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的高效性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一节课)通过课堂教学,高质量地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将脑、手、口结合统一起来,使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
我校的“SQ135活力课堂”已开展近两年。SQ是“双桥”的前两个字母,“135活力课堂”即:坚持一个中心(SQ活力课堂),三个原则(有趣、有情、有理),五个要求:目标让学生清楚,疑问让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经历,结论让学生得出,方法让学生总结。每一节课都要力求达到这五点,每一个课堂程序不一定这五个要求逐一完成,但要真正实现,以体现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学习的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在其中起到引导点拨难点的作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活力课堂”的准备工作
1.创造优美舒适的教学环境
一个舒适的环境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班级有计划地选择并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心情舒畅地学习,实现愉快教学。首先,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从个人情绪、语态语调上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站在同学中间,穿梭于每一组之间;教室里课桌椅的摆放要有利于学生的讨论学习,将学生分为人数相当的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课桌围在一起,这间接体现了活力课堂的有趣、有情的要求。
2.组织学生预设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事先要备好该节课教学内容的大体方向和重难点所,向学生明确提出,然后组织学生合理预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既要让学生“知道”本课内容又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在自己的能力基础内提出并“升华”出学习目标,从而在分析教材时能准确而敏锐地抓住所教知识的重点、难点及疑问点,有效地开展教与学。
二、活力课堂的实践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全过程,并从中获得学习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下面以八年级上册课文《说屏》为例说明活力课堂的教学方式。
第一环节是老师对文本的大体解读和学生对文本设置学习目标。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说屏》是一篇说明文,屏是一种很美的东西,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见到,但在古代富贵人家里却是较为常见。它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呢?这篇文章就向我们介绍了屏。你想从这篇文章里弄懂什么知识?
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目标,有的能提出两点,有的能提出三点,老师又提示学生本文的文体,提醒学生要掌握文体知识。最后学生提出了如下几个目标:①明确什么是屏以及屏的作用、种类;②本文用上了哪些说明方法和哪种说明顺序,语言特点如何;③对待屏的正确态度。
第二环节就是组织学习的过程。
老师:要想全面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就必须弄清课文结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归纳出各个部分的内容。5分钟后组内交流各自答案,小组代表综合本组意见并板书。
接下来的程序是:阅读—交流—归纳并板书—科代表综合点评,得出结论。这个环节体现了“过程出学生经历,结论由学生得出”的理念,解决了目标1和目标2中的“说明顺序”。这中间有学生争议“屏”的特点是否有“功能与美感相结合”这一点,老师便给学生分析,最后明确有这一个特点。这个环节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并没有全部放手。
目标2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是本课的重点。基于前面几篇课文已经讲解了说明方法的知识,本文这个内容不再作小组交流讨论,而由单个学生直接找句子分析说明。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的可以直接反驳纠正。这个环节用时约10分钟。这里也出现了争议:“屏者,障也”这个句子有的认为是下定义,有的认为是作诠释。双方各持一词。最后老师引导区别的方法:下定义的判断方法是:“甲是乙,乙是甲”,行不通的是作诠释。这个环节体现了疑问让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经历,结论让学生得出的理念。
第三个环节是知识点的应用。为了巩固本课的学习目标,老师还出了几道选择题,它与中考的题型接轨,用课件显示给学生来做,做错的题目也是由学生分析讨论后再明确。
第四个环节是由学生代表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并着重指出疑难点,提醒同学们注意。这个环节体现“方法让学生总结”的理念。
如果还有时间,老师可以布置一道练笔:模仿本文介绍屏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种生活用品,如电视、电风扇、沙发、桌子等。字数150字左右。这个环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运用能力。
三、活力课堂关键在“活”
活力课堂重在“活”,讲求高效,而不在于形式的固定。45分钟里,有30分钟是学生独立学习分析,或个人,或集体讨论完成。教师只针对同学们难以自行完成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如果某个知识点确实很难而学生难以独立解决,如比较难理解的诗歌赏析课和古文理解,老师也不硬性规定自学30分钟,也可以是老师讲解20分钟,学生练习15分钟,师生归纳提升10分。总之,活的课堂讲究有实效,学生要真正掌握知识点,学生要独立归纳,寻找规律。
为了做到“有实效”,教师的备课要充分,每一个知识点要精选练习,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有针对性的出题测试讲评。我们不反对语文课也可以细化到题目,像理科习题那样来做,或模仿练笔,或答题分析,或赏析要点。一篇课文的知识点比较多,为避免学生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教师的作用就是引线、牵线、提线,把课堂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满堂灌”。
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实现高效的活力课堂。然而,能不能实现“高效”,跟学习主人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联系。我们在打造活力课堂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惑,需要们去寻找出各种办法来解决。
四、打造中学语文高效课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授课进度与讲求实效之间的矛盾
一篇课文由学生自学、分析、讲解、练习的深度和广度都没有办法跟老师直接讲解相比,时间的把握更是一大问题。要想深入自学、归纳、提升,所花时间起码是教师直讲的2倍以上,而一本书的内容又要求在期末前学完。这就很难办得到。往往到了期末,课堂时间要被无奈的老师所剥夺。
2.课堂形式的灵活与学生参与率之间的矛盾
学生语文水平较好的班级,可以实现高效,但我校是九义教育我农村学校,一个班里有2|3多的学生语文表达实在糟糕,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低,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所以这种课堂自律较强的学生就会有收获,而自律性低的学生收获就难说了。
3.课堂回答精英化与课堂实效之间的矛盾
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性格差异就更不用说。活力课堂要求回答讲解的机会很多,由学生教学生的机会更多。这样,那些胆量与口才出众的同学就独领风骚了。久而久之,那些不太说话或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就成了课堂的陪衬员,或者根本是置身事外,给课堂实效打了折扣。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既有教师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我校的“SQ135活力课堂”已开展近两年。SQ是“双桥”的前两个字母,“135活力课堂”即:坚持一个中心(SQ活力课堂),三个原则(有趣、有情、有理),五个要求:目标让学生清楚,疑问让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经历,结论让学生得出,方法让学生总结。每一节课都要力求达到这五点,每一个课堂程序不一定这五个要求逐一完成,但要真正实现,以体现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学习的任务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在其中起到引导点拨难点的作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活力课堂”的准备工作
1.创造优美舒适的教学环境
一个舒适的环境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班级有计划地选择并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心情舒畅地学习,实现愉快教学。首先,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从个人情绪、语态语调上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站在同学中间,穿梭于每一组之间;教室里课桌椅的摆放要有利于学生的讨论学习,将学生分为人数相当的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课桌围在一起,这间接体现了活力课堂的有趣、有情的要求。
2.组织学生预设本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事先要备好该节课教学内容的大体方向和重难点所,向学生明确提出,然后组织学生合理预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既要让学生“知道”本课内容又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在自己的能力基础内提出并“升华”出学习目标,从而在分析教材时能准确而敏锐地抓住所教知识的重点、难点及疑问点,有效地开展教与学。
二、活力课堂的实践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全过程,并从中获得学习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下面以八年级上册课文《说屏》为例说明活力课堂的教学方式。
第一环节是老师对文本的大体解读和学生对文本设置学习目标。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说屏》是一篇说明文,屏是一种很美的东西,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见到,但在古代富贵人家里却是较为常见。它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呢?这篇文章就向我们介绍了屏。你想从这篇文章里弄懂什么知识?
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目标,有的能提出两点,有的能提出三点,老师又提示学生本文的文体,提醒学生要掌握文体知识。最后学生提出了如下几个目标:①明确什么是屏以及屏的作用、种类;②本文用上了哪些说明方法和哪种说明顺序,语言特点如何;③对待屏的正确态度。
第二环节就是组织学习的过程。
老师:要想全面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就必须弄清课文结构,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归纳出各个部分的内容。5分钟后组内交流各自答案,小组代表综合本组意见并板书。
接下来的程序是:阅读—交流—归纳并板书—科代表综合点评,得出结论。这个环节体现了“过程出学生经历,结论由学生得出”的理念,解决了目标1和目标2中的“说明顺序”。这中间有学生争议“屏”的特点是否有“功能与美感相结合”这一点,老师便给学生分析,最后明确有这一个特点。这个环节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并没有全部放手。
目标2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是本课的重点。基于前面几篇课文已经讲解了说明方法的知识,本文这个内容不再作小组交流讨论,而由单个学生直接找句子分析说明。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的可以直接反驳纠正。这个环节用时约10分钟。这里也出现了争议:“屏者,障也”这个句子有的认为是下定义,有的认为是作诠释。双方各持一词。最后老师引导区别的方法:下定义的判断方法是:“甲是乙,乙是甲”,行不通的是作诠释。这个环节体现了疑问让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经历,结论让学生得出的理念。
第三个环节是知识点的应用。为了巩固本课的学习目标,老师还出了几道选择题,它与中考的题型接轨,用课件显示给学生来做,做错的题目也是由学生分析讨论后再明确。
第四个环节是由学生代表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并着重指出疑难点,提醒同学们注意。这个环节体现“方法让学生总结”的理念。
如果还有时间,老师可以布置一道练笔:模仿本文介绍屏的方法,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种生活用品,如电视、电风扇、沙发、桌子等。字数150字左右。这个环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运用能力。
三、活力课堂关键在“活”
活力课堂重在“活”,讲求高效,而不在于形式的固定。45分钟里,有30分钟是学生独立学习分析,或个人,或集体讨论完成。教师只针对同学们难以自行完成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如果某个知识点确实很难而学生难以独立解决,如比较难理解的诗歌赏析课和古文理解,老师也不硬性规定自学30分钟,也可以是老师讲解20分钟,学生练习15分钟,师生归纳提升10分。总之,活的课堂讲究有实效,学生要真正掌握知识点,学生要独立归纳,寻找规律。
为了做到“有实效”,教师的备课要充分,每一个知识点要精选练习,预设课堂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有针对性的出题测试讲评。我们不反对语文课也可以细化到题目,像理科习题那样来做,或模仿练笔,或答题分析,或赏析要点。一篇课文的知识点比较多,为避免学生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教师的作用就是引线、牵线、提线,把课堂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满堂灌”。
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实现高效的活力课堂。然而,能不能实现“高效”,跟学习主人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联系。我们在打造活力课堂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惑,需要们去寻找出各种办法来解决。
四、打造中学语文高效课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授课进度与讲求实效之间的矛盾
一篇课文由学生自学、分析、讲解、练习的深度和广度都没有办法跟老师直接讲解相比,时间的把握更是一大问题。要想深入自学、归纳、提升,所花时间起码是教师直讲的2倍以上,而一本书的内容又要求在期末前学完。这就很难办得到。往往到了期末,课堂时间要被无奈的老师所剥夺。
2.课堂形式的灵活与学生参与率之间的矛盾
学生语文水平较好的班级,可以实现高效,但我校是九义教育我农村学校,一个班里有2|3多的学生语文表达实在糟糕,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低,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所以这种课堂自律较强的学生就会有收获,而自律性低的学生收获就难说了。
3.课堂回答精英化与课堂实效之间的矛盾
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性格差异就更不用说。活力课堂要求回答讲解的机会很多,由学生教学生的机会更多。这样,那些胆量与口才出众的同学就独领风骚了。久而久之,那些不太说话或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就成了课堂的陪衬员,或者根本是置身事外,给课堂实效打了折扣。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既有教师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