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近2~3年来完成的5个大规模随机抽样、对照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美国高血脂症治疗指南--NCEP第三次成人治疗计划(ATP Ⅲ)于2004年7月发表了最新修订建议(简称新修订)[1,2],建议进一步强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降低胆固醇的治疗。
【机 构】
:
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CIGNAHealthcare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近2~3年来完成的5个大规模随机抽样、对照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美国高血脂症治疗指南--NCEP第三次成人治疗计划(ATP Ⅲ)于2004年7月发表了最新修订建议(简称新修订)[1,2],建议进一步强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降低胆固醇的治疗。
其他文献
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是治疗烧伤的重要环节,理想的创面外用药在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时起到关键作用[1].1999年至2004年我们对我院烧伤科238例烧伤患者的366个创面进行硝酸银明胶剂临床用药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调节人体血压、电解质、血容量、心血管结构的改变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RAS中极其关键[1,2].AngⅡ只有与特异性血管紧张素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3].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就是通过阻滞AngⅡ受体I型(AT1受体)使得AngⅡ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降压目的,对心脑血管及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颌颈部深度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常出现瘢痕增生、挛缩,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严重影响.从2000年4月至2003年12月,我院采用全厚或中厚皮片移植治疗颌颈部晚期深度烧伤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9月共收治中度以上创伤患者465例,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及救治原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对自1985年1月至2004年8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9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6例,死亡3例.手术前确诊4例,2例保守治疗成功.17例手术治疗,平均切除肠管240 cm.结果表明,厌食、腹部饱胀不适、症状体征不符的腹痛和可能存在的高凝状态是早期诊断本病的线索,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扫描血管重建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早期诊断及适当的溶栓抗凝治疗可避免肠
患者女,31岁.因咳嗽、咽痛1个月,心悸、气短胸闷2周,于2001年8月11日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少量白色痰,伴咽痛,无发热及寒战.自服头孢氨苄和止咳药(药名和用量不详),1周后咳嗽和咽痛减轻.入院前2周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和无力,活动及劳累时加重,休息可缓解,因自服药物不佳,故于2001年8月11日入院治疗.病后无咯血,无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少尿、浮肿,饮食欠佳,睡眠及大小便正常.
了解心搏骤停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是院前判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帮助我们在院前急救中尽快明确诊断,针对患者的原发病进行治疗,提高复苏的成功率。
患者女,91岁,于2004年3月2日18:00突发头晕恶心伴呕吐2次急诊入院,血压升高.当时无腹痛、腹泻,无发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外伤史.体格检查:体温36℃,血压19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78次/min,神志清,精神紧张,颈软,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肝脾不大,腹无压痛、无包块,腹水征(-);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尿常规检查无异常,外周血红蛋白97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