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失的地平线》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消失的地平线》描述了香格里拉喇嘛和山谷居民的生活状态及处世态度,体现了与中庸思想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度契合。本文以中国传统中庸思想为基础,以适度原则为指导思想,分别从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三个方面,对蕴含在作品中的生态道德思想及伦理道德思想进行研究。进而发现希尔顿的自然观与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在构建生态道德、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及人与自我和谐统一等方面有诸多相同之处,这充分体现了不同文化在追求和谐生存的进程中有着共通的指导思想,它为当今全球生态危机问题提供的解决之道赋予了小说重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 《消失的地平线》;中庸思想;天人合一;适度原则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010-02
  一、《消失的地平线》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希尔顿的自然观与中国传统思想有诸多相同之处。小说中没有当时西方社会所风靡一时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自然哲学的精髓,即在大自然按照其自身规律发展变化时,人类活动行为与其保持一致,并在精神上与之保持和谐。[1]
  这里不仅有瑰丽的自然景观,大自然还赐予了善良的山谷居民丰富的矿藏资源——黄金。虽然香格里拉的山谷居民生活在道路险要、几近封闭的山谷之中,物质补给也主要来源于农耕,但他们并未肆意开采,他们仅仅是在亨舍尔的带领下,利用黄金与外界进行生活所需的物质交换,保证正常的生活,亦购买古籍、乐器、收集艺术品来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使这一小型社会向着更加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这一过程清晰的表明了山谷居民不仅肯定了自然客体——黄金的内在价值,而且突出了生命主体的积极参与,以及在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中庸的适度思想,所谓“无过亦无不及”,通过适度合理的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而满足正常生命需求与精神需求,从而很好地实现和维护了人与自然之间良性互动的发展关系。
  小说中,作者除了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外,还塑造了巴纳德这一典型的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物形象,更深层次的引发读者对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巴纳德作为一名商人有着对物质资料所蕴含价值极其强烈的敏感度。香格里拉先进的中央供暖系统、房间内富丽高雅的装饰以及厅内陈列的各种艺术珍品都让巴纳德嗅到了金钱的气息。因此,巴纳德每次去山谷里都有很强的目的性,结果他真的在山谷中发现了很多矿脉,他也因此解开了香格里拉富丽堂皇背会的秘密。之后,他得到寺区的许可,可以随意地在山谷里探矿,因为村民们听到他是勘探矿物方面的专家,并且可以帮助他们增加黄金产量时都很开心。巴纳德也沉浸在他能在这里发财的美梦中,并且幻想着当他再次返回美国且告知家乡人他可以带着他们找到黄金,也许他们就不会急着把他送进监狱了。
  虽然小说中未明确写出巴纳德加量开采黄金最后的结局,但也已经表明适度物质索取的天平发生了严重偏移,由此来警示人类过度物质贪欲定会带来危险。中国传统生態思想虽然不是应生态危机与人性危机而生,也没有系统性地对人性欲望提出批判,但是,它对人性中的弱点与阴暗早有察晰。先贤孔子主张“克已复礼”,就是要人们克制自己的私欲,以道德理性约束自身,而这里的“礼”,则是解决有限的生活资料与无限的欲望之间矛盾的最高准则,启示人们凡事要做到有礼有度。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切行为提升到人类理性、自我约束的伦理道德行为高度去认识和把握。[2]作者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分别从和谐与失衡两个方面就行设置,无疑是在启迪人类“适度”的重要性。人类要保持与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适度则是基础。
  二、《消失的地平线》中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以来人们所需处理的最重要的实际问题,不仅关乎其自身发展,更会影响社会的发展。而小说中希尔顿在处理这一关系问题时,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以爱人为核心,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3]
  小说中香格里拉职权者与喇嘛及山谷居民用他们特殊的方式保持着稳定与和谐。香格里拉的喇嘛们所属的民族多样,他们信仰的宗教以及拥有的习俗也不尽相同。山谷里也还有其他的寺庙,不完全受香格里拉的控制,也不必遵循相同的清规戒。因为香格里拉智慧的职权者有包罗万象之心,认为宝石有多个面,每一种宗教并非绝对真理。他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做任何事都有尺有度。活佛在执行教义中教权有度,这里的人们也保持节制有度、纯洁有度、坦诚有度。蓝月亮谷的管理方式是对人们不断进行善行教导,山谷的居民认为对陌生人息慢、刻毒争辩、争强好胜等都是不可做的。在“和为贵”的伦理指导原则下,人人真诚友好,共同维护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
  小说中同样也对人与他人相处时所导致的关系失衡做了进一步阐释。张告诉过康维这里很少有关于女人的争执,因为横刀夺爱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他们还有一种更为大度的“谦让思维”——在女方同意下,一个男人会把她让给另一个男人。张提醒过康维若真的爱上罗珍也是很正常的事,但要保持适度,而且只有留在香格里拉,才会“永葆青春”,一旦离开,面对的也许就是死亡。但在对罗珍强烈的爱意面前,康维觉得整个世界都轻如鸿毛。他对活佛食言了,他曾在活佛圆寂时心里允诺会接管香格里拉,然而还是被过度的“爱”征服了。当康维和马林森一起离开香格里拉后,马林森下落不明,康维住进了重庆的修道院且失去记忆,而香格里拉妙龄的罗珍却变成了重庆修道院医生见过的世上最老的女人,最终患上了热病,不久就死去了。他们违背了山谷男女爱恋的“适度原则”,更触碰了自然的神圣。
  这一让人哀婉伤心的结局归根到底都是因为“过度”,康维与马林森对罗珍过度的“爱”,以及他们三人都没有对自然的神秘法则心存敬畏。荀子曰:“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趋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4],因而切不可为了满足自身私欲而过度索取,礼义常存于心,才能保证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消失的地平线》中的人与自我的关系
  人与自我的关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人与自我的和谐及人与自我关系的失衡。[5]
  所谓人与自我的和谐即人自身的身与心的和谐,也就是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谐。“富润屋,德润身”是儒家的著名古训,告诫人们精神修养可以使身心和谐。香格里拉活佛,每日以书为伴,进行严苛的自我修炼,吸食草药并做特殊的呼吸训练。他练就心灵感应术,只要他在场就会对某种病人产生积极地影响。他也曾在山谷里发现了金矿,但不为所动,而更吸引他的却是当地的植物和药草。 正如中国传统佛教所倡导的那样不為物质利益所动,只是潜心修炼,吸取自然之精华以滋养身心,这也是活佛健康长寿之秘诀。活佛修身立德,使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达到高度的和谐,只是为“延缓衰老”而不求“长生不老”,他深知万事万物都有其本身固有的自然规律,修炼身心只为在有限的生命中更有智慧。
  同时,小说中所体现的人与自身关系的失衡问题更值得深入的思考。在一次与康维的交谈中,巴纳德曾谈起他之前的生活。他每日饮食与作息极不规律,还要不时地查看证券行情,无时无刻都有一大堆麻烦事需要处理。这样高压高强度的生活一度使他精神压抑,医生建议他静养,因而他每年秋季也都会去棕榈滩疗养,但他觉得那里也总是那么的喧嚣。但在香格里拉就不一样了,他开心地说:“在这儿我感觉我找到了医生建议的最适合我的环境,而且这种感受妙不可言。”[6]
  值得注意的是,巴纳德所遭受的精神压抑是无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在高度发达的物质经济社会给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下,人们并不能很好地与自身调和,因而造成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严重失衡。倘若换一种思维,“适度”的去做每一件事,正如活佛所说:“我们始终保持适度的积极性。”[7]因此,中国儒家传统中庸思想将“适度”作为最高准则,做事的适度积极会使内心更加乐观健康,这一伟大哲学思想给面临巨大精神压力的现代人提供了有效良方。
  四、结论
  通过对《消失的地平线》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发现,詹姆斯希尔顿的自然观与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一样深邃且多元,他倡导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宇宙观;重视与人为善、仁爱真诚的人际交往;强调自身肉体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中庸的适度思想在《消失的地平线》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希尔顿对这一伟大哲学思想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追求安定团结、和谐美好社会时的共同夙愿。同时,天人合一思想也为解决当今生态危机问题与伦理道德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指南,由此研究《消失的地平线》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更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程爱民.论梭罗自然观中的“天人合一”思想[J].外国文学研究,2009,(02):62-70.
  [2]鲁春芳,郭峰.柯尔律治自然观与中国“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比较与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80-86.
  [3]王春林.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21(003):22.
  [4]雷震.和谐社会的两种建构模式——荀子霍布斯政治哲学思想比较[J].学术交流,2011,(02):6.
  [5]王中栋.从“天人之分”到“天人合一”——荀子的生态伦理观新论[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18(003):18-25.
  [6]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M].迟文成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82.
  [7]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M].迟文成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108.
  作者简介:刘晔,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在读,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日益强盛,文明建设越来越完善,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使用敬称。在使用敬称的一些环境里,面向受众,经常会出现“您”和“您们”的字样,给人以迷惑。本文从“您”和“您们”的历史、语法现象进行分析,讨论了“您们”用法是否具有规范性。在努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应该努力提高基本文化素质,辨析“您”与“您们”的正确用法。  【关键词】您;您们;历史背景;语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H136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信仰的图腾,而以虎为图腾信仰的民族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图腾信仰文化,虎文化也依旧在中华大地上留存。中国朝鲜族文化是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聚居在东北地区的朝鲜族自古以来对虎文化有着深刻的情结。东北人民对“虎”的情感经历了从畏惧到崇敬、打击和保护的转变,这种虎文化对朝鲜族民族团结和民族意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提倡民族自信的大文化背景下,本文进一步探
期刊
【摘要】语码转换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是语言接触的结果之一,它普遍存在于双语或多语社会中,也存在于二语或多语学习者中。本文在谈论语码转换及其功能的基础上,讨论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及语码转换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关键词】二语习得;语码转换;语言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6-0127-02  语码转换(Co
期刊
【摘要】本文从梯级逻辑的角度,解决留学生在对意愿义“要”进行否定时存在用“不要”代替“不想”的偏误。意愿义“要”为强肯定,其否定为弱否定“不想”。“不想”用于陈述或转述句子主语的否定意愿。而“不要”是言者主语将否定意愿强加给受话者。  【关键词】梯级逻辑;否定意愿;言者主语;句子主语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6-01
期刊
章一 忘川路口  经过了江南十二楼的一番风波,冼红阳、越赢、杜春、叶云生、白小川五人乘坐飞刀沈家的船只,自寒江而至大西南。  旧友重逢,真是人生至大喜悦。下船后,几人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先行休整一番。  较之京城又或江南,这间小客栈可说是十分简陋。越赢笑言:“这间还算是好的,再往后到了不理原,只怕连客栈也没得住了。”  冼红阳并未来过大西南,道:“我听传言,都说不理原这里十分险恶,到底是怎样一个险恶
期刊
【摘要】本研究对《桃花扇》中的极度程度副词“最”“极”“至”“绝”进行逐个考察,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来源、使用频率、组合能力、句法功能、适用句式等进行统计并分析,试图系统、客观地梳理出《桃花扇》中极度程度副词在用法、分布上所呈现出的特征。  【关键词】《桃花扇》;程度副词;极度副词;统计语言学;近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营造了完完全全中国化的氛围,却用着西方的文明、西方的习惯来冲击它。她尝试在小说中寻得某种平衡,一种东西方文化调和的美。本文分析了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原因,以及《倾城之恋》中几点中国化的特点与其相应的西方文化冲突。  【关键词】 《倾城之恋》;中西文化;张爱玲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
期刊
【摘要】 柏拉图所著《文艺对话集》作品中运用了苏格拉底的“论辩法”,把各方观点以对话的形式将矛盾抽丝剥茧逐层揭露,从而引向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其中,在“法律篇”中,谈论文艺教育、诗歌创作过程中读者与诗人的关系以及诗歌与诗人在检查制度中的存在等问题,表现了柏拉图作为贵族政体对文艺创作话语权的掌握。本文主要围绕《文艺对话集》“法律篇”中关于文艺创作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浅谈自由审美下的文艺创新观点。  
期刊
【摘要】 虽然《说苑》是一部杂著类编,只能算在稗官野史之列,然而细读下来,却有其独特的价值。本文便以《说苑》第一卷《君道》为例,谈谈《说苑》一书的叙事艺术、人物塑造和文学价值。  【关键词】 《君道》;《说苑》;叙事艺术;人物塑造;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006-02  一、《说苑》及《君道》简述  《
期刊
【摘要】 身体书写一直是女性作家建构话语权的重要方式,萧红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自身经历在小说创作中对女性身体进行书写,以此消解男权制话语,让历史听到更多女性的声音。本文从母体动物化、女性遭受的外部暴力和饥饿状态等角度来分析萧红早期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的女性身体书写,揭示王阿嫂等底层妇女的悲惨命运及其对女性话语权利的重构。  【关键词】 萧红;《王阿嫂的死》;身体书写  【中图分类号】I20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