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设计的三大要领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n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育花,浙江省杭州钱塘新区教师教育学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杭州市教坛新秀,《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专家,高级教师。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目标设计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脱离课标、相关纲领性文件和教材;二是忽视不同年级教材主题螺旋上升的特点;三是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影响;四是对目标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存在不假思索的“拿来主义”现象;五是目标中能体现“三维”,但“三维”并没有有机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六是叙写上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主体错位、表述不规范等。由此导致的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
  那么,如何精准设计教学目标呢?我们认为关键要掌握好三大要领:一是提纲挈领,把握好目标设计的方向;二是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的梯度;三是关注学生实际,体现教学目标的精准度。下面我详细讲一下这三个方面。
  学习上位文件,把握好目标设计的方向
  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对课程本质的把握,这是保证教学效果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统称课程标准)包含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体系和实施建议等内容,这些是实施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依据。教师应全面把握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具体的转化,确保其落到实处。
  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现道德与法治的融合。2016年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我们统编教材法治教育内容编写的依据。《大纲》提出了法治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内容,针对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提出了各阶段的目标。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还针对小学低段和高段分别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它从法治教育的角度与课程标准相互融合与關联,共同统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教学目标的设计提供依据、指明方向。
  如何依据课程标准和《大纲》来设计教学目标呢?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内涵、厘清关系、分步转化三个步骤来实现。
  一是理解课程标准和《大纲》的价值内涵。
  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方向性要求。低段的课标,从“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四个方面共提出了43条课程内容要求,以简洁凝练的表达形式呈现了课程需要达到的育人效果。
  《大纲》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法治教育的目标:“在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这些都是国家长期的、宏观的育人要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价值内涵,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是教学目标最基本的价值元。教师只有对其进行深入解读,深刻理解其中的价值内涵,才能在设计教学目标时,紧扣其中的相关要求,找准契合点,把握好方向。
  二是厘清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和《大纲》目标、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和《大纲》中的内容纲要以及教学目标这三者,它们是教育目标体系中不同层面的目标体现形式,每个层面的目标在范围、功能、运用上既有各自的特点,又存在相互联系、对应的关系。
  课程目标和《大纲》目标体现的是一个阶段(学段)的学习结果,是一个长期的、宏观的、抽象的目标,是相对上位的。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某一阶段的学习结果,是中观的目标要求。教学目标是较短时间的学习结果,是微观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宏观、中观目标对微观目标起统率引领作用,而微观目标的一次次达成,又保证了宏观、中观课程目标的实现。
  各级目标之间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一是一致关系:表现为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中的内容标准是一致的,分散在几篇课文中直接加以落实。二是融合关系: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大纲》中的内容纲要两者的融合体现。三是隶属关系:教学目标还可以表现为是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的一个分支。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关系,需要教师针对具体案例具体分析。把握三种目标的定位,厘清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设计时就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三是运用多种策略,实现目标的分步转化。
  如何将课程标准和《大纲》中较为凝练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呢?其间需要找到一些合适的路径和策略。我们在面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时,要关注各领域之间目标的互通和关联,将其进行解构处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采用分解、提炼、创生或者直接取用等策略,把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目标。
  以“分解”策略转化目标为例。我们可以按照“单元目标-全课目标-课时目标-环节目标”的思路分层、分步从不同的侧面解构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可以是针对内容的分解,将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步体现于几个课时中;还可以是针对涵义的分解,将内涵丰富的内容涵义有侧重地落实在不同的课时中。找到对应关系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实现从课标要求到教学目标的有效转化,从而逐步细化、落实这些要求。
  研读整体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的梯度
  教材无论是从价值、功能,还是从体系特点上看,都是教师研究与设计教学目标不可回避、极其重要的载体和资源。但是,现实中部分教师对教材的认知程度偏低、重视程度不够、解读得不深不透等问题,就会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设计的精准性。
  教师在目标设计之前应该怎样研读教材呢?其中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以“全套教材-整册教材-单元教材-单课教材”的思路,从“通读各册教材,了解逻辑性”“熟悉本册教材,注重承接性”“立足本单元教材,关注关联性”三个层次展开研读,完整领会教材体系,让教材在我们心目中建立一个立体式的内容框架,准确把握教学梯度。   一是通读各册教材,了解目标体系的逻辑性。
  《道德与法治》教材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基于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六大生活领域,遵循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特点,整体规划了整个小学阶段的道德学习与法治教育内容,同样的学习内容在不同领域、不同年级循环出现,但学习要求、难度逐步提高。
  通读全套教材是教学前非常有必要的功课,有助于我们掌握教材的内容体系和结构脉络,正确理解和把握各册教材的主题和内容,我们也就能关注到不同年级相同主题的目标指向与达成程度是不一样的,相似的课文在不同年段的目标梯度和定位上也是不一样的,从而把握好目标的深浅度。
  通览小学《道德与法治》各年级教材的教学单元主题分布情况,我们会发现,同一个主题在不同年级会重复出现,但是侧重点不一样。比如“爱学校”这个主题,全套教材共有8个单元对学生进行爱学校的教育。低年级侧重的是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初步建立对班级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中年级侧重的是引导学生从物与人的角度增强对学校和老师的热爱;高年级则是从民主和平等的角度进行引导。
  二是熟悉本册教材,注重各单元目标的承接性。
  教材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每册教材都结合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面临的重要生活事件与发展性问题,设置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这些教育主题以明暗两线的思路分解细化体现在每个单元之中,单元与单元之间以学生生活的时间与空间变化为显性线索,其中具有一定的承接性。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需要明确本册教育主题在各单元中是如何体现的、单元与单元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教学目标的设计如何科学体现这种承接性等问题,了解清楚这些问题之后,对目标的梯度的把握才能更准确。比如一年级下册的教育主题是“养成好习惯”,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了四个单元。教材循着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亲近程度,从整体视角编排了儿童与自我(主要体现日常生活与学习方面)、儿童与大自然、儿童与家人、儿童与伙伴四个单元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逐步在自己养成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的同时,学会与自然、与家人、与同伴和谐共存、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四个单元之间的关系是:第一单元是基础,后面三个单元是根据儿童生活领域变化的扩展,同时,在与自然、他人的共处中,又进一步深化对自我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是立足本单元教材,关注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道德与法治》教材最鲜明的特征是主题分明,一个个清晰明确的单元主题体现的是课程标准或《大纲》在某一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比如低段的教材中,每册安排3-4个课题,从不同的侧重点分解落实单元主题,每个课题之间以并列、递进或总分的关系编排,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性。在目标设计之前,我们需要问问自己:为什么在这个单元编排这些篇目?篇目之间有什么关系?在教學设计时如何体现这种关系?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对单元定位、单元目标和单元内容不够了解,就可能导致在相关主题单元的教学中出现内容重复或者脱节的现象。
  以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为例,这个单元包括《我能行》《学习有方法》《坚持才会有收获》《奖励一下自己》四课。从逻辑上看,前三课是递进关系,从有自信、有方法到有毅力,第四课是本学期的总结课,旨在从整体上鼓励学生看到自己和小组成员的成长,从而获得自信,同时也看到不足,并能够制订切实的发展计划。四课内容之间的关联性,首先体现于内容的关联。既有前三课与第四课之间“分-总”的关系,也有前三课之间递进的关系。其次是情感的关联。前三课为第四课奠定了情感基调,“树立自信、积极乐观的态度,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体会方法的重要性”“遇到困难愿意坚持”等情感的获得是上好第四课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需要立足于本单元主题,分析理解每个教学主题内涵,明确主题的目标指向,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准关联处与衔接点,让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加精准。
  除了同一个单元各课之间存在关联性,不同年级相关主题的教学目标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比较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校园的号令》和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两课的基本目标,《校园的号令》这课教材在“升国旗了”栏目下,呈现了国旗、国徽、国歌,要求学生“熟悉与了解学校各种铃声(含升国旗和保健操)的含义和要求,以及相关的基本礼仪”。《欢欢喜喜庆国庆》中,这些国家象征及标志又一次出现,不同的是,这课的目标定位是“从细节做起,珍爱国旗、国旗,会唱国歌,懂得基本的礼仪,做到行为文明”。两者既存在关联性,又体现了明显的梯度。因此,教师只有用心通读教材,正确区分年级要求,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关注学生实际,体现教学目标的精准度
  关于为什么要密切关注学生实际,《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其实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到,学生实际是影响教学的特别重要的因素,是设计教学目标的基础和起点。
  从学生个体看,学生实际包括学生已有认知和能力水平、情感基础、生活经验、发展需求、个性特征等;从地域范围看,包括区域环境、学校和班级文化、家庭背景等对学生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不同特征与发展需要等。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往往以学情分析的形式体现。教师需要在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后确定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情进一步细化和调适,最终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因此,学情的了解和分析是实现教学目标从基本目标走向基于本班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精准目标的必要途径,教师应将此作为最重要的一项教学准备来做。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学情分析,让既定的基本目标真正成为基于学生实际的精准教学目标呢?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三个层次展开了解和分析。   一是了解学生年龄特点与成长规律,体现目标的科学性。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行为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差异,低、中、高三个年段是分别具有相对独立特征的阶段。比如低年级学生,在思维方面以形象思维为主,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方面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较短、不稳定,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在情感方面,道德感有很大的发展,情感的实践性和坚持性较差,对教师极为信任和依赖。同时,在同一个年龄阶段,男生和女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也会不一样。这些都是这个阶段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特点,教师首先就需要去关注和了解这些特点和规律,结合教学主题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科学性。
  比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们有精神》,有老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指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期,活泼好动,自我认知和控制能力较弱,这些特点与教学主题“我们有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主题,教师从认知层面分析学生“对于‘有精神’的理解比较简单,他们认为坐得端正、声音响亮、穿得干净漂亮就是有精神了。对具体怎样做感到茫然,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做,不明白为什么要有好的姿势”。从行为能力层面分析学生“缺乏意志力、自控力,在行为表现方面往往难以坚持正确的姿势,不能做到经常有精神、坚持有精神”。
  通过对学情的了解,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中“初步了解‘有精神,是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就突出了对“有精神”认知的教学,旨在丰富学生对“有精神”的理解。目标“了解保持每天有精神的方法和技巧”“乐于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并愿意天天坚持”突出了对学生行为能力的培养,其中既有保持“有精神”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又引导学生做到天天坚持,进行长期行为的指导。
  二是把握学生经验基础和发展需求,体现目标的适切性。
  道德与法治课主导的学习方式是“向生活学习”,包括三个维度:过去的生活、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过去的生活是引导学生通过回望的方式唤醒过去的生活经验,让这些经验成为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成为教学中最有意义的教学资源,教材中也有很多环节,是请学生讲述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现在的生活是了解学生当下生活中的兴趣、问题、困惑、需求以及现在的生活领域的相关人和事等。未來的生活是了解学生未来生活的愿望、目标、行动计划和发展需求等。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经验基础,不仅能更好地遵循教材的设计意图,还可以让教学目标更适切,让学生过去的生活、当下的生活、未来的生活真正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度。
  怎样做好学生经验基础和发展需求的了解呢?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交流、观察记录等方式。比如问卷调查,其对象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家长,教师设计调查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与教学主题相关问题的紧密结合。如果是通过谈话法获得学生已有经验,则需要教师在谈话前结合教学内容构思谈话内容,并适时调整话题,结合观察法捕捉谈话过程中学生的细微表现。同时,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大部分是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过,教师要善于观察,并及时记录。通过以上途径收集信息后,通过分析与整合,厘清学生经验与教学话题之间的联系,根据分析结果对原定目标思路加以调试,让教学目标更具适切性。
  三是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特征,体现目标的针对性。
  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和各项能力等的差异都客观存在,都是影响教学效度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差异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地域差异。教材面向的是全国的学生,具有基础性和普适性,教材的编写虽然尽量体现文化的多样性,但还是难以完全兼顾不同地区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化学习需要。二是学校、班级文化和家庭背景的差异。学校办学理念、环境氛围、班级建设情况、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等都决定着差异的形成,同时,差异还体现于家庭环境、亲子关系以及家长对本学科的重视程度。三是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如性格、能力、习惯、兴趣爱好等。这些都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除了要关注学生的一般特点和成长规律外,还要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让教学能基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度、温度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要树立差异资源化意识,将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得的学情资料进行整理、综合分析后,将其转化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既定的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现实生活情境的关注,进一步具体化、班本化,渗透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中,让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依据和标准,在教学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师掌握好教学目标设计的三大要领,让其体现精准性,这是开展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关键一步。
  责任编辑 李敏
其他文献
仪式礼仪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学校运用仪式礼仪开展道德教育能够具化教育内容,增进认同,强化认知,延续传统,彰显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仪式礼仪作为人类社会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非凡的叙述能力、独特的价值功能和鲜明的教化价值,日益成为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我国是礼仪之邦,有着非常丰富的仪式礼仪内容和形式。借助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开展颁奖表彰、入
2012年3月9日,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431亿元,同比增长27.8%,同比涨幅连续8个月回落。商品房销售额4145亿元,下降20.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4.7%。创
2012年4月18日,中钢协对重点大中型钢企统计,今年一季度,这些钢铁巨头由主业亏损变为全行业亏损,这是10年来的第一次。
2012年7月13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介绍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6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6%,扣除价格因
学生自主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学校应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每位学生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浙江省兰溪市实验小学在学生自主教育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探索出“快乐小义工”这一德育微形式。快乐小义工以发现身边的现实问题为起点,以岗位服务为中心,以自主管理、人人参与为手段,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发现问题、交流体验、感悟提升的过程,进而获取特定的知识和技能,习得良好的情
Vortx 4D环境模拟器是一款在家庭或办公室等舒适的环境中重建虚拟环境的智能产品。它能智能分析虚拟世界里的实时环境场景,将屏幕中的環境效果转化成现实的感觉,比如风、热和冷,用户能真实地感受到这一切的环境。Vortx 4D环境模拟器是游戏爱好者发明创造的,也是为了游戏爱好者而发明的,所以用户可以轻松将其与电脑连接,插入接口就可使用,简单方便。
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有益尝试,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探索,方能走在改革的前列。教师还要精诚合作,发
近一阶段,界首市住建委和工程质量监督站集中10天时间,对全市所有在建的公共建筑工程和居住建筑工程建筑节能应用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建筑节能应用工作的健
四川省广元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于2014年引进"共创"课程。课程开展五年多来,收获了学生们的肯定和喜爱,究其根本,乃是因为"共创"课程的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且课程中的每个
目的:观察鼻咽癌高转移细胞5-8f的顺铂敏感性受Serglycin稳定干扰的影响,并对干扰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建立Serglycin稳定干扰的鼻咽癌高转移细胞株,分为三组:实验组5-8fK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