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毫无疑问,目前国内车载导航产业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产量过剩和产能过剩,本刊通过走访、调研深圳、东莞、惠州以及国内各地渠道代理商,发现厂家压代理、代理压分销,一级压一级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伴随这些现象的背后,是产销量一路提升后,产品利润的大幅下滑,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尤其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过剩,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期,本刊分别赴惠州、东莞、深圳等汽车多媒体产业集中地,也和各地代理商有过深入的了解。调查中,本刊发现,行业囤货严重的现象较为明显,“产量过剩”带来的价格战、成本高、经营难等连锁反应,正在困扰整个产业链。在某些观点上,笔者深知,作为行业媒体人,能通过较为直接的言论,带动些论辩之风,增添些许淋漓之气,于行业幸甚。
观点一
笔者的看法大约有三点:一外销转向内销转身艰难。起初车载导航引进外资,或者是合资生产,紧接着国内企业开始崛起。国内企业通过廉价劳动力,代加工模式,取得巨大成绩。在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未发生之前,车载导航企业风起云涌,大干快上、各地跑马圈地以提高产能,大规模生产成了当时行业的普遍现象。
直到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车载导航的海外订单瞬间减少。而此时,中国经济却独树一帜,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不少企业就对中国市场蠢蠢欲动,开始由外销转内销。在2009—2011年间,国内的汽车销售迅速增长,直接带动了车载导航的需求量,大规模、大生产依然猖狂,汽车也成了国内的经济支柱,对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和创造就业机会立下了汗马功劳。
时过境迁伴随着事过境迁,随着前装市场带屏率的提高,原车大幅增加了带屏车型,同时,后装市场经过大规模的市场增长之后,市场客观上需要一个消化周期。同时,近几年经济的增长趋平与放缓,大规模、大生产模式变成了今日的绊脚石。人工劳动力的上升,行业产量需求的饱和、生产线停产等,這一系列的遗留问题,已成了当前企业转型升级,绞尽脑汁要处理的问题。目前,国内导航通用机批发价仅为500—600元,而专用机也基本维持在千元以内,加上人工、税收、经营、市场等各方面的开支,一台主机能为企业提供的盈利空间已经极低。加之上游供应商宁愿降低1%—2%的价格,也要求现款现货,个别中小企业捉襟见肘的资金流更为紧张。同时,在如此之低的利润支撑下,产品的成本控制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此种情况下,任何一环的断裂都有可能成为推倒企业的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
观点二
二是比产量过剩更严重的是“产能过剩”,而且是产能严重过剩。产量的过剩,市场总会消化,但产能的过剩,则真正是很多企业的危机。正如行业人介绍,事实上类似的呼声近些年根本就没有停歇过。“狼来了”寓言的最后,狼是真的来了。笔者了解过,一家企业如果囤货保持在生产总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是常态,而超过百分之三十就说明出现问题。事实上,行业已有很多企业出现囤货超百分之三十,甚至有的企业囤货达到百分之六十。而在囤货的背后,明显的特点就是行业出现大量的生产线闲置。
事实上,持续遇冷的市场没有这么大胃口,一下消化不了这么大的产能。一般来说,闲置几年的生产线,也就显得比较落后和过时了。在市场经济下,供大于求就是常态,只是目前行业供求关系几乎失衡。除了选择转型,这种困局几乎是无解的难题。
从现象分析,很多企业领导人发出的口号是:“看谁能熬到最后,谁就成功了。”大企业受环境不景气的影响,为了赢得市场占有率,对产品降价处理,这样一来势必伤害了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尽量压缩利润,以走量来取得发展。从此,我们平常见到的市场价格战就打起了。
观点三
三是笔者对“产量过剩”“产能过剩”前景悲观中有所期许。至少笔者觉得目前产量过剩,让车载导航市场更加混乱,打价格战风生水起,加重许多沉疴,增添无数弊病。车载导航行业正在承受非理性扩张的后果,市场的滞后性将让许多企业要么因高库存被胀死,要么因缺资金被饿死。这是关系产业链上众多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产业工人的生计命运,牵连深广,实在不可等闲视之。
目前国内车载导航产业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已经陷入“需求萎缩型”产能过剩困局,中央也多次强调要去产能过剩。说到车载导航产能过剩,不能不提到汽车产业。笔者从《中国经营报》一份数据得知,2012年中国14家最大的汽车生产商的总产能达到2,300万辆,但届时需求仅在2,000万辆。如果算上外资、进口、中小企业,汽车产能的过剩远远不止这些。基于此,一个依靠惯性认知、存有侥幸心理、企图贪得无厌的汽车产业市场持续保持着摇摇欲坠的繁荣。暴雨不终朝,狂风不终日。汽车“运动”来势虽猛,但不可持久,可以说,目前已经顶到天花板了。在这样的形势下,汽车车载导航行业在量的增长上也没有潜力。
产能过剩,客观上也倒逼着行业要告别野蛮生长方式。这个阶段,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企业当然不会坐等生产线报废,资本逐利的天性将在更大市场范围寻求生机。先驱者在蛮荒原野开辟新路,灵巧者踩着别人的脚印趟过泥泞小路,坚韧者咬定青山在夹缝中迎接光明,都是在这个攸关生死期值得嘉许的举措。
目前,已经可以看出一些新鲜的动向,车载导航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无疑就是技术研发和创新。安卓系统的创新与推广,在行业涌现出一股强劲风。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新品,控制走量,提升品质,是当下企业消化产量过剩、行业消化产能过剩最佳途径。
危机永在,市场常新。行业产量相对过剩,只能是通过提升消费推进发展,新开辟的处女地真是不多了。但是也应看到,14亿人口规模的市场,总是存有无数的机会。关上一扇门,但打开了几扇窗。不错,商品房市场在调控,但商业地产在持续升温,欧美汽车销售强势反弹,汽车产业进一步的走入城镇化,新农村市场需求等,同样充满丰厚的市场诱惑。量的增长已经到顶,质的增长空间广阔。
目前,车载导航行业正迎来多事之秋,由产能过剩带来的市场竞争,由市场竞争带来的征战杀伐,将是相当白热化,并进一步影响行业发展品质。成王败寇的故事在上演,丛林法则的逻辑在发酵。如何在行业整合关口,优化结构,提升品质,需要在产能过剩这样的局面下进行思考,并寻找到活命的坦途,把握住向上的力量。
近期,本刊分别赴惠州、东莞、深圳等汽车多媒体产业集中地,也和各地代理商有过深入的了解。调查中,本刊发现,行业囤货严重的现象较为明显,“产量过剩”带来的价格战、成本高、经营难等连锁反应,正在困扰整个产业链。在某些观点上,笔者深知,作为行业媒体人,能通过较为直接的言论,带动些论辩之风,增添些许淋漓之气,于行业幸甚。
观点一
笔者的看法大约有三点:一外销转向内销转身艰难。起初车载导航引进外资,或者是合资生产,紧接着国内企业开始崛起。国内企业通过廉价劳动力,代加工模式,取得巨大成绩。在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未发生之前,车载导航企业风起云涌,大干快上、各地跑马圈地以提高产能,大规模生产成了当时行业的普遍现象。
直到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车载导航的海外订单瞬间减少。而此时,中国经济却独树一帜,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不少企业就对中国市场蠢蠢欲动,开始由外销转内销。在2009—2011年间,国内的汽车销售迅速增长,直接带动了车载导航的需求量,大规模、大生产依然猖狂,汽车也成了国内的经济支柱,对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和创造就业机会立下了汗马功劳。
时过境迁伴随着事过境迁,随着前装市场带屏率的提高,原车大幅增加了带屏车型,同时,后装市场经过大规模的市场增长之后,市场客观上需要一个消化周期。同时,近几年经济的增长趋平与放缓,大规模、大生产模式变成了今日的绊脚石。人工劳动力的上升,行业产量需求的饱和、生产线停产等,這一系列的遗留问题,已成了当前企业转型升级,绞尽脑汁要处理的问题。目前,国内导航通用机批发价仅为500—600元,而专用机也基本维持在千元以内,加上人工、税收、经营、市场等各方面的开支,一台主机能为企业提供的盈利空间已经极低。加之上游供应商宁愿降低1%—2%的价格,也要求现款现货,个别中小企业捉襟见肘的资金流更为紧张。同时,在如此之低的利润支撑下,产品的成本控制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此种情况下,任何一环的断裂都有可能成为推倒企业的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
观点二
二是比产量过剩更严重的是“产能过剩”,而且是产能严重过剩。产量的过剩,市场总会消化,但产能的过剩,则真正是很多企业的危机。正如行业人介绍,事实上类似的呼声近些年根本就没有停歇过。“狼来了”寓言的最后,狼是真的来了。笔者了解过,一家企业如果囤货保持在生产总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是常态,而超过百分之三十就说明出现问题。事实上,行业已有很多企业出现囤货超百分之三十,甚至有的企业囤货达到百分之六十。而在囤货的背后,明显的特点就是行业出现大量的生产线闲置。
事实上,持续遇冷的市场没有这么大胃口,一下消化不了这么大的产能。一般来说,闲置几年的生产线,也就显得比较落后和过时了。在市场经济下,供大于求就是常态,只是目前行业供求关系几乎失衡。除了选择转型,这种困局几乎是无解的难题。
从现象分析,很多企业领导人发出的口号是:“看谁能熬到最后,谁就成功了。”大企业受环境不景气的影响,为了赢得市场占有率,对产品降价处理,这样一来势必伤害了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尽量压缩利润,以走量来取得发展。从此,我们平常见到的市场价格战就打起了。
观点三
三是笔者对“产量过剩”“产能过剩”前景悲观中有所期许。至少笔者觉得目前产量过剩,让车载导航市场更加混乱,打价格战风生水起,加重许多沉疴,增添无数弊病。车载导航行业正在承受非理性扩张的后果,市场的滞后性将让许多企业要么因高库存被胀死,要么因缺资金被饿死。这是关系产业链上众多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产业工人的生计命运,牵连深广,实在不可等闲视之。
目前国内车载导航产业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已经陷入“需求萎缩型”产能过剩困局,中央也多次强调要去产能过剩。说到车载导航产能过剩,不能不提到汽车产业。笔者从《中国经营报》一份数据得知,2012年中国14家最大的汽车生产商的总产能达到2,300万辆,但届时需求仅在2,000万辆。如果算上外资、进口、中小企业,汽车产能的过剩远远不止这些。基于此,一个依靠惯性认知、存有侥幸心理、企图贪得无厌的汽车产业市场持续保持着摇摇欲坠的繁荣。暴雨不终朝,狂风不终日。汽车“运动”来势虽猛,但不可持久,可以说,目前已经顶到天花板了。在这样的形势下,汽车车载导航行业在量的增长上也没有潜力。
产能过剩,客观上也倒逼着行业要告别野蛮生长方式。这个阶段,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企业当然不会坐等生产线报废,资本逐利的天性将在更大市场范围寻求生机。先驱者在蛮荒原野开辟新路,灵巧者踩着别人的脚印趟过泥泞小路,坚韧者咬定青山在夹缝中迎接光明,都是在这个攸关生死期值得嘉许的举措。
目前,已经可以看出一些新鲜的动向,车载导航作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无疑就是技术研发和创新。安卓系统的创新与推广,在行业涌现出一股强劲风。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新品,控制走量,提升品质,是当下企业消化产量过剩、行业消化产能过剩最佳途径。
危机永在,市场常新。行业产量相对过剩,只能是通过提升消费推进发展,新开辟的处女地真是不多了。但是也应看到,14亿人口规模的市场,总是存有无数的机会。关上一扇门,但打开了几扇窗。不错,商品房市场在调控,但商业地产在持续升温,欧美汽车销售强势反弹,汽车产业进一步的走入城镇化,新农村市场需求等,同样充满丰厚的市场诱惑。量的增长已经到顶,质的增长空间广阔。
目前,车载导航行业正迎来多事之秋,由产能过剩带来的市场竞争,由市场竞争带来的征战杀伐,将是相当白热化,并进一步影响行业发展品质。成王败寇的故事在上演,丛林法则的逻辑在发酵。如何在行业整合关口,优化结构,提升品质,需要在产能过剩这样的局面下进行思考,并寻找到活命的坦途,把握住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