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气象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y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贞观政要》影响后世,远播海外
  记者:任何历史研究都要建立在对史料的掌握与研读的基础上。我们今天谈贞观之治时,离不开《贞观政要》这本书,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韩昇: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对这一时期的政治遗产,进行系统总结的就是《贞观政要》这部史书,它的作者是吴兢。
  吴兢经历了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和玄宗时代,特别是从武则天时代起,他进入朝廷的史馆担任史官,接触到大量的官方档案,目睹了唐朝政治的风云变幻。《贞观政要》是在唐玄宗时代完成的。吴兢既看到了玄宗即位后勵精图治的一面,也注意到了开元后期玄宗的懈怠。
  《贞观政要》的写作,有着很强的“以史为鉴”的目的,所以吴兢从贞观时代众多的档案中,选择了唐太宗和大臣们对于如何治理好国家的深入讨论、影响深远的诏书和奏章、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等,采撷节录,分门别类,构成十卷四十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军事、礼仪、教育等国家事务的主要方面,尤其对于治国的理念和基本方针,都有非常深入的记述。
  《贞观政要》成书后,很快就显示出重要的现实价值,玄宗以后的皇帝都曾努力研读,从中汲取治国经验,力图起衰振弊,实现中兴。唐宣宗甚至把《贞观政要》写在屏风上,诵读领会。《贞观政要》在唐朝作为祖训,备受推崇。之后的朝代也是如此,比如明代朝廷把讲读《贞观政要》几乎作为日课,明宪宗亲自推动《贞观政要》的刊印,为之作序,大力阐扬。
  《贞观政要》还传到了国外,在东亚文化圈内的国家广泛流传。从现存的历史记载来看,日本是最早引进《贞观政要》的国家,相当于晚唐时代成书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里面,赫然可见《贞观政要》。从皇家政治到武士政治时代,日本的实际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研读《贞观政要》,设立博士宣讲,江户幕府时代制定的武士法度中,甚至规定天子必须读《贞观政要》,以明古道。
  任用德才兼备的贤士治理国家
  记者:我们今天谈到中国古代的盛世,最先想到的也许就是大唐盛世。您如何看待大唐盛世?
  韩昇:大唐盛世不是凭空掉下来的,更何况这个盛世来之不易。在此之前的四百多年间,中国历史上只有两次非常短暂的统一:一次在西晋,西晋统一了37年,但只有10年是有效统治;一次在隋朝,隋朝统一了29年,统一时间加起来是66年,有效统治时间是39年,还不到这四百年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这四百年来,中国长期处在分裂的局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人能好好治理这个国家。我们知道曹操提出过“唯才是举”,提倡不问人品只求政绩的实用主义人才观,这是非常急功近利的思路。唐朝立国后,不再提唯才是举,而是倡导要用德才兼备的贤士治国。
  唐太宗说:“治安之本,惟在得人。”在一个国家的大政方针确定之后,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大唐盛世、贞观之治,与“得人”有莫大的关系。
  记者:能否请您举例说明当时如何得人与用人?
  韩昇:我想可以用马周做例子来说明。马周官至宰相,但他的出身很贫寒。马周是农家孩子,还是个孤儿,但他很喜欢读书。乡里人不理解,你不好好种田养活自己,读什么书呢,所以乡里人看他是败家子一个,马周在乡里待不下去,就到都城长安来了。
  马周在长安遇到了一个人,就是中央禁军的统帅常何。常何打仗不怕死,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但他没有文化,需要有个人帮他处理文件。会写文章的马周进入常何的视线中,马周在人才济济的长安找到一份这样的好工作,应该说是很幸运的。
  更大的幸运还在后面。贞观三年(629),唐太宗要朝廷文武百官上书直言,分析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给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常何把这事交给了马周,马周认认真真写了二十多条。常何交上去之后,唐太宗一看,知道这肯定不是他写的,就问是谁写的。常何说是马周写的,马周就这样进入了唐太宗的视线。
  唐太宗认定马周是个人才,让常何回家请马周进宫来见。马周赶忙进宫,一路上遇到了好几拨人,都是唐太宗派来请他的。唐太宗说,常何家你就别回了,来宰相府里当差。在这里马周勤勤恳恳做了三年,三年考绩都是优秀,大家一片赞赏,接下来就提拔马周做了监察官。马周在这个岗位上也是忠于职守,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能经常敲响警钟。
  马周从常何的手下,一路被提拔到宰相,他肯定是有才的,也是有德的。马周替常何写奏章,完全没有想到为自己留一手,他把心底里想到的好主意全盘端出,考虑的不是谁的功劳,而是怎样才能对治理好国家有帮助。马周经常敲警钟,说一些刺耳的话,这就看出马周对于国家的忠诚。马周只活了四十多岁就去世了,他是用全部的生命去为这个国家工作而累死的。
  君臣相知相得是不易的事情。马周和唐太宗能相知相得,其实还是一片公心所致。魏徵和唐太宗也是如此。
  律令格式齐备。唐朝律法严格约束与监督官员
  记者:唐朝令人称道的地方,不仅在于衣冠服饰之美、诗文之典雅,也在于其典章制度之完善。唐朝律法是如何约束与监督官员的?
  韩昇:唐朝对于官员的管理,注重依法。唐朝的法律体系很完善,分成四个部分——律、令、格、式,律就是法律,令就是政令。格和式都是对于官府的规定。
  “格”规定了官府的职责权限和具体办事的环节,十分具体而详细,它的时效性更加突出,所以唐朝一方面重视用法的形式规范官府,同时也注意经常清理这些有时限的规定,防止法条规定前后抵触,让官吏上下其手,对于同一件事情使用不同的朝廷文件,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所以,唐朝每隔一段时期就要重新整理编撰《格》,如《贞观格》《开元格》等,让依然有效的规定积淀成为经常性的法规,及时淘汰过时的法规。“式”是官府执行律令的细则和办事章程,所以它是按照朝廷各个机构编纂的,同样要根据不同的事务和时代经常修订。
  格、式非常细腻,你在什么样的岗位上,有什么样的权责,能干什么事,拿怎样的薪水,老百姓找你办事,需要提交什么样的文件,通过什么程序,多长时间必须办出来,全部法定。这就使得灰色地带大为减少,也是对官员的一种约束与监督。
  记者:这是纸面上的规定,那在现实中是怎样的呢?
  韩昇:唐朝的成功之处,有一条就在于强化了对官员的监督,注重防微杜渐,所以对于小事严管。我举一个例子。唐太宗有一次到郊外行宫去避暑,路上住驿站。唐朝律法对驿站的运营也有详细的规定,因为驿站的开销非常大,管得不严,浪费就会很严重。随行的右卫将军陈万福不知道怎么回事,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马要吃麸皮,就是小麦磨成面筛过后剩下的麦皮和碎屑。陈万福想着马在路上还要吃,就顺手多拎了两袋麸皮走了。两袋麸皮算不上大事,但确实是公物。唐太宗知道了这件事后怎么做呢?他在朝廷上宣布赏赐陈万福麸子,让他自己背回家去,这下让陈万福羞愧不已,恨不得打地洞钻进去。一个人只要有廉耻之心,略施薄惩,就足以提醒他,使其刹住不正之风。
  从陈万福这个例子中,我们也能看出唐朝对官员的严管。严管有什么好处呢?其实严管是对官员最大的关心。大家一定要知道,培养一个干才不容易,对于这种小小的出格、犯规,就管住他、提醒他,就不会酿成大事。平时不严管,任由他泛滥,今天是两袋麦麸,明天就可能是两袋金子,到那个时候,事态就严重了。这样的严管,有助于保持一个良好的吏治,这是唐朝走向盛世的重要保障。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8月21日。采访者易舜,为《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被采访者韩异,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长期专注于魏晋隋唐史、古代东亚国际关系史、佛教史研究)
其他文献
紫禁城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明清两朝二十四帝,近五百年时间中以此为国家中枢之地,政之所出,号令天下。紫禁城从明朝“永乐之治”肇建,到清朝“康乾盛世”定格,是我国明清两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盛世风华历史的见证者。  古代社会,都城是国家的政治、军事中心,皇宫是国家的中枢之地,建宫迁都是国之大政。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1406)“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是其确定建宫迁都决心的标志。随之下令建长陵
期刊
冬天是骨感的,大自然褪去颜色,清减肌肉,只剩了一脉硬铮铮骨架。沉郁天色,凛冽北风,人应和着天地,亦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忧伤、孤独、抑郁、颓靡……那么,读诗吧。  古来诗言志,更宜借诗宣怀,闲情偶寄;而唐诗,独有的热情豪放,可以驱散阴郁,唤醒萎靡。  最好的诗人在唐代。那么多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像约定好一样,在同一个时代,诞生;他们将一个朝代的盛世变成了诗的盛世。大唐气象,使诗歌
期刊
“小友”,是指年长者对所敬佩的年轻者的称呼。语出《新唐书·李泌传》:“(张)九龄与严挺之、萧诚善,挺之恶诚佞,劝九龄谢绝之。九龄忽独念曰:‘严太苦劲,然萧软美可喜。’方命左右召萧,泌在旁,帅尔曰:‘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九龄惊,改容谢之,因呼‘小友’。”这里就包含着张九龄对李泌敢于直言的一种敬佩之情。  “小友”,也有长者对年轻人的垂爱之情。《陶庵梦记》载:张岱6岁时,随祖父拜访
期刊
[唐]柳宗元  市之鬻鞭者②,人问之,其贾直五十③,必曰五万。复之以五十④,则伏而笑。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五万而后可。  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⑤。视其首⑥,则拳蹙而不遂⑦;视其握⑧,则蹇仄而不植⑨。其行水者⑩,一去一来不相承。其节朽黑而无文,掐之灭爪⑾,而不得其所穷;举之翱然⑿,若挥虚焉。  余曰:“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曰:“吾爱其黄而泽,且贾者云…⒀”余乃召僮爚汤以
期刊
一邑之医举十人,一人实能,而九人名不能。能者常任医,不能者常任人。任医者如何?曰:“某病也,是必砭①;某病也,是必药。”曰:“砭楚而药苦②,奈何?”曰:“病必砭药而已,如为置楚苦,则死未可讳也。”任人者如何?曰:“某病也,是宜砭;某病也,是宜药。”曰:“砭甚楚,如可药,易之。”曰:“是亦药可也,恶在其必砭③”曰:“药甚苦,且奈何?”曰:“是亦有甘者尔,恶在其必苦?”以故而不能者常为用,能者常不用。
期刊
路温舒之言缓刑,不如郑昌之言定律也。宣帝下宽大之诏,而言刑者益淆,上有以召之也。律令繁,而狱吏得所缘饰以文其滥,虽天子日清问之,而民固受罔以死。律之设也多门,于彼于此而皆可坐,意为重轻,贿为出入,坚执其一说而固不可夺。于是吏与有司争法,有司与廷尉争法,廷尉与天子争法,辨莫能折,威莫能制也。巧而强者持之,天子虽明,廷尉虽慎,卒无以胜一狱吏之奸,而脱无辜于阱。即令遣使岁省而钦恤之,抑惟大凶巨猾因缘请属
期刊
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  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  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紅。  坐久此中无限兴,更怜团扇起清风。  ——[唐]鲍君徽《东亭茶宴》  前一段时间,到北京燕山出版社原总编辑赵珩先生家去串门,闲谈中聊起了旧时的文人雅集。珩翁大作《故人故事》中,收录有《文人雅集的最后一瞥》—文,我很早就认真拜读过。但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听老先生再聊上一番,我对于旧时的文人
期刊
《史记》中多次出现有关“蜂”的文字。形容秦始皇相貌,有“蜂准”之说。说商臣,则言“蠭目”,“蠭”就是“蜂”。对规模宏大、形势混乱的群体性社会运动现象的形容,如现今语言中所谓“蜂聚”“蜂拥”等,《史记》中使用了“蠭起”“蠭出”“蠭午”的说法。可知当时人对于“蜂”的形貌和习性有细致的观察。而具备与“蜂”有关的知识,应当不会不关心“蜜”的取得,不会不尝试“蜜”的滋味,不会不体验“蜜”的食用。  秦汉社会
期刊
因城郭之近,必有临望之美①,为其人燕纾往来之地②,所以合众纪时③,消烦娱忧,岂天固设之哉?  永嘉多大山④,在州西者独细而秀,十数步内,辄自为拱揖⑤,高不孤耸,下亦凝止⑥,阴阳附从,向背以情⑦。水至城西南阔千尺,自峙岩私盐港,绿野新桥,陂荡纵横,舟艇各出茭莲中,棹歌相应和,已而皆会于思远楼下。土人以山水所到,斯吉祥也,益深其崦,百金一藏,赇匠施僧,阡垄交植⑧。岁将寒食⑨,丈夫洁巾袜,女子新簪珥,扫
期刊
司马迁予以突出记载的“张骞凿空”(《史记·大宛列传》),成为丝绸之路史富有纪念意义的符号标志。其实,在前张骞时代,中原文化与中亚、西亚地方文化之间,已经通过草原、绿洲、沙漠、戈壁实现了长久的联系。但是,汉武帝时代由张骞出使西域开创的汉王朝与西北方向诸多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之间正式与密集的外交往来、经济沟通和文化融汇,使世界交往史的意义得以明朗显现。  《史记》对汉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通行的过程和意义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