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古代民族,有关他们的历史文献并不多见。巴人是何时从历史的迷雾中破茧而出的?《山海经》中的寥寥数语可作参考:“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从这段记录可见,巴人的身影在新石器时代已经隐约可见了。商周时期,巴人活动于清江流域。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三峡流域、嘉陵江流域遍布巴人的足迹,纵然历经迁徙,依山傍水的环境一直是其永恒不变的家园。
特殊的地理环境产生了独特的青铜文化,而从这些出土器物中,也能窥见2000多年前巴人贵族们丰富多彩的饮食生活。
酒是古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在重庆涪陵小田溪战国晚期墓地曾出土一件凤鸟纹错银铜壶即是盛酒器。其通高55.9厘米,壶身侈口,方唇,溜肩,弧腹,圈足。肩部有对称铺首衔环,壶盖顶上有对称鸟形耳四个。全器遍施错银工艺,主体纹饰为变形凤鸟纹与变体蟠螭纹。
金银有美丽的色泽,并且有良好的延展性,属于贵重金属,故在先秦时期即被贵族用来镶嵌于青铜器上做装饰,此种工艺通称为“金银错”,现在常称“ 错金银”。错金银的工艺程序是先在青铜器表面预先铸出或錾刻出图案、铭文所需的凹槽,然后嵌入金银丝、片,锤打牢固,再用蜡石将其打磨光滑,达到突出图案和铭文的装饰效果。该工艺约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
巴人上层社会生活、祭祀用器中常使用错金银工艺。且此地的错金银形制与纹饰多具有楚文化风格,反映出巴楚之间的密切关系。当然,这种交流是巴楚贵族之间的礼物馈赠还是因战争而来的战利品,不得而知。我们可以试想一下,2000多年前这些器物发着金灿灿的光芒,还镶嵌着行云流水般的银线,二者交相辉映,在贵族宴饮、祭祀的场景下,是多么绚烂夺目、金碧辉煌。
还有一件于小田溪战国晚期墓葬出土的鳥形尊,整体看起来是一只造型奇特的鸟。它头顶有冠,嘴巴阔且短,双目圆睁前视,大耳脖粗,体态肥大,短尾巴,还有一双蹼足。其身上和脖子上铸刻羽毛形纹饰,从纹饰中残存的绿松石片推测,该鸟形尊铸造之时应在纹饰中通体镶嵌绿松石,精美异常。在商周青铜器中,各种动物造型的尊多见,专门用于祭祀时候盛放过滤后的酒。该件器物与三晋文化的鸟兽形尊造型相似,但嘴上有孔,背上却没有灌酒的口,比较特别,到底作何使用不得而知,或许是巴人的一种改造创作吧。
在小田溪战国墓地还曾出土一套完整的组合餐具——战国青铜俎豆夹组合。俎的用途很广,既是直接载牲的盛食器,也是承放各种器皿的承托器。豆是盛食器,主要盛放肉酱、腌菜一类食物。夹则是取用食物的餐具。
《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使用豆的数量为“二十六”,诸公“十六”、诸侯“十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仪礼·士丧礼》记载礼器的出场顺序是先出酒,豆、笾(盛干果的竹器)、俎依次出,《礼记·曲礼上》记载羹中有菜的需要使用夹。
《周礼·醢人》中对“ 馈食之豆”有详细记载:“醢人掌四豆之实……馈食之豆,其实葵菹、蠃醢、脾析、蠯醢、蜃、蚳醢、豚拍、鱼醢。”这其中,葵菹是秋葵的腌菜或酸菜,蠃醢是田螺肉酱,脾析是碎切牛肚,蠯醢是蚌肉酱,蜃是蛤蜊,蚳醢是蚂蚁卵酱,豚拍是小猪仔肩胛肉,鱼醢是鱼肉酱。
这套组合餐具体现了巴人上层社会的餐饮习俗与祭祀礼仪。其出土时,铜豆内附着的鱼醢的痕迹,也验证了文献的记载。
古人云:“釜之小者曰鍪”,鍪同釜一样都是圜底的炊具,多见于巴人生活之地,其用法和我们现在煮饭烧水用的锅一样。鍪因其小巧便于携带,常用于行军途中。
战国卷云纹带盖铜鍪出土于涪陵小田溪战国墓地,通高20. 5厘米。这件带盖铜鍪一侧有辫索耳,耳上有铜链与盖钮相连。盖中心装饰一组巴蜀符号,外区饰卷云、连珠纹一周,盖边缘饰巴蜀符号三个,口沿下刻一组巴蜀符号。
在一件青铜容器上刻有多组巴蜀符号的现象极为少见。且作为炊器的鍪,少见有如此精细的做工,可见其应为巴人上层贵族在特定场合使用。
2000多年的时光流转,埋葬了巴人许许多多的过往,我们面前只剩下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勾勒出他们曾经的故事。那些贵族们,在宴饮享乐之时,在祭祀先祖之际,用着精心铸造的青铜器具,伴随着阵阵乐音,觥筹交错……
特殊的地理环境产生了独特的青铜文化,而从这些出土器物中,也能窥见2000多年前巴人贵族们丰富多彩的饮食生活。
酒器绚烂夺目
酒是古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在重庆涪陵小田溪战国晚期墓地曾出土一件凤鸟纹错银铜壶即是盛酒器。其通高55.9厘米,壶身侈口,方唇,溜肩,弧腹,圈足。肩部有对称铺首衔环,壶盖顶上有对称鸟形耳四个。全器遍施错银工艺,主体纹饰为变形凤鸟纹与变体蟠螭纹。
金银有美丽的色泽,并且有良好的延展性,属于贵重金属,故在先秦时期即被贵族用来镶嵌于青铜器上做装饰,此种工艺通称为“金银错”,现在常称“ 错金银”。错金银的工艺程序是先在青铜器表面预先铸出或錾刻出图案、铭文所需的凹槽,然后嵌入金银丝、片,锤打牢固,再用蜡石将其打磨光滑,达到突出图案和铭文的装饰效果。该工艺约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
巴人上层社会生活、祭祀用器中常使用错金银工艺。且此地的错金银形制与纹饰多具有楚文化风格,反映出巴楚之间的密切关系。当然,这种交流是巴楚贵族之间的礼物馈赠还是因战争而来的战利品,不得而知。我们可以试想一下,2000多年前这些器物发着金灿灿的光芒,还镶嵌着行云流水般的银线,二者交相辉映,在贵族宴饮、祭祀的场景下,是多么绚烂夺目、金碧辉煌。
还有一件于小田溪战国晚期墓葬出土的鳥形尊,整体看起来是一只造型奇特的鸟。它头顶有冠,嘴巴阔且短,双目圆睁前视,大耳脖粗,体态肥大,短尾巴,还有一双蹼足。其身上和脖子上铸刻羽毛形纹饰,从纹饰中残存的绿松石片推测,该鸟形尊铸造之时应在纹饰中通体镶嵌绿松石,精美异常。在商周青铜器中,各种动物造型的尊多见,专门用于祭祀时候盛放过滤后的酒。该件器物与三晋文化的鸟兽形尊造型相似,但嘴上有孔,背上却没有灌酒的口,比较特别,到底作何使用不得而知,或许是巴人的一种改造创作吧。
各类小菜组合
在小田溪战国墓地还曾出土一套完整的组合餐具——战国青铜俎豆夹组合。俎的用途很广,既是直接载牲的盛食器,也是承放各种器皿的承托器。豆是盛食器,主要盛放肉酱、腌菜一类食物。夹则是取用食物的餐具。
《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使用豆的数量为“二十六”,诸公“十六”、诸侯“十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仪礼·士丧礼》记载礼器的出场顺序是先出酒,豆、笾(盛干果的竹器)、俎依次出,《礼记·曲礼上》记载羹中有菜的需要使用夹。
《周礼·醢人》中对“ 馈食之豆”有详细记载:“醢人掌四豆之实……馈食之豆,其实葵菹、蠃醢、脾析、蠯醢、蜃、蚳醢、豚拍、鱼醢。”这其中,葵菹是秋葵的腌菜或酸菜,蠃醢是田螺肉酱,脾析是碎切牛肚,蠯醢是蚌肉酱,蜃是蛤蜊,蚳醢是蚂蚁卵酱,豚拍是小猪仔肩胛肉,鱼醢是鱼肉酱。
这套组合餐具体现了巴人上层社会的餐饮习俗与祭祀礼仪。其出土时,铜豆内附着的鱼醢的痕迹,也验证了文献的记载。
炊具小巧便携
古人云:“釜之小者曰鍪”,鍪同釜一样都是圜底的炊具,多见于巴人生活之地,其用法和我们现在煮饭烧水用的锅一样。鍪因其小巧便于携带,常用于行军途中。
战国卷云纹带盖铜鍪出土于涪陵小田溪战国墓地,通高20. 5厘米。这件带盖铜鍪一侧有辫索耳,耳上有铜链与盖钮相连。盖中心装饰一组巴蜀符号,外区饰卷云、连珠纹一周,盖边缘饰巴蜀符号三个,口沿下刻一组巴蜀符号。
在一件青铜容器上刻有多组巴蜀符号的现象极为少见。且作为炊器的鍪,少见有如此精细的做工,可见其应为巴人上层贵族在特定场合使用。
2000多年的时光流转,埋葬了巴人许许多多的过往,我们面前只剩下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勾勒出他们曾经的故事。那些贵族们,在宴饮享乐之时,在祭祀先祖之际,用着精心铸造的青铜器具,伴随着阵阵乐音,觥筹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