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国家颁布了《旅游法》,于是“导游”与“导购”角色串位问题就全面暴露出来了。反思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的角色是“导游”还是“导购”呢?开学不久,学校开展了“同课异构,精彩共生”的教研活动。高年级要求执教的是《最后的姿势》和《轮椅上的霍金》的第二课时。四位教师的授课各有千秋,细细咀嚼,大有看点。
一、练习课VS阅读课
[课例1]
执教教师从头至尾,基本上没有离开PPT。她一步步地将课文转化成问题,用PPT显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读书、回答问题,并通过PPT展示预设的“标准答案”,偶尔穿插一些读书的练习。某张幻灯片实录如下。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这句话中,抓住了谭老师的 (动作)进行细节描写;从他的这些动作中,我体会到
。
在讨论过程中可填上:拉、撑、护;钢铁般的脊梁,誓死护卫学生;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课例2]
师:请同学们认真研读4-7自然段,这是一个描写地震的场面,请用心读,看能读出什么。
PPT出示第4自然段:“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师:哪位同学来朗读,要读出你的感受。
(生读,比较平淡)
师:请抓住三个感叹号。
(生读,有感觉了)
师: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生死攸关。
PPT出示:我们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
师:这是多么惨烈的画面,读……
[点评]在课例1的课堂上,我越听越感觉到这是一堂练习课。教师不断地显示问题,不断地推出标准答案。所有问题问完了,课堂教学也结束了。就像游客被导游领到有秘密契约的店铺完成了消费,导游的任务就结束了。课例2则抓住了场面教学,注重了指导朗读,重视了启发想象,善于引领思维。阅读课怎么上才有效,怎么上学生才会有发展,课例2给了我们更多有益的启示。
二、司法思维VS生活思维
所谓“司法思维”就是证实或证伪思维,先提出观点,再为观点寻找证据。所谓“生活思维”就是从事实中自然诞生观点,它的思维流程跟“司法思维”的流程是相反的。
[课例1]
师:通读课文后,你们认为霍金是怎样一个人?课文中有一段话对霍金形象进行了概括,你能找出来吗?
生: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师:找得对极了。霍金是一个物理天才,是一个生活强者,他具有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板书:物理天才 生活强者 不断求索 勇敢顽强)
师: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哪些内容告诉我们霍金是物理天才,哪些内容告诉我们他是生活强者,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他的不断求索与勇敢顽强。
[课例2]
师:请同学们自读5-7自然段,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印象?请用笔圈画出来,在旁边写下你的思考。
生1:顶礼膜拜。顶礼膜拜是佛家用语,表示对佛的至高崇拜。这里表示人们对霍金的敬重。
师:人们为什么敬重霍金?
生2:因为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生3:他还撰写了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师:不过,他享受这种顶礼膜拜吗?
生4:不。他宁愿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宇宙的命运。
生5:他撒谎了。他在办公室门口挂上一个牌子,说主人正在睡觉。其实他没有休息,他常常安静地坐在电脑前工作上好几个小时。
师: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却没有停止探索。
生6:霍金好喜欢他的孩子。你看,他在几盆植物中间摆放着他的三个孩子的照片。
生7:他不只是工作狂,他还会享受。下午,他会和研究生一边喝着下午茶一边探索科学。
师:一个有着宁静祥和的内心世界的人才会真正看淡挫折,走向豁达人生,也才能取得更多常人所不及的成就。
[点评]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反思课例1,就犯了“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忌讳,学生还未读,教师就已经将解读成果公布了,就好似“导”着游客去特定的店“购”特定的物。课例2则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交流,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有效甚至高效的。导游只能将游客带到特定的景点,并就景点的人文典故进行讲解(对游客来讲这就是难点),但他不能取代游客对景点的感受与体验。语文教学亦然。
(责编 刘宇帆)
一、练习课VS阅读课
[课例1]
执教教师从头至尾,基本上没有离开PPT。她一步步地将课文转化成问题,用PPT显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读书、回答问题,并通过PPT展示预设的“标准答案”,偶尔穿插一些读书的练习。某张幻灯片实录如下。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这句话中,抓住了谭老师的 (动作)进行细节描写;从他的这些动作中,我体会到
。
在讨论过程中可填上:拉、撑、护;钢铁般的脊梁,誓死护卫学生;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课例2]
师:请同学们认真研读4-7自然段,这是一个描写地震的场面,请用心读,看能读出什么。
PPT出示第4自然段:“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师:哪位同学来朗读,要读出你的感受。
(生读,比较平淡)
师:请抓住三个感叹号。
(生读,有感觉了)
师: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生死攸关。
PPT出示:我们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
师:这是多么惨烈的画面,读……
[点评]在课例1的课堂上,我越听越感觉到这是一堂练习课。教师不断地显示问题,不断地推出标准答案。所有问题问完了,课堂教学也结束了。就像游客被导游领到有秘密契约的店铺完成了消费,导游的任务就结束了。课例2则抓住了场面教学,注重了指导朗读,重视了启发想象,善于引领思维。阅读课怎么上才有效,怎么上学生才会有发展,课例2给了我们更多有益的启示。
二、司法思维VS生活思维
所谓“司法思维”就是证实或证伪思维,先提出观点,再为观点寻找证据。所谓“生活思维”就是从事实中自然诞生观点,它的思维流程跟“司法思维”的流程是相反的。
[课例1]
师:通读课文后,你们认为霍金是怎样一个人?课文中有一段话对霍金形象进行了概括,你能找出来吗?
生: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师:找得对极了。霍金是一个物理天才,是一个生活强者,他具有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板书:物理天才 生活强者 不断求索 勇敢顽强)
师: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哪些内容告诉我们霍金是物理天才,哪些内容告诉我们他是生活强者,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他的不断求索与勇敢顽强。
[课例2]
师:请同学们自读5-7自然段,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印象?请用笔圈画出来,在旁边写下你的思考。
生1:顶礼膜拜。顶礼膜拜是佛家用语,表示对佛的至高崇拜。这里表示人们对霍金的敬重。
师:人们为什么敬重霍金?
生2:因为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生3:他还撰写了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
师:不过,他享受这种顶礼膜拜吗?
生4:不。他宁愿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宇宙的命运。
生5:他撒谎了。他在办公室门口挂上一个牌子,说主人正在睡觉。其实他没有休息,他常常安静地坐在电脑前工作上好几个小时。
师: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却没有停止探索。
生6:霍金好喜欢他的孩子。你看,他在几盆植物中间摆放着他的三个孩子的照片。
生7:他不只是工作狂,他还会享受。下午,他会和研究生一边喝着下午茶一边探索科学。
师:一个有着宁静祥和的内心世界的人才会真正看淡挫折,走向豁达人生,也才能取得更多常人所不及的成就。
[点评]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反思课例1,就犯了“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忌讳,学生还未读,教师就已经将解读成果公布了,就好似“导”着游客去特定的店“购”特定的物。课例2则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交流,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有效甚至高效的。导游只能将游客带到特定的景点,并就景点的人文典故进行讲解(对游客来讲这就是难点),但他不能取代游客对景点的感受与体验。语文教学亦然。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