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建与振兴,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过程。而这样一个过程,从震后第一时间就已经开始了。
19年前,我坐着当时最先进的25型红皮的新型空调列车来到丰润,当时唐山南郊的丰润,已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机车车辆工厂——铁道部唐山机车车辆厂。那时候距离唐山大地震20多年,丰润厂区里,几乎见不到地震的痕迹——柳絮飘飞,安静而祥和的春景。市中心,唐山抗震纪念碑下,凤凰山公园内,市民悠闲地漫步。而在唐山老城区特别是遭到地震危害尤烈的唐山机车车辆厂原址,则可以看到保留着的一些地震初毁时的面貌……
今年,当我再次路过丰润时,我乘坐的是刷成绿皮车样貌的25T型旅游特快列车。虽然不是高铁,但25T型的乘坐舒适度绝不输给动车组。尽管仅是匆匆一瞥,却让我看到今日的丰润,作为唐山的一部分,长高了,漂亮了,不输给任何一座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城。“凤凰涅槃,大美世园,笑迎八方”,正在唐山南湖举办的2016世界园艺博览会,向人们展示着都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40年过去,唐山这座城市的雄心仍在,依然年轻……
邮票上的两栋楼
1996年,到了李印清先生的退休之年。这位当时的邮电部邮票设计室主任,设计了一套关于家乡的邮票——《震后新唐山》。此套邮票共4枚,图案分别为农舍、工厂、街景、海港。表现出新唐山的城市建设景象。
然而,邮票甫一问世,就遭到了质疑。原来,邮票的“街景”一幅中,在唐山抗震纪念碑附近竟然出现了两幢高层建筑。当邮票发行到唐山时,立即遭到了集邮爱好者的抗议。当地资深集邮爱好者王敬华撰文质疑邮票图稿的真实性,指出这是在凭空“捏造”高层建筑。
如今回看我拍摄于19年前的唐山抗震纪念碑留影,周边也没有高层建筑。那么,李印清是否在凭空捏造呢?
后来,抗震纪念碑附近真的出现了不少高层建筑。如今,李印清设计的邮票上所见的那两幢高层——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建筑,亦早已湮没在更多新的高层建筑里了。
事后李印清回忆,他的设计并非杜撰,也非有什么先见之明,而是来自规划图。
李印清曾向朋友透露,在这套邮票设计之前,他四次到唐山采风,先后在唐山居住了22天。“当时在新华道根本看不到高层建筑,都是三层高的小楼或者平房。但是当时的市委、市政府要求新唐山在市容市貌上取得成绩,言外之意就是想加几座高楼,显示出唐山具有的现代化气息。”李印清说,“于是我多次去唐山市规划局和市政府调研,了解唐山市地标性建筑抗震纪念碑附近准备要破土动工建设的高层建筑情况。”
李印清找来建筑公司的相关领导以及高楼的设计者,进行沟通,并动笔勾勒出邮票草图。图稿送至中共唐山市委、市政府第一次审阅之时,市里便有领导提出——唐山市区并没有这些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正在施工当中,马上搬上邮票,是否妥当?后来,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决定,如果邮电部确定这套邮票图稿可以用,那就按照图稿上的建筑物去建设。几年之后,唐山的世博广场拔地而起,旁边的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办公大楼也应运而生。这两栋高层建筑和邮票上的建筑物大致无两。
从这段往事可以看出,唐山人对于重建家园,其情也迫切,其意也真诚。
第一段梦,城市重生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给唐山市带来灭顶之灾;市内房屋倒塌、铁轨扭曲、桥梁折断、交通、供电、通信全面中断;死亡242469人,重伤164851人;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300亿元。灾情之重。损失之巨,举世罕见。
重建与振兴,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过程。而这样一个过程,从震后第一时间就已经开始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震后不到一星期,数十万市民的衣食得到解决;震后不到一个月,城市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初步恢复;震后一年多,工農业生产全面恢复。如今已83岁的赵振中,曾任唐山市规划局副局长。据赵振中回忆:“震后没几天,一支来自上海、北京、辽宁等地60多人的小分队赶到唐山,架起晒图机,争分夺秒地搞调查、制定规划。”
1979年,尽管共和国浩劫刚尽,却仍然为唐山恢复建设投资43亿多元。投资的同时,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的支持下,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铁道兵和河北省各地市,以及省属、部属建筑企业,陆续到唐山支援建设。
从震后至1986年末,外地援唐单位总人数达11万多人,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056万平方米,占唐山市恢复建设竣工面积的50.9%。
从1976年到1986年,是震后恢复的十年。这十年,唐山成了一座崭新的城市,1990年成为中国首个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
唐山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这里曾经出产过中国第一桶水泥,如今位于唐山市路北区启新水泥工业旅游区内的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可以看到中国自造的水泥最早是如何诞生的。
中国最早的铁路,也出现在唐山。始建于1881年的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1997年时就已是亚洲最大的铁路机车车辆工厂,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车唐山公司曾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机车——“中国火箭”号,中国第一辆客车——“銮舆龙车”,研制了中国第一辆货车、第一辆轨道检查车、第一辆特种车和第一辆高级公务车,创新开发出中国第一列双层内燃动车组、第一列摆式列车、第一列70%低地板轻轨车、第一辆常导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创造了一批又一批领先于国内外同时代的机车车辆,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坚韧有为的铁路工业栋梁。1994年至今,中车唐山公司为中国六次铁路大提速批量提供了快速新型的铁路客车,累计生产各型客车逾万辆。”
19年前,我坐着当时最先进的25型红皮的新型空调列车来到丰润,当时唐山南郊的丰润,已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机车车辆工厂——铁道部唐山机车车辆厂。那时候距离唐山大地震20多年,丰润厂区里,几乎见不到地震的痕迹——柳絮飘飞,安静而祥和的春景。市中心,唐山抗震纪念碑下,凤凰山公园内,市民悠闲地漫步。而在唐山老城区特别是遭到地震危害尤烈的唐山机车车辆厂原址,则可以看到保留着的一些地震初毁时的面貌……
今年,当我再次路过丰润时,我乘坐的是刷成绿皮车样貌的25T型旅游特快列车。虽然不是高铁,但25T型的乘坐舒适度绝不输给动车组。尽管仅是匆匆一瞥,却让我看到今日的丰润,作为唐山的一部分,长高了,漂亮了,不输给任何一座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城。“凤凰涅槃,大美世园,笑迎八方”,正在唐山南湖举办的2016世界园艺博览会,向人们展示着都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40年过去,唐山这座城市的雄心仍在,依然年轻……
邮票上的两栋楼
1996年,到了李印清先生的退休之年。这位当时的邮电部邮票设计室主任,设计了一套关于家乡的邮票——《震后新唐山》。此套邮票共4枚,图案分别为农舍、工厂、街景、海港。表现出新唐山的城市建设景象。
然而,邮票甫一问世,就遭到了质疑。原来,邮票的“街景”一幅中,在唐山抗震纪念碑附近竟然出现了两幢高层建筑。当邮票发行到唐山时,立即遭到了集邮爱好者的抗议。当地资深集邮爱好者王敬华撰文质疑邮票图稿的真实性,指出这是在凭空“捏造”高层建筑。
如今回看我拍摄于19年前的唐山抗震纪念碑留影,周边也没有高层建筑。那么,李印清是否在凭空捏造呢?
后来,抗震纪念碑附近真的出现了不少高层建筑。如今,李印清设计的邮票上所见的那两幢高层——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建筑,亦早已湮没在更多新的高层建筑里了。
事后李印清回忆,他的设计并非杜撰,也非有什么先见之明,而是来自规划图。
李印清曾向朋友透露,在这套邮票设计之前,他四次到唐山采风,先后在唐山居住了22天。“当时在新华道根本看不到高层建筑,都是三层高的小楼或者平房。但是当时的市委、市政府要求新唐山在市容市貌上取得成绩,言外之意就是想加几座高楼,显示出唐山具有的现代化气息。”李印清说,“于是我多次去唐山市规划局和市政府调研,了解唐山市地标性建筑抗震纪念碑附近准备要破土动工建设的高层建筑情况。”
李印清找来建筑公司的相关领导以及高楼的设计者,进行沟通,并动笔勾勒出邮票草图。图稿送至中共唐山市委、市政府第一次审阅之时,市里便有领导提出——唐山市区并没有这些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正在施工当中,马上搬上邮票,是否妥当?后来,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决定,如果邮电部确定这套邮票图稿可以用,那就按照图稿上的建筑物去建设。几年之后,唐山的世博广场拔地而起,旁边的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办公大楼也应运而生。这两栋高层建筑和邮票上的建筑物大致无两。
从这段往事可以看出,唐山人对于重建家园,其情也迫切,其意也真诚。
第一段梦,城市重生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给唐山市带来灭顶之灾;市内房屋倒塌、铁轨扭曲、桥梁折断、交通、供电、通信全面中断;死亡242469人,重伤164851人;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300亿元。灾情之重。损失之巨,举世罕见。
重建与振兴,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过程。而这样一个过程,从震后第一时间就已经开始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震后不到一星期,数十万市民的衣食得到解决;震后不到一个月,城市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初步恢复;震后一年多,工農业生产全面恢复。如今已83岁的赵振中,曾任唐山市规划局副局长。据赵振中回忆:“震后没几天,一支来自上海、北京、辽宁等地60多人的小分队赶到唐山,架起晒图机,争分夺秒地搞调查、制定规划。”
1979年,尽管共和国浩劫刚尽,却仍然为唐山恢复建设投资43亿多元。投资的同时,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的支持下,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铁道兵和河北省各地市,以及省属、部属建筑企业,陆续到唐山支援建设。
从震后至1986年末,外地援唐单位总人数达11万多人,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056万平方米,占唐山市恢复建设竣工面积的50.9%。
从1976年到1986年,是震后恢复的十年。这十年,唐山成了一座崭新的城市,1990年成为中国首个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
唐山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这里曾经出产过中国第一桶水泥,如今位于唐山市路北区启新水泥工业旅游区内的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可以看到中国自造的水泥最早是如何诞生的。
中国最早的铁路,也出现在唐山。始建于1881年的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1997年时就已是亚洲最大的铁路机车车辆工厂,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中车唐山公司曾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机车——“中国火箭”号,中国第一辆客车——“銮舆龙车”,研制了中国第一辆货车、第一辆轨道检查车、第一辆特种车和第一辆高级公务车,创新开发出中国第一列双层内燃动车组、第一列摆式列车、第一列70%低地板轻轨车、第一辆常导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创造了一批又一批领先于国内外同时代的机车车辆,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坚韧有为的铁路工业栋梁。1994年至今,中车唐山公司为中国六次铁路大提速批量提供了快速新型的铁路客车,累计生产各型客车逾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