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工程,改革的第一只螃蟹?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称为“云海工程”的一套新的高考综合评价体系今年在云南、海南两省试行。这是国家教育部改革传统高考分数报告办法,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性、个性化评价体系并依托网络化成绩分析报告体系的新尝试。
  
  将“非考试”评价方式引入高考
  6月9日上午,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云南省20多万高考考生,几乎在同一时刻接到一份邀请参加升学指导测验的通知。
  这一测验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和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合作实施的“云海工程”的内容之一。全部测验免费,学生自愿选择参加与否。
  “测验的题目有200多道,问题五花八门,很生活化,你用不着紧张地思考半天,也没有让你简单地回答是或者不是,凭着直觉随便填,挺好玩的。”回忆当时在网上填写测验试题的情景,昆明三中的徐璐同学还忍不住想笑。
  同学们并不了解,这份看似好玩的测验题,实际上在不露声色的情况下悄悄收集了许多连他们自己都没察觉到的“个人秘密”,并成为指导其填报升学志愿乃至今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参考指南。
  更没有人知道,一场由考试向评价转化的高考改革试验已在悄悄地运行当中。正在云南、海南两省实施的“云海工程”,除了对考生的学科能力进行考核外,还引入了“非考试”的评价方式,如心理测验、问卷调查等,来对学生学科能力以外的素质进行评价。
  从6月26日零时起,参加升学指导测验的云南考生都获得了一份不同于以往成绩通知单的“高考成绩分析报告”。3天后,海南的5万多名考生也拿到了同样的报告单。
  从“通知”到“报告”虽然只有两字之差,完成的却是从考试到评价的巨大转变,对学生所产生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很多考生从中更多的是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不再是沮丧的高考失败者。
  
  云南主动申请要当改革试点
  “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听到“云海工程”第一年试水的信息反馈,在某种程度上感到欣慰:“过去我们嚷嚷了半天的‘从考试到评价’,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拿起来能看见的雏形。”
  2005年,原在北师大任副校长的戴家干刚到教育部考试中心出任主任时,中心内部就有人小声议论说:“嘿!这位新来的主任还显得雄心勃勃的。”
  其时,正是高考改革感到压力最大、气氛最为沉闷的时候。先后启动的几个项目——如春季招生、标准分计算,均因各种原因进展不力,甚至出现了倒退。舆论环境相当糟糕。
  高考改革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往前走?又该怎么走?
  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的直接受益者,戴家干确实还想在高考改革方面有所作为,“因为这是事关社会公平的大事,能够激发多少青年人的青春梦想啊!”
  和许多官员不同,戴家干从不惧怕到网上交流,也敢于对媒体和公众发声。他公开表示要“改造我们的考试”,提出高考改革要从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转化的思路,同时沿着这个方向开始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
  2006年、2009年考试中心两次引进学生能力国际评价PISA项目,组织多个省市进行试测研究,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评价技术的手段;2008年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植入评价理念,形成了分类评价报告;2010年、2011年两次高水平院校联考中的评价实践,也得到了考生和招生院校的高度认可。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的目标要求,戴家干立即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对此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小型试验,努力将教育改革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目标推进。
  要实现从考试到评价的转变,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还需要有一个高水平的团队,以解决科学命题、科学测量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支撑能力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找到改革的志同道合者?
  2010年11月的一天晚上,在昆明的一家宾馆里,来云南参加“两基”国检的戴家干与云南省招生考试院院长、云南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华山就高考改革作了深入交流。
  听说考试中心正在海南做考试评价的改革试点时,朱华山主动提出申请:“云南虽然地处西部,但这些年来,无论是改革的外部环境,还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性建设,我们都具备参与这项改革的条件!”
  
  将自主招生与多元评价尽快对接
  向学生提供多元评价的报告,这只是高考改革走出的最初一步。但在进入招生环节以后,学校按照高考总分排名,由高分到低分录取的方式基本没有改变。
  一直对改革怀有紧迫感的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不甘于此。他说:“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那种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支离破碎,永远陷于点上的改革只会制造新的矛盾。看准了的事情就应该大胆去干!改革不能总是慢慢等,慢慢来,因为那么多学生、那么多家长早已等不起了!”
  尽管教育部考试中心小心翼翼再三强调要把握好高考改革的节奏,但敢冒风险的罗崇敏还是要在自己权力所及的范围内知难前行。日前,云南省教育厅已作出决定,从今年开始,省属高校将推行高校院系专家录取制。招办将考生按院系或大类投档,各校组成的专家团队在客观分析考生的综合素质情况之后,提出是否录取的建议。新生入校以后,要根据其特点进行一年跟踪,然后再确定个人的专业培养方向。
  这一举措,意味着云南方面已在主动尝试将自主招生与多元评价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高考制度的改革。
  其实,不只是在高层,基层不少与高考相关的改革也处于静悄悄的进行之中。
  云南有着“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而矿业冶金专业强又是中南大学的一个鲜明特色。7月2日上午,由中南大学与云南省教育厅两家共同尝试的另一种形式的高考改革——高考之后进行自主招生的面试工作在云南财经大学启动。
  具体做法是,在原有的招生计划之外,中南大学再拿出100个名额对云南进行定向招生,云南则为其单独设置一个自主招生的特殊批次,将一本分数线以上、以中南大学为第一志愿的700多名考生作为对象,按照招生计划的两倍人数进行初选,然后由中南大学派出的专家团队按照考生总分成绩+单科成绩+面试进行综合评定的方式择优录取。未被录取者不影响后面的正常录取。
  实际上,中南大学将自主招生放在高考之后的做法已在湖南省内试行了两年,效果很好。对学生来说,大大减轻了在高考之前因提前备战自主招生考试带来的沉重负担;根据高考后的成绩和个人兴趣来选择志愿,避免了盲目性,减少了功利性。对高校来说,运用高考的成绩帮助筛选学生,既减少了学校单独组织考试的巨大成本,也增强了学校自主招生的主动性。
  有资深专家认为,这一方法与目前普遍实行的考前自主招生最大的不同在于,以前学生参加自主招生是入门资格,高考成绩是结果;现在是高考成绩是入门资格,学校自主招生是结果。也就是说,考后自主招生既让更多的学生真正拥有了选择权,也让更多的学校拥有了自主权。
  据悉,中南大学将高考后自主招生的做法拿到省外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试验,是有关部门今年批准的唯一改革试点。
  “将学生的选择权还给学生,改变学生学非所长、一考定终身的困境;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让学校通过自主招生办出各自特色。”让人尽其才,这是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将中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高考成绩分析报告”助考生描绘“成才路径图”
  今年的高考,在昆明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谭毅看来,有一个不同于往年的特点:班上的大多数学生填报志愿时都很“干脆”,不似往年那般“纠结”。
  作为带过多届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谭毅深知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的困惑。今年,由于云南省首次推出“高考成绩分析评价报告”,学生们填报志愿时普遍“有主见、效率高”。
  谭老师的这一感觉在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得到了印证。云南省招生考试院院长朱华山介绍,往年全省所有考生完成高考志愿填报需4天,但今年全省22万多名考生仅2天半就全部完成了高考志愿填报。
  今年的云南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效率提高,与考生们收到的“高考成绩分析评价报告”密不可分。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支持下,云南省和海南省开展了一项名为“云海工程”的试点工作,个性化的高考成绩分析报告首次取代简单的高考分数通知单,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
  昆明市第三中学理科考生杨子尧填报完志愿,仍舍不得把高考成绩分析报告从电脑中删除。他说:“这不仅是高考的纪念,也是自己今后发展的有益资料,值得长久保存。”成绩不错的杨子尧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一所高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和许多同学一样,填报志愿时他重点参考了高考成绩分析报告。“它就像诊断报告,不仅分析了我的高考成绩,还直观地指出我的专长和潜力,提出了针对性强的建议,非常有用。”
  与他同校的一名考生,高考成绩不太理想,一时情绪消沉,觉得前途渺茫,他的父母也很着急。令人欣慰的是,这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分析报告提示,他的设计能力“星级”高。这正好与他的兴趣和特长吻合。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填报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心里一下子亮堂了”。
  朱华山说,高考成绩分析报告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优势、特长,有助于考生判断选择更加适合自己就读的专业,有助于他们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也有助于他们描绘“成才路径图”。
  记者了解到,云南考生只要登录“云南招考频道”,输入姓名、准考证、密码等个人信息,就可查阅个人高考成绩分析报告,其中既有学科内容分项表现,又有能力结构分项表现。如数学的能力结构包含有运算求解、逻辑思维、创新应用、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8项能力的分项表现。同时,考生完成问卷调查和升学指导测验,还可获得技术型、研究型、艺术型、经营型和事务型等7大类型专业兴趣和胜任力的自我评价。
  目前,云南省已建立完善的考务指挥平台,计算机网络覆盖全省400多所高级中学和完中,全省实施网上填报高考志愿,同时高考成绩分析、升学指导测验报告等所有信息均免费向考生提供,因此所有考生都能够及时获取内容丰富的高考成绩分析报告。
  高考成绩分析报告不仅有利于考生填报志愿,也悄然改变着教育评价的方法和理念。
  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的赵德荣一家,之前没少为今年参加高考的孩子报考什么专业而争吵。“家长是靠有限的经验积累来指导孩子填报志愿,往往不能让孩子信服,做家长的也很苦恼。”他说。
  没想到,高考成绩分析报告“摆平”了他和孩子之间的分歧。“一开始,孩子只想选报金融、建筑、医学等专业,但分析报告表明他更适合从事综合性相对较强的工作,这与家人、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评价是吻合的,孩子选择专业的角度一下子转变了。”赵德荣说:“‘高考成绩分析报告’的科学评测不仅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工具,也是家长读懂孩子、老师了解学生的工具,对所有家庭和学生都是有益的。”
  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说,作为第一年的试验,高考成绩分析报告今年不与招生“挂钩”。但是,这项工作引入了教育评价的新方法,是推动高考评价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云南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推动这项改革试点。
  (本刊综合《中国青年报》、新华网)
  
  [名词解释]
  云海工程
  “云海工程”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云南、海南两省实施和开展的一项关于考试评价制度试点改革的专项工程。其目的是为考生提供内涵更加丰富、具有诊断与发展导向功能的评价报告;帮助考生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自己,更好地选择高校和专业,做好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为高校的招生部门提供丰富的考生背景信息和多维度的评价信息,推动高校多元化录取工作的开展;监控中学校本评价的有效性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成效,调整基础教育领域的过程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的关系,给基础教育积极的教学反馈,从而改善考试与基础教育的关系,并形成良性互动,缓解现阶段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云海工程”引入了“非考试”的心理测验、问卷调查等,以此对学科能力以外的素质进行评价,使高考分数报告方式的内涵更加充实、信息更丰富、更具有评价意义。
  今年是“云海工程”实施的第一年,面向考生的高考分数报告改革是今年的重点。明年还将对高考成绩进行更为深入的数据挖掘,进一步分析高考成绩与学生的个人背景、学习行为、校本成绩、中学教学、教育投入等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针对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各种评价报告,提供给高校、中学和教育行政部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