感动不了自己,也感动不了别人。事情的真像到底是什么?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班级一下子炸锅了,徐沐阳站起来说他给爸爸打洗脚水,可是却换来爸爸板起脸的“教育”:你还是去学习吧!周冯颖说为妈妈做早饭,可是妈妈不答应,还非要站在身边,一会儿批评蛋焦了,一会儿批评粥里水放多了。其他情况也是类似,孩子们都觉得父母的反应让他们无从写起。我的目光又投向他们:“有没有人面对父母的异常反应有独特的体会?”有人举手了,陈依琳交流是的她为妈妈捶背捏肩膀,妈妈舒服地闭上眼睛,靠在沙发上问她:“说吧,想让我给你买什么?”她非常震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想想平时总是找各种理由求妈妈买吃的玩的,也几乎没有为妈妈做过什么,就理解妈妈的反应了,她的感受是看来以后要多多为妈妈做事,让妈妈适应有一个爱她的女儿。
同学们交流之后,我问大家:“现在,你们对真实事情的感受还是没法感受吗?”看着他们或使劲或微微摇的头,我说:“那么,这个感受留给你们等一会儿静静思考。现在,我们来交流另一个问题,父母的反应大家都看在眼里了,谁觉得自己写得比较细致生动?咱们来分享一下!”
没人举手,我又说:“刚刚很多同学都说父母很感动,我相信除了“与众不同”的父母,感动可能是爸爸妈妈们共同的反应。那么,除了流泪,感动还会以什么方式表现呢?感动是否一定要流泪呢?”教室一下子寂静无声,“谁来说说你的爸爸或妈妈是怎么表达感动的?”徐司昱说:“我妈妈是笑眯眯在我脸上亲了一下。”“笑眯眯三个字说得具体!我好像看到你妈妈的笑脸了,你一定也笑了。”黄燕楠说:“我妈妈是微笑着搂住了我,还跟我说真幸福!”“更具体了,有神态有动作有语言,我相信你的心里当时一定也感觉很幸福。”冯之彦:“我妈妈似笑非笑地睁大眼睛盯着我看,好像从没见过我一样。她肯定非常吃惊、也非常高兴我能像她照顾我那样照顾她。”“你对妈妈眼神的描绘准确地写出了感动中的吃惊和高兴,这是一份特别的感动。”徐思怡:“我也给妈妈梳头,镜子里看到妈妈脸上一直挂着笑容。”“是什么样的笑容?”我追问道,她陷入了沉默,看起来刚刚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我对全班说:“同学们,怎么让我们的细节描绘更生动具体呢?回想你的所见,加上你的联想与想象,也许是个不错的办法,试试吧!”过了一会儿,徐思怡又勇敢地站了起来:“妈妈眼睛里亮亮的,嘴角上扬,好像下一秒就会有愉快的笑声从嘴角溢出。”不等我反应,班级里已经想起了叫好声,我也合不拢嘴了:“艺术源于生活,看来,用心体会真实的事情和内心的感受能让我们妙语连珠啊!”
看着班里活跃兴奋的孩子,我总结说:“同学们,不论你为爸爸妈妈做事的经过是怎样的,我们现在知道,每一件事都是独特的,都有让我们思考领悟的空间;不管爸爸妈妈是感动还是其他,每一份感动都是不同的,都有让我们细细描绘的价值。现在,有把握加工你的独一无二的真实素材了吗?”大家异口同声:“有!”
最后,作文写出来了,一个个别具一格的画面让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家庭生活的画卷:感情细腻的母女,武断粗暴的爸爸和心怀呐喊的儿子,慈爱如母的父亲和深深感动的女儿,不善言辞的妈妈和主动表达的女儿,颇会扮小的妈妈和独当一面的儿子……爸爸妈妈们的泪点也提高了,语句中修饰性的词语也增多了。不得不说,作文真实性做到了,而且因为真实了,作文更生动多姿了,孩子们的写作也跨上了一级新的台阶。
回顾这节作文指导课,我觉得有几条经验值得继续做:
首先,要相信孩子们是有潜力的,他们可以做得更好。这就要老师们睁大眼睛,去发现孩子们点滴的萌发和成长;要老师们善辟蹊径,找到适合的方式方法。
其次,一定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去观察、体会生活。孩子理解和创造的能力只有在真实的五彩世界中才能培育起来,一次切身的体会胜过十句理论的传授。
再次,最重要的是,相比较“教”,教师更要注重引导,孩子们的火花也许要比老师的更丰富更有生命力,这也是课堂生成性的魅力所在。这节课中我觉得引导孩子正视事实、正视自己的感悟最有价值,因为那是独一无二的,那是新鲜而富有生命力的,那不同于程式化的思维、不同于概念化的表达,那是孩子内心成长的声音!当引导孩子看到自己思考的价值时,我们不仅给予看孩子自信,更给予了孩子一把金钥匙——一把打开生活之门、打开学习之门的金钥匙。
最后,如何写出真情实感,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作文,语言表达仍需要训练。这节课我抓住共同的内容“感动”让孩子们在练说与比较中切实琢磨出什么是“生动”,生动不仅需要准确传神的细节描写,还需要真情实感,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生动”也不是固定的程式化的,它是鲜活五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