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在广州由李邦耀策展了一场名为“物质之欲”装置作品展,展览是在全球经历的一场金融风暴的洗礼之中,而且展览展出的是以现成品和对现成品的重新改造,以及运用新媒体等多种材料媒介的实验艺术,因而显得特别有趣。展览不仅充分展现了80后年轻一代对艺术不同以往的文化态度、价值取向,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现代艺术语言的独特理解和把握,也折射了全球化背景下,物欲对他们多重视角探询事物本质的深刻影响。
作者均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他们陪伴着中国物质消费时代的发展而成长,形成各自独特的对“物质”的视觉体验和态度;分别以生命演变与工业文明变迁中的矛盾张力,生存状态与物质空间的关系,对物质世界里个人多重身份加以讽刺与提问,在物欲横流的都市生活中流露真实的情感,探索事物本质的多重视角。
而我感兴趣的不是他们表达了什么,而是他们那些独具特点的表现手段和艺术语言引起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他们运用于装置作品的各种综合材料,最后都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着,但它们又与传统的“雕塑”迥异其趣。
过去,也许是我们因为米开朗基罗在谈及雕塑的构图时说过的一句话。“一尊好的雕塑必须是从山上滚下来完好无损。”他还说:“关于雕刻,……是用从石块凿去多余的东西而构成的,”我们对雕塑的概念总与结实的体积、稳固的摆放,耐久的材质联系在一起。
物象在空间中的相对性取决于人对空间的认识。装置中的物象在现实空间中表现出不完整性,人们对‘真相’就无法揭露,于是对未知的外空间有了强大的欲望追求,人之欲便引发了出与入的相对行为。
在现代消费时代里,“人”与“物”无法分离,“物”在空间中所占据的比例远大于“人”,而“物”在生存空间中所占体积由人来决定。现在,人化了的空间不断在扩张,可是,自然的外空间却被无限地缩小。在相对缩小的大空间里,我们只能穿梭在出与入的空间中喘气。
无疑,作者们所运用的艺术语言表达了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至于它们是不是雕塑?算不算雕塑在这里已经不重要了。这也许就叫做“得鱼忘筌”了。
通过运用综合材料和新媒体的装置艺术,我们确实看到它对传统的“雕塑”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超越和挑战。
雕塑,如按《辞海》对它下的定义是:【雕塑】“造型艺术”之一。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以各种可塑的(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如金属、石、木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一般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类。
不管是《辞海》对它所下的定义,还是我们按照我们专业传统的理解,雕塑的最为本质特征是运用三维立体的艺术语言。因而我们尝试给雕塑下一个更能体现它的本质特征,更为“专业”的定义:如【雕塑】是指具有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包括泥塑和雕刻。泥塑,有直接用泥塑造而成。也有上彩的,称彩塑。雕刻则包括用大理石、花岗岩、玉石等硬质材料,以及竹、木、牙等雕刻而成的艺术作品。也包括用红铜、青铜、铁、不锈钢,以及金、银等贵重金属铸造而成的塑像。形式上包括浮雕、圆雕。
然而,无论我们给雕塑下怎样详尽的定义,似乎绵软而纤细的丝线,透明而薄的塑料,形体随着充气而膨胀的橡胶,闪烁而耀眼的LED灯,行走中的活动人体,都与坚实永固的雕塑属性相去甚远。现代艺术,特别是运用综合材料的装置艺术的出现,挑战了传统对雕塑所下的定义。雕塑,似乎已经到了该给它重新定义的时候了。
也许,这个名之为“物质之欲”的装置艺术作品展,所展现的装置艺术运用的综合材料以及新媒体语言,可以视为拓展雕塑概念内涵与外延的一个极好的形象注脚。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市场经济特别活跃,需要物质支撑的大型雕塑工程在金融海啸袭击之下大受影响。然而,这里的实验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实践没有因此而停顿,他们富于探索性的艺术实验仍在进行,他们思想、观念依然活跃,并依然给艺术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这就是实验艺术家在金融海啸袭击之下真实的生存状态。
作者均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他们陪伴着中国物质消费时代的发展而成长,形成各自独特的对“物质”的视觉体验和态度;分别以生命演变与工业文明变迁中的矛盾张力,生存状态与物质空间的关系,对物质世界里个人多重身份加以讽刺与提问,在物欲横流的都市生活中流露真实的情感,探索事物本质的多重视角。
而我感兴趣的不是他们表达了什么,而是他们那些独具特点的表现手段和艺术语言引起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他们运用于装置作品的各种综合材料,最后都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着,但它们又与传统的“雕塑”迥异其趣。
过去,也许是我们因为米开朗基罗在谈及雕塑的构图时说过的一句话。“一尊好的雕塑必须是从山上滚下来完好无损。”他还说:“关于雕刻,……是用从石块凿去多余的东西而构成的,”我们对雕塑的概念总与结实的体积、稳固的摆放,耐久的材质联系在一起。
物象在空间中的相对性取决于人对空间的认识。装置中的物象在现实空间中表现出不完整性,人们对‘真相’就无法揭露,于是对未知的外空间有了强大的欲望追求,人之欲便引发了出与入的相对行为。
在现代消费时代里,“人”与“物”无法分离,“物”在空间中所占据的比例远大于“人”,而“物”在生存空间中所占体积由人来决定。现在,人化了的空间不断在扩张,可是,自然的外空间却被无限地缩小。在相对缩小的大空间里,我们只能穿梭在出与入的空间中喘气。
无疑,作者们所运用的艺术语言表达了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至于它们是不是雕塑?算不算雕塑在这里已经不重要了。这也许就叫做“得鱼忘筌”了。
通过运用综合材料和新媒体的装置艺术,我们确实看到它对传统的“雕塑”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超越和挑战。
雕塑,如按《辞海》对它下的定义是:【雕塑】“造型艺术”之一。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以各种可塑的(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如金属、石、木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一般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类。
不管是《辞海》对它所下的定义,还是我们按照我们专业传统的理解,雕塑的最为本质特征是运用三维立体的艺术语言。因而我们尝试给雕塑下一个更能体现它的本质特征,更为“专业”的定义:如【雕塑】是指具有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包括泥塑和雕刻。泥塑,有直接用泥塑造而成。也有上彩的,称彩塑。雕刻则包括用大理石、花岗岩、玉石等硬质材料,以及竹、木、牙等雕刻而成的艺术作品。也包括用红铜、青铜、铁、不锈钢,以及金、银等贵重金属铸造而成的塑像。形式上包括浮雕、圆雕。
然而,无论我们给雕塑下怎样详尽的定义,似乎绵软而纤细的丝线,透明而薄的塑料,形体随着充气而膨胀的橡胶,闪烁而耀眼的LED灯,行走中的活动人体,都与坚实永固的雕塑属性相去甚远。现代艺术,特别是运用综合材料的装置艺术的出现,挑战了传统对雕塑所下的定义。雕塑,似乎已经到了该给它重新定义的时候了。
也许,这个名之为“物质之欲”的装置艺术作品展,所展现的装置艺术运用的综合材料以及新媒体语言,可以视为拓展雕塑概念内涵与外延的一个极好的形象注脚。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市场经济特别活跃,需要物质支撑的大型雕塑工程在金融海啸袭击之下大受影响。然而,这里的实验艺术家,他们的艺术实践没有因此而停顿,他们富于探索性的艺术实验仍在进行,他们思想、观念依然活跃,并依然给艺术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这就是实验艺术家在金融海啸袭击之下真实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