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在闽台合作视角下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它的关键性意义主要体现在创新校园文化建设道路和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两个方面。而因为闽台两地在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推行闽台合作模式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进行,需要结合闽台地区和高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出高校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从而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闽台合作;高校文化;建设路径
随着闽台合作高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本校的一些院系开展闽台合作办学模式。在运用好本土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汲取台湾地区的优秀资源,让学生具有世界眼光,对通识教育的推行也很有帮助。虽然大陆本土与台湾地区血脉相连,文化方面更是有深重的历史根基,但大陆与台湾地区毕竟存在着诸多差异,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方面依旧存在一些困难。为了更好地促进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对闽台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整理融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只有在闽台合作视角下不断进行开拓创新,才能走出一条崭新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一、运用闽台合作模式进行高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性意义
(一)有利于创新校园文化建设道路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实行闽台合作的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开辟了新的道路,值得学习借鉴。如福州大学实施的交换生项目,让部分学生去台湾大学做交换生,切身感受闽台文化的异同点。另有武夷学院的玉山健康管理学院也是实行闽台办学的,采取的是“4 0”的学制模式,通过直接引进台湾高校优质教学团队施教、引进台湾高校先进教育理念进行办学,有利于闽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这些高校通过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如玉山健康管理学院举办的博雅讲坛,就是对国外“草地讲坛”神韵的借鉴,在教授大家诗、茶、琴等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让两地在相互交融中谋求共同发展,从而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道路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二)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培育出优秀人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象是学生,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优秀文化来引导学生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学生成为栋梁之才。虽然闽台文化因为地缘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两岸共有共享的优秀文化非常丰富,比如妈祖文化、朱子文化、客家文化等。高校在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使得闽台两种文化进行交流碰撞,如博雅论坛在让两地的文学、书法等方面的知识交汇的同时,也向学生更深入了解台湾文化以及朱熹的相关文化资料,更有可能使得师生具有更为开放的视野,从而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当然,在闽台两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思想文化的差异必不可少,我们需要理解尊重其它类型的文化,根据正确的价值导向,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闽台合作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
(一)用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改善校园文化氛围
“非遗”文化根植于劳动人民长久的生活实践之中,如以“妈祖信俗”为代表的闽台“非遗”文化。此外,还有南音、木拱廊桥等。这些“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以它独特的人文魅力给人以别具一格的审美艺术享受。将“非遗”文化引入闽台合作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很好地改善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把“非遗”文化更好地用于闽台高校文化建设之中,需要在具体的闽台合作中对“非遗”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再结合高校文化的发展现状,才能让“非遗”文化更好地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通过在闽台高校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学习“非遗”文化的内涵,净化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也使校园文化兼具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非遗”的传承与学习,学生可以兼具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武夷学院的玉山健康管理学院就通过对以茶的制作工艺为代表的“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引进,为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提供新的平台。
(二)积极促进闽台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合
为了促进闽台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融合,必须增进对闽台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了解。首先,需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文化来培育优秀人才,引导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其次,可以通过具体的文化传承交流活动为闽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平台,如武夷学院举办的海峡两岸朱子文化节。合作的根基是彼此的共同点,闽台高校可以利用彼此在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共同性为基础,组织开展一些民俗文化活动,如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促进彼此的了解和融合,这方面的成功实践有武夷学院桃源校区太极比赛的成功举办。通过闽台太极文化的交流,既提高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当然,促进闽台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合,还要依据目前的信息化社会,利用网络媒介促进闽台优秀文化的宣傳共享,使得闽台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更能深入人心,使闽台文化更好地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之中。
为了培育学生的世界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很有必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推行闽台合作模式。在闽台两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交流影响下,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吕建设,张丽敏.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比较研究与路径探析——基于中外合作办学视角[J].学理论,2013,(30):321-322.
[2]陈浩.闽台合作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新途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109-112.
[3]唐开鹏,陆晶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视角[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35-37.
[4]杨旸.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01):122-125.
关键词:闽台合作;高校文化;建设路径
随着闽台合作高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本校的一些院系开展闽台合作办学模式。在运用好本土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汲取台湾地区的优秀资源,让学生具有世界眼光,对通识教育的推行也很有帮助。虽然大陆本土与台湾地区血脉相连,文化方面更是有深重的历史根基,但大陆与台湾地区毕竟存在着诸多差异,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方面依旧存在一些困难。为了更好地促进闽台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对闽台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整理融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只有在闽台合作视角下不断进行开拓创新,才能走出一条崭新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一、运用闽台合作模式进行高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性意义
(一)有利于创新校园文化建设道路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实行闽台合作的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开辟了新的道路,值得学习借鉴。如福州大学实施的交换生项目,让部分学生去台湾大学做交换生,切身感受闽台文化的异同点。另有武夷学院的玉山健康管理学院也是实行闽台办学的,采取的是“4 0”的学制模式,通过直接引进台湾高校优质教学团队施教、引进台湾高校先进教育理念进行办学,有利于闽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这些高校通过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如玉山健康管理学院举办的博雅讲坛,就是对国外“草地讲坛”神韵的借鉴,在教授大家诗、茶、琴等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让两地在相互交融中谋求共同发展,从而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道路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二)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培育出优秀人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象是学生,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优秀文化来引导学生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学生成为栋梁之才。虽然闽台文化因为地缘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两岸共有共享的优秀文化非常丰富,比如妈祖文化、朱子文化、客家文化等。高校在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使得闽台两种文化进行交流碰撞,如博雅论坛在让两地的文学、书法等方面的知识交汇的同时,也向学生更深入了解台湾文化以及朱熹的相关文化资料,更有可能使得师生具有更为开放的视野,从而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当然,在闽台两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思想文化的差异必不可少,我们需要理解尊重其它类型的文化,根据正确的价值导向,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闽台合作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
(一)用以“非遗”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改善校园文化氛围
“非遗”文化根植于劳动人民长久的生活实践之中,如以“妈祖信俗”为代表的闽台“非遗”文化。此外,还有南音、木拱廊桥等。这些“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以它独特的人文魅力给人以别具一格的审美艺术享受。将“非遗”文化引入闽台合作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很好地改善高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把“非遗”文化更好地用于闽台高校文化建设之中,需要在具体的闽台合作中对“非遗”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再结合高校文化的发展现状,才能让“非遗”文化更好地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通过在闽台高校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学习“非遗”文化的内涵,净化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也使校园文化兼具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非遗”的传承与学习,学生可以兼具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武夷学院的玉山健康管理学院就通过对以茶的制作工艺为代表的“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引进,为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提供新的平台。
(二)积极促进闽台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合
为了促进闽台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融合,必须增进对闽台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了解。首先,需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文化来培育优秀人才,引导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其次,可以通过具体的文化传承交流活动为闽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平台,如武夷学院举办的海峡两岸朱子文化节。合作的根基是彼此的共同点,闽台高校可以利用彼此在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共同性为基础,组织开展一些民俗文化活动,如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促进彼此的了解和融合,这方面的成功实践有武夷学院桃源校区太极比赛的成功举办。通过闽台太极文化的交流,既提高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当然,促进闽台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合,还要依据目前的信息化社会,利用网络媒介促进闽台优秀文化的宣傳共享,使得闽台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更能深入人心,使闽台文化更好地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之中。
为了培育学生的世界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很有必要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推行闽台合作模式。在闽台两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交流影响下,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吕建设,张丽敏.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比较研究与路径探析——基于中外合作办学视角[J].学理论,2013,(30):321-322.
[2]陈浩.闽台合作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新途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109-112.
[3]唐开鹏,陆晶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视角[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35-37.
[4]杨旸.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01):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