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笑侃中来

来源 :可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妈那时天天打我,除了不打头,其他都是她的打击目标。打了之后,我就像斑马一样到学校去,真的很丢人。两个女同学看到我,老起劲儿了,说:“呀!周立波,你妈妈又买新拖鞋啦?”我问:“你们怎么知道?”她们说:“你今天这个花纹跟昨天那个花纹不一样啊!”
  我那种皮是很另类的。在我们那个年龄,家里都会请木匠打家具,我家就来了一个。木匠带了个小孩,那个小孩经常要跟我玩,我不跟他玩他就哭。一天,我把木匠锯下来的木屑、锯末之类的都放在碗里,用热水一冲,挺厚的一碗,像藕粉似的。然后,我就骗小孩说:“哥哥给你吃藕粉哦!来,要一下子吃完哦!给你吹吹啊——来,预备,啊呜——”他就真吃了,一口进去,“哇”地就哭了,因为那种樟木锯末很辣。他一哭,我妈又是一顿打。第二天,我就把胡椒粉撒在手背上,对小孩说:“你想不想要很阴凉的感觉呀?”我给他示范,把胡椒粉放在鼻子前:“你一定要用力吸,要使劲儿,知道了吗?好,来试一下!预备,来!”好,又哭了。我的确该打,很恶劣。
  记得我那会儿坐在马桶上,旁边有杂物,我看到了爸爸的套鞋。哎,这个鞋跟怎么这么厚?里面究竟是什么呢?我用我爸的剃须刀把它割开,一看没什么,又放回原位。放好以后,有点害怕,迟早要被发现的。还好,两个星期没下雨。等到下雨时,我都忘了这件事,只见我爸回来之后,每走一步都是“吧唧吧唧”的声音,两只鞋全进水了。于是,我爸上报我妈,我妈继续打我。
  当时,家里靠墙边有张桌子。我妈每次回来后,我都会把桌子放在屋子当中,这样一旦挨打,我好有迂回场地,妈妈追我时我就沿着桌子转。一次,我技术失误。妈妈追得太狠,我“噌”一下钻到床底下,以为钻进去妈妈就抓不到了,想不到我妈把床板翻起来,把一边的出口堵住。我无处可逃,被狠狠地打了一顿。后来,我再也不钻床了。
  我从小就极有表演欲望。三年级时,有一次可能是好多天没被打了,骨头有点儿轻。正值放暑假,家里就我一个人。大热天的,我把窗帘拉起来,把一整瓶墨水全涂在脸上、身上,再用刀把家里的西红柿酱打开,涂在各处,好像七窍流血,又把多下来的西红柿酱抹在菜刀上,然后在家正中斜躺着,做成他杀现场,把我妈吓得尖叫!
  我的创造力给了家长启发,我爸鼓励不够年龄的我和姐姐一同报考上海滑稽剧团。
  当时,考上海滑稽剧团很不容易,报名的有两千八百多人,最后只收了16人,姐姐第一轮海选就被淘汰了。那时,我也就15岁,没经过正式的表演训练,基本上只考原始反应,严顺开老师就考我一悲一喜。考到喜时,他说家里买了台彩色电视机,你开心吗?我说很开心。他问彩色电视机怎么样,我说非常清楚!他问怎么清楚,我说,哎呀!那真是黑白分明啊!毕竟小时候知道的形容词有限,所以要描述什么叫清楚只会用“黑白分明”。结果,严老师马上反问:“慢!彩色电视机怎么黑白分明?”我说:“今天放黑白电影!”他一叫停:“就是你了!回家等通知吧!”我们共考六轮,第三轮我就被录取了。
  上海襄阳南路上的“大可堂”,是上海滑稽剧团的原址,1981年至1990年之间,我在这里差不多待了十年。家人那时最头痛的就是,经常全家去学校挨批。最后,爸爸被批烦了,跟老师说:“要不算了,你们把他开除吧。我们也没办法,教育不好。”
  当年,我们完全按照戏剧演员的标准训练,要开韧带。怎么开?就像渣滓洞一样,每人一个垫子躺着,老师把一条腿摁住另一条往上拉,一直拉到碰头。同学们都比我大,有的将近二十岁了,韧带拉不开,很痛苦。16个人排队准备开韧带时,前面的同学一边拉一边哭喊。我是最后一个,躺在那儿还没开始拉就哭了,哇哇地喊,还企图逃跑,被老师抓回来,按住腿就开始拉。结果,我哭着哭着发现我的腿完全可以碰到头,一点事儿都没有!
  我们住的是那种老洋房,20米长的甬道没有灯,平时很瘆人,还经常放点布景什么的。同学打热水,必须通过这条甬道。他很害怕,就唱歌给自己壮胆。我经常躲在黑暗里,等他过去了,跟在后面鬼吼,把男同学都吓哭了。
  当时,差不多每两个星期我就会写一次检查。后来,写检查跟开支票一样有套路了,基本抬头换一换就是了。我们学三年毕业,再实习一年。我从学馆毕业时,馆长给我的毕业礼物就是我所有的检查。他说:“周立波,你今天毕业了,成为上海滑稽剧团的青年演员了!来,这些检查还给你!”我接过来一看,简直像《家》、《春》、《秋》一樣,很厚的一摞。
  (摘自《鲁豫有约•开心果》江苏文艺出版社图/法尔扎特)
其他文献
著名导演兼编剧彼得杰克逊,在故乡新西兰自编自导了影片《指环王》。影片上映后,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外国游客来新西兰观光旅游,该国旅游业和电影业年产值超过20亿美元。2010年10月,彼得杰克逊决定,在新西兰拍摄《指环王》前传——《霍比特人》。  《霍比特人》预算投资5亿美元,如能顺利拍摄,将对新西兰电影业和旅游业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影片即将开拍时,新西兰演员工会突然介入,指责制片方在分配新西兰演职人员的
期刊
第一次见到克里斯托夫,是在一个酒会上。那是他在上海举办的第一个私人性质的派对,地点选在一个旧厂房改造的画廊里。白色基调配上香槟和电子音乐,典型的欧洲时尚派对风格。  那晚,他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在那些让人生厌的大肚秃顶老外的层层包裹里,显得卓尔不群。这一点从在场的女性看他的恍惚眼神中就能感觉到。那个穿着小黑裙的女秘书整晚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一方面是当翻译,另一方面是要防止老板被强势而且无所不能的上海
期刊
一般而言,北京人幽默得有点泛滥,上海人不解幽默。  一位电影导演在北京一家馆子里吃饭,那家馆子专卖毛家菜,音箱里翻来覆去地放着毛主席的原声录音:“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导演听烦了,对服务员说:“把喇叭关了,我已经听两个小时了!”服务员和颜悦色地回答:“我都听两年了。”  北京人的幽默能够互动。还是那位导演去吃饭,服务员送上菜单。导演胡乱翻了翻,问:“有什么东西免费?”服务员很厉害,笑吟吟地说:“微
期刊
胡适被称为“胡博士”。他一生共获得35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胡适在现代学术史上的影响力,无人能比,但居然有人敢一而再、再而三地骂他。这个人就是章太炎的弟子,人称“黄疯子”的狂士黄侃。  “五四”前后,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积极提倡白话文运动,黄侃竭力反对。其时,胡适、黄侃同在北京大学任教。黄侃每次见到胡适,都要嘲讽、奚落一番。一次,黄侃问胡适:“你口口声声要推广白话文,未必出于真心。”胡适
期刊
细读《西游记》,人们容易发现一个现象:神仙、菩萨,甚至妖精都喜欢开派对。我给您随便数数:神仙开的有“蟠桃会”、“人参果会”,佛界开的有“盂兰盆会”,妖精开的有“佛衣会”、“钉钯会”。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都是些什么样的聚会,不就是寻开心吗。  是啊,寻开心。当下的人,成年的为生计奔波,未成年的为考试烦恼,就是那还在幼儿园里的孩子,“学龄前教育”也让他们玩得不自在,若不寻觅,哪来开心时刻?若不寻点开心
期刊
男人如房。不论男人属于哪种房,在女人眼里,都可以是商品房。  青涩男孩是房基。这块地,还有荒草,还有泥砾,或许地的主人还在上面耕耘、播种、施肥、浇水……但主人清醒地認识到,这块地总有一天会被开发商看中。这里有可能造公园,有可能造路,有可能造工厂,还有可能造楼房,或者是标准层,或者是高层……这块地,有着无限可能,无限前途。  未婚男人是毛坯房。在女人眼里,这样的男人是刚交付的毛坯房,地段就是职业,看
期刊
一个“90后”的同学说:“我不知道自己未来是什么。”这很正常,我在你们这个年龄时也不知道,30岁时也不知道。我做阿里巴巴,开始只是一个梦想,到今天才越来越清楚我要干什么。  我在20岁、30岁时,也跟大家一样抱怨过。比如,我父亲为什么没有地位?为什么不是局长?我舅舅为什么不是银行里的?我为什么应聘三十几份工作没有一份成功的?  我去应聘肯德基擦盘子的工作,也被拒绝过。我抱怨,但抱怨有什么用?我相信
期刊
生命就是一场歪打正着,我都已经忘记自己曾经是歪在哪儿了。  ——韩寒    写一点东西我总想放放——是水就让它放臭,是酒會越放越香。  ——作家张一弓    别人骂你一句,你回骂他一句,这叫吵架;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回一句赞美,这叫社交。  ——蔡康永    心好像一扇厚重的城堡之门,没有外面的锁,只有里面的闩,别人在外面怎么使劲地踹,不如自己在里面轻轻一拨。  ——庞永力《青黄》    小猴捞月并
期刊
我年少时是个爱慕虚荣的女孩,不仅在成绩上与班里的女孩子比拼,在衣饰和情书上,更是不肯服输。当然,这些是在暗地里较量的,一旦被某个爱嫉妒的人上告老师,这样的虚荣瞬间就会灰飞烟灭,只留下尴尬和羞耻。我与文康的初恋,便在这样的小心和甜蜜里,越过几何老太(我们对几何老师的称谓)的耳目,悄悄生长起来。  那时快要读高三,文康和我,皆是几何老太最引以为豪的学生。我们常常在放学后被留下来开小灶,或是在她窄窄的小
期刊
午夜,末班公交車,乘客稀稀拉拉。其中,坐在车门口的那个乘客不是人。  这个鬼是个作家。由于写的书在阴间销路不畅,他决定改变路线,写写人间的纪实文章。他想,鬼们远在地下,一定很想知道地上的消息。现在,他来到人间体验生活。  众所周知,鬼会隐形,但这鬼不想那样做。他要体察人间实情,就得实实在在地和人打成一片。  售票员的态度不太好。她走过来,大声说:“买票!”  鬼说:“我不用买吧?”  售票员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