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那只爱情的蝴蝶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1984年9月参加工作的。10月,在村里当书记多年的父亲查出了重病,虽经济南、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多方治疗,不到花甲之年的父亲,还是于1985年中秋节永远离开了我们。家里,留下了一病不起的母亲,正在上学的11岁的弟弟、17岁的妹妹,三间土房,几千元的债务。
  这个时期,正是我欲成家立业的年龄。不断有领导和同事给介绍对象,谈过两个,但都是在正式确定关系前,看看我“家”,跟我提出分手的。其中有一位我深爱的女友分手后,让介绍人给我捎来一封信并夹了二百元钱,说:“你人很好,我很喜欢你,但我没能力与你一起支撑你这个家。我知道这几个月你在我身上花了总共不到一百元钱,我给你捎去二百,算是对你全家今后生活的祝福。”
  这封信让我哭了大半夜。
  不久,同乡介绍了一个女孩,见过几次面后,她的条件太好了,我更不抱希望了,并做好了到农村找一个的准备。凡是不抱多大希望的事,处理起来就显得坦荡。我们相处几个月后,临近春节,城市生城市长向来没在农村过过春节的她忽然给我提出,要陪我回故乡过春节,说:“你父亲刚去世,今年春节你家肯定过不愉快,我陪你回去,也让你妈高兴高兴。”
  我也没多想便写信告诉了家里,很快便收到了妹妹的挂号信,她责怪我说:“你怎么还不接受上两次的教训,你真认为看过你这个穷家后,真会有女人跟你?咱娘也说了,谁再给你介绍媳妇,你就说,你没有父母,没有弟弟、妹妹。俺不忍心再拖累你了,为给咱爹治病,你借的那几千块钱,秋后等卖了棉花和粮食就慢慢还你……”
  读过这封皱皱巴巴的信,我泪水涟涟,更能想象得出,写这封信时,母亲和妹妹及刚谙世事的弟弟,又哭成何等程度?
  离原定回故乡的日期愈来愈近,她拿着母亲特意塞给她的几百元钱,给我母亲及弟弟、妹妹不停地购买过年用的东西。
  我忽然带着一位漂亮的女孩回家,读不出母亲及弟弟、妹妹脸上呈现出的是喜还是悲。了解我家境的邻居们,更是把家中好吃的、好用的,自觉拿了出来。
  第二天起来望着荡漾着一脸疲倦做早餐的她,便问她休息得如何?她说:“你说你家条件差,这次我可真正体验到了。与你妹妹聊完天刚想睡觉,墙上掉下一块巴掌大的土块,差点没砸着我,光怕你家这土房子倒了,吓得我好长时间睡不着。刚睡了一会儿,一只老鼠又踩着我头发跑了过去。吓得我再不想睡了,就与你妹妹聊天。我说,农村这结婚的被子真宽真长。你妹妹问,你怎么知道是结婚被子?我说,你哥说是借的西边你刚结婚的堂哥家的。听我这随便一说,你妹妹就很少说话了,光落泪。”
  我走出屋门,正好碰到似乎还没擦干泪的妹妹与一脸沮丧的母亲在一起聊天,我问妹妹:“昨晚为何哭?”
  母亲和妹妹往外走了几步,妹妹还没回答我,两眼闪着泪花的母亲先开了口:“你咋这么傻?啥话都说,借个东西也告诉人家,要不都不跟你?如果这个再不跟你了,你都二十六七了,再往哪儿找去?”
  我家的“穷”,并没影响我俩的感情。
  返城的长途汽车上,我给她讲了故乡许多贫穷故事。她说:“听介绍人说你父亲当了多年的大隊书记,我认为你家会比别人家强一些,我看也不强,甚至不如别人家。”我说:“我爹是一位廉洁的官;再者,在我故乡这个穷地方,想贪,贪啥去?”
  车又走了一段路,我一脸真诚地对她说:“那天介绍跟给你妈说,因我爹是大队书记,去世后上级每月要给我娘几十元的困难补助,我落实了一下这是没有的事。富裕地方才有,在我们这贫困地方没有。”
  她羞涩地把头扭向我,低声说:“你认为介绍人的话我都信?我早向我们单位的你们一位同乡落实了,你们这穷地方根本没有这个待遇。但我最喜欢你的真诚,这比金钱和财富更重要。”
  第二年的金秋时节我们结婚后,妻子给我提出的第一个大的要求,就是把母亲和弟弟、妹妹从贫困的故乡接到城里来。我说:“就这三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哪容得下老少五口人生活?并且,咱们家几个月后,又要增加人口了。”
  经过几次家庭会议,最后决定先解决母亲一大心病——把刚上初中的弟弟,接到我们家,转到城里上学。
  到今年,我们结婚整整三十年了。
  责任编辑:曹景峰
其他文献
每次面对大海,我都渴望在一望无际的海平面上发现奇迹:一个漂浮在水面上的小黑点儿,一颗生命的种子。  有谁会相信,人所共知的海南岛椰林壮观,竟然是由海上漂来的一颗椰子繁衍而成?经历过充满风险的漫长寂寞与沉浮风险,一颗生命的种子可以创造怎样的奇迹,我们无法想象。  大约五六年前吧,清晨我在三亚湾海边散步,偶然看到路边草丛中一颗干裂枯萎的椰子壳里长出一株翠绿纤细的叶苗儿,我很担心新生命的不幸夭折,遂把它
期刊
转眼间,白玉兰开了谢了,接着杏花开,桃花开,梨花开……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花儿们娇笑的声音。  清明之后,忽然遭遇了一场冷到骨的寒,于是,便有红的、粉的、白的花被催逼得飘落,漫天轻舞着,仿若一首首伤春的歌词。  没有谁能阻止春天一步步走进绿油油的深处。柳树由一抹烟尘般的水墨渐渐浓烈,杨树的穗子张张扬扬地披挂着,虽然,还没有掩住高高枝杈间的硕大鸟窝。可能是春风、春雨滋润了鸟儿们的喉咙吧,时不时地,听到
期刊
老章正在背街小巷买菜,手机响了,是久无音讯的萍女士打来的。她说,一早来人民医院拿到了化验单,待找医生咨询一下就没事了,让老章在医院对面的一家银行门口等她。  老章匆匆跨上公交车,在人民医院站下来,太阳下忒热,便在清扬路边的香樟树下,小花坛边沿的大理石上,用才到手的广告纸垫着,坐下。  萍女士是上海徐汇人,在外地幼儿园工作,退休后将户口迁回上海后,来无锡女儿家逗留,期间,与有人喊他“章工”的老章相识
期刊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喜欢水。一看到有水的地方,我的心情就特别好,就想与之亲近。  也正因如此,每次回家或到外面玩,看到有水的地方,我就会驻足停留,蹲下去,用手一捧,一浇,当那清凉透亮的水从指缝中穿过的时候,那种柔软,那种流动,那种切肤,就像划过我的心灵一般,很舒服,很安静,很亲切。原来,水是用来抚摸的,而不是观看的。  在北方上大学四年,看到的水就更少了。可庆幸的是,还有一条汾河给我欣赏。喜欢去
期刊
二哥是急切地来到这个世界的。  母亲那一跤使二哥不到八个月就来到这个人间,好在先天的不足并没有给他带来肉体上和智力上的什么障碍,这自然是母亲对他辛勤养育的结果。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总在母亲的羽翼下,母亲的怜爱和父亲的不甚喜欢,使他从小就养成了拘谨木讷乃至于有点吝啬的性格。我与二哥相差十来岁,由于他的沉默寡言,所以我们之间就少了一般人家里兄弟之间的那种沟通。  不知为什么,二哥长大了,就和别人一样下放
期刊
13岁那年,我父亲赶场回来后,告诉我考上了初中的消息,还说分数考得很高。可学费在哪儿呢?十几元的学费都凑不齐,父亲连连叹着气。母亲在一边说:“家里不还有几只母鸡,拿去卖了,就可以报名上学了,再穷也不能让娃儿不上学。”父亲嗯嗯地点头,继而又说:“那明天程兴孝(我的另一学名)去云安赶场,把那只大的母鸡拿去卖了,我身上还有点钱,凑起来就够了。”  “我不去。”声音像雷霆般冒了出来。  “你不去就别读书了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村里读小学五年级,哥哥在十几里以外的乡里读初中。那是一个初冬的上午,人们还穿得很单薄。谁料想寒流袭来,气温突降,大雪纷飞。  中午放学回家,母亲愁眉不展,打开木箱把一件件棉衣取出,给我和弟弟都穿上了,母亲唉声叹气地说:“你哥哥咋办呢?肯定冻得受不了了!”吃完午饭,急性子的母亲当即决定,要冒着风雪送棉衣。  只见瘦小的母亲,把棉衣用塑料纸一包,挎在肩上,挑选了一根木棍儿拄在手上
期刊
客居异乡,总忆起故乡羌山的美食,老腊肉、豆腐干、火烧馍、搅团、荞面、血馍馍……齿间的留香,穿肠过肚的痛快,是地域灵魂灼灼其华的外化,是心底乡愁绵绵长惆怅的寄托。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血馍馍。  冬至后的羌寨,家家戶户开始杀年猪,几个人拉来肥猪,抓腿的拽耳朵的扯尾巴的,一起动手,把猪摁倒用麻绳绑定,抬到长长的宽板凳上,地上放一个大盆准备接猪血,杀年猪大戏便正式上演。肥猪被几个壮汉牢牢地摁住,杀猪匠用刀
期刊
小时候,因为穷,没有鞋穿,赤脚上学、玩耍是常有的事。大人们干农活时常穿的也只有草鞋,就是用稻草编织的鞋子,可谓“土法上马,就地取材”。有点和红军长征时所穿的草鞋相似。至于“草鞋是船,爸爸是帆,奶奶的叮咛载满舱……”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却怎么也是体会不到的。若是下雨天或冰天雪地,能有一双水鞋穿,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了。至于用手工织成的布鞋和棉鞋,买来的解放鞋(也称胶鞋)和塑料凉鞋,那个时候就是奢侈品。
期刊
夜,静得出奇,一切仿佛都已沉寂在夜的黑里。  家里的兰花品种不少,主要是君子兰、蝴蝶兰,再就是蟹角兰。前二者在花卉中,也算得上是榜上有名了,我虽然也喜欢它们,要论起钟爱的程度,总不及默默无闻的蟹角兰。去年,因回老家過年,放在卧室中的它,被暖气烘得差点枯萎,可是它最终还是挺了过来,这倒是令我刮目相看。  今夜,我坐在花盆的旁边,细细地端详着它,宛如在看着一个多年相知的老朋友,此刻的它,应该是正值风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