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陈宇,现任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宇副会长长期从事劳动经济、职业科学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参与政府有关政策设计和实施,著有《劳动经济学原理》《现代工资理论与管理》《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分析》《劳动科学体系通论》《走向世界技能强国》《技能振兴:战略与技术》等著作,主编《当代劳动科学丛书》(十卷)、《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等,发表论文、讲话、研究报告逾百篇;主持或参与主持多项国家级、部委级科研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并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项以及其他奖项。其中,与宋晓梧、张小建共同撰写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主报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曾荣获我国经济科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其工作成果以理论高度和可操作性的结合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由于“为发展我国劳动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陈宇副会长受到国务院表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7月12-13日,二十国集团(G20)劳工就业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创新:让就业机会更加充分、就业能力更加适应、就业质量更高”,讨论了全球化、技术创新、工作形式的变化和人口发展趋势对G20国家的深刻影响。本刊就此话题对陈宇教授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陈宇副会长指出,智能制造风靡全球,培养现代劳动者迫在眉睫;越来越多的人将在未来从事智能劳动,教育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教育部门需明确未来教育战略布局。
一、智能制造风靡全球,培养现代劳动者迫在眉睫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陈副会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刊的专访。根据《赫尔辛基新闻》的报道,据波士顿咨询集团近期估算,在今后5年内,机器人将在芬兰普及,这就意味着大概6~10万份工作将由机器人代替,这对于人口只有500多万的芬兰已经是不小的比例。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一趋势在中国也有所显现。您认为这种趋势会对中国有怎样的影响呢?
陈宇:当前的世界和中国已经明显处于一个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的重大转型期。回顾历史,农业文明主要靠对生物能量的征服和开发;工业文明主要靠对石化能量的征服和开发;正在到来的未来文明,已经表现出将主要靠对人工智能和人造生命的能量的征服和开发的趋势。
比如,日本在对比了中日两国制造业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制造业生产一线有7000万名工人,平均月薪3600元人民币;日本制造业生产一线仅有700万名工人,而平均月薪达1.4万元人民币,约是中国的4倍。所以,日本的制造业在薪资方面相对中国没有任何优势。为此,日本计划研发、生产和投入使用3000万台可以24小时工作(3倍于人的工作时间)的工业机器人,相当于增加了9000万名制造业工人,而机器人的“平均月薪”仅合900元人民币,这无疑将一举扭转日本制造业的劣势。事实上,未来5~15年,智能机器人、智慧制造和人工智能将席卷全球,改变传统产业。据我所知,现在中国的大型企业,无论国营、民营还是外资,也都在全力研制机器人,如富士康科技集团已经准备用100万名机器人取代100万名工人。因此,从就业的角度看,首当其冲受到最大威胁的是中国生产和服务一线的1.2亿从事体能劳动的操作执行型工人(即所谓的“蓝领”队伍),而欧美国家的这种类型的工人早在过去近40年中几乎被中国工人全部取代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欧美国家主要受到威胁的不是一线产业工人,而是从事初级知识技能型劳动的所谓“白领”队伍。美国的一项研究估计,最近5年全球将有500万工人被机器人取代。我觉得,这个数字实在是太保守了,仅在中国就应当不止这个数量。显然,近期如何为面临重大产业转型的中国劳动者大军开发和寻找新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是存在的),同时对他们进行适应性转产转业转岗培训(这种教育培训特别困难),是我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在职在岗培训领域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这项工作急需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的紧密协调与合作。
二、越来越多的人将在未来从事智能劳动,教育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教育信息》:英国《每日邮报》2016年7月27日报道,澳大利亚工程师马克·皮瓦茨(Mark Pivac)开发出世界首台全自动砌砖机器人“哈德良”(Hadrian)。它可以一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每小时能砌1000块砖,两天内就能砌完一栋房子。由此可见,智能机器人已经能够在某些方面代替人类。您刚才也提到了中国劳动者要“转型”。那么,“转型”的突破口在哪里?
陈宇:转型的突破口无疑是教育,下面我想谈谈面向2030年的教育。我国教育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但是,近40年来形成的中国新产业工人(即农民工群体) 及其子女,一直在大中城市及其边缘聚集,他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村庄,只能生活在城市郊区或者新形成的小城镇。他们所需要的是职业教育,他们也是职业学校的主要生源。随着我国城镇化运动的发展,以及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二胎化),在2030年前后会形成新的教育需求高峰。届时,中国将有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不同层次的人群都会强烈地追求更加体面的劳动和就业,也就必然追求更高质量的城市教育、职业教育和乡村教育。这将对2030年的中国教育提出巨大而严峻的挑战。毫无疑问,考虑2030年的教育也离不开上述“人工智能、智慧生产、智能机器人,以及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将成为未来生产力的主体”这个大背景。我们只能在这个大背景下想清楚,我们到底要让全国的孩子“学什么、怎么学、 为什么而学”,下面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据悉,在阿尔法围棋(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激励下,世界各国机器人研发机构都提出了自己明确的发展目标。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有3个国家的机构:一是华盛顿大学图灵中心开发的美国考试机器人,其目标是在美国高中生物考试中取得满分(100分),据说目前考试机器人已经能够达到60分;二是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开发的日本高考机器人,其目标是考入东京大学,据说目前也能够达到录取标准的一半以上水平;三是中国科委有关部门立项,科大讯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参与研制的类人答题机器,近期目标是通过高考进入一本学校,而远期目标则是超越95%以上的考生,考上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显然,如果从阿尔法围棋战胜李世石的经验看,考试机器人要实现这些目标一点都不难,因为各国高考试题和变化范围根本不可能和围棋同日而语。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今后,“应试教育”的意义会越来越被质疑。我们要彻底改变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方向和教学方法,摈弃只能适应前工业时代的那一套以文论为中心、以复述为主要方法的教育理念;对工商时代的先进教育理念,要积极、有选择地吸收。比如,美国盛行的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Egineering-Arts-Maths,STEAM)的理念就有许多以目标为导向、实际有效的内容。不过,美国的这套标准现在也暴露出难以完全适应时代迅速发展的弱点。因此,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面向未来,深刻观察并高度概括时代特点和文明发展方向,抓住未来文明的基本特征,找到创建新型教育和推动其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我最近与多位产业和职业专家讨论,深感面对存在大量未知因素的未来时代和未来文明时需要教育观念的根本改变——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人构建起符合时代精神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教授具体内容。纵观中国历史,农耕时代需要的是一种文论思维方式,所以最重要的是读经史子集、做八股文章;工业时代需要的是一种产业思维方式,所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未来时代是数字技术时代,人们最需要的是一种数码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就让孩子熟悉“ 0、1”概念、接触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编码,对数码空间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和想象能力。非如此,我们难以培养出最能适应新时代的人力资源。
无数事实证明,不论在哪个层面上,具有数码思维方式(亦称“数码基因”)的人最能够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趋势。比如,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最具引领方向的顶级创新企业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 马斯克、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等,都有深厚的计算机技术背景,也就是“数码基因”。而且,他们的事业都起步于计算机编程。至今相对落后的大国印度,由于从小学就抓了普及计算机知识、计算机使用和计算机编程等,他们培养的新生劳动力有很强的“数码基因”,大量人员从事全球计算机软件外包工作,还有大批人才直接进入美国高科技公司,如谷歌、微软等。硅谷科技公司高管和技术领军人物中,印度人已经占到1/3。印度总理莫迪去年造访硅谷时居然有5万印度人报名参加欢迎会,由于场地等原因,最后来了1.8万人。难怪他敢在硅谷夸下海口说:“21世纪属于印度!”
由于人工智能和智慧制造的发展,大量新产生的职业、岗位和工作都和计算机使用、计算机控制和计算机编程密切相关。人类新一轮的生产力释放,已经从材料、能源领域, 进入信息和生命领域。过去看似与计算机不相干的生物科学,最终都可以阐述为“生命基因作为一种软件密码的破译和排序”的数码问题。显然,处于平行发展的数码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紧密融合,正在成为人类新科技力量发展不可阻挡的前锋。据此,我的具体建议就是,一定要在城乡教育中,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让孩子们接触计算机、使用计算机、习惯计算机技术,进而掌握计算机编程。当然,这种计算机教育一定不能再是封闭的、生硬的、死记硬背的;相反,应当是活泼的、开放的、自由创造的、高度激发孩子热情和兴趣的,一定要让孩子通过计算机编程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想像力和无限创造性,培养他们对数码世界的直觉和理性。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我国城乡就业和职业更替变化的趋势有哪些呢?
陈宇:人类的劳动活动可以简单地从两个维度来区分:第一,以体能为主,还是以智能为主?第二,是规则性的,还是非规则性的?如果以第一个条件为X轴,以第二个条件为Y轴,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矩阵,以表示今天社会上实际存在的四个工作区域(见图1)。
其中,第一区域为规则性体能劳动(图中左下角)——从事这一区域工作的人员通常被称为“蓝领”,是目前我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但是,这种劳动最容易被智能制造和各种各样的产业机器人或服务机器人所完全取代。这一趋势无可阻挡,我们必须认清这一历史潮流并作出相应对策。
第二区域为规则性智能劳动(图中右下角)——从事这一类工作的人员通常被称为“中低层员工”或“普通白领”,他们是目前我国员工队伍中人数仅次于第一区域的大群体。一方面,这一类工作现在也面临被人工智能、专业软件、智能机器人大量取代的趋势,其中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管理工作。因此,现在欧美已经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你能接受一位机器人老板吗?”但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智能机器和人造生命的发展,大量属于人机接口、人机界面、人机协调,以及相应的人与人关系的新职业、新岗位、新工作被创造出来。同时,对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的使用、管理、监控、维护、修理等工作也发展起来,成为这一区域中产生的新工作的主体。因此,这一区域将成为接收和容纳从上一区域中排挤出来的大量劳动者的主要领域。当然,进入这一区域的劳动者都需要相应的教育和训练。而一个人有无“数码基因”,对他能否迅速接受这一领域的教育培训或者再教育再培训非常重要。
第三区域为非规则性智能劳动(图中右上角)——这一区域是至今无法被人工智能和人造生命取代的人类专属工作区域,其典型工作又可以分为“专业性思考”和“复杂性对话”两大类,主要涉及从零到一的原创性活动;同时涉及商业运行模式的创造、组织和实现等活动。这一区域的工作是人类劳动活动中最精华的部分。这一区域的活动覆盖了科学家、政治家、发明家、创造家、创新式企业家、 高级管理专家以及多数艺术家的劳动。从一定意义上说,从事这一区域劳动的人才的数量多少、水平高低和成果大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第四区域为非规则性体能劳动(图中左上角)——这一领域也是至今几乎无法被任何人工智能和人造生命取代的人类专属领域。不过我最近看到一个视频,德国研制的会打乒乓球的机器人手臂,已经能和欧洲乒乓球冠军对垒。而且,我听说会打羽毛球的机器人也在研制中。严格地说,单纯地、绝对地非规则性体能劳动几乎不存在。因为从事任何非规则性的精巧活动肯定需要强大的智能介入。因此,我们在这里提出这一概念,更多地只是具有理论意义。比如,对于足球、篮球以及各项体能消耗巨大的运动项目,你可以说它们是典型的非规则性体能劳动。但是,如果由于这种划分使人认为贝克汉姆和科比没有高超的智能,恐怕许多人难以认同。而且,我们能够想像在不久的将来,一批顶级足球或篮球机器人运动员活跃在球场上吗?
从农耕社会到工商社会,再到未来社会,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不可阻挡,但也是梯度推进的。在过去近40年中国经济起飞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城当了工人,从事第一区域的规则性体能劳动。而广大城市居民则从这一区域退出,进入第二区域(规则性智能劳动),也有少数人进入第三区域(非规则性智能劳动)。在未来的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这一历史趋势仍不会改变,只是采取了新的形态。智能机器人将进入第一区域从事规则性体能劳动,取代过去的农民工。因此,这些农民工只能转而进入第二区域去从事规则性智能劳动(当然不排除其中的佼佼者进入第三区域从事非规则性智能劳动)。那么,原来在第二区域内从事规则性智能劳动的城市劳动者,他们的出路何在?显而易见,他们中的大多数需要进入第三区域从事非规则性智能劳动。现在,许多人对当前在城市地区开展的人人创新、万众创新活动很不理解,如果他们读懂了这一历史趋势,也许就能理解现在大力推进创新活动的必要性了,不努力进入非规则智能型创新活动领域,城市人力资源还能到哪里去? 下面这个简单的图示表明,作为原动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从事不同类型社会劳动的人群将发生的两种梯度推进——向后迭代和向上迭代(见图2)。
三、教育部门需明确未来教育战略布局
《世界教育信息》:您刚才详细阐述了我国就业及职业更替变化趋势,也谈到了这些更替变化和趋势需要我国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紧密配合。那么,未来我国教育战略布局的重点在哪些方面呢?
陈宇:第一,在文明和历史的转折关头,教育的指导思想要注重帮助人们构建起符合新的时代精神的新思维方式。数码思维方式将取代传统的文论思维方式和产业思维方式,成为新时代人力资源的核心思维方式。为新一代人培育“数码基因”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和目标。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过去提出的核心能力的概念以及核心素质的概念就完全过时了,一切都要推倒重来,而是说要在新的条件下深化过去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素质概念。比如,就认知和表达方面来说,一个人“数码基因”的形成不仅依靠对数码技术的认知与表达,还要依靠对自身的认知与表达、对环境和工作的认知与表达、对合作和组织的认知与表达、对时空和历史的认知与表达,甚至对地球和宇宙的认知与表达等。此外,我们过去提出,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自信力、同情心、好奇心、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挑战精神等应当受到特别保护和鼓励。我们只有把以上各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大多数孩子真正培养成自觉的终身学习者、思考者、交流者、批判者、探索者,成为创新创造的不懈的追求者。
第二,乡村教育、小城镇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有大的跨跃式发展,从培养受教育者的文论思维方式可以跨跃产业思维方式,直接发展成为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数码思维方式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为未来时代培养大量适应规则性智能劳动、拥有“数码基因”的劳动者。显而易见,在这几类教育中,上述对环境和工作的认知与表达、对合作和组织的认知与表达,以及对孩子的态度、技能、行动力的培养和造就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还需要强调的是,实验型课程应当占据这几类教育的重要位置。
第三,城市教育和高等教育同样要坚持培养受教育者的数码思维方式,这两类教育要跃升成为更多以培养研究性、 创造性、创新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培育出更多掌握非规则性认知技能、拥有“专业性思考”和“复杂性对话” 的高超本领的人。在这两类教育中,对时空和历史的认知与表达、对地球和宇宙的认知与表达,以及对孩子的概念整合能力、反思审辨能力、批判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这两类教育中,探究型课程的重要性应当大大加强。
这个世界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快,2015年最热门的很多职业、工种和工作在2001年并不存在了,因为支撑这些职业、工种和工作的科技平台(比如数字移动互联平台)是在最近10年之内才产生的。因此,我们今天也完全无法预测2030年的劳动力市场上到底需要从事什么职业、工种和工作的人才和员工。然而,尽管对15年后的职业、工种和工作我们一无所知,但是能够准确描绘出这种变化的趋势。
对教育部门来说也是这样——可能教育部门完全无法预测2030年教育所需要的具体内容会是什么,但是应根据这种变化趋势,预测出在新的产业背景下,应当提供给受教育者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和核心技能, 让他们能游刃有余地面对未知的新世界。
编辑 许方舟
一、智能制造风靡全球,培养现代劳动者迫在眉睫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陈副会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刊的专访。根据《赫尔辛基新闻》的报道,据波士顿咨询集团近期估算,在今后5年内,机器人将在芬兰普及,这就意味着大概6~10万份工作将由机器人代替,这对于人口只有500多万的芬兰已经是不小的比例。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一趋势在中国也有所显现。您认为这种趋势会对中国有怎样的影响呢?
陈宇:当前的世界和中国已经明显处于一个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的重大转型期。回顾历史,农业文明主要靠对生物能量的征服和开发;工业文明主要靠对石化能量的征服和开发;正在到来的未来文明,已经表现出将主要靠对人工智能和人造生命的能量的征服和开发的趋势。
比如,日本在对比了中日两国制造业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制造业生产一线有7000万名工人,平均月薪3600元人民币;日本制造业生产一线仅有700万名工人,而平均月薪达1.4万元人民币,约是中国的4倍。所以,日本的制造业在薪资方面相对中国没有任何优势。为此,日本计划研发、生产和投入使用3000万台可以24小时工作(3倍于人的工作时间)的工业机器人,相当于增加了9000万名制造业工人,而机器人的“平均月薪”仅合900元人民币,这无疑将一举扭转日本制造业的劣势。事实上,未来5~15年,智能机器人、智慧制造和人工智能将席卷全球,改变传统产业。据我所知,现在中国的大型企业,无论国营、民营还是外资,也都在全力研制机器人,如富士康科技集团已经准备用100万名机器人取代100万名工人。因此,从就业的角度看,首当其冲受到最大威胁的是中国生产和服务一线的1.2亿从事体能劳动的操作执行型工人(即所谓的“蓝领”队伍),而欧美国家的这种类型的工人早在过去近40年中几乎被中国工人全部取代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欧美国家主要受到威胁的不是一线产业工人,而是从事初级知识技能型劳动的所谓“白领”队伍。美国的一项研究估计,最近5年全球将有500万工人被机器人取代。我觉得,这个数字实在是太保守了,仅在中国就应当不止这个数量。显然,近期如何为面临重大产业转型的中国劳动者大军开发和寻找新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是存在的),同时对他们进行适应性转产转业转岗培训(这种教育培训特别困难),是我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在职在岗培训领域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这项工作急需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的紧密协调与合作。
二、越来越多的人将在未来从事智能劳动,教育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教育信息》:英国《每日邮报》2016年7月27日报道,澳大利亚工程师马克·皮瓦茨(Mark Pivac)开发出世界首台全自动砌砖机器人“哈德良”(Hadrian)。它可以一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每小时能砌1000块砖,两天内就能砌完一栋房子。由此可见,智能机器人已经能够在某些方面代替人类。您刚才也提到了中国劳动者要“转型”。那么,“转型”的突破口在哪里?
陈宇:转型的突破口无疑是教育,下面我想谈谈面向2030年的教育。我国教育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但是,近40年来形成的中国新产业工人(即农民工群体) 及其子女,一直在大中城市及其边缘聚集,他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村庄,只能生活在城市郊区或者新形成的小城镇。他们所需要的是职业教育,他们也是职业学校的主要生源。随着我国城镇化运动的发展,以及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二胎化),在2030年前后会形成新的教育需求高峰。届时,中国将有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不同层次的人群都会强烈地追求更加体面的劳动和就业,也就必然追求更高质量的城市教育、职业教育和乡村教育。这将对2030年的中国教育提出巨大而严峻的挑战。毫无疑问,考虑2030年的教育也离不开上述“人工智能、智慧生产、智能机器人,以及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将成为未来生产力的主体”这个大背景。我们只能在这个大背景下想清楚,我们到底要让全国的孩子“学什么、怎么学、 为什么而学”,下面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据悉,在阿尔法围棋(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激励下,世界各国机器人研发机构都提出了自己明确的发展目标。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有3个国家的机构:一是华盛顿大学图灵中心开发的美国考试机器人,其目标是在美国高中生物考试中取得满分(100分),据说目前考试机器人已经能够达到60分;二是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开发的日本高考机器人,其目标是考入东京大学,据说目前也能够达到录取标准的一半以上水平;三是中国科委有关部门立项,科大讯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等参与研制的类人答题机器,近期目标是通过高考进入一本学校,而远期目标则是超越95%以上的考生,考上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显然,如果从阿尔法围棋战胜李世石的经验看,考试机器人要实现这些目标一点都不难,因为各国高考试题和变化范围根本不可能和围棋同日而语。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今后,“应试教育”的意义会越来越被质疑。我们要彻底改变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方向和教学方法,摈弃只能适应前工业时代的那一套以文论为中心、以复述为主要方法的教育理念;对工商时代的先进教育理念,要积极、有选择地吸收。比如,美国盛行的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Egineering-Arts-Maths,STEAM)的理念就有许多以目标为导向、实际有效的内容。不过,美国的这套标准现在也暴露出难以完全适应时代迅速发展的弱点。因此,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面向未来,深刻观察并高度概括时代特点和文明发展方向,抓住未来文明的基本特征,找到创建新型教育和推动其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我最近与多位产业和职业专家讨论,深感面对存在大量未知因素的未来时代和未来文明时需要教育观念的根本改变——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人构建起符合时代精神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教授具体内容。纵观中国历史,农耕时代需要的是一种文论思维方式,所以最重要的是读经史子集、做八股文章;工业时代需要的是一种产业思维方式,所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未来时代是数字技术时代,人们最需要的是一种数码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就让孩子熟悉“ 0、1”概念、接触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编码,对数码空间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和想象能力。非如此,我们难以培养出最能适应新时代的人力资源。
无数事实证明,不论在哪个层面上,具有数码思维方式(亦称“数码基因”)的人最能够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趋势。比如,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最具引领方向的顶级创新企业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 马斯克、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等,都有深厚的计算机技术背景,也就是“数码基因”。而且,他们的事业都起步于计算机编程。至今相对落后的大国印度,由于从小学就抓了普及计算机知识、计算机使用和计算机编程等,他们培养的新生劳动力有很强的“数码基因”,大量人员从事全球计算机软件外包工作,还有大批人才直接进入美国高科技公司,如谷歌、微软等。硅谷科技公司高管和技术领军人物中,印度人已经占到1/3。印度总理莫迪去年造访硅谷时居然有5万印度人报名参加欢迎会,由于场地等原因,最后来了1.8万人。难怪他敢在硅谷夸下海口说:“21世纪属于印度!”
由于人工智能和智慧制造的发展,大量新产生的职业、岗位和工作都和计算机使用、计算机控制和计算机编程密切相关。人类新一轮的生产力释放,已经从材料、能源领域, 进入信息和生命领域。过去看似与计算机不相干的生物科学,最终都可以阐述为“生命基因作为一种软件密码的破译和排序”的数码问题。显然,处于平行发展的数码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紧密融合,正在成为人类新科技力量发展不可阻挡的前锋。据此,我的具体建议就是,一定要在城乡教育中,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让孩子们接触计算机、使用计算机、习惯计算机技术,进而掌握计算机编程。当然,这种计算机教育一定不能再是封闭的、生硬的、死记硬背的;相反,应当是活泼的、开放的、自由创造的、高度激发孩子热情和兴趣的,一定要让孩子通过计算机编程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想像力和无限创造性,培养他们对数码世界的直觉和理性。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我国城乡就业和职业更替变化的趋势有哪些呢?
陈宇:人类的劳动活动可以简单地从两个维度来区分:第一,以体能为主,还是以智能为主?第二,是规则性的,还是非规则性的?如果以第一个条件为X轴,以第二个条件为Y轴,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矩阵,以表示今天社会上实际存在的四个工作区域(见图1)。
其中,第一区域为规则性体能劳动(图中左下角)——从事这一区域工作的人员通常被称为“蓝领”,是目前我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但是,这种劳动最容易被智能制造和各种各样的产业机器人或服务机器人所完全取代。这一趋势无可阻挡,我们必须认清这一历史潮流并作出相应对策。
第二区域为规则性智能劳动(图中右下角)——从事这一类工作的人员通常被称为“中低层员工”或“普通白领”,他们是目前我国员工队伍中人数仅次于第一区域的大群体。一方面,这一类工作现在也面临被人工智能、专业软件、智能机器人大量取代的趋势,其中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管理工作。因此,现在欧美已经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你能接受一位机器人老板吗?”但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智能、智能机器和人造生命的发展,大量属于人机接口、人机界面、人机协调,以及相应的人与人关系的新职业、新岗位、新工作被创造出来。同时,对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的使用、管理、监控、维护、修理等工作也发展起来,成为这一区域中产生的新工作的主体。因此,这一区域将成为接收和容纳从上一区域中排挤出来的大量劳动者的主要领域。当然,进入这一区域的劳动者都需要相应的教育和训练。而一个人有无“数码基因”,对他能否迅速接受这一领域的教育培训或者再教育再培训非常重要。
第三区域为非规则性智能劳动(图中右上角)——这一区域是至今无法被人工智能和人造生命取代的人类专属工作区域,其典型工作又可以分为“专业性思考”和“复杂性对话”两大类,主要涉及从零到一的原创性活动;同时涉及商业运行模式的创造、组织和实现等活动。这一区域的工作是人类劳动活动中最精华的部分。这一区域的活动覆盖了科学家、政治家、发明家、创造家、创新式企业家、 高级管理专家以及多数艺术家的劳动。从一定意义上说,从事这一区域劳动的人才的数量多少、水平高低和成果大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第四区域为非规则性体能劳动(图中左上角)——这一领域也是至今几乎无法被任何人工智能和人造生命取代的人类专属领域。不过我最近看到一个视频,德国研制的会打乒乓球的机器人手臂,已经能和欧洲乒乓球冠军对垒。而且,我听说会打羽毛球的机器人也在研制中。严格地说,单纯地、绝对地非规则性体能劳动几乎不存在。因为从事任何非规则性的精巧活动肯定需要强大的智能介入。因此,我们在这里提出这一概念,更多地只是具有理论意义。比如,对于足球、篮球以及各项体能消耗巨大的运动项目,你可以说它们是典型的非规则性体能劳动。但是,如果由于这种划分使人认为贝克汉姆和科比没有高超的智能,恐怕许多人难以认同。而且,我们能够想像在不久的将来,一批顶级足球或篮球机器人运动员活跃在球场上吗?
从农耕社会到工商社会,再到未来社会,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不可阻挡,但也是梯度推进的。在过去近40年中国经济起飞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城当了工人,从事第一区域的规则性体能劳动。而广大城市居民则从这一区域退出,进入第二区域(规则性智能劳动),也有少数人进入第三区域(非规则性智能劳动)。在未来的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这一历史趋势仍不会改变,只是采取了新的形态。智能机器人将进入第一区域从事规则性体能劳动,取代过去的农民工。因此,这些农民工只能转而进入第二区域去从事规则性智能劳动(当然不排除其中的佼佼者进入第三区域从事非规则性智能劳动)。那么,原来在第二区域内从事规则性智能劳动的城市劳动者,他们的出路何在?显而易见,他们中的大多数需要进入第三区域从事非规则性智能劳动。现在,许多人对当前在城市地区开展的人人创新、万众创新活动很不理解,如果他们读懂了这一历史趋势,也许就能理解现在大力推进创新活动的必要性了,不努力进入非规则智能型创新活动领域,城市人力资源还能到哪里去? 下面这个简单的图示表明,作为原动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从事不同类型社会劳动的人群将发生的两种梯度推进——向后迭代和向上迭代(见图2)。
三、教育部门需明确未来教育战略布局
《世界教育信息》:您刚才详细阐述了我国就业及职业更替变化趋势,也谈到了这些更替变化和趋势需要我国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紧密配合。那么,未来我国教育战略布局的重点在哪些方面呢?
陈宇:第一,在文明和历史的转折关头,教育的指导思想要注重帮助人们构建起符合新的时代精神的新思维方式。数码思维方式将取代传统的文论思维方式和产业思维方式,成为新时代人力资源的核心思维方式。为新一代人培育“数码基因”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和目标。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过去提出的核心能力的概念以及核心素质的概念就完全过时了,一切都要推倒重来,而是说要在新的条件下深化过去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素质概念。比如,就认知和表达方面来说,一个人“数码基因”的形成不仅依靠对数码技术的认知与表达,还要依靠对自身的认知与表达、对环境和工作的认知与表达、对合作和组织的认知与表达、对时空和历史的认知与表达,甚至对地球和宇宙的认知与表达等。此外,我们过去提出,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自信力、同情心、好奇心、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挑战精神等应当受到特别保护和鼓励。我们只有把以上各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大多数孩子真正培养成自觉的终身学习者、思考者、交流者、批判者、探索者,成为创新创造的不懈的追求者。
第二,乡村教育、小城镇教育和职业教育要有大的跨跃式发展,从培养受教育者的文论思维方式可以跨跃产业思维方式,直接发展成为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数码思维方式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为未来时代培养大量适应规则性智能劳动、拥有“数码基因”的劳动者。显而易见,在这几类教育中,上述对环境和工作的认知与表达、对合作和组织的认知与表达,以及对孩子的态度、技能、行动力的培养和造就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还需要强调的是,实验型课程应当占据这几类教育的重要位置。
第三,城市教育和高等教育同样要坚持培养受教育者的数码思维方式,这两类教育要跃升成为更多以培养研究性、 创造性、创新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培育出更多掌握非规则性认知技能、拥有“专业性思考”和“复杂性对话” 的高超本领的人。在这两类教育中,对时空和历史的认知与表达、对地球和宇宙的认知与表达,以及对孩子的概念整合能力、反思审辨能力、批判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这两类教育中,探究型课程的重要性应当大大加强。
这个世界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快,2015年最热门的很多职业、工种和工作在2001年并不存在了,因为支撑这些职业、工种和工作的科技平台(比如数字移动互联平台)是在最近10年之内才产生的。因此,我们今天也完全无法预测2030年的劳动力市场上到底需要从事什么职业、工种和工作的人才和员工。然而,尽管对15年后的职业、工种和工作我们一无所知,但是能够准确描绘出这种变化的趋势。
对教育部门来说也是这样——可能教育部门完全无法预测2030年教育所需要的具体内容会是什么,但是应根据这种变化趋势,预测出在新的产业背景下,应当提供给受教育者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和核心技能, 让他们能游刃有余地面对未知的新世界。
编辑 许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