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妇产科;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81-01
人类医学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1929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自 1941 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人们又相继发现了上万种抗生素,其中有 200余种应用于临床。几十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虽然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为维护人类的健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直到今天,抗生素仍然是人們抵抗各种病菌、挽救严重感染的有力武器。但近年来,由于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和滥用,导致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出现了各种耐药菌”。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约需 10 年的时间,而新一代耐药菌的进化仅需 2 年的时间。很显然抗生素的研制速度已远远追不上耐药菌的产生速度,各种耐药菌有可能进一步在全世界蔓延,其产生的恶果有可能是人类目前无法承受的。所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应用的科学、合理,就能为人类造福,若使用不当,就会导致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病程迁延,出现一些后遗症、并发症,抗生素在治病的同时,又可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抵御抗生素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 2011 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全世界医学界最为关注的大事。目前,妇产科临床中抗生素滥用现象较为普遍,在用药品种的选择、给药剂量以及维持时间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除此之外,对于女性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感染疾病不规范的诊治也成为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保证抗生素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1 抗生素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合理治疗性应用
宫颈感染是常见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大部分患者无症状,但不及时诊治则可引起上生殖道感染。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自2004 年起已经先后制定了《中国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规范》、《中国细菌性阴道病诊治规范》、《中国滴虫性阴道炎诊治规范》、《中国盆腔炎性疾病诊治规范》、《中国宫颈炎诊治专家共识》,希望能对生殖道感染诊治有一规范性指导,根据抗菌谱行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并在其应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抗生素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合理性应用的重要性。
2 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术期的合理预防性应用
女性下生殖道为开放性腔道,阴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现已确定定植于正常阴道内的微生物群主要由细菌、真菌、原虫和病毒组成,它们主要栖居于阴道四周的侧壁黏膜皱褶中,其次是穹窿,部分在宫颈黏液的下1/3。正常状态下,阴道内厌氧菌与需氧菌的比例为 10∶ 1,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女性上生殖道是无菌状态的,宫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屏障功能,使下生殖道的各种菌不能进入上生殖道。当进行一些经阴道的盆腔手术时或有宫腔操作时,阴道微生态环境会由于消毒操作,菌量减少甚至消失,保证了手术后的洁净状态。当消毒不彻底、阴道内的一些条件致病菌也会上行,当患者有各种内外科合并症、体弱、抵抗力低下时,各种菌协同加重了感染。另外,在机体存在易感因素条件下,手术的创伤使机体防御机制削弱,容易导致术后感染,如腹部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蜂窝织炎、盆腔脓肿甚至败血症。因此,对于妇产科在物理上外生殖道和内生殖道是相通的环境下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性降低术后发病率和感染率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妇产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是当手术属于清洁-污染手术或污染手术时需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并不是所有的妇产科手术的围术期都应一律给予抗菌药物。这种做法会增加医院内耐药菌株产生的可能性。所以,应严格掌握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其次,应注重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给药方法: 应符合围术期用药的原则。在术前0. 5 ~ 2 h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 3 h,或失血量大( > 1500 mL) ,可手术中给予第 2 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 4 h,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 h,必要时延长至 48 h。但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感染情况酌量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3 抗生素在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应用
妊娠及哺乳期生殖道感染是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但妊娠期使用抗生素可以通过影响母体的内分泌、代谢等间接影响胚胎,也可通过胎盘屏障或乳汁直接影响胎儿或新生儿,用药不当可影响胎儿和新生儿发育甚至发生畸形。因此,医生在产科其用药原则是: 在孕早期最好不用或尽量少用药,使用安全的药物; 不滥用抗生素; 如确有感染,尽可能用一种药物,避免联合用药; 用疗效肯定之药物,避免用尚难确定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新药; 用药应清楚了解孕周,严格掌握剂量及持续时间,合理用药,及时停药。妊娠及哺乳期生殖道感染时也应及时接受敏感抗感染药物的治疗。总之,妊娠及哺乳期生殖道感染使用抗生素,要在安全、有效、经济的前提下,遵循循证医学原则。
4 加强抗生素基本知识的学习
作为几乎每天都使用抗生素的妇产科临床医师,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应加强学习,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分类、作用特点及合理配伍,为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要充分了解各种妇产科常见致病菌的敏感抗生素、它的耐药机制,特别是本地区、本单位的细菌耐药状况,为合理选用该致病菌的敏感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及药代动力学特点决定给药途径,选择作用强,在感染部位浓度高的抗生素。轻症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抗生素使用原则,不敏感时及时更换抗生素和指征明确条件下联合使用抗生素。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妇产科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做到: 正确地选择抗生素的种类、正确的用法用量、正确给药途径、正确的疗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终点。其中以正确地选择抗生素为首要,抗生素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抗生素的疗效。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81-01
人类医学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1929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自 1941 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人们又相继发现了上万种抗生素,其中有 200余种应用于临床。几十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虽然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为维护人类的健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直到今天,抗生素仍然是人們抵抗各种病菌、挽救严重感染的有力武器。但近年来,由于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和滥用,导致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出现了各种耐药菌”。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约需 10 年的时间,而新一代耐药菌的进化仅需 2 年的时间。很显然抗生素的研制速度已远远追不上耐药菌的产生速度,各种耐药菌有可能进一步在全世界蔓延,其产生的恶果有可能是人类目前无法承受的。所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应用的科学、合理,就能为人类造福,若使用不当,就会导致急性感染性疾病的病程迁延,出现一些后遗症、并发症,抗生素在治病的同时,又可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抵御抗生素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 2011 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全世界医学界最为关注的大事。目前,妇产科临床中抗生素滥用现象较为普遍,在用药品种的选择、给药剂量以及维持时间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除此之外,对于女性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感染疾病不规范的诊治也成为值得注意的问题。因此,保证抗生素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1 抗生素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合理治疗性应用
宫颈感染是常见的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大部分患者无症状,但不及时诊治则可引起上生殖道感染。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自2004 年起已经先后制定了《中国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规范》、《中国细菌性阴道病诊治规范》、《中国滴虫性阴道炎诊治规范》、《中国盆腔炎性疾病诊治规范》、《中国宫颈炎诊治专家共识》,希望能对生殖道感染诊治有一规范性指导,根据抗菌谱行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并在其应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抗生素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合理性应用的重要性。
2 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术期的合理预防性应用
女性下生殖道为开放性腔道,阴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现已确定定植于正常阴道内的微生物群主要由细菌、真菌、原虫和病毒组成,它们主要栖居于阴道四周的侧壁黏膜皱褶中,其次是穹窿,部分在宫颈黏液的下1/3。正常状态下,阴道内厌氧菌与需氧菌的比例为 10∶ 1,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女性上生殖道是无菌状态的,宫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屏障功能,使下生殖道的各种菌不能进入上生殖道。当进行一些经阴道的盆腔手术时或有宫腔操作时,阴道微生态环境会由于消毒操作,菌量减少甚至消失,保证了手术后的洁净状态。当消毒不彻底、阴道内的一些条件致病菌也会上行,当患者有各种内外科合并症、体弱、抵抗力低下时,各种菌协同加重了感染。另外,在机体存在易感因素条件下,手术的创伤使机体防御机制削弱,容易导致术后感染,如腹部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蜂窝织炎、盆腔脓肿甚至败血症。因此,对于妇产科在物理上外生殖道和内生殖道是相通的环境下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性降低术后发病率和感染率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妇产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是当手术属于清洁-污染手术或污染手术时需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并不是所有的妇产科手术的围术期都应一律给予抗菌药物。这种做法会增加医院内耐药菌株产生的可能性。所以,应严格掌握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其次,应注重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给药方法: 应符合围术期用药的原则。在术前0. 5 ~ 2 h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 3 h,或失血量大( > 1500 mL) ,可手术中给予第 2 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 4 h,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 h,必要时延长至 48 h。但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感染情况酌量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3 抗生素在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应用
妊娠及哺乳期生殖道感染是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但妊娠期使用抗生素可以通过影响母体的内分泌、代谢等间接影响胚胎,也可通过胎盘屏障或乳汁直接影响胎儿或新生儿,用药不当可影响胎儿和新生儿发育甚至发生畸形。因此,医生在产科其用药原则是: 在孕早期最好不用或尽量少用药,使用安全的药物; 不滥用抗生素; 如确有感染,尽可能用一种药物,避免联合用药; 用疗效肯定之药物,避免用尚难确定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新药; 用药应清楚了解孕周,严格掌握剂量及持续时间,合理用药,及时停药。妊娠及哺乳期生殖道感染时也应及时接受敏感抗感染药物的治疗。总之,妊娠及哺乳期生殖道感染使用抗生素,要在安全、有效、经济的前提下,遵循循证医学原则。
4 加强抗生素基本知识的学习
作为几乎每天都使用抗生素的妇产科临床医师,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应加强学习,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分类、作用特点及合理配伍,为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要充分了解各种妇产科常见致病菌的敏感抗生素、它的耐药机制,特别是本地区、本单位的细菌耐药状况,为合理选用该致病菌的敏感抗生素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及药代动力学特点决定给药途径,选择作用强,在感染部位浓度高的抗生素。轻症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抗生素使用原则,不敏感时及时更换抗生素和指征明确条件下联合使用抗生素。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妇产科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做到: 正确地选择抗生素的种类、正确的用法用量、正确给药途径、正确的疗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终点。其中以正确地选择抗生素为首要,抗生素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抗生素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