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比较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血清脂质组学差异.方法 2015年5月~2020年5月我院诊治的NAFL患者107例和NASH患者92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血清脂质组学分析.结果 与NAFL组比,NASH组有3种游离脂肪酸(FFA,12:0、18:1和20:0)、2种二酰甘油(DAG,36:3和36:4)、16种三酰甘油(TAG,52:4、52:5、54:4、54:5、54:8、56:5、56:7、56:8、56:9、58:4、58:8、5
【机 构】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四科;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比较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血清脂质组学差异.方法 2015年5月~2020年5月我院诊治的NAFL患者107例和NASH患者92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血清脂质组学分析.结果 与NAFL组比,NASH组有3种游离脂肪酸(FFA,12:0、18:1和20:0)、2种二酰甘油(DAG,36:3和36:4)、16种三酰甘油(TAG,52:4、52:5、54:4、54:5、54:8、56:5、56:7、56:8、56:9、58:4、58:8、58:9、58:10、58:11、60:6和60:12)、2种磷脂酰胆碱(PC,36:5和38:6)、1种磷脂酰丝氨酸(PS,33:0)、2种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36:2和39:1)、2种胆固醇脂(CE,20:4和22:6)、4种鞘磷脂(SM,36:3、38:2、40:1和42:1)、3种神经酰胺(Cer,40:1、41:1和42:1)水平升高,3种FFA(16:1、22:4和22:5)、1种TAG(54:2)、3种PC(32:1、35:4和38:3)、5种磷脂酰肌醇(PI,32:1、34:1、34:2、36:4和40:4)、5种缩醛磷脂酰胆碱(PlsCho,34:2、36:2、36:4、40:5和42:5)、7种缩醛磷脂酰乙醇胺(PlsEtn,36:6、38:5、38:6、38:7、40:7、40:8和42:7)水平降低(P<0.05).结论 NAFL和NASH患者血清脂质代谢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血清脂质组学分析可进一步明确不同分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脂质代谢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 采用Cre-LoxP系统构建p53凋亡刺激蛋白2(ASPP2)基因肝脏条件性敲除小鼠.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sgRNA序列,在ASPP2基因两端插入LoxP序列,构建ASPP2-flox小鼠.采用PCR法和测序法对F0代和F1代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将ASPP2-flox F1小鼠与特异性表达Alb-Cre的工具鼠交配,获得肝脏敲除ASPP2基因小鼠.采用PCR法进行基因型鉴定.采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SPP2基因肝脏敲除小鼠肝脏ASPP2蛋白表达.结果 对F0代和F1代动物基因行P
目的 观察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组织白介素-35(IL-35)表达和外周血髓样抑制细胞(MDSCs)百分比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5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35例AIH患者,给予泼尼松或波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行肝穿活组织检查,根据界面破坏范围和细胞浸润深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p35和Ebi3表达,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MDSCs百分比.结果 6例重度组肝组织p35和Ebi3表达及MDSCs百分比分别为(0.9±0.1)、(0.9±0
目的 分析patatin样磷脂酶结构域蛋白3(PNPLA3)rs738409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诊治的162例NAFLD患者和同期体检的100例健康人,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外周血PNPLA3 rs738409位点多态性.结果 NAFLD组PNPLA3基因rs738409位点GG基因型频率为37.0%,G等位基因频率为58.3%,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11.0%和34.0%,P0.05);73例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