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连云港海域的缢蛏不同组织进行Cu、Pb、Cd 含量调查,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内脏器官的Cu、Pb、Cd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同时,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Cu、Pb、Cd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缢蛏;重金属;组织;评价
随着我国沿海工业迅猛发展,近岸海域的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尤其是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在大多数贝类生物中具有极强的富集作用,不仅会造成本体的死亡,还会把高浓度的重金属经食物链传递给最终端——消费者,对人类造成伤害。许多国家已经不仅重视重金属在贝类的富集,而且还将贝类作为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生物作为监控海洋的污染程度。但我国对贝类安全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部分国家的出口限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因此,贝类重金属的调查和评价迫在眉睫,且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贝类中重金属的含量、种类和富集规律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如法国比斯开湾扇贝中的元素分布规律[1];胶州湾双壳软体动物的重金属积累[2]等。为了解当前连云港海域中贝类的重金属的种类、含量和安全状况,本文选取连云港海域缢蛏为研究对象,对其体内Cu、Pb、Cd三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参照有关资料进行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TAS-900原子吸收光谱仪。标准储备液:浓度为1 000 mg/L的标准Cu、Pb、Cd溶液,使用液浓度为50 mg/L(2%硝酸稀释)。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去离子水。
1.2样品采集
于连云港新浦区四季农产品市场、墟沟港口、赣榆宋庄养殖基地分别随机购买或抽取缢蛏,每个采集点分别采集2~3个平行样,用盛放海水的容器带回实验室。
1.3测定方法
取新鲜缢蛏,用高纯水冲洗干净后解剖,取闭壳肌、外套膜、鳃、性腺、内脏分别置于聚乙烯袋中,精确称湿重,在105 ℃下烘约3 h至恒重,精确称取干重。后先用几滴水湿润,加10 mL混酸(HNO3∶HClO4=4∶1),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待泡末基本消失后,于160~200 ℃下至近干,分别补加0.5 mL HNO3和H2O2,蒸至近干再重复一次,用水洗净表面皿,洗涤液并入消化液中,移去表面皿,将烧杯移到电炉上加热至不溶物呈白色,加入2 mL HCl,蒸干,冷却后加入 1 mL稀HCl(1∶1)于电热板上微热浸取不溶物,用20%NaOH中和,转移至10 mL容量瓶中,以高纯水定容至刻度[3-4]。
1.4重金属分析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原子吸收仪工作条件见表1。
1.5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采用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计算关系式为 Pi=Ci/Si(式中Pi为第i污染因子的质量分指数,Ci为第i污染因子的检测数据;Si为第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Pi<0.2为未污染,0.2~0.6为轻污染,0.6~0.8为中污染,0.8~1.0为重污染,>1.0为严重污染[6]。
评价标准为NY5073-2006《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并参考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中相关重金属卫生限量标准[7]。
2结果与分析
2.1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配制0.160、0.240、0.480、1.00、1.50、2.50 mg/L的铜标准溶液,2.00、4.00、8.00、16.00 mg/L的铅标准溶液和1.00、2.00、4.00、6.00、8.00 mg/L的镉标准溶液。按表1的条件对系列标准液进行测定,以各元素标准溶液的浓度值C(mg/L)为横坐标,以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见表2。
2.2样品的重金属含量测定
按照标准分析步骤,将不同部位的样品分别平行3次测定,取其测定值进行精密度计算。得到连云港海域缢蛏的体内不同部位的三种重金属的含量。
从表3中可以看出各组织的Cu、Pb、Cd三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均是内脏>性腺>鳃>外套膜>闭壳肌。其中Cu的质量分数为0.060 4,为正常范围;Pb的质量分数为0.22,属于轻微污染,而Cd的质量分数高达1.55,为重污染水平。Cd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重金属元素,不仅毒性大,而且蓄积性强,积累量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严重的中毒现象[9]。而连云港海域的缢蛏中的Cd超标较大,应该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Pb虽然只是轻微污染,但是由于Pb是人和动物生长发育非必需的微量元素,当摄入Pb的量超过人体所能适应的范围时,人体内不同元素之间的固有比例被打破,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发生Pb中毒,甚至死亡,且Cd和Pb在人体的半衰期都很长,不易消除。因此,缢蛏的Cu、Pb、Cd在食用过程要控制消费量,避免发生危害[10]。
但本文中的三种重金属Cu、Pb、Cd的分布与其他贝类的报道有些差异,如陈红英等对华贵栉孔扇贝中的重金属分布研究[11];马元庆等对海湾扇贝的重金属的含量分析[12];庞艳华等对大连近岸海域双壳贝类重金属污染调查[13]。其原因可能在测定过程中,都采用了原子化过程为火焰原子化,Pb、Cd没有采用石墨炉的原子化方式,导致测定过程中产生了仪器误差[14]。
3结论
通过对连云港海域不同地点缢蛏不同组织中重金属Cu、Pb、Cd的含量分布调查,初步认为Cu、Pb、Cd在内脏的富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织,这是由于动物体的不同组织对某种重金属有高度选择性,尤其是肝脏由于可以和金属快速大量合成金属硫蛋白而使重金属得以大量积累,肝脏是重金属的靶器官[11],Pb、Cd的富集程度更高。特别是目前海水污染严重,缢蛏内脏积累的重金属增加尤为明显,这些重金属对贝类本身并不会造成影响,但人大量或长期食用后则会引起中毒,目前有效地消除鲜活贝类重金属残留的方法还未见报道。从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来看,基本上食用整体部分,包括内脏、生殖器和闭壳肌,这将大大增加摄入重金属的风险。在食用过程中应避免食用内脏,降低重金属的摄入量。但重金属超标的现象应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不仅要重视发展经济,同时注意环保等措施和手段,提高缢蛏和其他海产品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BUSTANTEP,MIRAMANDP.Subeellular and body distributions of 17 trace elements in the variegated scallop Chlamys varia from the French coast of Bay of Biscay [J].Sci Total Eenviron,2005,337(1/2/3):59-73
[2] 刘升发,范德江,张爱滨,等.胶州湾双壳类壳体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J].海洋环境科学,2008,27(2):135-138
[3] GB/T500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4] 王丽丽,夏斌,陈碧鹃,等.虾夷扇贝对镉的蓄积和排放规律[J].海洋环境科学,2012(02):159-162
[5] 曾艳霞,陈丽,周春兰.连云港海域几种经济贝类中重金属残留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34):13378-13379
[6] 王红,许强,杨红生.中国北方海域扇贝重金属含量的比较与质量评价[J].海洋科学,2007(09):11-18
[7] 尤仲杰,康飞金,王建萍,等.宁波地区滩涂贝类养殖区环境及贝体重金属含量与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11(08):508-511
[8] 崔正国,龚蓉珠,陈碧鹃,等.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栉孔扇贝食用安全环境风险评价[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2(02):27-36
[9] 陈雪昌,尤炬炬,顾捷,张小军,梅光明,刘琴,何依娜.浙江自然海域养殖贝类3种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520-524
[10] 宋凯,郭远明,梅光明,等.浙南主要养殖海域环境和贝类两种重金属含量调查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14(03):120-123
[11] 陈红英,陈旭凌,陈笑霞,张以顺,宁曦,杨卫红,潘仑.华贵栉孔扇贝体内重金属含量及评价[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5(01):33-34+36
[12] 马元庆,秦华伟,李磊,等.海湾扇贝体内重金属含量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0(01):47-51
[13] 庞艳华,隋凯,王秋艳,等.大连近岸海域双壳贝类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12(03):410-413
[14] 王军,翟毓秀,宁劲松,等.养殖虾夷扇贝不同组织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J].海洋科学,2009(08):44-47
关键词:缢蛏;重金属;组织;评价
随着我国沿海工业迅猛发展,近岸海域的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尤其是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在大多数贝类生物中具有极强的富集作用,不仅会造成本体的死亡,还会把高浓度的重金属经食物链传递给最终端——消费者,对人类造成伤害。许多国家已经不仅重视重金属在贝类的富集,而且还将贝类作为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生物作为监控海洋的污染程度。但我国对贝类安全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部分国家的出口限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因此,贝类重金属的调查和评价迫在眉睫,且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贝类中重金属的含量、种类和富集规律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如法国比斯开湾扇贝中的元素分布规律[1];胶州湾双壳软体动物的重金属积累[2]等。为了解当前连云港海域中贝类的重金属的种类、含量和安全状况,本文选取连云港海域缢蛏为研究对象,对其体内Cu、Pb、Cd三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参照有关资料进行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TAS-900原子吸收光谱仪。标准储备液:浓度为1 000 mg/L的标准Cu、Pb、Cd溶液,使用液浓度为50 mg/L(2%硝酸稀释)。试剂均为优级纯,水为去离子水。
1.2样品采集
于连云港新浦区四季农产品市场、墟沟港口、赣榆宋庄养殖基地分别随机购买或抽取缢蛏,每个采集点分别采集2~3个平行样,用盛放海水的容器带回实验室。
1.3测定方法
取新鲜缢蛏,用高纯水冲洗干净后解剖,取闭壳肌、外套膜、鳃、性腺、内脏分别置于聚乙烯袋中,精确称湿重,在105 ℃下烘约3 h至恒重,精确称取干重。后先用几滴水湿润,加10 mL混酸(HNO3∶HClO4=4∶1),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待泡末基本消失后,于160~200 ℃下至近干,分别补加0.5 mL HNO3和H2O2,蒸至近干再重复一次,用水洗净表面皿,洗涤液并入消化液中,移去表面皿,将烧杯移到电炉上加热至不溶物呈白色,加入2 mL HCl,蒸干,冷却后加入 1 mL稀HCl(1∶1)于电热板上微热浸取不溶物,用20%NaOH中和,转移至10 mL容量瓶中,以高纯水定容至刻度[3-4]。
1.4重金属分析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原子吸收仪工作条件见表1。
1.5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采用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计算关系式为 Pi=Ci/Si(式中Pi为第i污染因子的质量分指数,Ci为第i污染因子的检测数据;Si为第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Pi<0.2为未污染,0.2~0.6为轻污染,0.6~0.8为中污染,0.8~1.0为重污染,>1.0为严重污染[6]。
评价标准为NY5073-2006《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并参考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中相关重金属卫生限量标准[7]。
2结果与分析
2.1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配制0.160、0.240、0.480、1.00、1.50、2.50 mg/L的铜标准溶液,2.00、4.00、8.00、16.00 mg/L的铅标准溶液和1.00、2.00、4.00、6.00、8.00 mg/L的镉标准溶液。按表1的条件对系列标准液进行测定,以各元素标准溶液的浓度值C(mg/L)为横坐标,以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见表2。
2.2样品的重金属含量测定
按照标准分析步骤,将不同部位的样品分别平行3次测定,取其测定值进行精密度计算。得到连云港海域缢蛏的体内不同部位的三种重金属的含量。
从表3中可以看出各组织的Cu、Pb、Cd三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均是内脏>性腺>鳃>外套膜>闭壳肌。其中Cu的质量分数为0.060 4,为正常范围;Pb的质量分数为0.22,属于轻微污染,而Cd的质量分数高达1.55,为重污染水平。Cd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重金属元素,不仅毒性大,而且蓄积性强,积累量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严重的中毒现象[9]。而连云港海域的缢蛏中的Cd超标较大,应该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Pb虽然只是轻微污染,但是由于Pb是人和动物生长发育非必需的微量元素,当摄入Pb的量超过人体所能适应的范围时,人体内不同元素之间的固有比例被打破,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发生Pb中毒,甚至死亡,且Cd和Pb在人体的半衰期都很长,不易消除。因此,缢蛏的Cu、Pb、Cd在食用过程要控制消费量,避免发生危害[10]。
但本文中的三种重金属Cu、Pb、Cd的分布与其他贝类的报道有些差异,如陈红英等对华贵栉孔扇贝中的重金属分布研究[11];马元庆等对海湾扇贝的重金属的含量分析[12];庞艳华等对大连近岸海域双壳贝类重金属污染调查[13]。其原因可能在测定过程中,都采用了原子化过程为火焰原子化,Pb、Cd没有采用石墨炉的原子化方式,导致测定过程中产生了仪器误差[14]。
3结论
通过对连云港海域不同地点缢蛏不同组织中重金属Cu、Pb、Cd的含量分布调查,初步认为Cu、Pb、Cd在内脏的富集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织,这是由于动物体的不同组织对某种重金属有高度选择性,尤其是肝脏由于可以和金属快速大量合成金属硫蛋白而使重金属得以大量积累,肝脏是重金属的靶器官[11],Pb、Cd的富集程度更高。特别是目前海水污染严重,缢蛏内脏积累的重金属增加尤为明显,这些重金属对贝类本身并不会造成影响,但人大量或长期食用后则会引起中毒,目前有效地消除鲜活贝类重金属残留的方法还未见报道。从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来看,基本上食用整体部分,包括内脏、生殖器和闭壳肌,这将大大增加摄入重金属的风险。在食用过程中应避免食用内脏,降低重金属的摄入量。但重金属超标的现象应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不仅要重视发展经济,同时注意环保等措施和手段,提高缢蛏和其他海产品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BUSTANTEP,MIRAMANDP.Subeellular and body distributions of 17 trace elements in the variegated scallop Chlamys varia from the French coast of Bay of Biscay [J].Sci Total Eenviron,2005,337(1/2/3):59-73
[2] 刘升发,范德江,张爱滨,等.胶州湾双壳类壳体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J].海洋环境科学,2008,27(2):135-138
[3] GB/T500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4] 王丽丽,夏斌,陈碧鹃,等.虾夷扇贝对镉的蓄积和排放规律[J].海洋环境科学,2012(02):159-162
[5] 曾艳霞,陈丽,周春兰.连云港海域几种经济贝类中重金属残留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34):13378-13379
[6] 王红,许强,杨红生.中国北方海域扇贝重金属含量的比较与质量评价[J].海洋科学,2007(09):11-18
[7] 尤仲杰,康飞金,王建萍,等.宁波地区滩涂贝类养殖区环境及贝体重金属含量与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11(08):508-511
[8] 崔正国,龚蓉珠,陈碧鹃,等.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栉孔扇贝食用安全环境风险评价[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2(02):27-36
[9] 陈雪昌,尤炬炬,顾捷,张小军,梅光明,刘琴,何依娜.浙江自然海域养殖贝类3种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520-524
[10] 宋凯,郭远明,梅光明,等.浙南主要养殖海域环境和贝类两种重金属含量调查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14(03):120-123
[11] 陈红英,陈旭凌,陈笑霞,张以顺,宁曦,杨卫红,潘仑.华贵栉孔扇贝体内重金属含量及评价[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5(01):33-34+36
[12] 马元庆,秦华伟,李磊,等.海湾扇贝体内重金属含量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0(01):47-51
[13] 庞艳华,隋凯,王秋艳,等.大连近岸海域双壳贝类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12(03):410-413
[14] 王军,翟毓秀,宁劲松,等.养殖虾夷扇贝不同组织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J].海洋科学,2009(08):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