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稳定以及永续发展所需要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的农业从传统农业生产逐步向农业生态经济进行着快速转型,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对新常态下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常态;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来说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发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快速地向着集约型进行转变,在这个过程当中,经济结构也向着可以持续发展进行积极调整。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需要向生态农业进行转变,需要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调整。
一、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的重要性
1.新常态下的要求。农业的发展和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产品消费国之一,为了国家的健康发展和稳定,就必须要确保农业生态经济的健康成长,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现象,使得生态农业能够更好地与经济发展相同步。用生态经济的发展带动农业进步,使得农业在进行生态化转型的过程当中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2.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的提出,其最主要目的便是使得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得农业发展更加健康和稳定,使得农业经济发展也能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农业生态经济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对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进行良好的保护,将生态环境理念、技术创新理念都融入了农业经济发展当中。农业生态经济的提出和运用,对于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都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我国农业生态经济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自然环保等等诸多方面,对于食品安全以及社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新常态下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1.政策保障。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农民的自觉性,在其发展过程当中,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在相关政策上给予足够的保障。在农业生态布局上,地方政府所能发挥的作用对于整体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绝对的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要在进行规划时,提前进行实地考察以及科学论证,合理设计生态布局以及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相关产品的生产以及后续销售工作提供足够的保障。
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基础,在协调统一的原则下进行。各个地方的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促进其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对当地农业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当地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详细了解,以当地的实际情况做为参照,因地制宜的发展地方农业,使得农业相关资源得到最为有效的利用,使得地区经济以及地区生态系统都能够的健康的大环境下进行良性循环,真正的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增加农业投入 提供资金支持。从农业发展的角度上考虑投入与产出应该呈现出正相关,若有足够金额的资金投入,能让农民与技术人员试用新技术、学习新方法、推行新模式,进而能带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各地政府都要重视农业投入,特别农业资金资金投入,政府在财政拨款上尽量有所倾斜。另外,地方政府在增大农业投入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当地自然生态的保护,推行绿色農业发展模式,不要为了产量,忽视质量,破坏土地导致后续生产力降低。治理过程中尤其重视地下水和土壤的治理,推广有机肥料以及可降解的地膜,鼓励农民减少使用农药化肥催生农作物,尽量使用自然肥料。第二,各地政府需要积极的重视农业资本投入,拓展多渠道的资本获取渠道,农业的发展政策支持是重要的一方面,资金支持也不能缺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可以在销售、加工的环节加大投入,使农业生产有原来的粗加工转为精加工。政府能做到的是减免农业税收、降低信贷利率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地投入到农业发展中,并且建立农业产业链条,让农业生态系统更具活力。第三,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扶持化工技术的供给,尽量控制农用物资的价格,做到普惠于民,优化农民的农用物资使用结构,从而为农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提升农民素质和人才保障。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我国当前仍然拥有者世界上最为庞大的人口,在农业劳动力资源上也具有相当丰富的储备。然而拥有着庞大的农业劳动力,而我国的农业发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其根本原因便是劳动人口的整体素质明显偏低。因此,必须要将人力资源的质量进行提升,需要积极地开展教育工作和培训工作,使得农业相关劳动者,能够提升自身知识储备,增强自身技术水平,从普通劳动人口向农业技能人才进行转变。农业生态经济领域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面非常广阔,譬如农学、生态学、经济学等等各类学生的知识,需要对农民进行现代化农业知识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掌握更多的相关技能,要让更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进入农村,走入田地当中,将现代化知识面对面教给农民。政府应当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给予更多的资金保障,从而对农业相关的高校毕业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最重要的是能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使其能够在事业上看到良好的前景,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或者创业,才能提高农村地区的整体人员素质,才能带领更多的农民在现代化道路上越走越远。
4.畅通生态产品的消费 提供市场保障机制。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离开消费者的认同和销售渠道的通畅,良好的市场环境是让农业生态发展链条完整的关键。第一,引导消费者重视绿色生态消费。借助公益广告、文化宣传、品牌宣导的方式对消费者进行引导,并为消费者普及绿色、无公害食物的特点,教会消费者辨别。第二,实现农业专项产品销售渠道。农业产品的专项销售需要从营销和物流这两点入手。营销是要大力的进行宣导,把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推广出去;物流是打通物流环境,能让当地的农产品在短时间内快速的送达到全国各地。随着物流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部分特色农产品开始走出它原来的区域,在全国范围进行销售,这不但能拉动当地的经济收入,甚至能让更多的特色产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丰富国人的饮食机构。譬如,湖南的凤凰县是猕猴桃的产地,由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猕猴桃的生长,所以出产一种红心的特色泥猴桃,口感香醇、饱满多汁、且营养价值丰富,但是在以往这种特色美食仅能在周边地域销售,这是由于泥猴桃成熟后保存时间短,若没能及时的运出凤凰,即使产量可观也只能扔在树上不能实现其经济价值。但是物流渠道打通后,使用物流冷鲜链渠道,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运送到各地。各地的客商或者消费者均在猕猴桃成熟前,进行订货,一旦泥猴桃成熟马上采摘、装车、运送出去。专项的生产,可以保证运货渠道畅通,也能让当地保障其品质,使更多消费者能买到放心产品。
三、结语
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所以在实施农业生态发展之时,需要总结传统农业发展的经验,根据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结合现代化农业发展技术,建立一个系统化好、层次分明、功能集约的生态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目的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满足农业生态发展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孙凡,杨松,赵靖明,张瑜,张磊.中国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45-47.
[2]张希彪.基于能值分析的甘肃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态势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0):78-79.
[3]刘彬,杨改河,王建勋.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以塔里木河上游的阿克苏地区为例[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14):34-36.
[4]苏延平,林增坦,苏乐辉,田谦益.农业生态经济视角下的生产结构调整 [J].电子科技大学.2015(09):19-23.
[5]罗日成; 刘从法; 杨冰; 俞乾; 雷春燕.经济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农业生态环境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5(01):9-11.
关键词:新常态;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来说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发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快速地向着集约型进行转变,在这个过程当中,经济结构也向着可以持续发展进行积极调整。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需要向生态农业进行转变,需要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调整。
一、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的重要性
1.新常态下的要求。农业的发展和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产品消费国之一,为了国家的健康发展和稳定,就必须要确保农业生态经济的健康成长,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现象,使得生态农业能够更好地与经济发展相同步。用生态经济的发展带动农业进步,使得农业在进行生态化转型的过程当中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2.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的提出,其最主要目的便是使得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得农业发展更加健康和稳定,使得农业经济发展也能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农业生态经济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对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进行良好的保护,将生态环境理念、技术创新理念都融入了农业经济发展当中。农业生态经济的提出和运用,对于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都有非常强的促进作用。我国农业生态经济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自然环保等等诸多方面,对于食品安全以及社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新常态下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1.政策保障。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农民的自觉性,在其发展过程当中,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在相关政策上给予足够的保障。在农业生态布局上,地方政府所能发挥的作用对于整体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绝对的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要在进行规划时,提前进行实地考察以及科学论证,合理设计生态布局以及规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相关产品的生产以及后续销售工作提供足够的保障。
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基础,在协调统一的原则下进行。各个地方的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促进其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对当地农业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当地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详细了解,以当地的实际情况做为参照,因地制宜的发展地方农业,使得农业相关资源得到最为有效的利用,使得地区经济以及地区生态系统都能够的健康的大环境下进行良性循环,真正的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增加农业投入 提供资金支持。从农业发展的角度上考虑投入与产出应该呈现出正相关,若有足够金额的资金投入,能让农民与技术人员试用新技术、学习新方法、推行新模式,进而能带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第一,各地政府都要重视农业投入,特别农业资金资金投入,政府在财政拨款上尽量有所倾斜。另外,地方政府在增大农业投入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当地自然生态的保护,推行绿色農业发展模式,不要为了产量,忽视质量,破坏土地导致后续生产力降低。治理过程中尤其重视地下水和土壤的治理,推广有机肥料以及可降解的地膜,鼓励农民减少使用农药化肥催生农作物,尽量使用自然肥料。第二,各地政府需要积极的重视农业资本投入,拓展多渠道的资本获取渠道,农业的发展政策支持是重要的一方面,资金支持也不能缺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可以在销售、加工的环节加大投入,使农业生产有原来的粗加工转为精加工。政府能做到的是减免农业税收、降低信贷利率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地投入到农业发展中,并且建立农业产业链条,让农业生态系统更具活力。第三,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扶持化工技术的供给,尽量控制农用物资的价格,做到普惠于民,优化农民的农用物资使用结构,从而为农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提升农民素质和人才保障。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人口大国,我国当前仍然拥有者世界上最为庞大的人口,在农业劳动力资源上也具有相当丰富的储备。然而拥有着庞大的农业劳动力,而我国的农业发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其根本原因便是劳动人口的整体素质明显偏低。因此,必须要将人力资源的质量进行提升,需要积极地开展教育工作和培训工作,使得农业相关劳动者,能够提升自身知识储备,增强自身技术水平,从普通劳动人口向农业技能人才进行转变。农业生态经济领域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面非常广阔,譬如农学、生态学、经济学等等各类学生的知识,需要对农民进行现代化农业知识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掌握更多的相关技能,要让更多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进入农村,走入田地当中,将现代化知识面对面教给农民。政府应当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给予更多的资金保障,从而对农业相关的高校毕业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最重要的是能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使其能够在事业上看到良好的前景,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或者创业,才能提高农村地区的整体人员素质,才能带领更多的农民在现代化道路上越走越远。
4.畅通生态产品的消费 提供市场保障机制。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离开消费者的认同和销售渠道的通畅,良好的市场环境是让农业生态发展链条完整的关键。第一,引导消费者重视绿色生态消费。借助公益广告、文化宣传、品牌宣导的方式对消费者进行引导,并为消费者普及绿色、无公害食物的特点,教会消费者辨别。第二,实现农业专项产品销售渠道。农业产品的专项销售需要从营销和物流这两点入手。营销是要大力的进行宣导,把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推广出去;物流是打通物流环境,能让当地的农产品在短时间内快速的送达到全国各地。随着物流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部分特色农产品开始走出它原来的区域,在全国范围进行销售,这不但能拉动当地的经济收入,甚至能让更多的特色产品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丰富国人的饮食机构。譬如,湖南的凤凰县是猕猴桃的产地,由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猕猴桃的生长,所以出产一种红心的特色泥猴桃,口感香醇、饱满多汁、且营养价值丰富,但是在以往这种特色美食仅能在周边地域销售,这是由于泥猴桃成熟后保存时间短,若没能及时的运出凤凰,即使产量可观也只能扔在树上不能实现其经济价值。但是物流渠道打通后,使用物流冷鲜链渠道,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运送到各地。各地的客商或者消费者均在猕猴桃成熟前,进行订货,一旦泥猴桃成熟马上采摘、装车、运送出去。专项的生产,可以保证运货渠道畅通,也能让当地保障其品质,使更多消费者能买到放心产品。
三、结语
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所以在实施农业生态发展之时,需要总结传统农业发展的经验,根据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结合现代化农业发展技术,建立一个系统化好、层次分明、功能集约的生态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目的是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满足农业生态发展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孙凡,杨松,赵靖明,张瑜,张磊.中国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45-47.
[2]张希彪.基于能值分析的甘肃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态势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0):78-79.
[3]刘彬,杨改河,王建勋.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以塔里木河上游的阿克苏地区为例[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14):34-36.
[4]苏延平,林增坦,苏乐辉,田谦益.农业生态经济视角下的生产结构调整 [J].电子科技大学.2015(09):19-23.
[5]罗日成; 刘从法; 杨冰; 俞乾; 雷春燕.经济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农业生态环境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5(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