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2月,南京市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韦叶标老师执教的《秋天》一课在江苏省初中语文优秀课竞赛中获得第一名。每当我读到韦叶标老师的上课实录时,总会想起两句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句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字面意是指加工玉石象牙时,不仅要用切、琢来破料定型,还要以磋、磨来进行精细的加工。玉石象牙,天赋丽质,但唯有经过巧匠的切磋琢磨,方能尽显华美,成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何而来?离不开老师精心的“切磋琢磨”,韦老师正是通过他的引导,将浓浓的诗意带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片段一]
师(此前让学生在诗中寻找诗人何其芳眼中的秋天):大家找到的这些,都是非常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那么,诗人是不是可以直接这样写诗歌?
(屏显去掉修饰语的诗作——括号中为去掉的部分。)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师:大家读一读。(生读)
师:与原作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生:更喜欢原作。修改后的诗歌缺少了原有的喜悦与赞美。
师:很好!你是总体概括。有同学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比如第一句“满披着的露珠”,多了“满披着”这三个字,就会显得生动活泼而富有诗意。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生动活泼且富有诗意的呢?“震落了清晨的露珠”这不诗意吗?
生:加上“满披着”,拟人化的效果更加强烈。
师:“满披着”能写出露珠怎样的特点?
生:写出了树叶上的露珠的晶莹、透亮和清澈。
师:晶莹透亮是通过“满披着”表现出来的吗?大家再读一下这两句,先齐读诗句,再读原作,比较一下。(生读)
生:改句不能表现原作露珠多而密集的景象。
师:你从“满”字里面发现了多。根据你说的,老师想把它改一下,改成“震落了清晨满载着的露珠”。“满载着”也能显出多而密的特点。
生:“满披着”的“披”运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露珠覆盖了整个,而用“载”则感觉没有了诗意。
师:你抓住了诗歌语言富有诗意的特点。你能不能说一说是因为作者写出了露珠怎样的特点,才让你感觉到了这样的诗意?如果再改一下,改成“裹”怎么样?
生:“满披着”可以写出露珠非常轻。
师:轻盈的特点,是吧?非常好,谢谢你!
【赏析】无论是上课还是做题,我们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最头疼的莫过于学生回答时的千篇一律,以固定的模式和模糊的回答来套用一切语句。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同样出现了类似的回答。例如学生在比较不同的诗句中,以一句模糊笼统的“修改后的诗歌缺少了原有的喜悦与赞美”来回答,韦老师以一句“总体概括”“切”下回答的范围,让学生的回答有了方向,也提示学生要有具体内容。再如学生以固定的套路来赏析字句,“生动形象”在学生的回答屡次出现,韦老师一语“琢”去了他的回答中的套语,如“你能不能说一说因为作者写出了露珠怎样的特点,才让你感受到了这样的诗意”。以“切”“琢”摒弃“生动形象”之类的“标准答案”,为进一步的“磋”“磨”做好铺垫,韦老师表现出了语文人应有的追求。
在上面的片段中,韦老师是采用比较法来进行他的“磋、磨”。赏析诗歌离不开品味诗歌的语言,但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诗歌更是一个大问题。品味诗歌首先需要我们能够理解诗句,请看韦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这一句,学生回答的重点是露珠什么样。但是这句的中心词是“清晨”,露珠赋予秋日的清晨以别样的灵气。李贺在《苏小小墓》中有句“幽兰露,如啼眼”,实写兰花上的露珠,却将之比拟为含泪的双眸,一语赋予了露珠凄美、空灵、幽怨之情。此处秋日的清晨“满披着露珠”,同样也显得空灵、轻盈,这就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何其芳先生笔下的秋天是轻快的,是空灵的,是充满梦幻的,而起点就在这看似普通的一句。
韦老师正是扣住了秋天的这一特点,我们看他所选择的两个比较的字,“载”字表现了露珠的“多而密”,但失去了拟人手法所赋予清晨的灵气,显得沉重。学生已经触及到手法的运用,只是还不知如何表达,因此回答显得空洞。韦老师再进一步,以“裹”来替换,“裹”字是运用了拟人手法,但同样显得笨重。学生一下就抓住了这个诗句的要点,“写出露珠非常轻”。轻盈正是这句诗的关键所在,同样也是全诗的灵魂。韦老师扣住这个词,很自然地过渡至“飘”,也就在看似不经意间抓住了全诗的灵魂,后面学生也就自然地感受到了“栖息”一词中所蕴含的“悠闲安逸”,一堂课的诗意也就此出现了。
[片段二]
师:秋天,我们常用这样一个词语形容——秋高气爽。那是一种风清云淡、天高气爽的感觉。那牧羊女又想到了什么?哪两句诗是她想到的?
生:“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师:你读得很用情。我想问,她到底想到了具体的什么内容?
生:想到了笛声。
师:难道牧羊妇女看到秋天的景象时,她想到的仅仅是笛声吗?
生:还有吹笛子的那个人。
师:你的看法和著名诗人戴望舒一致。戴望舒在《秋天的梦》中说:“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现在大家看看这两行诗,想象一下在那样一个夏天,在牧羊女身上可能发生过怎样的事情,根据诗中的内容想象。
生:也许,她和另一个牧童一起去放过牛。他们还一起坐在牛背上欣赏过夏天的风景。 师:好,他们欣赏过夏天的风景。这就是她回忆的内容。这片土地,夏天草木丰盛,流水潺潺,秋天草木枯黄,天高云淡,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散发着香与热的故事,如今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此刻,牧羊女的内心感受可能是怎样的呢?
生:我觉得牧羊女的心情应该是略有伤心的。
师:一种淡淡的忧伤。
生:牧羊女的心情应该是孤独寂寞的。
生:有一点迷惘。
师:怅然若失,是吧?迷惘,你的用词很准确。其实,牧羊女这种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的情愫是朦胧的,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
【赏析】诗歌的内涵是丰富的,同样也是微妙的,如何理解这种“朦胧”的情愫,同样也是在我们的教学中最令人感到困惑的内容。韦老师呈现给学生的是具体的画面,他让学生在画面中去感受那种微妙的情感。叶嘉莹教授说过优秀的诗歌可以把几个不同的形象联系起来,给予读者一个联想的空间。诗歌离不开具体的形象,而如何从具体的形象中还原出诗歌所要表述的情境,就体现出了老师深厚的功底与对诗歌透彻的理解。韦老师所还原的画面将夏秋两季的景象相比较,自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牧羊女内心的怅然与孤寂。“夏夜的香与热”与秋天所呈现的轻灵飘逸的画面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是这种对比体现出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
此刻,韦老师的琢磨恰似工匠在最后完成作品时的神来之笔,嘴角一点轻盈地上翘,就让刻刀下的人物有了灵魂。秋天的美的确轻灵飘逸,但有了一点怅然,就有了内涵,而非浮于表面。真正的美必有缺憾,方能使人回顾珍惜,这里老师看似漫不经心的引导,实际却隐含了对诗句深邃的理解与领悟。这里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老师所引用的诗歌,戴望舒的诗句的确可以与原诗联系上,但上句显得过于浅显,下句中的“窈窕”一词,学生又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仅仅起到了一个过渡的作用,但却会给学生的理解设置障碍。由此可见,老师在引用课外资料时必须慎之又慎,以防画蛇添足之憾。
从直观的文字中获得了最初的美感,从具体的画面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在老师的引导中发现诗歌的内涵,这就是韦叶标老师这堂课最大的特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 ,“那就请你把他们领到思维的源泉那儿去,那里会展示出现像的链条”。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源泉”,也看到了“链条”。《语文课程标准》说:“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从何而来?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与设计。由此来看韦老师的课的确令人获益匪浅。
[片段一]
师(此前让学生在诗中寻找诗人何其芳眼中的秋天):大家找到的这些,都是非常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那么,诗人是不是可以直接这样写诗歌?
(屏显去掉修饰语的诗作——括号中为去掉的部分。)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师:大家读一读。(生读)
师:与原作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生:更喜欢原作。修改后的诗歌缺少了原有的喜悦与赞美。
师:很好!你是总体概括。有同学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比如第一句“满披着的露珠”,多了“满披着”这三个字,就会显得生动活泼而富有诗意。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生动活泼且富有诗意的呢?“震落了清晨的露珠”这不诗意吗?
生:加上“满披着”,拟人化的效果更加强烈。
师:“满披着”能写出露珠怎样的特点?
生:写出了树叶上的露珠的晶莹、透亮和清澈。
师:晶莹透亮是通过“满披着”表现出来的吗?大家再读一下这两句,先齐读诗句,再读原作,比较一下。(生读)
生:改句不能表现原作露珠多而密集的景象。
师:你从“满”字里面发现了多。根据你说的,老师想把它改一下,改成“震落了清晨满载着的露珠”。“满载着”也能显出多而密的特点。
生:“满披着”的“披”运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露珠覆盖了整个,而用“载”则感觉没有了诗意。
师:你抓住了诗歌语言富有诗意的特点。你能不能说一说是因为作者写出了露珠怎样的特点,才让你感觉到了这样的诗意?如果再改一下,改成“裹”怎么样?
生:“满披着”可以写出露珠非常轻。
师:轻盈的特点,是吧?非常好,谢谢你!
【赏析】无论是上课还是做题,我们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最头疼的莫过于学生回答时的千篇一律,以固定的模式和模糊的回答来套用一切语句。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同样出现了类似的回答。例如学生在比较不同的诗句中,以一句模糊笼统的“修改后的诗歌缺少了原有的喜悦与赞美”来回答,韦老师以一句“总体概括”“切”下回答的范围,让学生的回答有了方向,也提示学生要有具体内容。再如学生以固定的套路来赏析字句,“生动形象”在学生的回答屡次出现,韦老师一语“琢”去了他的回答中的套语,如“你能不能说一说因为作者写出了露珠怎样的特点,才让你感受到了这样的诗意”。以“切”“琢”摒弃“生动形象”之类的“标准答案”,为进一步的“磋”“磨”做好铺垫,韦老师表现出了语文人应有的追求。
在上面的片段中,韦老师是采用比较法来进行他的“磋、磨”。赏析诗歌离不开品味诗歌的语言,但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诗歌更是一个大问题。品味诗歌首先需要我们能够理解诗句,请看韦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这一句,学生回答的重点是露珠什么样。但是这句的中心词是“清晨”,露珠赋予秋日的清晨以别样的灵气。李贺在《苏小小墓》中有句“幽兰露,如啼眼”,实写兰花上的露珠,却将之比拟为含泪的双眸,一语赋予了露珠凄美、空灵、幽怨之情。此处秋日的清晨“满披着露珠”,同样也显得空灵、轻盈,这就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何其芳先生笔下的秋天是轻快的,是空灵的,是充满梦幻的,而起点就在这看似普通的一句。
韦老师正是扣住了秋天的这一特点,我们看他所选择的两个比较的字,“载”字表现了露珠的“多而密”,但失去了拟人手法所赋予清晨的灵气,显得沉重。学生已经触及到手法的运用,只是还不知如何表达,因此回答显得空洞。韦老师再进一步,以“裹”来替换,“裹”字是运用了拟人手法,但同样显得笨重。学生一下就抓住了这个诗句的要点,“写出露珠非常轻”。轻盈正是这句诗的关键所在,同样也是全诗的灵魂。韦老师扣住这个词,很自然地过渡至“飘”,也就在看似不经意间抓住了全诗的灵魂,后面学生也就自然地感受到了“栖息”一词中所蕴含的“悠闲安逸”,一堂课的诗意也就此出现了。
[片段二]
师:秋天,我们常用这样一个词语形容——秋高气爽。那是一种风清云淡、天高气爽的感觉。那牧羊女又想到了什么?哪两句诗是她想到的?
生:“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师:你读得很用情。我想问,她到底想到了具体的什么内容?
生:想到了笛声。
师:难道牧羊妇女看到秋天的景象时,她想到的仅仅是笛声吗?
生:还有吹笛子的那个人。
师:你的看法和著名诗人戴望舒一致。戴望舒在《秋天的梦》中说:“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现在大家看看这两行诗,想象一下在那样一个夏天,在牧羊女身上可能发生过怎样的事情,根据诗中的内容想象。
生:也许,她和另一个牧童一起去放过牛。他们还一起坐在牛背上欣赏过夏天的风景。 师:好,他们欣赏过夏天的风景。这就是她回忆的内容。这片土地,夏天草木丰盛,流水潺潺,秋天草木枯黄,天高云淡,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散发着香与热的故事,如今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此刻,牧羊女的内心感受可能是怎样的呢?
生:我觉得牧羊女的心情应该是略有伤心的。
师:一种淡淡的忧伤。
生:牧羊女的心情应该是孤独寂寞的。
生:有一点迷惘。
师:怅然若失,是吧?迷惘,你的用词很准确。其实,牧羊女这种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的情愫是朦胧的,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
【赏析】诗歌的内涵是丰富的,同样也是微妙的,如何理解这种“朦胧”的情愫,同样也是在我们的教学中最令人感到困惑的内容。韦老师呈现给学生的是具体的画面,他让学生在画面中去感受那种微妙的情感。叶嘉莹教授说过优秀的诗歌可以把几个不同的形象联系起来,给予读者一个联想的空间。诗歌离不开具体的形象,而如何从具体的形象中还原出诗歌所要表述的情境,就体现出了老师深厚的功底与对诗歌透彻的理解。韦老师所还原的画面将夏秋两季的景象相比较,自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牧羊女内心的怅然与孤寂。“夏夜的香与热”与秋天所呈现的轻灵飘逸的画面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是这种对比体现出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
此刻,韦老师的琢磨恰似工匠在最后完成作品时的神来之笔,嘴角一点轻盈地上翘,就让刻刀下的人物有了灵魂。秋天的美的确轻灵飘逸,但有了一点怅然,就有了内涵,而非浮于表面。真正的美必有缺憾,方能使人回顾珍惜,这里老师看似漫不经心的引导,实际却隐含了对诗句深邃的理解与领悟。这里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老师所引用的诗歌,戴望舒的诗句的确可以与原诗联系上,但上句显得过于浅显,下句中的“窈窕”一词,学生又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仅仅起到了一个过渡的作用,但却会给学生的理解设置障碍。由此可见,老师在引用课外资料时必须慎之又慎,以防画蛇添足之憾。
从直观的文字中获得了最初的美感,从具体的画面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在老师的引导中发现诗歌的内涵,这就是韦叶标老师这堂课最大的特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 ,“那就请你把他们领到思维的源泉那儿去,那里会展示出现像的链条”。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源泉”,也看到了“链条”。《语文课程标准》说:“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从何而来?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与设计。由此来看韦老师的课的确令人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