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为什么有七种颜色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d3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彩虹的物理原理 彩虹是人们时常看到的一种自然界的光现象.每当五彩缤纷的彩虹当空挂时,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争相观赏这种大自然美景.古时有人说,那是寂寞的嫦娥在云端歌舞挥起的彩绸;也有人说,那是仙女为窥视人间在云中搭起的彩桥.不管是彩绸,还是彩桥,都只不过是神奇的传说罢了.而现实中的彩虹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说到彩虹的形成,人们常把它跟.雨后.联系在一起.很多人认为只有.雨后.才能出现彩虹.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雨后.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这固然是事实,但是在阳光下,喷泉或瀑布的周围也会出现彩虹;在夏天,街上奔跑的洒水车的后面,有时也会出现一段彩虹;用喷雾器在空中喷雾也可形成彩虹…….显然,那种说彩虹仅在.雨后.出现,是对彩虹的成因还不十分了解造成的.只要知道空气中存在有形成彩虹的条件,就自然知道不一定要下雨才有可能出现彩虹.
  在中学物理课上,有个.光的色散.实验:取一个棱镜,让一束白光穿过狭缝射到棱镜的一侧面,通过棱镜后,前进方向改变,在白色光屏上形成彩色光带,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与彩虹的颜色很相似.但是空气中是不可能有三棱镜存在却又能形成彩虹.这是何故?这是因为空气中飘浮有大量的小水滴.当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滴上,一个个的小水滴就像棱镜似地把白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对阳光起分光色散作用. 阳光是如何在小水滴中产生分光色散现象? 阳光射入小水滴,即从空气这种媒质进入水这种媒质,发生一次折射,由于构成白光的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紫光波长最短,其折射率最大,红光波长较长,其折射率最小,其余各色光则介乎其间.因此,光线在小水滴内产生分光现象,各色光同时在小水滴继续传播,遇到水滴的另一界面时被反射回来,重新经过小水滴内部,出来时再一次发生折射回到空气中.这样,阳光在小水滴中进行了两次折射和一次全反射就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当空气中的小水滴数量很多时,阳光通过这些小水滴,经过反射和折射作用,射出来的光集中在一起,天空中美丽的彩虹就形成了. 平时,我们看到的多数是一条彩虹,视角(从地面至虹顶的角度)约42°.有时在彩虹的外边还能看到一条颜色顺序与这条彩虹恰好相反,且较暗一些的另一条虹,这条叫副虹.主虹是内紫外红,副虹是内红外紫,副虹又叫霓.霓与主虹为同心的圆弧,两者之间天空比较暗,虹内、虹外天空比较明亮.霓的视角大约51°.它的成因与主虹基本相同.它是阳光在小雨滴中经过两次反射和两次折射而形成的,即折射——全反射——全反射——折射而形成的.在地平面上,我们看到的主虹与霓是半圆形的,那是因为它们下半部分被地面遮住了.若是站在高山顶上,就能看到主虹与霓的大部分.只有在晴朗的天气时,在飞机舱中向下看,才能看到主虹与霓的全貌,即完整圆环. 如果太阳的角度太大(例如在中午前后),或太小(近日出或落日),我们也不易看到虹,又因虹是阳光经小水滴反射进入我们眼睛的,所以彩虹永远出现在太阳的对面,因此.朝虹见于西方,夕虹见于东方.其出现以夏季为主. 主虹为何内紫外红 我们看虹時,有色的光线依着各种角度从小水滴中反射出来,对于某一质点来讲只能把某一种颜色的光线射入我们的眼帘,而从同一雨滴中折射出来的其他有色光或高或低地越过我们的眼帘,不被我们所看到.具体而言,在那些能进入我们眼帘的,并经处于最高位置的小水滴,所折射的光线中,由于红光折射率最小,偏向角也最小,所以才能进入我们的眼帘,我们看到的只是红光,其他色光由于折射率大,偏向角也大,都越过我们的头顶而去.稍低一点的小水滴,也就只能是在折射光线中偏向角比红光大,又比其余色光小的橙色光先进入我们的眼帘,而被我们看到.其余色光中,红光偏低,黄、绿、蓝、靛、紫都偏高,越过我们的眼帘不被我们所看到.以此类推,那些进入我们眼帘,并经处于最低一层位置的小水滴折射后的光线,我们只能看到的是紫光,其余色光都从我们眼皮底下溜走.这样,空中邻接的小水滴中折射出来的光线,形成一条内紫外红的彩虹. 彩虹的气象原理 空气里小水滴的大小,决定了彩虹的色彩与宽度.雨滴越大,彩虹带越窄,色彩越鲜明;雨滴越小,彩虹带越宽,色彩越黯淡.当雨滴小到一定程度时,分光和反射不明显,彩虹就消失.这说明了彩虹的形成直接与空气中雨滴的存在、多寡、大小有着直接关系,反过来说,彩虹跟天气变化有关.例如:如果彩虹的色彩从鲜艳变为暗淡,宽度从狭窄变为宽大,都说明空气中雨滴由大逐渐变小,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空气可能逐渐转向稳定,天气情况渐趋稳定.
  晚虹是一种罕见的现象,在月光强烈的晚上可能出现。由于人类视觉在晚间低光线的情况下难以分办颜色,故此晚虹看起来好像是全白色。
  造成彩虹的光学塬理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亦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当中以40至42度的反射最为强烈,造成我们所见到的彩虹。造成这种反射时,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因为水对光有色散的作用,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有所不同,蓝光的折射角度比红光大。由于光在水滴内被反射,所以观察者看见的光谱是倒过来,红光在最上方,其他颜色在下。
  雨后纽伦堡上空的双道彩虹很多时候会见到两条彩虹同时出现,在平常的彩虹外边出现同心,但较暗的副虹(又称霓)。副虹是阳光在水滴中经两次反射而成。两次反射最强烈的反射角出现在50°至53°,所以副虹位置在主虹之外。因为有两次的反射,副虹的颜色次序跟主虹反转,外侧为蓝色,内侧为红色。副虹其实一定跟随主虹存在,只是因为它的光线强度较低,所以有时不被肉眼察觉而已(参看)。
  彩虹其实并非出现在半空中的特定位置。它是观察者看见的一种光学现象,彩虹看起来的所在位置,会随着观察者而改变。当观察者看到彩虹时,它的位置必定是在太阳的相反方向。彩虹的拱以内的中央,其实是被水滴反射,放大了的太阳影像。所以彩虹以内的天空比彩虹以外的要亮。彩虹拱形的正中心位置,刚好是观察者头部影子的方向,虹的本身则在观察者头部的影子与眼睛一线以上40°至42°的位置。因此当太阳在空中高于42度时,彩虹的位置将在地平线以下而不可见。这亦是为甚么彩虹很少在中午出现的塬因。
  彩虹由一端至另一端,横跨84°。以一般的35mm照相机,需要焦距为19mm以下的广角镜头才可以用单格把整条彩虹拍下。倘若在飞机上,会看见彩虹会是完整的圆形而不是拱形,而圆形彩虹的正中心则是飞机行进的方向。
  苏格兰上空的双重彩虹1307年时欧洲已有人提出彩虹是由水滴对阳光的折射及反射而造成。笛卡尔在1637年发现水滴的大小不会影响光线的折射。他以玻璃球注入水来进行实验,得出水对光的折射指数,用数学证明彩虹的主虹是水点内的反射造成,而副虹则是两次反射造成。他準确计算出彩虹的角度,但未能解释彩虹的七彩颜色。
  后来牛顿以玻璃菱镜展示把太阳光散射成彩色之后,关于彩虹的形成的光学原理才全部被发现。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阐述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是高校培养财务管理专业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之一。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建设进行了思考与研究,提出了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实践能力;财务管理;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
期刊
摘 要:自我情绪的调节是班主任老师必备的教学技能。大专院校的学生心理虽然逐渐转向成熟,但是面对很多实际问题学生的独自处理能力还是稍显不足,甚至因为自我意识过强拒绝接受其他人的建议,这对班主任开展教学工作是有很大的心理挑战的。很多问题的出现都会使人产生负面的心理情绪,大专班级的学生多而散、工作繁杂,在班级管理上会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接下来将结合大专院校的情况来对大专院校班主任工作中自我情绪的调节进行分
期刊
《Ng?u H?ng》这首纯音乐,我第一次听是在姐姐车上。  当时便觉得这旋律独特,歌里定是藏了些什么。于是便瞥了一眼行车显示屏,知道了它的名字。这才罢休。  心里暗暗窃喜,又有一首值得回味的音乐了。只是,之后的日子,这首歌,我却并没有常听。  但有时,事情就是这样奇妙。就像你永远不知道也许月亮最初是地球的一部分,一只蝴蝶也能掀起飓风狂浪,就像你不知道跋涉千里突然有一座小亭会飘摇在山河间,有些人不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也是在不断地创新改革,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上,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逐渐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学生认知上的局限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解题都会习惯性地运用课堂思维去解决问题,很少有学生懂得换个角度考虑,这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弱点。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和视野,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方案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新概念。核心素养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流程有了新的规范,也对课堂教学任务和教学方式有了新的要求。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对教学体系整体以及综合教育取向与学科取向进行改革,使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引言  基于新中考形势,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具
期刊
摘 要:在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知识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唯一重点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作为教学的新元素显得越加突出。在此背景下,为了达成教学的优化,契合能力发展的教学要求标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结合学生能力发展的现实要求,对教学做出有效化的调整。课外活动作为课上教学的延伸补充,其以较强的趣味性和延展性,更加能吸引学生参与进去,若教师可以将课外活动利用起来,学生的发展就可以得到促进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阶段的阅读长久以来都是学生心中的拦路虎,其实并不是阅读内容太难,而是学生未能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致使学生对于阅读缺乏兴趣,望而生畏。纵观古今中外,诸多学者、专家都提除了思维导图在辅助思考方面的重要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详尽细致地阐述了应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热忱和进行卓有成效的阅读思考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期刊
摘 要:物理学科和其他科目相比较具有明显的区别,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通过物理实验,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并对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有效的归纳,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 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基于此,文章就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教学现状以及教学改革创新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实际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中学物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逐步迈向了信息化教育时代,而信息技术也早已渗透在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也使得信息技术能力也成为了当代优秀人才的必备基础技能。因此,构建初中信息技術的高效课堂教学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将就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生;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前言: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提升学生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积累,对于世界、社会认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对外界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一旦受到激发便能更加自主地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为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培养基础。因此初中政治教师要抓住这一阶段初中生的发展特点,既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正确三观的塑造,更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主,通过引导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