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银行特殊的负债经营结构,资本充当着银行风险的最后防线,被广大投资者和监管当局所格外看重。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最终文本,它强化了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扩大了资本覆盖风险的范围,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资本措施。2011年5月20日中国银监会为配合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8月15日银监会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稳健的内部资本充足率评估程序,将资本管理纳入银行全面风险治理框架,资本规划应与银行发展战略相协调。由此可以看到,随着城商行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新型风险不断增加,监管日趋向国际标准靠拢,有些指标甚至比国际标准更严,呈现出越来越严格与精细化的倾向,这都将对城商行经营模式和稳健性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城商行必须将资本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积极主动地调整资本管理的战略和策略:
一、城商行的资本管理战略应当与经营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相挂钩。
为应对经济结构调整、新监管标准实施以及新型风险显现的挑战,城商行应当将资本管理战略与经营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相挂钩,从全行战略远景的角度出发,制订配套和协调的资本管理规划,以实现充足的资本对经营发展战略的有效支撑,确保资本总量和资本结构满足城商行战略发展需要和监管要求;实现稳健经营,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实现从“股东利益最大化”向“银行价值最大化”的提升。
二、以银行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目标,建立健全资本管理体系
一是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将资本风险管理纳入到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二是应明确资本管理的原则和目标,建立基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资本管理架构和机制,明确风险治理结构,制订配套和协调的资本管理制度;三是建立稳健的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确保资本水平与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确保资本规划与自身经营状况、风险变化趋势和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
三、要设立主要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标准,确保主要风险得到有效的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资本规划
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评估资本充足水平。在综合考虑当前及未来的资本需求、监管要求和资本可获得性,确保资本水平持续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并制订资本规划。同时还应建立健全资本补充机制,从资本需求测算、资本补充渠道分析、资本工具选择和执行资本补充方案等方面形成资本补充的管理组织形式和管理流程。
四、应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资本覆盖,强化资本风险抵偿能力
按照“巴塞尔协议Ⅱ”、“巴塞尔协议Ⅲ”的原则和要求,精确计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资本耗用,并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要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技术,根据发展战略与总体风险偏好,优化经济资本在各业务线的合理配置,并通过经济资本配置引导业务部门合理调整业务结构与客户结构,以经济资本约束风险资产增长,实现资本水平和风险水平的合理匹配,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五、加快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和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不断地促进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型
要加强经济资本考核管理,建立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使资本成本概念和资本管理理念融入到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最大化。通过大力发展包括中间业务、资金业务、零售业务等低资本消耗的业务,不断促进银行自身从规模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转型。
(作者系西安银行副行长)
2011年国内富商将达118.5万
日前,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11中国私人银行客户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预计,高净值人群规模在2011年底将达118.5万,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36.3万。
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底,中国境内可投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达100.3万,其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30万亿。报告经综合分析认为,尽管由于未来五年的宏观经济减速、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调控。资本市场深化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等因素,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的增长会有所减缓,但仍将保持较高的增幅,中国私人银行业在未来仍将拥有充分的市场需求和潜力。
与此同时,报告总结了中国银行业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以来所获得的经验和成绩,在客户积累、品牌推广、服务模式探索等方面富有成效并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报告对中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解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完善监管政策环境的建设性意见。
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指出,四年多来,借鉴私人银行成熟市场的运作经验,中国银行业按照中国本土高净值客户的特点,已经初步完成了私人银行“中国模式”的第一阶段探索并取得积极成果。中国私人银行业未来要发挥金融机构专业服务的优势,为客户定制动态综合财富管理方案、打造资产管理的服务平台,同时搭建起财富与社会责任的桥梁,实现客户财富增值和公民责任的和谐统一。
(曹 华)
一、城商行的资本管理战略应当与经营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相挂钩。
为应对经济结构调整、新监管标准实施以及新型风险显现的挑战,城商行应当将资本管理战略与经营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相挂钩,从全行战略远景的角度出发,制订配套和协调的资本管理规划,以实现充足的资本对经营发展战略的有效支撑,确保资本总量和资本结构满足城商行战略发展需要和监管要求;实现稳健经营,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实现从“股东利益最大化”向“银行价值最大化”的提升。
二、以银行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目标,建立健全资本管理体系
一是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将资本风险管理纳入到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二是应明确资本管理的原则和目标,建立基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资本管理架构和机制,明确风险治理结构,制订配套和协调的资本管理制度;三是建立稳健的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确保资本水平与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确保资本规划与自身经营状况、风险变化趋势和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
三、要设立主要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标准,确保主要风险得到有效的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资本规划
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评估资本充足水平。在综合考虑当前及未来的资本需求、监管要求和资本可获得性,确保资本水平持续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并制订资本规划。同时还应建立健全资本补充机制,从资本需求测算、资本补充渠道分析、资本工具选择和执行资本补充方案等方面形成资本补充的管理组织形式和管理流程。
四、应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资本覆盖,强化资本风险抵偿能力
按照“巴塞尔协议Ⅱ”、“巴塞尔协议Ⅲ”的原则和要求,精确计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资本耗用,并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要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技术,根据发展战略与总体风险偏好,优化经济资本在各业务线的合理配置,并通过经济资本配置引导业务部门合理调整业务结构与客户结构,以经济资本约束风险资产增长,实现资本水平和风险水平的合理匹配,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五、加快推行经济资本管理和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不断地促进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型
要加强经济资本考核管理,建立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使资本成本概念和资本管理理念融入到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最大化。通过大力发展包括中间业务、资金业务、零售业务等低资本消耗的业务,不断促进银行自身从规模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转型。
(作者系西安银行副行长)
2011年国内富商将达118.5万
日前,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11中国私人银行客户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预计,高净值人群规模在2011年底将达118.5万,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36.3万。
报告指出,截至2010年底,中国境内可投资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数量达100.3万,其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30万亿。报告经综合分析认为,尽管由于未来五年的宏观经济减速、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调控。资本市场深化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等因素,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的增长会有所减缓,但仍将保持较高的增幅,中国私人银行业在未来仍将拥有充分的市场需求和潜力。
与此同时,报告总结了中国银行业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以来所获得的经验和成绩,在客户积累、品牌推广、服务模式探索等方面富有成效并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报告对中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解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完善监管政策环境的建设性意见。
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指出,四年多来,借鉴私人银行成熟市场的运作经验,中国银行业按照中国本土高净值客户的特点,已经初步完成了私人银行“中国模式”的第一阶段探索并取得积极成果。中国私人银行业未来要发挥金融机构专业服务的优势,为客户定制动态综合财富管理方案、打造资产管理的服务平台,同时搭建起财富与社会责任的桥梁,实现客户财富增值和公民责任的和谐统一。
(曹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