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一生只作诗赞颂过一支连队,那就是“南京路上好八连”。1949年7月,有一支连队受命担负上海南京路、外滩的巡逻执勤任务,维护社会治安和中共华东局、中共上海市委的警卫任务。这支连队就是后来以“身居闹市,一尘不染”闻名全国的“南京路上好八连”。
连队来到“最复杂的考场”
“南京路上好八连”原是一个极为普通的连队:1947年8月6日,在山东莱阳城西水头沟小园村,华东军区特务团把几十个胶东农民子弟组编成四大队辎重连;1949年6月,该连改编为三营八连,向上海进发,开始担负保卫上海的任务。
毛泽东曾把中国共产党主政比作“进京赶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复杂的“考场”要数上海,而上海最复杂的“考场”当属南京路。
1949年7月,部队分配了在南京路上值勤的任务。但时间一长,情况便悄然变化:有的战士羡慕男士女士手挽手进歌厅、电影院,当打扮时髦的女子经过时,也禁不住嘌上几眼。连队出现一些反常现象:有人一次花几块钱到国际饭店开“洋荤”,有人不惜花5块钱到高级理发店理发,还有人不抽老叶土烟而去买一块多钱一包的雪茄……
这些情况引起八连首任指导员张成志的警惕。他在党支部会议上指出,南京路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来到这里,我们就没有退路了,全连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绝不能吃败仗。
多次教育后,八连战士纷纷表示,一定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牢记“两个务必”,保持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之后,官兵们开始自制针线包,衣服破了,缝缝补补再穿;扛着铁锹、推着粪车,步行到十几里远的郊区开荒种菜;开展“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等竞赛活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八连官兵在艰苦奋斗的熔炉中锤炼出“拒腐蚀,永不沾”的金刚之体。
“好八连”精神把名扬
八连的先进事迹引起了部队宣传干事吕兴臣的注意。1956年的一天,吕兴臣给《解放日报》记者张锦堂送去一张新闻照片:灯红酒绿的南京路夜景中,一位战士手握钢枪正在站岗,神态威严。不日,照片以《南京路上的哨兵》为题,在《解放日报》上刊登。
有一天,吕兴臣到八连去,看到连长正帮助战士缝补衣服,感到新奇,就问怎么回事,结果发现连队每个战士都有针线包,战士衣服破了以后都是自己补,有的衬衫已补38个补丁。
张锦堂一听,觉得是个好故事,建议吕兴臣把它写出来。吕兴臣写出了《针线包》,并记下了八连官兵自编的顺口溜:“针线包是百宝囊,战士拿它补衣裳。随破随缝多便当,光荣传统永不忘。”后来,吕兴臣在八连又遇到一群战士在赞叹一只战争年代的行军锅,于是,第二篇稿子《行军锅》又诞生了。此后,第三篇,第四篇……
1959年春节前后,《解放日报》的一位老记者看到关于八连的系列文章后,向吕兴臣提议,能不能想办法把八连的小故事找条红线串成一篇大通讯。
于是,吕兴臣深入八连6个月,与官兵们一起生活、站岗、执行任务,最后将稿件的主题定为“身居闹市,拒腐蚀永不沾”。1959年7月23日,《解放日报》以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刊登了《南京路上好八连》,同时配发社论《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上海人民学习的榜样》,首次完整地报道了八连的事迹。之后各大报刊纷纷转载,“南京路上好八连”开始为全国人民所知晓。这一年,正值全国粮食严重短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严重饥荒,“好八连”精神展现出难以估量的价值。
“好八连”话剧“起死回生”
在报纸、电台大力宣传八连的同时,上海警备区也开始高度重视对八连这一典型的培养和宣传。
赫赫有名的三野虎将、时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王必成对时任南京军区文化部副部长沈西蒙说:“西蒙啊,你要帮我们做件事。上海有个‘好八连’,你写了不少好戏,也要为‘好八连’写个戏。”
于是,沈西蒙重返上海,住在八连一班,和战士们一起站岗、放哨、摸爬滚打,细心体察战士的思想情感。后来,前线话剧团二队队长漠雁接受任务也住到八连体验生活,作为报道八连事迹“第一人”的呂兴臣,也受命参与剧本创作。三人在八连一住就是40多天,日夜切磋,于1961年共同完成了剧本《霓虹灯下的哨兵》。
剧本写好了,交给话剧团彩排时,有人却说:“这是一株毒草。”原来,在话剧里,新战士童阿男与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小姐林嫒媛谈情说爱,并公然出走;排长陈喜经不起诱惑,丢掉了从山东老区带来的土布袜子,要与乡下妻子春妮分手。在当时看来,这些情节是给八连抹黑,给解放军抹黑,不能上演!甚至有关领导还下令《霓虹灯下的哨兵》剧本不许外传。
事情反映到周恩来和陈毅那里,周恩来开玩笑地说:“难道我们的战士都是铁打的,没有思想感情吗?”陈毅一听也生气了:“真是乱弹琴,战士就不许有一点毛病?我看这种瞎指挥要不得。”
1963年1月,周恩来到达上海。正巧上海在举行华东话剧汇演,周恩来应邀出席观看了《霓虹灯下的哨兵》。
周恩来的关怀,使剧本“起死回生”。
1月22日至23日,《霓虹灯下的哨兵》剧组来到北京,在总政话剧团剧院连演两场,引起很大轰动。
1963年底,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开始拍摄,周恩来甚至要求一句台词不能变,一个演员不准换。1964年初,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王苹任导演,沈西蒙等任编剧,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原班人马出演的同名电影,在南京路实地完成拍摄,随后在全国公映。
“好八连”这个名字,就此响彻祖国大江南北。.
(摘自七一网七一客户端/《文史博览》)
连队来到“最复杂的考场”
“南京路上好八连”原是一个极为普通的连队:1947年8月6日,在山东莱阳城西水头沟小园村,华东军区特务团把几十个胶东农民子弟组编成四大队辎重连;1949年6月,该连改编为三营八连,向上海进发,开始担负保卫上海的任务。
毛泽东曾把中国共产党主政比作“进京赶考”。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复杂的“考场”要数上海,而上海最复杂的“考场”当属南京路。
1949年7月,部队分配了在南京路上值勤的任务。但时间一长,情况便悄然变化:有的战士羡慕男士女士手挽手进歌厅、电影院,当打扮时髦的女子经过时,也禁不住嘌上几眼。连队出现一些反常现象:有人一次花几块钱到国际饭店开“洋荤”,有人不惜花5块钱到高级理发店理发,还有人不抽老叶土烟而去买一块多钱一包的雪茄……
这些情况引起八连首任指导员张成志的警惕。他在党支部会议上指出,南京路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来到这里,我们就没有退路了,全连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绝不能吃败仗。
多次教育后,八连战士纷纷表示,一定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牢记“两个务必”,保持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之后,官兵们开始自制针线包,衣服破了,缝缝补补再穿;扛着铁锹、推着粪车,步行到十几里远的郊区开荒种菜;开展“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等竞赛活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八连官兵在艰苦奋斗的熔炉中锤炼出“拒腐蚀,永不沾”的金刚之体。
“好八连”精神把名扬
八连的先进事迹引起了部队宣传干事吕兴臣的注意。1956年的一天,吕兴臣给《解放日报》记者张锦堂送去一张新闻照片:灯红酒绿的南京路夜景中,一位战士手握钢枪正在站岗,神态威严。不日,照片以《南京路上的哨兵》为题,在《解放日报》上刊登。
有一天,吕兴臣到八连去,看到连长正帮助战士缝补衣服,感到新奇,就问怎么回事,结果发现连队每个战士都有针线包,战士衣服破了以后都是自己补,有的衬衫已补38个补丁。
张锦堂一听,觉得是个好故事,建议吕兴臣把它写出来。吕兴臣写出了《针线包》,并记下了八连官兵自编的顺口溜:“针线包是百宝囊,战士拿它补衣裳。随破随缝多便当,光荣传统永不忘。”后来,吕兴臣在八连又遇到一群战士在赞叹一只战争年代的行军锅,于是,第二篇稿子《行军锅》又诞生了。此后,第三篇,第四篇……
1959年春节前后,《解放日报》的一位老记者看到关于八连的系列文章后,向吕兴臣提议,能不能想办法把八连的小故事找条红线串成一篇大通讯。
于是,吕兴臣深入八连6个月,与官兵们一起生活、站岗、执行任务,最后将稿件的主题定为“身居闹市,拒腐蚀永不沾”。1959年7月23日,《解放日报》以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刊登了《南京路上好八连》,同时配发社论《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上海人民学习的榜样》,首次完整地报道了八连的事迹。之后各大报刊纷纷转载,“南京路上好八连”开始为全国人民所知晓。这一年,正值全国粮食严重短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严重饥荒,“好八连”精神展现出难以估量的价值。
“好八连”话剧“起死回生”
在报纸、电台大力宣传八连的同时,上海警备区也开始高度重视对八连这一典型的培养和宣传。
赫赫有名的三野虎将、时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王必成对时任南京军区文化部副部长沈西蒙说:“西蒙啊,你要帮我们做件事。上海有个‘好八连’,你写了不少好戏,也要为‘好八连’写个戏。”
于是,沈西蒙重返上海,住在八连一班,和战士们一起站岗、放哨、摸爬滚打,细心体察战士的思想情感。后来,前线话剧团二队队长漠雁接受任务也住到八连体验生活,作为报道八连事迹“第一人”的呂兴臣,也受命参与剧本创作。三人在八连一住就是40多天,日夜切磋,于1961年共同完成了剧本《霓虹灯下的哨兵》。
剧本写好了,交给话剧团彩排时,有人却说:“这是一株毒草。”原来,在话剧里,新战士童阿男与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小姐林嫒媛谈情说爱,并公然出走;排长陈喜经不起诱惑,丢掉了从山东老区带来的土布袜子,要与乡下妻子春妮分手。在当时看来,这些情节是给八连抹黑,给解放军抹黑,不能上演!甚至有关领导还下令《霓虹灯下的哨兵》剧本不许外传。
事情反映到周恩来和陈毅那里,周恩来开玩笑地说:“难道我们的战士都是铁打的,没有思想感情吗?”陈毅一听也生气了:“真是乱弹琴,战士就不许有一点毛病?我看这种瞎指挥要不得。”
1963年1月,周恩来到达上海。正巧上海在举行华东话剧汇演,周恩来应邀出席观看了《霓虹灯下的哨兵》。
周恩来的关怀,使剧本“起死回生”。
1月22日至23日,《霓虹灯下的哨兵》剧组来到北京,在总政话剧团剧院连演两场,引起很大轰动。
1963年底,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开始拍摄,周恩来甚至要求一句台词不能变,一个演员不准换。1964年初,由八一电影制片厂王苹任导演,沈西蒙等任编剧,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原班人马出演的同名电影,在南京路实地完成拍摄,随后在全国公映。
“好八连”这个名字,就此响彻祖国大江南北。.
(摘自七一网七一客户端/《文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