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文化建筑平面设计当中的审美表达。文化建筑的种类较多,功能各异,对整体风格的要求也不同。大致有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著名学府,以及一些历史文化古迹等。文化建筑平面设计当中审美表达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优秀的文化建筑设计具有多元化的价值,提升文化建筑自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城市注入了文化气息。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的理性美和感性美,然后主要分析了文化建筑平面设计当中的审美表达。
◆关键词:审美表达;文化建筑;平面设计;体验
一、建筑理性美和感性美
开展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人类生存和生活需求,在进行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功能、审美要求,然后再开展建筑物外形设计、材料选择、构造、施工技术,以及经济指标等。这就是建筑设计中的理性精神。对于文化建筑设计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该文化建筑物的功能,如博物馆的设计是用来陈列文物,著名学府的设计最基本的功能是用来教学,为师生提供基本的生活、学习、工作场所。然后我们才要再考虑文化建筑的审美设计,如何表达文化建筑物的文化内涵,如何满足人们对此文化节建筑物的审美需求。由于人们在进行创造时会加入个人的情感,而且对自我精神的关注较强,因此,在开展文化建筑设计时,必然会重视自我的心理感受、自由、超越,这些就是建筑物设计的感性美。
1.理性需求的实用审美观。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中,对于人的需求做出了详细的心理学上的阐述,他认为人首先要满足的就是个人的生存需求,然后需要满足的就是个人的安全感,最后就是归属感和爱、受到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人类开展建筑物设计时,也会受到心理需求的支配。在人们物质生活条件较差时,人们首先需要满足的就是个人是否能够生存。因此,对生存空间的要求较小,只要能满足最基本的居住要求就可以。
无论是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一天都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建筑物当中度过的。建筑师在进行房屋建筑时,都会考虑建筑物设计的审美情趣,都要考虑社会人对于建筑物的接受程度。文化建筑与一般性的建筑不同,作为公共性的建筑,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结合文化建筑物自身的功能、整个城市的整体设计风格、人们对文化建筑物审美体验的要求等。
2.建筑物的感性美。在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绘画、雕塑等都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在建筑审美当中将他们成为艺术范畴的三个表现形式。当时的许多建筑师同时也是著名的画家和雕塑家。因此,建筑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建筑设计技术,还要具有创造的充分和丰富的创意审美思维。以米开朗琪罗设计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为例,它作为世界最大的教堂,具备基本的举办宗教仪式功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建堂设计当中采用了大量的雕塑、绘画手段,而且结合教堂的宗教性质,教堂内部的光线处理也能够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文化建筑设计对文化审美的要求较高,优秀的文化建筑设计可以唤起公众的艺术感知力,可以起到传播美的作用,让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起到感化和教育公众的目的。因此,公众建筑的设计师就应当具有把握审美规律的能力,这也是设计师个人职业道德的表现。
二、审美表达在文化建筑平面设计当中的体现
1.对公众审美需求的满足。在对文化建筑进行设计时,要注重对建筑的结构与格局的设计。其中不仅要充分考虑文化建筑的基本功能,还要从审美体验的角度为受众营造一个良好的感官体验。受众观赏文化建筑的过程,也就是与设计师、建筑物进行交流的过程。设计师如何通过有效的设计,为受众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需要从设计思想的表达上着手,真诚的表达文化建筑与人、与环境的统一和谐。文化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时间和空间,开展设计。
2.对设计思维的多维化表现。平面艺术设计需要设计师设计思维的创新和变化,文化建筑对设计师设计思维的创新要求更高。受众在欣赏文化建筑时,会感受到文化建筑当中融入的审美艺术理念,与一般的建筑物不同,文化建筑强调特殊的艺术符号设计,来增强受眾的艺术审美体验。当然,在有些时候,平面设计也会表现出较强的矛盾性。有时设计师所呈现出来的设计情感是与受众的情感体验相矛盾的。从当前文化建筑平面设计思维的表现方面来说,我们所说的多维性变化,就是从服务性视角寻找与文化建筑的文化内涵相符合的设计表达。
3.文化建筑平面设计与审美内涵。从人性的角度来考虑,人们对所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都具有审美需求的。美是人们对客观的外在事物产生的一种感知觉心理波动的理解与感受。在马克思的理念当中,将美分为主观倾向美和客观倾向美两种。在文化建筑设计的审美表达当中,就是人们对于文化建筑客观的审美心理。人们欣赏文化建筑设计美感的过程,就是对建筑的直观美学与客观美学价值的感受过程。人的审美活动时人类基本的心理活动规律,是人们不自觉开展的美感体验。具体表现为人的知、情、意。因此,文化建筑要充分把握人的知、情、意,运用美学要素要吸引受众,让受众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方面,感受文化建筑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个人的审美体验。设计师要抓住受众审美的共性特征,转变文化建筑平面设计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个人巧妙的设计,迎合审美共性心理,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从而突出强调文化建筑的独特文化审美内涵。
三、结语
我国的文化建筑具有我国的独特个性,其在文化属性的表达上,与我国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传统观念、社会环境等相融合,体现出中国人的审美态度、艺术手段、精神风貌等。在开展文化建筑设计时,我们应当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分析如何传达文化建筑的审美内涵。文化建筑平面设计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密切,我们不可以将任何一方面孤立开来,而是要从文化建筑的平面设计思维、审美心理,以及向公众所传达的文化内涵等许多方面综合考量,来思考文化建筑平面设计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吴迪.从审美角度分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人民论坛,2015(33).
[2]郝佳.环境艺术设计在文化建筑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5(06).
[3]黄浩.审美感受下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科技,2015(07).
[4]张雅舒.审美心理与我国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04).
[5]毛文实.试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科技,2014(04).
[6]彭瑞文.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探讨[J].艺术科技,2017(04).
◆关键词:审美表达;文化建筑;平面设计;体验
一、建筑理性美和感性美
开展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人类生存和生活需求,在进行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功能、审美要求,然后再开展建筑物外形设计、材料选择、构造、施工技术,以及经济指标等。这就是建筑设计中的理性精神。对于文化建筑设计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该文化建筑物的功能,如博物馆的设计是用来陈列文物,著名学府的设计最基本的功能是用来教学,为师生提供基本的生活、学习、工作场所。然后我们才要再考虑文化建筑的审美设计,如何表达文化建筑物的文化内涵,如何满足人们对此文化节建筑物的审美需求。由于人们在进行创造时会加入个人的情感,而且对自我精神的关注较强,因此,在开展文化建筑设计时,必然会重视自我的心理感受、自由、超越,这些就是建筑物设计的感性美。
1.理性需求的实用审美观。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中,对于人的需求做出了详细的心理学上的阐述,他认为人首先要满足的就是个人的生存需求,然后需要满足的就是个人的安全感,最后就是归属感和爱、受到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人类开展建筑物设计时,也会受到心理需求的支配。在人们物质生活条件较差时,人们首先需要满足的就是个人是否能够生存。因此,对生存空间的要求较小,只要能满足最基本的居住要求就可以。
无论是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一天都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建筑物当中度过的。建筑师在进行房屋建筑时,都会考虑建筑物设计的审美情趣,都要考虑社会人对于建筑物的接受程度。文化建筑与一般性的建筑不同,作为公共性的建筑,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结合文化建筑物自身的功能、整个城市的整体设计风格、人们对文化建筑物审美体验的要求等。
2.建筑物的感性美。在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绘画、雕塑等都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在建筑审美当中将他们成为艺术范畴的三个表现形式。当时的许多建筑师同时也是著名的画家和雕塑家。因此,建筑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建筑设计技术,还要具有创造的充分和丰富的创意审美思维。以米开朗琪罗设计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为例,它作为世界最大的教堂,具备基本的举办宗教仪式功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建堂设计当中采用了大量的雕塑、绘画手段,而且结合教堂的宗教性质,教堂内部的光线处理也能够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文化建筑设计对文化审美的要求较高,优秀的文化建筑设计可以唤起公众的艺术感知力,可以起到传播美的作用,让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有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起到感化和教育公众的目的。因此,公众建筑的设计师就应当具有把握审美规律的能力,这也是设计师个人职业道德的表现。
二、审美表达在文化建筑平面设计当中的体现
1.对公众审美需求的满足。在对文化建筑进行设计时,要注重对建筑的结构与格局的设计。其中不仅要充分考虑文化建筑的基本功能,还要从审美体验的角度为受众营造一个良好的感官体验。受众观赏文化建筑的过程,也就是与设计师、建筑物进行交流的过程。设计师如何通过有效的设计,为受众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需要从设计思想的表达上着手,真诚的表达文化建筑与人、与环境的统一和谐。文化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时间和空间,开展设计。
2.对设计思维的多维化表现。平面艺术设计需要设计师设计思维的创新和变化,文化建筑对设计师设计思维的创新要求更高。受众在欣赏文化建筑时,会感受到文化建筑当中融入的审美艺术理念,与一般的建筑物不同,文化建筑强调特殊的艺术符号设计,来增强受眾的艺术审美体验。当然,在有些时候,平面设计也会表现出较强的矛盾性。有时设计师所呈现出来的设计情感是与受众的情感体验相矛盾的。从当前文化建筑平面设计思维的表现方面来说,我们所说的多维性变化,就是从服务性视角寻找与文化建筑的文化内涵相符合的设计表达。
3.文化建筑平面设计与审美内涵。从人性的角度来考虑,人们对所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都具有审美需求的。美是人们对客观的外在事物产生的一种感知觉心理波动的理解与感受。在马克思的理念当中,将美分为主观倾向美和客观倾向美两种。在文化建筑设计的审美表达当中,就是人们对于文化建筑客观的审美心理。人们欣赏文化建筑设计美感的过程,就是对建筑的直观美学与客观美学价值的感受过程。人的审美活动时人类基本的心理活动规律,是人们不自觉开展的美感体验。具体表现为人的知、情、意。因此,文化建筑要充分把握人的知、情、意,运用美学要素要吸引受众,让受众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方面,感受文化建筑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个人的审美体验。设计师要抓住受众审美的共性特征,转变文化建筑平面设计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个人巧妙的设计,迎合审美共性心理,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从而突出强调文化建筑的独特文化审美内涵。
三、结语
我国的文化建筑具有我国的独特个性,其在文化属性的表达上,与我国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传统观念、社会环境等相融合,体现出中国人的审美态度、艺术手段、精神风貌等。在开展文化建筑设计时,我们应当充分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分析如何传达文化建筑的审美内涵。文化建筑平面设计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密切,我们不可以将任何一方面孤立开来,而是要从文化建筑的平面设计思维、审美心理,以及向公众所传达的文化内涵等许多方面综合考量,来思考文化建筑平面设计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吴迪.从审美角度分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人民论坛,2015(33).
[2]郝佳.环境艺术设计在文化建筑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5(06).
[3]黄浩.审美感受下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科技,2015(07).
[4]张雅舒.审美心理与我国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04).
[5]毛文实.试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科技,2014(04).
[6]彭瑞文.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探讨[J].艺术科技,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