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状况程度反应一个国家国际竞争的综合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化的水平、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桥梁等城市基础的建设日渐完善。但由于原有物质基础薄弱,我国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仍滞后于人口、经济的增長,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就如何解决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结算风险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关键词: 市政债券;基础设施;结算风险
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它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基本的服务,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经济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经济性基础设施也就是狭义的城市基础设施,而不像社会性基础设施融资需要依靠政府机制。而社会性基础设施目的在于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它对于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具有间接的影响,主要包括:文化、卫生、教育、体育等系统,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经济性基础设施的投融资的结算风险问题。
我国经济性基础设施融资模式以及结算风险分析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性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包揽整个社会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表现为:投资决策权和项目审批权高度集中到中央或省市一级政府;投资主体单一;2.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以后,此时,政府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同时居民储蓄却连年攀升,居民收入有了成倍的增长,财政拨款已无法满足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基础设施建设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实行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划分,国家实行投资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城市建设方面的财政拨付体制,地方政府变统收统支为归口使用包干。4.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一时期,投融资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国家加强了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研究。
当前我国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结算风险,主要原因为:1.投资总量不足。面对不断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我国基础设施水平仍然与世界人均享用的设施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道路桥梁等基础公共设施。而未来几年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将对基础设施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融资渠道狭窄。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狭窄突出表现是直接融资比例过低。国内外贷款和国家预算内资金占到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2/3,体现融资多元化的其它资金占比不到投资总数的2/5,而直接融资的比例则更低。当前我国基础设旅建设主要依靠债券、股票两种直接融资方式。3.投资主体单一。目前,我国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主体主要为政府以及政府的主管部门、国有企业,初步显现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并没有改变国有经济投入资本占主要地位的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还没有真正实现渠道多元化,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的投融资结算风险,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必须走市场化融资道路,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可行的市场化融资方式。
发达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基础设施融资经验,有助于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改革。目前国际上比较成功的是美国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美国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健全投资服务、完善投资法规、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全社会投资的稳定增,吸引各个方面的资本参与建设。1.政府与民间投资的划分。在利用政府财政杠杆、政策资源优势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投资联邦政府主要负责的、涉及国家全局或者其他需要巨大投资的项目,如州际交通、国家公路等,而州政府负责州内公路等项目的建设项目,可见,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者是地方政府,而联邦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2.健全的投融资决策、监管体系。美国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具有非常健全、严格的财政决策和监管体系。总的来说,可概括为民主决策、科学计划、公开招标、严格监管4句话,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前,州政府要在严格的评估和测算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投资预算计划书,然后经市议会审议、公民公开投票等程序批准。
我国基础设施结算风险的对策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融资改革与政府职能创新密切相关,而建国几十年来,基础设施项目中承担着直接投资者、建设者、运营者等多重角色的始终是国家政府。因此,合理划分基础设施项目是划分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关键,也是开展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的前提,对于新型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形成来说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长久以来,“ 大政府”的管理模式导致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资金效率低下,主体缺位,政府财政风险不断积聚,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融资改革要以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为首要前提。
首先,在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过程中,政府要加强服务职能,加快职能转变,为广大投资者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投资环境,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增强政府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向社会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形成政府的信息优势,政府可以利用这种信息优势,改进政府的决策质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向企业、个人以及其他机构提供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预期相关的信息,从而降低各方投资者投资结算风险。
可以预见的是,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将在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究竟选择合理可行的市场化融资方式,关键要看其能否满足消费者的最终利益,能否有效地筹集城建资金,能否充分体现市场竞争的优势,能否提高基础设施项目在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方面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文春,王辉民.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国际经验与借鉴[M].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
【2】余池明.项目区分理论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M].城乡建设.2002
【3】龚仰树.关于我国地方债制度设计的构想[M].财经研究,20011
【4】王辉,加快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进程的思考[M].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
关键词: 市政债券;基础设施;结算风险
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它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基本的服务,基础设施可以分为经济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经济性基础设施也就是狭义的城市基础设施,而不像社会性基础设施融资需要依靠政府机制。而社会性基础设施目的在于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它对于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具有间接的影响,主要包括:文化、卫生、教育、体育等系统,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经济性基础设施的投融资的结算风险问题。
我国经济性基础设施融资模式以及结算风险分析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性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包揽整个社会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表现为:投资决策权和项目审批权高度集中到中央或省市一级政府;投资主体单一;2.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以后,此时,政府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同时居民储蓄却连年攀升,居民收入有了成倍的增长,财政拨款已无法满足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基础设施建设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实行了以分税制为核心的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划分,国家实行投资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城市建设方面的财政拨付体制,地方政府变统收统支为归口使用包干。4.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一时期,投融资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国家加强了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研究。
当前我国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结算风险,主要原因为:1.投资总量不足。面对不断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我国基础设施水平仍然与世界人均享用的设施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道路桥梁等基础公共设施。而未来几年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将对基础设施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融资渠道狭窄。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狭窄突出表现是直接融资比例过低。国内外贷款和国家预算内资金占到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2/3,体现融资多元化的其它资金占比不到投资总数的2/5,而直接融资的比例则更低。当前我国基础设旅建设主要依靠债券、股票两种直接融资方式。3.投资主体单一。目前,我国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主体主要为政府以及政府的主管部门、国有企业,初步显现的多元化融资模式并没有改变国有经济投入资本占主要地位的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还没有真正实现渠道多元化,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的投融资结算风险,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必须走市场化融资道路,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可行的市场化融资方式。
发达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基础设施融资经验,有助于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改革。目前国际上比较成功的是美国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美国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健全投资服务、完善投资法规、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全社会投资的稳定增,吸引各个方面的资本参与建设。1.政府与民间投资的划分。在利用政府财政杠杆、政策资源优势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投资联邦政府主要负责的、涉及国家全局或者其他需要巨大投资的项目,如州际交通、国家公路等,而州政府负责州内公路等项目的建设项目,可见,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者是地方政府,而联邦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2.健全的投融资决策、监管体系。美国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具有非常健全、严格的财政决策和监管体系。总的来说,可概括为民主决策、科学计划、公开招标、严格监管4句话,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前,州政府要在严格的评估和测算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投资预算计划书,然后经市议会审议、公民公开投票等程序批准。
我国基础设施结算风险的对策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融资改革与政府职能创新密切相关,而建国几十年来,基础设施项目中承担着直接投资者、建设者、运营者等多重角色的始终是国家政府。因此,合理划分基础设施项目是划分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关键,也是开展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的前提,对于新型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形成来说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长久以来,“ 大政府”的管理模式导致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资金效率低下,主体缺位,政府财政风险不断积聚,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融资改革要以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为首要前提。
首先,在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过程中,政府要加强服务职能,加快职能转变,为广大投资者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投资环境,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增强政府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向社会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形成政府的信息优势,政府可以利用这种信息优势,改进政府的决策质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向企业、个人以及其他机构提供与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预期相关的信息,从而降低各方投资者投资结算风险。
可以预见的是,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将在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究竟选择合理可行的市场化融资方式,关键要看其能否满足消费者的最终利益,能否有效地筹集城建资金,能否充分体现市场竞争的优势,能否提高基础设施项目在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方面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文春,王辉民.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国际经验与借鉴[M].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
【2】余池明.项目区分理论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M].城乡建设.2002
【3】龚仰树.关于我国地方债制度设计的构想[M].财经研究,20011
【4】王辉,加快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进程的思考[M].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