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品质越来越关注,建设舒适、节能、高效、自然的生态型居住环境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本文就营建生态型居住区环境的途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生态型居住区;城市规划、植物绿化;植物群落;自然规律;生态环境;生活质量;设置区域性绿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源能源;科学发展;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 S891 文献标识码: A
生态居住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理念。建设生态居住,树立生态居住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一、建设生态居住的重大意义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
二、营造生态型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原则
(一)贯彻绿地景观生态网络的思想
在规划设计绿地景观生态型居住区时,应贯彻绿地景观生态网络的思想,以植物造景为主,使居住区内和居住区外的绿地景观连接成网络即“绿脉”。居住区内中心花园绿化、宅前屋后绿化、阳台绿化、道路绿化、特色绿化等绿色植物系统交融在一起,赋予居住区绿地景观空间多样性和脉络线;居住区外设置区域性绿地,成为居住区内外绿地的过渡和延续,也成为居民放松游憩的场所,同时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居住区。
(二)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原则
随着景观生态思想的发展,在规划设计生态型居住区时,首先要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人居学、社会学、美學等为基础,遵循生态原则,重新认识身边熟悉而又陌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例如地形、水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要始终以人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生物多样性。其次要从视觉景观形象、生态环境、大众行为方面,崇尚绿色;不仅要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和谐空间,使居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的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是对美和情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居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
三、生态型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的着眼点
(一)、规划设计的着眼点要结合自然
规划设计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要思考社会层面,经济层面的问题,如果不重视整体,不具有整体的城市观就不了解这个世界,就不能全面了解我们建筑到底应该怎么搞。
(二)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建设绿色人居环境
生态型居住区其主要特征是低容积率,高绿地率;注重绿地布局和设计,努力做到生态化、景观化、实用化的有机结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目前,在住宅区环境绿化中普遍存在着树种单调、种类少、植物配置缺少层次等盲目“生态化”的问题。小区中大片的草坪为衬底,最多点缀一两棵乔木的种植形式,导致只有单一的视觉效果,既难满足居民的需求,又不能很好地发挥生态效益。我们要改变以往“在建筑中堆砌绿化”的做法,应首先规划和设计居住区生态基础设施,运用丰富的植物材料,建立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创造高效维护居民生态服务质量、清洁、优美、安全、舒适的生态型居住环境。
1、植物配置群落化,创造生态良好的居住区环境。
居住区绿化不仅要提高绿地率,最主要的是要提高绿地的叶面积指数,增加绿量,提高生态效能。在植物配置中,要遵循植物的生物学规律,应用植物生态位互补、互惠共生的生态学原理,科学配植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形成结构合理、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量高、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植物群落结构,促使植物与动物、微生物之间相生共荣。
2、构建保健型生态植物群落,创造保健型绿色居住区环境。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以人为本”的理念应体现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中,以满足人们观赏、休息、养生保健等需要。丰富多彩的植物,不仅能改善物质环境,而且还有益于调动人们的情绪,使人心平气和,促进健康。人们一旦来到绿色环境中,不但缓解了生理和心理压力,植物所释放的负离子及抗生素还能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据测试,在绿色植物环境中,人们的皮肤温度可降低1℃-2℃,脉搏每分钟减少4-8次,呼吸慢而均匀,心脏负担减轻。另外,绿色环境中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细菌数远远低于市区街道和超市、百货公司等室内空间。所以,在居住区构建养生保健植物群落,可以创造出安静、清新、健康的绿色空间,使人和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良好生态系统。
3、利用植物抗污染、滞尘、减噪功能,创造绿色环保居住区环境。
针对交通流量大或周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居住区,选择抗污染、减噪、滞尘能力强的植物,构建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形成绿色屏障,充分发挥其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粉尘、削减噪音等生态环保效应,减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据测试,杨树、香樟、女贞等减噪能力较强,夹竹桃、蚊母、珊瑚树等灌木也具有较好的减噪功能。如果乔灌联手,并与地形起伏配合,造成“隔音坡”、“吸音谷”,则能收到更佳的减噪效果。
(三)发展立体绿化,改善居住区生态功能
居住区建筑密度大、人口集中,用地紧张。发展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拓展绿化空间,增加绿色生物量和绿化覆盖率,扩大居住区多维的自然因素,提高居住区的整体生态质量,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如地毯式屋顶或爬满凌霄、常春藤和爬山虎的墙壁在盛夏高温时,可使室内温度下降2℃-4℃,节约空调耗电量20%-40%。一些先进国家正提倡建筑与环境要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实施建筑形体与自然配合,即“与环境共生”的生态建筑,其中立体绿化就成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如用绿色植物把屋顶、墙面、阳台、平台都覆盖起来,不但补偿了建筑占用的绿地,更能取得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
(四)重视雨水的收集利用,维护居住区环境生态平衡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建筑密度和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加以及天然排水系统的改变,将会给城市的环境带来综合性影响,并改变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水循环,从而导致城市水资源的紧张和短缺。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运用多种生态技术收集,利用雨水实现雨水资源化,维护降雨、渗透、蒸腾、蒸发的自然循环过程,促进居住区水系统良性循环,维护生态平衡,对于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意义。
我国雨水资源丰富,近年来暴雨强度增大,频率增加,然而这部分资源在缺水城市中不但没有被合理利用,相反在城市暴雨时往往积水严重,产生洪涝灾害,或在雨季将其排走,在旱季严重缺水,如果能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来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景观用水、洗车用水等,不仅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还可回补地下水,改善小区环境,避免道路及庭院积水,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的巨大压力。
参考文献:
[1]孙爽.保健型园林有益健康[N].中国花卉报,2002-10-29(5).
[2]张晓然.深圳市垂直绿化的特点和发展方向[J].中国园林,2001(5):10-11.
[3]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关键词】生态型居住区;城市规划、植物绿化;植物群落;自然规律;生态环境;生活质量;设置区域性绿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源能源;科学发展;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 S891 文献标识码: A
生态居住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理念。建设生态居住,树立生态居住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一、建设生态居住的重大意义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
二、营造生态型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原则
(一)贯彻绿地景观生态网络的思想
在规划设计绿地景观生态型居住区时,应贯彻绿地景观生态网络的思想,以植物造景为主,使居住区内和居住区外的绿地景观连接成网络即“绿脉”。居住区内中心花园绿化、宅前屋后绿化、阳台绿化、道路绿化、特色绿化等绿色植物系统交融在一起,赋予居住区绿地景观空间多样性和脉络线;居住区外设置区域性绿地,成为居住区内外绿地的过渡和延续,也成为居民放松游憩的场所,同时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居住区。
(二)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原则
随着景观生态思想的发展,在规划设计生态型居住区时,首先要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人居学、社会学、美學等为基础,遵循生态原则,重新认识身边熟悉而又陌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例如地形、水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要始终以人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生物多样性。其次要从视觉景观形象、生态环境、大众行为方面,崇尚绿色;不仅要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创造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和谐空间,使居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的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是对美和情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居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
三、生态型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的着眼点
(一)、规划设计的着眼点要结合自然
规划设计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要思考社会层面,经济层面的问题,如果不重视整体,不具有整体的城市观就不了解这个世界,就不能全面了解我们建筑到底应该怎么搞。
(二)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建设绿色人居环境
生态型居住区其主要特征是低容积率,高绿地率;注重绿地布局和设计,努力做到生态化、景观化、实用化的有机结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目前,在住宅区环境绿化中普遍存在着树种单调、种类少、植物配置缺少层次等盲目“生态化”的问题。小区中大片的草坪为衬底,最多点缀一两棵乔木的种植形式,导致只有单一的视觉效果,既难满足居民的需求,又不能很好地发挥生态效益。我们要改变以往“在建筑中堆砌绿化”的做法,应首先规划和设计居住区生态基础设施,运用丰富的植物材料,建立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创造高效维护居民生态服务质量、清洁、优美、安全、舒适的生态型居住环境。
1、植物配置群落化,创造生态良好的居住区环境。
居住区绿化不仅要提高绿地率,最主要的是要提高绿地的叶面积指数,增加绿量,提高生态效能。在植物配置中,要遵循植物的生物学规律,应用植物生态位互补、互惠共生的生态学原理,科学配植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形成结构合理、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量高、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植物群落结构,促使植物与动物、微生物之间相生共荣。
2、构建保健型生态植物群落,创造保健型绿色居住区环境。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以人为本”的理念应体现在居住区环境建设中,以满足人们观赏、休息、养生保健等需要。丰富多彩的植物,不仅能改善物质环境,而且还有益于调动人们的情绪,使人心平气和,促进健康。人们一旦来到绿色环境中,不但缓解了生理和心理压力,植物所释放的负离子及抗生素还能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据测试,在绿色植物环境中,人们的皮肤温度可降低1℃-2℃,脉搏每分钟减少4-8次,呼吸慢而均匀,心脏负担减轻。另外,绿色环境中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细菌数远远低于市区街道和超市、百货公司等室内空间。所以,在居住区构建养生保健植物群落,可以创造出安静、清新、健康的绿色空间,使人和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良好生态系统。
3、利用植物抗污染、滞尘、减噪功能,创造绿色环保居住区环境。
针对交通流量大或周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居住区,选择抗污染、减噪、滞尘能力强的植物,构建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形成绿色屏障,充分发挥其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粉尘、削减噪音等生态环保效应,减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据测试,杨树、香樟、女贞等减噪能力较强,夹竹桃、蚊母、珊瑚树等灌木也具有较好的减噪功能。如果乔灌联手,并与地形起伏配合,造成“隔音坡”、“吸音谷”,则能收到更佳的减噪效果。
(三)发展立体绿化,改善居住区生态功能
居住区建筑密度大、人口集中,用地紧张。发展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拓展绿化空间,增加绿色生物量和绿化覆盖率,扩大居住区多维的自然因素,提高居住区的整体生态质量,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如地毯式屋顶或爬满凌霄、常春藤和爬山虎的墙壁在盛夏高温时,可使室内温度下降2℃-4℃,节约空调耗电量20%-40%。一些先进国家正提倡建筑与环境要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实施建筑形体与自然配合,即“与环境共生”的生态建筑,其中立体绿化就成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如用绿色植物把屋顶、墙面、阳台、平台都覆盖起来,不但补偿了建筑占用的绿地,更能取得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
(四)重视雨水的收集利用,维护居住区环境生态平衡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建筑密度和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加以及天然排水系统的改变,将会给城市的环境带来综合性影响,并改变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水循环,从而导致城市水资源的紧张和短缺。雨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运用多种生态技术收集,利用雨水实现雨水资源化,维护降雨、渗透、蒸腾、蒸发的自然循环过程,促进居住区水系统良性循环,维护生态平衡,对于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意义。
我国雨水资源丰富,近年来暴雨强度增大,频率增加,然而这部分资源在缺水城市中不但没有被合理利用,相反在城市暴雨时往往积水严重,产生洪涝灾害,或在雨季将其排走,在旱季严重缺水,如果能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来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景观用水、洗车用水等,不仅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还可回补地下水,改善小区环境,避免道路及庭院积水,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的巨大压力。
参考文献:
[1]孙爽.保健型园林有益健康[N].中国花卉报,2002-10-29(5).
[2]张晓然.深圳市垂直绿化的特点和发展方向[J].中国园林,2001(5):10-11.
[3]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