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队院校作为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院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这对于全军、乃至于全国正积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起着推动作用。所以对军队院校校园文化的和谐化建设进行再思考是非常必要的。
当今,我国正积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军队院校作为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就其如何更好地继续校园文化的和谐化建设进行再思考并付之于实际行动,以此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一、军队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主体共同以校园空间为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产生并共享的综合的文化系统,它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方面。显性文化指能为人的感官所直接触及的部分,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各种建筑、教学科研设备、文化生活设施等,同时还包括院校要求学员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等;隐性文化主要是指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心理气氛以及院校的传统、价值观、信念等无形环境。其中隐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次和核心内容,对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发挥着无形指挥棒的指导,也是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军队院校,因为兼备部队和高校的双重性质,这也就使得军队院校的校园文化除了具备所有院校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较之地方院校不同的军队特色的文化内涵,这来自于其校园文化处处渗透着军营的色彩,这自然也就对军队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些军队特色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显性文化当中,而且更深层次地渗透在隐形文化当中,其中包括具有高度的军人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坚持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具备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提供坚强安全保障的意识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大力培育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战斗精神和建设健康向上的军营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二、构建军队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必要性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党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就关于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一项重大任务,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在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口号。而中央军委结合军队实际,就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军营和谐文化也提出了若干意见。综上可见,建设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军队院校作为直接向我军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成为促进我军和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更好地构建军队院校和谐校园文化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军队院校只有通过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军事优秀人才,才能结合实际、真正有效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人的历史使命。同时,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在学院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我们更要建设好和谐校园文化,因为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塑造一所学院区别于其他学院的标志,即学院的形象,而学院形象是院校上水平、上质量的重要因素,学院形象也是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认真探讨和研究军队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构建军队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举措
(一)结合自身特点,同时优选其他文化来确立和谐校园文化的定位
和谐校园文化应在学院建设的目标、措施、效果等具体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根据院校自身的历史沿革、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和所处地域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准确定位。
就军队院校而言,可以实现校园文化与军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有效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对不同的文化了解、研究、整合、内化的过程,它要对其他文化进行文化过滤和重组,吸收积极、先进的文化,摒弃消极、落后的文化,优化自身文化氛围,从而更好地确立自身校园文化的定位,不断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健康地演变,创造性地发展本院的校园文化。
(二)以和谐为制度,用制度来保障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每所院校都应把建立、健全、完善学院制度当作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尤其对纪律严明、作风严谨的军队院校来说,制定切合军队院校自身的学院制度更是重中之重。在制定学院各项制度过程中,也可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制度纳入学院发展总体、长远的规划中,以强有力的学院制度来保障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以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院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二者琴瑟相调,相得益彰。
具体到军队院校,对于学员而言,学院应严格教学管理,注重并加强学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并对其课堂、实验、技能操作、体能训练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同时对于学院教职员工而言,制定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全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各种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促进军校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并以此来切实有力地保障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三)展现文化个性,用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可集中体现一所学校独特、鲜明的文化底蕴,可成为一所学校特有的标志和文化个性,同时也是这所学校生存、发展的条件和其历史延续的反映。而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从办学理念上寻找突破口,从教学观、人才观、智力观等方面走自己的特色道路。如构筑特色鲜明的院系文化。不同的院系文化共同促进了学校的文化建设,正如一朵朵绚丽的花朵丰富了校园文化的花园,使校园文化色彩缤纷、各具特色。同时在院系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力争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术文化、高科技文化、教师文化和学员文化等,办出院系文化精品。又如院校还应注重加强和引导社团活动,把社团作为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力争开展健康有益、富有特色的社团活动来吸引和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既要注重发挥学员的兴趣特长,又要对学员进行引导,从中加强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注重环境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从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两方面来研究军队院校和谐校园环境的建构,可以得出:一方面,军队院校显性环境的建设,不但要注重与普通高校的一般特性,还应首先注重军队院校的军营特点,如实验楼、军体馆及实习演练场更能突出军队校园文化的特点。其次,应注重校园的细节设施。细节更能反映一所院校的形象。如一幅标语、一尊雕塑、一个宣传栏,更能体现一所学校的内涵和品位。再次,重视整体校园形象建设。如学院的校容、校貌,师生的言行举止等。另一方面,隐形环境的建设是校园环境建设的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首先,应加强全院教职员工和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重视其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的直接引导作用。其次,应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与良好的学习环境,如适当的安排各类学术讲座、开展各种技能比赛、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再次,注重榜样楷模的无形力量,领导阶层的带头作用、教职人员的示范作用、优秀学员的楷模作用,这些都蕴涵着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后,培养良好的学院精神,学院精神是对办学理念的进一步升华,是师生经过长期努力积淀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与追求的集中体现,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院的精神支柱。
(五)注重院校的知名度对和谐校园文化的显现作用
学校的知名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显现,也是社会对其进行评价和衡量的标准。要提升院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树立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就应积极宣传院校各项突出成就,重视院校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院校的特色和亮点。还可紧紧围绕院校的中心工作和发展目标开展宣传,规范院校对外宣传窗口,如通过办好学报、校刊和院校网站等,借助这些信息平台与网络,树立院校良好的整体形象。同时,院校还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新闻宣传的社会影响力。另外还要加强与全军兄弟院校的文化交流,可借助信息网络和赴各大院校参观、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宣传院校文化品牌,为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更好地推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金耀基著.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薛天祥著.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云山.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N].人民日报,2006-12-28.
[4]李于雄.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6(3).
[5]李峰.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思路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坦克学院基础部中文教研室)
当今,我国正积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军队院校作为我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就其如何更好地继续校园文化的和谐化建设进行再思考并付之于实际行动,以此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一、军队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主体共同以校园空间为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产生并共享的综合的文化系统,它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方面。显性文化指能为人的感官所直接触及的部分,它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各种建筑、教学科研设备、文化生活设施等,同时还包括院校要求学员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等;隐性文化主要是指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心理气氛以及院校的传统、价值观、信念等无形环境。其中隐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次和核心内容,对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发挥着无形指挥棒的指导,也是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军队院校,因为兼备部队和高校的双重性质,这也就使得军队院校的校园文化除了具备所有院校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较之地方院校不同的军队特色的文化内涵,这来自于其校园文化处处渗透着军营的色彩,这自然也就对军队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些军队特色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显性文化当中,而且更深层次地渗透在隐形文化当中,其中包括具有高度的军人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坚持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具备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提供坚强安全保障的意识并付诸于实际行动;大力培育以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战斗精神和建设健康向上的军营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二、构建军队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必要性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党中央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就关于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一项重大任务,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在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口号。而中央军委结合军队实际,就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军营和谐文化也提出了若干意见。综上可见,建设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军队院校作为直接向我军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成为促进我军和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更好地构建军队院校和谐校园文化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军队院校只有通过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军事优秀人才,才能结合实际、真正有效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人的历史使命。同时,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在学院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我们更要建设好和谐校园文化,因为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塑造一所学院区别于其他学院的标志,即学院的形象,而学院形象是院校上水平、上质量的重要因素,学院形象也是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认真探讨和研究军队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构建军队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举措
(一)结合自身特点,同时优选其他文化来确立和谐校园文化的定位
和谐校园文化应在学院建设的目标、措施、效果等具体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根据院校自身的历史沿革、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业发展方向和所处地域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准确定位。
就军队院校而言,可以实现校园文化与军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有效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对不同的文化了解、研究、整合、内化的过程,它要对其他文化进行文化过滤和重组,吸收积极、先进的文化,摒弃消极、落后的文化,优化自身文化氛围,从而更好地确立自身校园文化的定位,不断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健康地演变,创造性地发展本院的校园文化。
(二)以和谐为制度,用制度来保障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每所院校都应把建立、健全、完善学院制度当作一项长期的、重要的任务来抓。尤其对纪律严明、作风严谨的军队院校来说,制定切合军队院校自身的学院制度更是重中之重。在制定学院各项制度过程中,也可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制度纳入学院发展总体、长远的规划中,以强有力的学院制度来保障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以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院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二者琴瑟相调,相得益彰。
具体到军队院校,对于学员而言,学院应严格教学管理,注重并加强学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并对其课堂、实验、技能操作、体能训练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各项制度。同时对于学院教职员工而言,制定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全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各种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促进军校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并以此来切实有力地保障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三)展现文化个性,用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可集中体现一所学校独特、鲜明的文化底蕴,可成为一所学校特有的标志和文化个性,同时也是这所学校生存、发展的条件和其历史延续的反映。而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从办学理念上寻找突破口,从教学观、人才观、智力观等方面走自己的特色道路。如构筑特色鲜明的院系文化。不同的院系文化共同促进了学校的文化建设,正如一朵朵绚丽的花朵丰富了校园文化的花园,使校园文化色彩缤纷、各具特色。同时在院系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力争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术文化、高科技文化、教师文化和学员文化等,办出院系文化精品。又如院校还应注重加强和引导社团活动,把社团作为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力争开展健康有益、富有特色的社团活动来吸引和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既要注重发挥学员的兴趣特长,又要对学员进行引导,从中加强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注重环境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从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两方面来研究军队院校和谐校园环境的建构,可以得出:一方面,军队院校显性环境的建设,不但要注重与普通高校的一般特性,还应首先注重军队院校的军营特点,如实验楼、军体馆及实习演练场更能突出军队校园文化的特点。其次,应注重校园的细节设施。细节更能反映一所院校的形象。如一幅标语、一尊雕塑、一个宣传栏,更能体现一所学校的内涵和品位。再次,重视整体校园形象建设。如学院的校容、校貌,师生的言行举止等。另一方面,隐形环境的建设是校园环境建设的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首先,应加强全院教职员工和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重视其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的直接引导作用。其次,应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与良好的学习环境,如适当的安排各类学术讲座、开展各种技能比赛、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再次,注重榜样楷模的无形力量,领导阶层的带头作用、教职人员的示范作用、优秀学员的楷模作用,这些都蕴涵着蓬勃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后,培养良好的学院精神,学院精神是对办学理念的进一步升华,是师生经过长期努力积淀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与追求的集中体现,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院的精神支柱。
(五)注重院校的知名度对和谐校园文化的显现作用
学校的知名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显现,也是社会对其进行评价和衡量的标准。要提升院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树立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就应积极宣传院校各项突出成就,重视院校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院校的特色和亮点。还可紧紧围绕院校的中心工作和发展目标开展宣传,规范院校对外宣传窗口,如通过办好学报、校刊和院校网站等,借助这些信息平台与网络,树立院校良好的整体形象。同时,院校还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新闻宣传的社会影响力。另外还要加强与全军兄弟院校的文化交流,可借助信息网络和赴各大院校参观、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宣传院校文化品牌,为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更好地推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金耀基著.大学之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薛天祥著.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云山.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N].人民日报,2006-12-28.
[4]李于雄.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6(3).
[5]李峰.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思路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4).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坦克学院基础部中文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