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了学院网站,一下就看到你拿了两个奖,太霸气了!”类似的QQ留言,常看见。
“啊,原来你就是那个XX,我知道你!”这是与陌生同学聊天时说出自己的名字,对方常有的反应。
于是在惶恐之余,我会在一瞬间感到真不好意思,原来,我也是学霸了啊。
学霸初炼成
虽然战战兢兢,但先勉强自居半个学霸吧。
大学四年,我所有课程的加权平均分是 91.66,学院里第一,每年都是“三好学生”,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和厦门大学最高奖学金“嘉庚奖学金”等。我在湖南电视台的节目上露过脸,在Science上发过文,获得过“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福建省冠军、全国二十强,其它校级以上学术、学科竞赛十几项获奖。
诸如此类,看上去颇有些学霸的意思。
但是,我虽然不翘课,经常也走神;虽然去图书馆,其实大多时候是为了蹭空调;看了清华TWINS学霸的报道后,我更加自愧弗如。尤其是当我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把1TB(实际容量931G)的硬盘都塞满了美剧的时候,我默默地检讨自己,大学都干了些啥!
我的四年本科时光,有迷茫、有失落、有收获、有成长。所以,当不明真相的学弟学妹来向我“取经”的时候,我总是赶紧澄清一句:那些都是表象。学弟学妹们走了,我不由得反思,自己是怎样走上“学霸”这条路的?
从大一开始,我就坚定了一个目标:争取不翘课。大部分课程我都积极参与,尤其是不随意对待老师布置的课堂阅读。很多同学觉得,文献嘛,能少读就少读,但我觉得阅读是比听课更重要的事情,不读就错失了课堂学习的最大养分。老师的解读是对文献或者教材内容的再诠释,是二手的,如果有能读一手材料的机会,当然不应错过。而且,正是在主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对于一些实在乏善可陈的公共课或者过于基础的学科课,我一般是在教室的中间排找个座儿,看自己的书。不翘课,等于是给自己硬性要求一个时间段,坐在教室里好好地看一会儿书。
利用好空隙时间也算是我的法宝。到了大学,不管愿意不愿意,学习的时间总是零零散散,被各种活动刨去一块儿,又被一些比赛削掉一点。所以每当我早上一二节有课,三四节就一般不回宿舍,而是找个教室自习,下课后再吃午饭。这样做的初衷是因为我懒——如果课后回宿舍了,过了一个小时又要去食堂,多累啊。但是若干次被“目击证人”目睹自习的场景,就逐渐地给大家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她好认真啊,上完课后还主动自习。
我想,这就是误成为学霸的第一步。
很快,第一学期的考试就来了。这时候,我也和所有的新生一样,一片茫然,该怎么复习、怎么应试,完全没底。考试前用双皮奶“贿赂”了学长,好不容易从过来人嘴里得到些珍贵的材料,却不幸被老师告知每年的考题完全不同。此路不通。
我高中是理科生,对文科的复习方法不怎么了解,但是我沿袭了初中学习的好习惯——喜欢做笔记。于是,不管大学里的什么科目,不管老师划重点了没,我都会另外做一遍考试笔记。我根据自己平时的理解,根据每个章节的重点,先用A4大小的纸做好笔记,字之间空隙很大,是为了第二遍识记的时候再用马克笔高亮一些内容。期末考试周前两周,我就开始了整理笔记的过程,等到大家急急忙忙拿着书背的时候,我已经有了一个底,整理好了笔记,并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脑子里已经将内容深度过了一遍。
提前两周做笔记,之后再识记,这样也符合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这个好办法,目测适用于一切文科课程。坚信“不动笔墨不读书”,也让我在无论看什么书的同时,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
这样从大一开始,我的成绩就基本门门在90分。好成绩在外,我就在学霸的路上越走越远。
学霸密笈:滚雪球
误打误撞成了学霸,我发现,有一种特质非常重要,几乎可以在任何成功人士的身上看到,那就是主动。自己主动制定计划、主动实施,而且乐在其中,这才可从别人口中学习好的“初级学霸”进化成真正的“高级学霸”。
大一暑假,其他学生都回家了,我却张罗着要实习。虽然,我找的好几家媒体都表示一般不让大一新生实习,但一位相识的记者把我推荐给了《厦门日报》。我凭着过硬的成绩,进入了专副刊中心实习。
现在看来,我后来取得的一连串成绩,颇有些“滚雪球”的意思——因为成绩不错,所以参加了不少活动;因为参加活动,所以逐渐有自信去参加比赛;比赛获奖后会得到不少荣誉,所以得到不少珍贵的机会。
大三下学期,我拿到那个独一无二去Science(美国《科学》杂志)实习的机会,就是这样“滚”出来的。
大三下学期,Science的亚洲区总编Richard Stone应邀来到厦大,给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开讲座,并表示Science在暑假需要一名实习生,欢迎大家报名。我觉得这是个良机,就报了名。同时报名的还有十几名同学,在通过了简历和一轮笔试的筛选后,我最终成为了这个幸运者。
实习过程其实并不顺利。暑假,班上的同学按照学校的安排,大部分去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只有我去了外媒。外媒的要求、日常工作和我之前实习的媒体很不一样,也没有人能指导我,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实习中,常出现非常专业化的科学词汇,对我来说是个大问题。即便如此,我还是很主动地融入。找不到新闻线索,就每天浏览科学类的网站,查看最新内容;看不懂词汇,就反复翻看GRE里出现的科学词汇。哪怕没有任务,在办公室里我也会主动找一些事情做,分析以往的刊发文章、写个总结、做好可能的采访准备和提纲等。
实习的8周时间里,我深度采访了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他代表中国参加了哥本哈根会议并发言;做了三峡工程后续报道;采访了清华大学的教授,了解他们正在攻关的太阳帆技术……2011年11月,我的实习结束了三个月后,我拿到了11月18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国际知名的杂志上,我很激动也很感恩。
凭着丰富的实习经历和不错的表达能力,2012年2月,我和其他几名同学赴湖南电视台录制《新闻公开课》节目。更让我惊喜的是,因为在Science上的采访文章,我获得了第7届“南方都市报”奖学金,这是厦大学生第一次获得这一奖学金。 这些后来的经历,就像滚雪球一样,一点一点铸就了“学霸”的称号。也许其他同学看到结果,会觉得不可思议,惊讶于大学期间我做了那么多事,但是你知道了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你会发现,这些也不难。
如果说除了抓住机遇,自己也有那么一些优点的话,我觉得是不经意获得的“学霸”名称,教会了我主动和坚持。记得最忙的一个月,我每天午夜之后入睡,六点起床看书。期间我还参加了一个学术论坛,硬是从完全不懂怎样写学术论文,开始自学到最后写出了一篇获奖作品。并没有人要求我做这些,我只是乐于迎接新的挑战,乐于多学一些东西。
俞敏洪有一段话,我觉得不错。大意是,当你是地平线上的一棵小草时,别人不会注意你,只有成为了树,大家才会看到你。所以当你还是一粒埋藏地下的小种子时,要拼命汲取养分、拼命拔节,这样早晚会长成参天大树。人们在遥远的地方都能看见在地平线上成长的你。这样经过你身边时,你能送他们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自己的存在才更有意义。
我有要成为树的强烈愿望和决心,所以一直在努力。哪怕受挫、失落,但是我不会陷于其中。
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我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被冠以学霸的称呼。
大二下学期,当时是院学生会学术部部长的我,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学生会的众矢之的。
那时候课程作业很多,我又在准备着托福考试,还要参加一个大型比赛,于是学生会的几次例会我都请假了。或许还有一些沟通上的误差,有些学生会成员认为我骄傲、自私。结果,大三的学生会换届中,我落选了。
我真的是很难过。我喜欢学术部的工作,也很想继续做下去。我手上有不少实习的资源,也认识不少记者,愿意为大家牵线搭桥,大二上学期我负责组织的“记者节”活动,一炮打响成为了学院的品牌活动。我不明白,没有比我更适合的人选,可为什么就落选了呢?但是,我很倔,不愿意示弱,也不肯主动问问原因,反而一直故作笑脸、假装不在乎。其实,我差点憋成内伤。
这也是我后来一直想改的方面。可能因为学习一直顺风顺水,于是我形成了“真汉子”本色,什么事都自己拿主意,在坚定的同时,也的确疏忽了和其他人的交流。足足过了一个学期,我慢慢缓过来了点儿,找辅导员谈了一次心。辅导员善意地帮我纾解,刚好当时新闻中心缺人,她相信我的能力,于是力荐我出任新闻中心的主任。
老实说,我很感谢大二的那一次打击。它让我知道,学霸就是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因为在人际关系方面,大家对学霸更加严苛。学霸给大家很多刻板印象,比如死读书、过于认真、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等等。其实不是这样的。学霸只是在一些方面更加突出,具体而言,他们还是有着不同性格的普通人。
记得我参加一个读书会时,我很主动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课后同学跟我说:“你越来越像‘别人家的孩子’了。”他们就是这样向我表示:在我周围就会很有压力。和同学们一起开玩笑,每当我说自己有时候也觉得很loser,他们就是“你就得了吧”的眼神;或者一门考试很难,我也跟着抱怨“没考好啊”,总会有人接着说:“你的没考好是没到95?”……接二连三,弄得我不敢再轻易吐槽。我很害怕我的吐槽,被别人误读成炫耀或者傲娇。
我毕业了,现在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读研。一个全新的环境,没有人再管我叫学霸,我觉得很释然,有一种轻松的感觉,但是我努力的轨迹不会变。学霸,其实只是个名称,只要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是不是学霸,又有什么区别?现在,我可以自由地说“我好loser啊”,或者和大家一起吐槽老师的课变态。但是回想下,在成长的路上,能曾有四年的“学霸生涯”,也挺有意思的。
“啊,原来你就是那个XX,我知道你!”这是与陌生同学聊天时说出自己的名字,对方常有的反应。
于是在惶恐之余,我会在一瞬间感到真不好意思,原来,我也是学霸了啊。
学霸初炼成
虽然战战兢兢,但先勉强自居半个学霸吧。
大学四年,我所有课程的加权平均分是 91.66,学院里第一,每年都是“三好学生”,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和厦门大学最高奖学金“嘉庚奖学金”等。我在湖南电视台的节目上露过脸,在Science上发过文,获得过“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福建省冠军、全国二十强,其它校级以上学术、学科竞赛十几项获奖。
诸如此类,看上去颇有些学霸的意思。
但是,我虽然不翘课,经常也走神;虽然去图书馆,其实大多时候是为了蹭空调;看了清华TWINS学霸的报道后,我更加自愧弗如。尤其是当我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经把1TB(实际容量931G)的硬盘都塞满了美剧的时候,我默默地检讨自己,大学都干了些啥!
我的四年本科时光,有迷茫、有失落、有收获、有成长。所以,当不明真相的学弟学妹来向我“取经”的时候,我总是赶紧澄清一句:那些都是表象。学弟学妹们走了,我不由得反思,自己是怎样走上“学霸”这条路的?
从大一开始,我就坚定了一个目标:争取不翘课。大部分课程我都积极参与,尤其是不随意对待老师布置的课堂阅读。很多同学觉得,文献嘛,能少读就少读,但我觉得阅读是比听课更重要的事情,不读就错失了课堂学习的最大养分。老师的解读是对文献或者教材内容的再诠释,是二手的,如果有能读一手材料的机会,当然不应错过。而且,正是在主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对于一些实在乏善可陈的公共课或者过于基础的学科课,我一般是在教室的中间排找个座儿,看自己的书。不翘课,等于是给自己硬性要求一个时间段,坐在教室里好好地看一会儿书。
利用好空隙时间也算是我的法宝。到了大学,不管愿意不愿意,学习的时间总是零零散散,被各种活动刨去一块儿,又被一些比赛削掉一点。所以每当我早上一二节有课,三四节就一般不回宿舍,而是找个教室自习,下课后再吃午饭。这样做的初衷是因为我懒——如果课后回宿舍了,过了一个小时又要去食堂,多累啊。但是若干次被“目击证人”目睹自习的场景,就逐渐地给大家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她好认真啊,上完课后还主动自习。
我想,这就是误成为学霸的第一步。
很快,第一学期的考试就来了。这时候,我也和所有的新生一样,一片茫然,该怎么复习、怎么应试,完全没底。考试前用双皮奶“贿赂”了学长,好不容易从过来人嘴里得到些珍贵的材料,却不幸被老师告知每年的考题完全不同。此路不通。
我高中是理科生,对文科的复习方法不怎么了解,但是我沿袭了初中学习的好习惯——喜欢做笔记。于是,不管大学里的什么科目,不管老师划重点了没,我都会另外做一遍考试笔记。我根据自己平时的理解,根据每个章节的重点,先用A4大小的纸做好笔记,字之间空隙很大,是为了第二遍识记的时候再用马克笔高亮一些内容。期末考试周前两周,我就开始了整理笔记的过程,等到大家急急忙忙拿着书背的时候,我已经有了一个底,整理好了笔记,并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脑子里已经将内容深度过了一遍。
提前两周做笔记,之后再识记,这样也符合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这个好办法,目测适用于一切文科课程。坚信“不动笔墨不读书”,也让我在无论看什么书的同时,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
这样从大一开始,我的成绩就基本门门在90分。好成绩在外,我就在学霸的路上越走越远。
学霸密笈:滚雪球
误打误撞成了学霸,我发现,有一种特质非常重要,几乎可以在任何成功人士的身上看到,那就是主动。自己主动制定计划、主动实施,而且乐在其中,这才可从别人口中学习好的“初级学霸”进化成真正的“高级学霸”。
大一暑假,其他学生都回家了,我却张罗着要实习。虽然,我找的好几家媒体都表示一般不让大一新生实习,但一位相识的记者把我推荐给了《厦门日报》。我凭着过硬的成绩,进入了专副刊中心实习。
现在看来,我后来取得的一连串成绩,颇有些“滚雪球”的意思——因为成绩不错,所以参加了不少活动;因为参加活动,所以逐渐有自信去参加比赛;比赛获奖后会得到不少荣誉,所以得到不少珍贵的机会。
大三下学期,我拿到那个独一无二去Science(美国《科学》杂志)实习的机会,就是这样“滚”出来的。
大三下学期,Science的亚洲区总编Richard Stone应邀来到厦大,给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开讲座,并表示Science在暑假需要一名实习生,欢迎大家报名。我觉得这是个良机,就报了名。同时报名的还有十几名同学,在通过了简历和一轮笔试的筛选后,我最终成为了这个幸运者。
实习过程其实并不顺利。暑假,班上的同学按照学校的安排,大部分去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只有我去了外媒。外媒的要求、日常工作和我之前实习的媒体很不一样,也没有人能指导我,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实习中,常出现非常专业化的科学词汇,对我来说是个大问题。即便如此,我还是很主动地融入。找不到新闻线索,就每天浏览科学类的网站,查看最新内容;看不懂词汇,就反复翻看GRE里出现的科学词汇。哪怕没有任务,在办公室里我也会主动找一些事情做,分析以往的刊发文章、写个总结、做好可能的采访准备和提纲等。
实习的8周时间里,我深度采访了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他代表中国参加了哥本哈根会议并发言;做了三峡工程后续报道;采访了清华大学的教授,了解他们正在攻关的太阳帆技术……2011年11月,我的实习结束了三个月后,我拿到了11月18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国际知名的杂志上,我很激动也很感恩。
凭着丰富的实习经历和不错的表达能力,2012年2月,我和其他几名同学赴湖南电视台录制《新闻公开课》节目。更让我惊喜的是,因为在Science上的采访文章,我获得了第7届“南方都市报”奖学金,这是厦大学生第一次获得这一奖学金。 这些后来的经历,就像滚雪球一样,一点一点铸就了“学霸”的称号。也许其他同学看到结果,会觉得不可思议,惊讶于大学期间我做了那么多事,但是你知道了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你会发现,这些也不难。
如果说除了抓住机遇,自己也有那么一些优点的话,我觉得是不经意获得的“学霸”名称,教会了我主动和坚持。记得最忙的一个月,我每天午夜之后入睡,六点起床看书。期间我还参加了一个学术论坛,硬是从完全不懂怎样写学术论文,开始自学到最后写出了一篇获奖作品。并没有人要求我做这些,我只是乐于迎接新的挑战,乐于多学一些东西。
俞敏洪有一段话,我觉得不错。大意是,当你是地平线上的一棵小草时,别人不会注意你,只有成为了树,大家才会看到你。所以当你还是一粒埋藏地下的小种子时,要拼命汲取养分、拼命拔节,这样早晚会长成参天大树。人们在遥远的地方都能看见在地平线上成长的你。这样经过你身边时,你能送他们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自己的存在才更有意义。
我有要成为树的强烈愿望和决心,所以一直在努力。哪怕受挫、失落,但是我不会陷于其中。
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我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被冠以学霸的称呼。
大二下学期,当时是院学生会学术部部长的我,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学生会的众矢之的。
那时候课程作业很多,我又在准备着托福考试,还要参加一个大型比赛,于是学生会的几次例会我都请假了。或许还有一些沟通上的误差,有些学生会成员认为我骄傲、自私。结果,大三的学生会换届中,我落选了。
我真的是很难过。我喜欢学术部的工作,也很想继续做下去。我手上有不少实习的资源,也认识不少记者,愿意为大家牵线搭桥,大二上学期我负责组织的“记者节”活动,一炮打响成为了学院的品牌活动。我不明白,没有比我更适合的人选,可为什么就落选了呢?但是,我很倔,不愿意示弱,也不肯主动问问原因,反而一直故作笑脸、假装不在乎。其实,我差点憋成内伤。
这也是我后来一直想改的方面。可能因为学习一直顺风顺水,于是我形成了“真汉子”本色,什么事都自己拿主意,在坚定的同时,也的确疏忽了和其他人的交流。足足过了一个学期,我慢慢缓过来了点儿,找辅导员谈了一次心。辅导员善意地帮我纾解,刚好当时新闻中心缺人,她相信我的能力,于是力荐我出任新闻中心的主任。
老实说,我很感谢大二的那一次打击。它让我知道,学霸就是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因为在人际关系方面,大家对学霸更加严苛。学霸给大家很多刻板印象,比如死读书、过于认真、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等等。其实不是这样的。学霸只是在一些方面更加突出,具体而言,他们还是有着不同性格的普通人。
记得我参加一个读书会时,我很主动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课后同学跟我说:“你越来越像‘别人家的孩子’了。”他们就是这样向我表示:在我周围就会很有压力。和同学们一起开玩笑,每当我说自己有时候也觉得很loser,他们就是“你就得了吧”的眼神;或者一门考试很难,我也跟着抱怨“没考好啊”,总会有人接着说:“你的没考好是没到95?”……接二连三,弄得我不敢再轻易吐槽。我很害怕我的吐槽,被别人误读成炫耀或者傲娇。
我毕业了,现在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读研。一个全新的环境,没有人再管我叫学霸,我觉得很释然,有一种轻松的感觉,但是我努力的轨迹不会变。学霸,其实只是个名称,只要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是不是学霸,又有什么区别?现在,我可以自由地说“我好loser啊”,或者和大家一起吐槽老师的课变态。但是回想下,在成长的路上,能曾有四年的“学霸生涯”,也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