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古稻田

来源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十垱古稻田遗址,位于澧县梦溪镇的五福村,离我们学校只有2千米。
  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我看见大门前有个古香古色木制的高大“标牌”。道路两旁长着两排挺拔的桂花树,像威武的士兵守护着古老的城池。这儿有一条河,叫夹河,八十垱遗址在夹河的北岸。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郁郁葱葱。
  我们走近一幢丁字形的陈列馆,里面有陶碗、陶罐、划船的木桨、碳化的稻米种子,还有菱角、弥猴桃、葡萄、稻谷。
  房子的四面墙上有发掘出的生产生活用具照片。这些东西深埋在地下许多年,记录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器具中有一个漂亮的陶鸟。它是一种玩具,形状像一只飞翔的鸟。还有一块好像从太空中落下的陨石。这块石头火红火红的,里面好像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我问老师,这是什么?老师说,这是古人钻木取火的石头。
  墙角的玻璃柜里有碳化的稻谷。旁边写着一行说明文字:8000多年前的稻谷。我问老师,中华文明上下只有5000年,怎么会是8000年呢?
  这时,管理员钟爷爷走进来,告诉我们:“据考证,专家对八十垱遗址文化面貌及年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里发掘了大量鲜活如初的碳化的稻谷种子、稻米、植物籽实。这里的稻谷种子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稻谷种子。它把中华的文明向前推进了3000年,为古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听了钟爷爷的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没想到我的家乡是稻米文化的发源地。
  我想象古代的人,在这片美丽、肥沃的土地上钻木取火、织网捕鱼、编席织苇、立窑烧陶、插秧采种、伐木造房……一派生机勃勃的情景。
  ( 指导老师 洪平 粟大春)
  我们爬上一段石阶,眼前豁然开朗。原来城头山上是个小平原,保留了古代居民的房屋地基,依稀还能看出古人居住的卧室、客厅和厨房。居民屋边还有做陶罐的小作坊,农作物田地、祭祀场地等。这儿是古人曾经生活的城头山小村庄。
  人们修建了一座壮观的纪念馆保护一块完整的古稻田。进入大门,我看见一幅长长的古人生活劳作的画卷。画上的人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放声歌唱,有的在种田,有的在织网捕猎……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我们环绕着一块六千多年前的古稻田行走。这里保留着最早的灌溉稻田设施。古代的人们知道利用地形修筑水渠、蓄水池灌溉农田。
  周围墙壁上有古人在稻田里劳作的精美雕刻。左边一小片的地面上,用石像塑造了古人的生活场景。他们有的在播种,有的在耕地,有的在挑稻谷……动作栩栩如生,就像活的一样!这里展示了家乡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
  走出文化遗址馆,我看见小河对岸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树顶上面栖息着许多鸟儿。有人说:“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很多白鹭都来这里居住。”白鹭多美丽啊!
  (指导老师 吴生莲 任梦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