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创新活动与创新网络的多尺度空间模式是创新经济地理学关注的焦点。论文选择在知识分类上兼具隐性和显性知识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相关专利数据,分析了2001—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独立创新活动和合作创新网络在"区域—省域—市域"的多尺度空间特征,并对其进行空间分类。结果显示:(1)创新活动在城市层面最具解释力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北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活动与创新网络的多尺度空间模式是创新经济地理学关注的焦点。论文选择在知识分类上兼具隐性和显性知识特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相关专利数据,分析了2001—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独立创新活动和合作创新网络在"区域—省域—市域"的多尺度空间特征,并对其进行空间分类。结果显示:(1)创新活动在城市层面最具解释力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市域尺度上的创新活动存在较大差异;(2)内部创新网络和外部创新网络在区域层面最具解释力度,创新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分析添加不同种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的高效稳定性氯化铵氮肥对红壤硝化作用、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酸性红壤的高效稳定性氯化铵态氮肥。在氯化铵中分别添加硝化抑制剂2-氯-6-三甲基吡啶(C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双氰胺(DCD)及其组合,制成6种高效稳定性氯化铵态氮肥,以不施氮肥(CK)和施氯化铵(N)为对照,进行等氮量玉米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N处理相比,C
探究文山自然保护区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沿海拔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为评估保护区植被碳氮固定潜力提供数据支撑。选取保护区沿海拔分布的3种典型植被类型为对象,研究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储量沿海拔和土层的分布规律,并采用主成分降维分析方法探讨环境因子(微气候、植被与土壤)沿海拔变化对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储量沿海拔升高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最大值出现在高海拔
过量施氮可破坏农田土壤结构,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为揭示不同施氮量对土壤团聚体和N_2O排放的影响,于2018—2020年基于氮肥定位试验,设置秸秆原位还田条件下施氮0 (N_0)、120 (N_(120))、180 (N_(180))、240 (N_(240))、300 (N_(300))、360 kg·hm~(-2)(N_(360)) 6个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麦田土壤N_2O排放、土壤充水孔隙
为揭示寒区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选择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塔河固奇谷国家湿地公园内次生林、灌草丛、薹草沼泽和耕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探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土壤活性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各土壤样品pH呈中性或偏碱性,与薹草沼泽土壤相比,次生林、灌草丛和耕地的土壤电导率、含水量、全氮、碱解氮等显著降低;在垂直
为明确旱地小麦品质提升的播种技术及其机理,于2017—2018年(平水年)、2018—2019年(欠水年)在山西闻喜开展宽幅播种、探墒沟播和常规条播对旱地麦田土壤水分变化和籽粒蛋白质形成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相比,探墒沟播显著提高了开花期0~200 cm土壤蓄水量(增幅8.2%~18.7%),其中提高了两年度0~60 cm土层,平水年60~120 cm土层,欠水年120~200 cm土层
磷素在土壤中可分为有机磷和无机磷两大组分,不同形态的磷供给植物营养的难易程度不同,应用液体~(31)P核磁共振技术(~(31)P-NMR)探明土壤磷组分可为进一步调控土壤磷营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以紫花苜蓿和栗钙土为对象,设置常规和干旱水分处理,并设置不同的施磷水平(P_0~P_4:0、0.025、0.05、0.1、0.2 g P_2O_5·kg~(-1)土),应用液体~(31
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可改善土壤碳、氮平衡。为了探究河西灌区连作蔬菜地轮作紫花苜蓿施氮对土壤碳氮特征和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永昌县种植7年娃娃菜后,轮作5年紫花苜蓿的土地为对象,设5个施氮水平(0、51.75、103.5、155.25、207 kg·hm~(-2)),对土壤碳、氮含量、土壤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紫花苜蓿产量和氮积累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轮作紫花苜蓿后,土壤养分得到改善
为探究尕海湿地退化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变化规律,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尕海湿地未退化(UD)、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和重度退化(HD)4个退化演替阶段的土壤总氮(TN)和有机氮组分[未知态氮(HUN)、酸解氨态氮(AMN)、酸解氨基酸态氮(AAN)以及氨基糖态氮(ASN)]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当尕海湿地退化演替到LD时,0~10 cm层土壤TN、HUN、
城乡转型是一个多领域、多层次的综合过程。科学认知城乡转型的概念内涵,系统探讨城乡转型的格局、过程和机理,对于解决新时代突出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城乡转型理论认知的基础上,论文综合解析了中国省域城乡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格局,并基于城乡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剖析了城乡转型的格局,探讨了不同类型城乡转型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及其对策。结果表明:(1)城乡转型是城市地域系统演化与乡村地
洞悉世界各国城市规模分布规律有助于推动形成合理的城镇格局和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基于2000—2018年LandScan等数据库,按照统一的人口集聚标准创新性地识别了全球各国的城市,分析了国家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全球各国城市规模分布在研究期间内呈波动均衡的态势。从空间演化来看,非洲、南美洲国家城市规模分布逐渐均衡,而亚洲、欧洲国家出现极化趋势;从现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