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7.3溶液浓稀的表示(第一课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背景与定位
  1.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共四课时
  2.学生信息分析:⑴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混合物中某纯净物的质量分数以及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在此基础上,本节要学习溶液浓度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它们都是有关比例的问题,实质是相同的,学生已有相应的思路和知识储备。
  ⑵对于溶液,学生已有初步学习,如学习了溶液的组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方面的知识;另外从生活出发,他们也有一些关于溶液浓度方面的知识,如糖水的甜度有强弱,有色溶液的颜色有深与浅之分,这些已有认知都是他们学习的入口。
  3.教学起点分析:糖水有甜味,甜味浓的是浓溶液,甜味淡的是稀溶液;像硫酸铜等有色溶液,颜色深的是浓溶液,颜色浅的是稀溶液,让他们初步明确什么是溶液的浓与稀;知道对于生活中的溶液如糖水、盐水等,可通过尝的方法粗略的判断其浓度;对于有色溶液来说,可通过溶液颜色的深浅粗略判断其浓度。
  4.重要方法—“选标准”的渗透:在学生初步明确什么是溶液的浓与稀以及知道粗略判断溶液浓度的几种方法后,通过探究1明确溶剂的量相同时,溶解的溶质越多,溶液浓度就越大;强调溶液的浓与稀是溶质相对含量的问题。溶质相对含量越多,溶液就越浓,反之溶液就越稀。再通过探究2明确溶质的量相同时,溶剂的量越少,溶液就越浓;同时,提示学生在判断探究1和探究2溶液浓度时都选了相应的标准。探究1中溶剂是相同的,探究2中溶质是相同的。之后出示探究3,先让学生感受到与前面探究的不同,即溶质和溶剂的量都不同,无法直接判断,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之后教师提示:通过探究1和探究2的方法将探究3中的溶质或溶剂“变”相同,从而判断各溶液的浓度。此时要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让他们将上述思路、方法渗透、内化并运用于解决问题。在给出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后,明确是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比例,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比例越大,值就越大,溶液就越浓;反之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比例越小,值就越小,溶液就越稀。溶液的浓稀是溶质占溶液比例的问题,既然溶液的浓稀可用比值衡量,也反映出溶液的浓稀是相对而言的。用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后,观察得到的值,把它们都可写成比值的形式,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此时都把溶液的质量看成100份,即它表示溶液的质量为100份时溶质所占的份数。相同的标准是溶液的质量,值越大,溶质所占比例就越大,溶液就越浓;反之溶液就越稀。顺势就明确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当溶液质量为100份时,溶质所占的份数。从而也明确了计算公式中100%不能省的原因。该环节有画龙点睛,大彻大悟之感。
  5.辨证思想的融入:展示幻灯6中的三支试管后设疑,2试管相对于1试管是浓溶液,因为它含有的溶质相对较多。相对于3试管它又是稀溶液,因为它含有的溶质相对较少。即让学生明确溶液的浓稀是溶质相对含量的多少,是相对而言的;
  6.两个明确:做完讨论后让学生明确⑴在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中要注意的问题,如①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并且单位要统一;
  ②溶质必须是溶解了的溶质,未溶解的不能计入其内;
  ③100%不能省,目的是引入百分号,即把溶液的质量变成100份,使比较的标准一样,所得值越大,溶液越浓;
  ⑵要让学生明确“同温同溶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这一重要结论。
  二、教学方案的设计
  1.出示情景,引入新课。
  2.出示课题,目标展示。
  3.引导学生的生活认知,从生活走向化学,并且融入辨证思想。
  4.通过探究,学习重要的思维方法“选标准”。
  5.学习并练习判断溶液浓度的一种重要方法,强调注意的问题并突破难点。
  6. “选标准”方法的渗透。
  7.本节应用,从化学走向生活。
  8.知识整合,对有关此类计算的整合。
  9.学海无涯,学无止境,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观。
  三、幻灯片展示及设計意图
  幻灯1:课前展示
  第七章 溶 液
  课题3 溶液浓稀的表示(第一课时)
  执教: 白银市景泰县第三中学 魏世萍
  幻灯2:出示情景,引入新课
  喷洒农药:药液太稀不能杀死害虫和病菌,但药液太浓又会毒害农作物或树木。
  幻灯3:出示课题
  第七章 溶 液
  课题3 溶液浓稀的表示(第一课时)
  幻灯4:目标展示
  学习目标:
  1.知道溶质、溶剂相对量的大小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2.知道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浓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3.明确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及其重要含义(重难点)
  4.能认识溶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比例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课前知识预设;同学们都喜欢喝糖水,两杯相同体积的水,在第一杯中加入一勺糖,在第二杯中加入2勺糖,都完全溶解,问那杯糖水甜?为什么?(第二杯中含糖相对较多)我们就说它的浓度大,第一杯的糖水浓度就小。像糖水、盐水这样可以尝的溶液,可以通过尝的方法粗略判断其浓度。
  幻灯5:探究实验
  探究1:实验 7-7(1)
  在室温下,向三个试管中各加入10 mL水,然后分别加入0.5 g、1 g、1.5g硫酸铜,振荡,使硫酸铜全部溶解,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在这三种溶液中,哪种溶液最浓?哪种溶液最稀?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幻灯6:展示实验图片,直观观察分析
  幻灯7:探究2
  在室温下,有三个试管,分别盛有10 mL 、20 mL 、30 mL的水,然后分别加入1 g硫酸铜,振荡,硫酸铜全部溶解,在这三种溶液中,哪种溶液最浓?哪种溶液最稀?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幻灯8:探究3 实验 7-7(2)
  在室温下,有三个试管,分别盛有20 mL 、10 mL 、5 mL的水,然后分别加入2 g,0.5g,1 g硫酸铜,振荡,硫酸铜全部溶解,在这三种溶液中,哪种溶液最浓?哪种溶液最稀?你判断的方法有哪些?(讨论后回答)
  幻灯9:展示重要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幻灯10:出示数据,计算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公式运用
  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 g,请计算该温度时NaCl%:
  幻灯11 讨论与交流:
  1.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克。“这表明,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6%。”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如何用溶解度表示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同温同溶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2. 把10克食盐加到10克水中,可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食盐溶液吗?为什么?
  3.浓溶液是饱和溶液吗?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吗?它们的判断标准相同吗?
  板书设计:
  7.3 溶液浓稀的表示 (第一课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其他文献
一、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的训练  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当前应用题解题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一)解题思路训练的重要性。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學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学生、教师和家长都到处找题,企图在题海中拼搏,敲开解应用题的大门,其实盲目模仿的做题,并不能奏效。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启开这扇大门的钥匙,提高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学会解答应用
期刊
小学是基础教育。教师的天职即是教书育人,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其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励上进心。教师应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从一点一滴着手,从小抓起,从方方面鼓动其求知上进。  教书育人,就是要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有意识注
期刊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新课程标准》讲“阅读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来呈现,在总体目标中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何对中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效果,将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关键。  一、课内阅读为引航,养成良好阅读方法  1、有效预习是前提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预习,是学生与作者展开的初次对话。
期刊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已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作业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减负”一词无论是口号还是政策已提出好多年了,从小学到中學一度都曾轰轰烈烈地执行过,课后作业没了,书包轻了,负担减轻了,然而效果如何呢?学习效果也跟着减了,小学也许还好,但中学可就完全承受不起这样的瘦身了。于是乎为了升学、为了成绩,回归“填鸭”、回归“超载”,减负早已抛之脑后,学生继续着繁重投入低效产出的学习。面对这样的局
期刊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生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而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
期刊
新课标实施已经几年了,许多政治课教师变为了思品课教师,而新课标的要求与我们的现实的考核存在矛盾,让许多人难以适从。但矛盾不是普遍存在的吗?好多事物不都是矛盾的吗?特别是中考政治学科推行开卷考试,试题趋向开放性试题后,很多学生的认识中还存在不少误区,如:开卷考试不复习;开卷考试不用记忆;翻翻书就可找到;试题容易;试题要求高、难度大;开放试题答案不唯一,多抄几段就行了;等等。由此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在
期刊
一、教学个性化的专业素养  (一)包容对待学生的个性化。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宽容的教学态度是必须具备的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内心情感,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和特点,老师要用宽容、客观的心态去面对,在明确自己肩上教育重任,积极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同时,也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道德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主动的与
期刊
摘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需要我们每一个后代铭记。对于丰富精彩的人类历史来说更应该学习。初中作为学习历史的入门阶段学好历史对于学生自己的发展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以及认识了解世界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情景教学法就是根据初中历史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具体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创造教学情境,以生动活泼的课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
期刊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要想达到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自己不断充电,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下面就如何打造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谈一点粗浅的体会和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评价用“空洞”、“枯燥”等词语来概括的,大部分同
期刊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呼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塑造学习主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动权,激发学生的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