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陵 由政敌为崇祯改建的明帝陵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forvi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陵对市民开放过。基主是亡国之君明崇祯帝朱由检,合葬的有他的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朱由检吊死在煤山。说他是亡国君主,他自己不认可,后人也觉得他冤。他当入明君之列,自称手下多是亡国之臣。清顺治帝说他不善用人。崇祯帝到死都不知被清用了反间计,镨杀了袁崇焕。明亡的大局早在他登极之前就已成定数了。
  傍着陵墙,拐到山包上把车停在陵门口,那感觉就像面对着一座大庄园。陵门前有一通汉白玉石碑,看着显得单薄,没太在意。个高的就站在一块石块上向里望,看着一米八几的同伴那种艰难翘首的样子,我心灰意懒。还好,陵园里有人,而且知道我们要来。一直在等着?喜出望外哦!
  思陵是妃子坟改建的。崇祯帝生前选过陵址,据说在天寿山陵域内已选不出吉壤,吉壤在其外,蓟州凤台山,即清东陵一带。那里虽是吉地,但治陵起工的吉日却是在甲申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之后。李自成率农民军攻下北京城崇祯自杀恰是崇祯十七年的三月十八日,那片吉壤为清王朝的帝王所用,根本与他无缘。是风水师看出了天意而且算准了明亡的时间还是后人杜撰了崇祯选陵的故事?思陵作为帝陵真是惨,没有崇伟的明楼,没有举楼的方城,殿也是没有的。殿曾有过,明楼也有过,但都不是明帝陵的规制,李自成是将他草草下葬的,清顺治帝为笼络人心,改妃陵为帝陵,取名思,下旨按帝陵改建增建陵园,可谁又肯用心呢?建得草率毁得也快。到乾隆朝,除修葺又提升了一下规格,有的加高有的扩建,城台明楼都有了,宝城城墙却是单墙,城台上的明楼又岂可与明建明帝陵相比?自然的风剥雨蚀加上盗墓贼的活跃,这后追的明帝陵还能有什么?荒草掩着的殿基很小,殿基后的陵冢离得很近,陵前的建筑就像现代的哪位富户的大坟,方城只有一道单墙,墙正中有一个可登的小规模的方台。可草丛中的石供却奇,和哪座帝陵的石供都不一样,从艺术的角度上说不是逊于众帝陵的石五供,而是奇秀于那些石五供。它的石座矮,没有雄霸威严的气魄,白白的,如雪如芒,前后两套,前面的一套五个独立的器件,正中的香炉方鼎形,左右各一烛台,最两边是石花瓶。后面的一套,高高的石供案上五个花盘,盘上雕橘,雕柿,雕石榴、寿桃、佛手。供案和器皿通体花纹,造型讲究,雕工极细,只有懂得古纹图古案器的人才能解读,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只觉得有一种秀雅庄严的美,美得有点让人回肠荡气。特别有意思的是前五供那两个人高的大烛台台腹四面雕着人物故事,只知道是故事,却参不透故事出于何典,人物雕的都是谁,在干什么,反正是才子佳人一类。由于有了石供上的石雕,上到单墙城台上的石碑处看石碑时就格外仔细了。果然不负众望,碑座上,先看到的是左右两面母狮小狮的图案,母狮的神态有点沉重,阴郁着脸,小狮却活泼生动,或戏珠状,或吸乳状;正面雕五龙,后面雕五麒麟。说是麒麟,不过是身披铠甲的五兽,有的是象,有的是鹿……五兽形神不一,蹄子也有差别,一兽一个样,同是鹿形,本应只是个头大小的差别,细辨,角和蹄子却完全异类了。思陵的石雕在十三陵帝陵中是很另类的。石碑是清顺治皇帝敕建的,属于清代作品,上面有大学士金之俊奉敕撰写的碑文。这位大学士,写文时大概是很尴尬的,皇上让写,不得不写,为亡国之君撰碑文,不能说好话,也不能说坏话,说什么,怎么说?他最终说出来的话挺有意思:与治同道,没有不兴的;与乱同事,没有不亡的。崇祯失天下,有原因,不是一般亡国之君可比。顺治帝研究过明史,说过这样的话:崇祯尚为孜孜求治之主,只是任用不当,卒致寇乱,身殉社稷。
  给崇祯做评价,是史学家们的事。我们想知道的,是那石五供究竟怎么回事,是崇祯占了田贵妃的便宜?李自成作为反明领袖,对崇祯帝已是厚待了。他总不能花重金去为崇祯皇帝选地造一座皇陵吧?自己的事还顾不过来呢。清顺帝也不会给崇祯过厚的隆恩,改妃坟为帝陵,建殿宇楼台,还能怎么样!石供是明作品还是清作品,从分析崇祯入葬史大概很难分析出来,只有存疑,只有欣赏,那真是难得的艺术品,国宝。为思陵石刻艺术兴奋着,也听到了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土匪头子盗思陵,盗后不几天就被部下杀了。那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事。十三陵,被盗过且盗成功的帝陵,大概只有思陵一座。
  游走未开放的明帝陵时,遭遇了几拨开着车拉家带口的游“野陵”的人。野陵的开放有诸多的艰难,不是说想开放就能开放的。保护文物是第一紧要之事。
其他文献
普宁,一个听上去都让人觉得内心平静的地方。如果你来到了位于普宁市最西端的鲘溪乡,就可以真正体验到那一份来自大自然的祥和。鲘溪乡原为鲘溪林场,仅仅71平方公里乡域面积内,森林覆盖率超过91%,可谓一座自然天成的氧吧。1.4万的鲘溪乡人,民风纯朴,热情好客,客家文化底蕴厚重,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鲘溪乡从名字上就与水有缘,龙江从这里发源,境内鳊鱼产量丰富,故而得名。鲘溪山水钟灵毓秀,山成林,水纵横,袅
在吾乡泰州,馓子是小吃,又是礼品。人们看望生孩子的亲友女眷,定会送馓子、浆皮、红糖、老母鸡,据说这四种食物有滋补和催奶的功效。  坐月子的妇女吃的是泡馓子,用鸡汤泡,或以热红糖水泡。馓子泡软后,香味更重,缥缈雾气在碗的四周上扬,此时捧碗吃馓子的少妇,如同腾云驾雾的仙女,这话大概也说到伊的心里了。有的美食,确实能让人恍如神仙。  泡馓子热气腾腾,可馓子古名却叫“寒具”,两个名字,两极格局。寒具听起来
护国关帝庙碑  北京的街巷胡同,藏着华夏文明的文化基因。这种现象,绝非京城之所独有。深入其中,方知手头资料之匮乏,个人学识之浅陋。查资料也是再学习的过程,查的愈多,愈有以卵击石、蚍蜉撼树之惑,也愈加小心翼翼。20世纪90年代至今,仅仅20余年的光景,北京老城的街巷胡同变化之快,即令人咂舌,遑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正史之外,记下世间况味,于个人而言,也算甘苦自知,不失为一大乐事。能力有所不逮,倒在其
横立村口的房屋式永寿廊桥。  廊桥,又称篷桥、棚桥、厝桥、凉桥。光泽境内山清水秀,溪涧纵横,全县有溪河110多条,有溪河就有桥。据清版《光泽县志》记载,该县历史上建桥约200座,遍布城乡,其中有廊桥数十座,“邑民建墩上覆其屋”。这些廊桥是从宋朝建县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兴建,至今已有千百年历史。廊桥一般都建在路口、村口和出水口处,一为进出方便,二是讲究风水好。溪水回转,桥挡住财富不会带走,更是作为当地
在炎炎夏季,热情的阳光和不断走高的气温,让人们的衣衫越来越薄,清凉又成为令人怡然的主题。遁入深山,在空调般的清凉盛夏里享受凉爽,无论是风景摄影、漫步森林、追寻历史,还是亲近自然,总能找到一种适合你的休闲方式……  野三关和绿葱坡是湖北省巴东县境内的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在1100米以上,最高达1800多米,夏季的日平均气温不到25℃,如果是在清晨或夜晚,还需要披一件长袖的薄衫,才不会觉得冷。呆在这样
小时候,我们是吃荤油的,并且只有荤油。荤油是菜的香味的唯一来源。妈做菜时,我们总是馋涎欲滴地在旁边看,荤油坛子放在磨盘下的架子里,妈把坛子搬得倾斜过来,把勺子探过去,酌量着一舀,一点荤油便进了勺子。倘若勺子是热的,接触勺子的荤油瞬间融化,勺子一歪,雪白的一小团便滑到锅底,嗞嗞响着,化成茶晶样的一汪。此时,妈必定把葱花扫到菜刀上,向锅里一扬,锅里瞬间便脆响着开了花,一股油脂与葱花拥抱在一起的芳香一下
1博物馆大门外景。2一楼大厅的戏台。3博物馆二楼的走廊展厅。晋商和北京的渊源  从地铁四惠东站出来往东一直走,就能看见一片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群落,建筑的南面便是北京晋商博物馆。说到晋商和北京的关系,当时建博物馆的时候就有争议,有的人说应该建到山西,因为它是晋商的博物馆。但是考虑到晋商在明清时期,是中国的十大商帮之首,是世界的三大商帮之一,所以它是具有国际性的,建到北京来,就是把山西的文化传播出去。
远观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创 作 画《 私 塾 》。私塾是古代主要办学形 式, 由 私 人 设 馆、教授儿童识字、学礼、吟诗、作画等。清代《朱子治家格言》。儿童观察模仿图例。  位于北京东长安街主干线北侧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收藏各类藏品近3万件。常设展览分为妇女和儿童两大主题,共6个基本陈列馆和5个专题展览,涉及书画、服饰、织绣、陶器、瓷器、铜器、玉器、金银器、玩具等多个
滇黔古驿道上的小镇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寨子中,平坝的天龙屯堡是滇黔古驿道上一个非常特别的小镇。  天龙屯堡蛰伏在雄峻的天台山下。石头砌的寨子设计独特。一条条小街曲巷,首尾相连,形似迷宫。幽深的石墙瓦院,壁内设着箭洞,一切还保留着远古战争时代那种平时安居,战乱时易守防攻的建筑特色。特别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个远古荒蛮的大山僻壤之地的村寨里,有一条人工的河渠从中穿过。沿渠两边是石板街巷,人居的房子依街
鲞是一个生僻字,词典的解释為:剖开后晾干的鱼。旧时的宁波,渔民出海捕鱼,来回往往需半年之久。在当时冷库尚未面世,将鲜鱼制成鲞,既能减轻重量,又便于长期保存,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说起鲞的品种,可谓丰富,单以鱼的种类来分,便有带鱼鲞、鲳扁鲞、鳗鲞、鲨鱼鲞、剥皮鲞、乌狼鲞、鳓鲞、螟脯鲞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又数黄鱼鲞最为脍炙人口。  民间相传,千鱼万鱼,比不上鳞光灿烂的石首。何谓石首?就是黄鱼。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