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年(2015)春节,我们课题的同仁大都回家过年了。实验室冷清了起来。
初五,陈博士提前回来了,因为他要赶写一个项目书。他的到来使冷清的实验室,增加了一些生气。
第二天下午,我在实验室里收取黑斑病病菌孢子,陈博士告诉我日光温室的菊花上发生了蚜虫,问我有没有杀蚜虫的农药。我拿出了防治万寿菊蓟马的敌敌畏说:“我只有这种农药。不过据我所知温室里应当有比他更安全有效的吡虫啉乳油。”他听我说后,没有再拿我这里的敌敌畏,直接去了温室。
我忙完了收取孢子的事儿,忽然想起陈博士说起的菊花蚜虫。据我所知可危害菊花的蚜虫至少有三种,有些种我还没有对它仔细地观察过,特别是发生的这么早,应当到温室去看看,拍些蚜虫和危害状的照片回来。但是,这时天色已晚。已不适合拍照了。
第二天一早,我正准备去温室观察蚜虫时,发现从昨夜北京下雪了。直到早晨天上还飘着雪花。天气使我对去温室观察菊花蚜虫犹豫了起来。去吧,要走一大段路,雪大路滑;不去吧,担心蚜虫用过了药,晚了就看不到蚜虫了。最后我还是冒雪去了日光温室。
在日光温室,发生蚜虫的是发生在新引进的几个小菊花上,面积并不是很大,十分严重。不过我还是来晚了,有人在上面用了药,菊花植株附近地上落了不少死的蚜虫(图3)。虽经过防治,但是在植株上仍有些半死不活的蚜虫(图4),不影响我对蚜虫的识别。它们是深褐色,密集地附着在菊花的茎上为害。从它的体色和为害特点,我认为是菊姬长管蚜。
去年4月我在刺儿菜(Cirsium setosum)上见到过这种蚜虫(图1、图2)。刺儿菜也是菊科,应当说它是菊姬长管蚜的野生寄主和虫子的来源。不过它这么早的栽菊花上出现,还是头一回。
我在观察时,管这个温室的杨师傅也跟了进来。她说这些蚜虫是她发现的。担心传得满棚都是,找出了吡虫啉进行了防治。我看后一面感谢她,一面对她说:这种蚜虫只为害菊科植物,而这里种植的主要是百合花,不会被此虫为害。话说出去,但说实在的我对这种蚜虫并不熟悉。
回到办公室,我查了些资料。对这种虫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据记载栽菊花上有三种蚜虫桃蚜和棉蚜。菊姬长管蚜拉丁学名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 (Gillette),又称菊小长管蚜,同翅目,蚜科。分布区域为辽宁、山东、北京、河南、浙江、广东、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地。除菊花受害较重外,还为害白术。
形态特征:菊小长管蚜的无翅孤雌蚜长1.5mm,体呈纺锤形,赭褐色至黑褐色,具光泽。触角比体长,除3节色浅外,余黑色。腹管圆筒形,基部宽有瓦状纹,端部渐细具网状纹,腹管、尾片全为黑色。有翅孤雌蚜长1.7 mm,具2对翅。胸、腹部的斑纹比无翅型明显,触角长是体长的1.1倍,尾片上生9~11根毛。有翅孤生雌蚜 体长卵形,触角第三节次生感觉圈为小圆形突起,15~20个,腹管圆筒形,尾片圆锥形。
生活习性:每年约生10代,南方温暖地区全年为害菊属植物,一般不产生有翅蚜,多以无翅蚜在菊科寄主植物上越冬。翌年4月菊、刺儿菜、白术等植物成活后,有翅蚜迁到植株上,产生无翅孤雌蚜 进行繁殖和为害,4~6月受害重。6月以后气温升高,降雨多,蚜量下降;8月后虫量略有回升;秋季气温下降,开始产生有翅雌蚜,又迁飞到其他菊科植物上越冬。也有材料认为该虫以无翅胎生雌蚜在留种菊花的叶腋和芽旁越冬。翌春开始活动,胎生小若虫。全年有2次发生高峰期,分别在4~5月及9~10月。当平均温度为20 ℃、相对湿度65%~70%时,完成一代历时约为10天。 该虫还是白术的重要害虫,除直接为害白术外,还可传播毒病,因此4~6月该虫大发生后,白术的病毒病也严重起来。天敌有蚜茧蜂、食蚜蝇、瓢虫、草蛉、捕食螨等。
防治方法
(1)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发挥天敌控制作用。
(2)苗期:喷施50%锌硫磷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
(3)成株期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20%吡虫啉(康福多)浓可溶剂2500~4000倍液、或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或 80%敌敌畏1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 5.7%甲维盐乳油2000倍混合液,均有较好防效。喷雾时可采用针对性防治,只喷茎叶不喷花和花蕾。还可以用40%乐果乳油10倍液涂主茎5 cm长。盆栽的可用8%氧化乐果微粒剂撒在盆面上,再覆薄土,浇水后即开始内吸杀虫。盆栽菊还可用土壤处理的方法。如在直径为15~25 cm盆里,用呋喃丹5 g或15%的涕灭威颗粒剂(高毒,操作时小心)每盆2 g,施入土中,覆土后浇水。用药间隔期3~5天,连用2~3次。
今年的物候比较早。这一情况应当向我管几个基地发布,给大家提个醒。以免造成损失。
初五,陈博士提前回来了,因为他要赶写一个项目书。他的到来使冷清的实验室,增加了一些生气。
第二天下午,我在实验室里收取黑斑病病菌孢子,陈博士告诉我日光温室的菊花上发生了蚜虫,问我有没有杀蚜虫的农药。我拿出了防治万寿菊蓟马的敌敌畏说:“我只有这种农药。不过据我所知温室里应当有比他更安全有效的吡虫啉乳油。”他听我说后,没有再拿我这里的敌敌畏,直接去了温室。
我忙完了收取孢子的事儿,忽然想起陈博士说起的菊花蚜虫。据我所知可危害菊花的蚜虫至少有三种,有些种我还没有对它仔细地观察过,特别是发生的这么早,应当到温室去看看,拍些蚜虫和危害状的照片回来。但是,这时天色已晚。已不适合拍照了。
第二天一早,我正准备去温室观察蚜虫时,发现从昨夜北京下雪了。直到早晨天上还飘着雪花。天气使我对去温室观察菊花蚜虫犹豫了起来。去吧,要走一大段路,雪大路滑;不去吧,担心蚜虫用过了药,晚了就看不到蚜虫了。最后我还是冒雪去了日光温室。
在日光温室,发生蚜虫的是发生在新引进的几个小菊花上,面积并不是很大,十分严重。不过我还是来晚了,有人在上面用了药,菊花植株附近地上落了不少死的蚜虫(图3)。虽经过防治,但是在植株上仍有些半死不活的蚜虫(图4),不影响我对蚜虫的识别。它们是深褐色,密集地附着在菊花的茎上为害。从它的体色和为害特点,我认为是菊姬长管蚜。
去年4月我在刺儿菜(Cirsium setosum)上见到过这种蚜虫(图1、图2)。刺儿菜也是菊科,应当说它是菊姬长管蚜的野生寄主和虫子的来源。不过它这么早的栽菊花上出现,还是头一回。
我在观察时,管这个温室的杨师傅也跟了进来。她说这些蚜虫是她发现的。担心传得满棚都是,找出了吡虫啉进行了防治。我看后一面感谢她,一面对她说:这种蚜虫只为害菊科植物,而这里种植的主要是百合花,不会被此虫为害。话说出去,但说实在的我对这种蚜虫并不熟悉。
回到办公室,我查了些资料。对这种虫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据记载栽菊花上有三种蚜虫桃蚜和棉蚜。菊姬长管蚜拉丁学名Macrosiphoniella sanborni (Gillette),又称菊小长管蚜,同翅目,蚜科。分布区域为辽宁、山东、北京、河南、浙江、广东、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地。除菊花受害较重外,还为害白术。
形态特征:菊小长管蚜的无翅孤雌蚜长1.5mm,体呈纺锤形,赭褐色至黑褐色,具光泽。触角比体长,除3节色浅外,余黑色。腹管圆筒形,基部宽有瓦状纹,端部渐细具网状纹,腹管、尾片全为黑色。有翅孤雌蚜长1.7 mm,具2对翅。胸、腹部的斑纹比无翅型明显,触角长是体长的1.1倍,尾片上生9~11根毛。有翅孤生雌蚜 体长卵形,触角第三节次生感觉圈为小圆形突起,15~20个,腹管圆筒形,尾片圆锥形。
生活习性:每年约生10代,南方温暖地区全年为害菊属植物,一般不产生有翅蚜,多以无翅蚜在菊科寄主植物上越冬。翌年4月菊、刺儿菜、白术等植物成活后,有翅蚜迁到植株上,产生无翅孤雌蚜 进行繁殖和为害,4~6月受害重。6月以后气温升高,降雨多,蚜量下降;8月后虫量略有回升;秋季气温下降,开始产生有翅雌蚜,又迁飞到其他菊科植物上越冬。也有材料认为该虫以无翅胎生雌蚜在留种菊花的叶腋和芽旁越冬。翌春开始活动,胎生小若虫。全年有2次发生高峰期,分别在4~5月及9~10月。当平均温度为20 ℃、相对湿度65%~70%时,完成一代历时约为10天。 该虫还是白术的重要害虫,除直接为害白术外,还可传播毒病,因此4~6月该虫大发生后,白术的病毒病也严重起来。天敌有蚜茧蜂、食蚜蝇、瓢虫、草蛉、捕食螨等。
防治方法
(1)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发挥天敌控制作用。
(2)苗期:喷施50%锌硫磷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
(3)成株期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20%吡虫啉(康福多)浓可溶剂2500~4000倍液、或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或 80%敌敌畏1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 5.7%甲维盐乳油2000倍混合液,均有较好防效。喷雾时可采用针对性防治,只喷茎叶不喷花和花蕾。还可以用40%乐果乳油10倍液涂主茎5 cm长。盆栽的可用8%氧化乐果微粒剂撒在盆面上,再覆薄土,浇水后即开始内吸杀虫。盆栽菊还可用土壤处理的方法。如在直径为15~25 cm盆里,用呋喃丹5 g或15%的涕灭威颗粒剂(高毒,操作时小心)每盆2 g,施入土中,覆土后浇水。用药间隔期3~5天,连用2~3次。
今年的物候比较早。这一情况应当向我管几个基地发布,给大家提个醒。以免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