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3+掺杂Sr2CeO4荧光体的制备、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

来源 :稀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ina0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柠檬酸-凝胶法成功地制备了Eu^3+掺杂的Sr2CeO4荧光体。用X射线粉末衍射、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荧光体的结构、光致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结果表明,Sr2CeO4:Eu荧光体的激发光谱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宽的激发带和属于Eu^3+的f—f跃迁的锐线谱(峰位是:395nm、466nm,532nm),它的发射光谱中除了出现常见的发射峰如585nm(^5D0→^7F1)、616nm(^5D0→^7F2)、655nm(^5D0→^7F3)和704nm(^5D0→^7F4)外,还
其他文献
初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开展实验探究、 开展深度讨论、 构建思维导图、 进行错因分析、 关爱留守儿童等教学转化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复习效
针对高中化学必修1“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从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化合价二维图的建立及完善,建构认识物质性质的角度。从学生熟悉的多种含铁物质落实二维图相应位置出发,
研究了铈(Ⅲ)-DBC-介氮氯膦-磷酸-EDTA新体系光度法测定贵金属合金中的微量铈。反应体系生成蓝色配合物的λmax=650nm,度高,摩尔吸光系数ε=0.91×mol^-1.cm^-1,在铈0~50μg/mL范围内符合比定律,方法选择性强,适应必艇于分析银
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某个学习主题,全身心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依据深度学习理论,以"溶液"单元复习为例,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兴趣活动的
为帮助学生理解共价键的概念内涵,通过场景感悟、知识引申、递进抽象、概念聚合等模糊处理,以尝试活动、试误、开放式过程性评价为平台,帮助学生完善前概念,获得相对优化的知
在293K~313K温度范围内测定了Er(NO3)3在DMF溶剂中的电导率,根据公式λ=(k液-k剂)×10-3/C求得Er(NO3)3的摩尔电导率λ值,应用Kohlrausch经验规则:λ=λ0(1-β√C)作图,使
采用金相观察与硬度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不同稀土含量16Mn钢的TTT曲线,并研究了稀土含量对其等温相变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稀土含量的增加,先共析铁素体的晶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