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63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在湘江西岸对宁乡县委副书记何长友说:“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吃饭、穿衣和住房问题,不然要我们共产党人干什么?”
在少奇同志心里,解决吃饭、穿衣和住房这种在“过小日子”老百姓眼中为“天大的事”的问题,是共产党的责任所在、使命所在、追求所在、宗旨所在。因为我们党在成立之时,就发出庄重誓言,“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
奔腾北去的湘江水,见证了国家主席的动情一问,也见证了一位亲民、爱民、忧民的共产党员的传奇人生。
湘江西岸的英雄少年:“为了使中国人民解放而奋斗”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出生在湘江之滨的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村靳江河畔。刘少奇是家中的“满崽”,在叔兄弟中排行第九,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九满”。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饱经忧患、国弱民贫、灾难深重的风雨飘摇之中。作为一名农家子弟,刘少奇对于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有着天然的朴素感情,对民众所受的压迫有很深的体会和理解。他从小心忧天下,他渴望深受欺压的百姓摆脱苦难。这种渴望,激励着他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而努力奋斗。
1910年,长沙、宁乡等地发生了轰动全省的饥民暴动。年仅12岁的刘少奇感触很深,他攥紧拳头,下决心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1915年,不满17岁的刘少奇在宁乡玉潭学校参加反袁游行。他刺破手指写下“誓雪国耻,毋忘国耻”的血书,摇着旗、喊着口号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这年,刘少奇将谱名“渭璜”改为“卫黄”,立志“拯救民族,捍卫炎黄子孙”。然而“卫黄”之路并不顺畅。1916年,刘少奇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陆军讲武堂录取。从这里,刘少奇迈出了精彩人生的第一步。他在妙高峰下眺望湘江北去的帆影,在营盘街上倾听走向共和的足音,怀抱着报效祖国的美好憧憬。然而不久,护法运动的战火烧到讲武堂,刘少奇投笔从戎的抱负被搁浅。五四运动后,他把名字改为“少奇”,意即“少有奇志”。之后,他又攻读留法预备班准备赴法留学,却因费用等原因而化为泡影。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他有了方向。1921年刘少奇和任弼时等一批进步青年前往莫斯科,在这里,23岁的刘少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党员之一。“这时我的革命人生观开始确定,就是为了使中国人民解放而奋斗。”在他填写的《团员调查表》中,慨然写下:“资本主义已不能统治全世界了,社会主义的社会组织必将由人类的努力开始实现,我们处在这时代的人,应把无穷的希望,促进这段历史。”
1922年春,刘少奇从莫斯科回国。从“九满”到“少奇”,跨过岁月的虹桥,刘少奇流露出的是对革命、对新世界的畅想与希望,是对理想的坚定与执著,亦是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的大志与情怀。
为了工人利益义无反顾:“惟有这件事不能答应您”
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不能够把自己个人的利益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是考验这个党员是否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标准。”刘少奇回国后,立即投身到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他深入了解工人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遭遇,为改善工人生产和生活条件,他始终站在罢工斗争的最前列,与敌人展开勇敢斗争。
1925年,刘少奇参与领导完五卅运动后,疲惫不堪,心力交瘁,顽疾肺痨病也越发严重。中央安排刘少奇11月初回长沙就医。然而,回长沙不久,他就被赵恒惕军阀政府的卫兵逮捕。儿子被捕的消息对于刘少奇的母亲鲁氏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在儿子被关押的32个日夜,母亲的心备受煎熬,忍不住悄悄落泪。1926年1月16日,当刘母得知儿子好不容易得以释放出狱,便立即动身去长沙。看见儿子明显消瘦了,刘母强忍着眼泪:“你出来了,娘就放心了,不过娘有事跟你商量。”“你不要去外面闯荡了,太危险了!跟娘回家去!”“咱就在乡间办一间学堂,你和宝珍都可以教书。”刘少奇沉吟着没有回话,考虑着如何回答才好。突然,“扑通”一声,刘母跪倒在刘少奇面前:“九满,你不答应娘,娘就长跪不起!”面对母亲突然下跪,刘少奇一时慌了,但他很快静下心来,做出决定——不能留下!革命需要自己,至于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他忙扶起母亲,跪在母亲面前:“娘,别的事情都可以依您,唯有这件事不能答应您,请您老人家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在母子俩彻夜长聊后,刘母还是没能拦住儿子。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儿子和母亲,他们不曾料到,这一别竟是永别!1931年冬天,刘母在炭子冲溘然长逝。而当时刘少奇正在上海开展白区工作。几年以后,当刘少奇得知母亲去世的噩耗,他面对母亲的画像潸然泪下。他愧疚——作为一个儿子,未能在母亲病床前尽自己一份孝心!但为了天下更多的母亲,这位湘江之子别无选择。
抗战时期深入敌后:“共产党就是要想方设法解除群众的疾苦”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坚持中共中央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领导创建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刘少奇把“急百姓所急,解百姓所苦”作为“首要一条”,认为这是“抗日民主政权能否在群众中扎根”的根本。
1942年10月,刘少奇到达八路军太岳军区所在地沁源县。一次,刘少奇看见一个挑水的中年农民,脚步蹒跚,两条腿向里弯着,几乎每跨一步都要费很大力气。刘少奇赶忙迎上前,弯着腰关切地问道:“老乡,你这腿是怎么回事?”经过交谈,他了解到这位老乡患的是“粗脖子”病,拐腿,干活很困难。但当地没法治。刘少奇沉思一会儿,坚定地对随行人员说:“一定能找出害病的根源,想出治疗办法。”一刻也没耽搁,刘少奇与随行人员马上前往水源地察看。看完水井又沿着井边小溪往上游察看。“老百姓得这种病是很痛苦的。治病要治根,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回到宿营地,刘少奇向同志们交代:“我们在别处也曾看到过类似的病,造成群众世世代代痛苦。我们共产党人在现有的条件下纵然不能帮助他们彻底解决,但也应使它减轻,至少要阻止它发展……总之,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要军区的同志研究下,帮老乡解决。”但限于当时的条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刘少奇却一直惦记沁源县根据地人民的身体情况。全国解放后,在他的指导与督促下,当地党和政府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治理,有效控制了水土病,使绝大多数患者很快减轻了痛苦或恢复了健康。当地群众纷纷写信给刘少奇,感谢他对当地人民的关怀。 看到农民朋友的来信,刘少奇笑了,说:“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为群众解除疾苦。”
赶考路上的合格答卷:“要解决群众的吃、穿、住问题”
刘少奇在中共八大的报告中说:“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刘少奇对人民有着血脉肌肤的感情,时刻将人民的冷暖挂在心上。他的儿子刘源将军说过:“我的父亲刘少奇坐在国家主席这把椅子上,心里装的是老百姓的小日子。”他总是以普通群众的身份,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在开滦煤矿,在大庆油田,在东北林区,在湖南农村……到处都有少奇同志勤政的脚步和清瘦的身影。
1961年,几十个春秋轮回,刘少奇来到他最初的人生渡口——湘江。他将坐轮渡经过橘子洲登上湘江西岸回家去。此刻,面对滔滔江水,他也许在回味第一次过湘江时心中的豪情,也许还会遥想从湘江扬帆远航,驶过长江,驶向大海的峥嵘岁月……但他沉默不语,心情沉重。因为此时正值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
一身青布衣、一双粗布鞋、一把油纸伞,一辆破旧的吉普车,少奇同志就这样回到家乡。4月2日,当他在宁乡东湖塘王家湾万头猪场只看到两头猪,当即决定在猪场的饲料房住下来。用雨布遮住破烂不堪的窗户,又拆下两块门板和几条凳子架铺。国家主席这一住就是6天6晚。4月12日,刘少奇又来到湘江支流的捞刀河畔——湖南省的“红旗大队”即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蹲点调查。十多天里,他走村串户、约人田头聊天,他走访老农、慰问病人,每每看到荒芜的田园和挖野菜的孩子,他忧心如焚;他不辞辛劳翻山越岭,一家家上门,揭开农家的锅盖,亲口品尝当作口粮的糠粑粑和野菜汤;拉开农民家的碗柜,却发现油盐坛子没有一滴油;他拨开路边风干的孩子粪便,发现里面尽是树皮和草根……天华的现实震撼着刘少奇的心。在社员座谈会上,年过花甲的国家主席诚恳地向群众鞠躬:“看到乡亲们生活这么苦,是我国家主席的工作没做好,我心里很难受,对不起大家!”乡亲们像是见到了自己的亲人,掏出了心里话。少奇同志当机立断:公共食堂可以自行解散!
农民的住房问题也是刘少奇调查中发现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5月9日,刘少奇从黄材水库修建工地视察返回宁乡县城时,听到路边一屋里传来一位妇女伤心的哭泣声,少奇同志停下来关切询问。妇女哭诉着自己没有房住,在场的大队会计向刘少奇介绍了妇女的情况。少奇同志说:“你告诉大队书记,不要让她搬,就说是我说的。县委会有个文件下,鸟必有窝,人必有屋呀。”回到县城,刘少奇找来主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何长友,了解全县社员的住房情况。当得知这几年大炼钢铁、大办公共食堂,拆掉了大部分房子时,刘少奇百感交集,严肃地对何长友说:“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吃饭、穿衣和住房问题,不然要我们共产党员人干什么呢?”刘少奇要求县委立即起草一个《关于解决当前社员住房的意见》,文件初拟出来,已是次日凌晨两点,刘少奇又仔细审阅和修改。后来刘少奇还派人将此文件送到在杭州的毛泽东审阅,批准在全国执行。这对当时全国解决和防止房屋纠纷、解决住房问题等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当老百姓吃饭成了大问题,这不免让少奇同志寝食难安、疾首痛心。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少奇同志要的是人民内心的声音,是实事求是的解决方法,是让百姓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
“文革”中信仰弥坚:“只要马克思再给我十年”
十年“文革”,对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挫折和损失,刘少奇同志首当其冲,遭受了无情的摧残和迫害。即便在处境最艰难的时候,刘少奇心里想的,还是人民。
据刘少奇的孩子们在《胜利的鲜花献给您》一文中回忆,1966年初,少奇同志害了一场重病。他刚刚脱离危险,就把孩子们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叫到跟前:“看来,我的有生之年不多了,必须更抓紧时间多干些事。只要马克思再给我十年时间,我们是能够把中国建设得真正富强起来的。”接着,刘少奇给孩子们描述他的设想:如何整顿党内的官僚主义作风;如何改革教育,实行全日制和半工半读两种教育制度;如何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如何缩小三大差别,等等。当时还举例说,我们在山东、河北一带发现了大油田,建立工业基地,这可以使荒僻的小镇发展成新型的工业城市。有电、有油、有铁路和公路网,同时带动附近农村现代化。在招工时要注意招收女工,不要使农田中只剩下女社员干活……“到了那时候,我们就为中国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也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可以瞑目了。”随着“文革”打倒走资派的运动越来越严重,刘少奇内心备受煎熬,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次,刘少奇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把在家的几个孩子叫来,缓缓地说:“将来我死后,你们要把我的骨灰撒在大海里,像恩格斯一样。大海连着五大洋,我要看着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你们要记住,这就是我给你们的遗嘱。你们一定要在群众中活下去,永远跟着党,永远为人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湘江之子的秉性,这就是湘江之子与生俱来的质朴与担当。刘少奇是人民的儿子,是后世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典范。他的成长和革命经历,无处不体现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刘少奇用一生心血凝聚了一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用一生奉献践行了共产党员的标准,他用有限的生命实践了革命者的誓言。
在少奇同志心里,解决吃饭、穿衣和住房这种在“过小日子”老百姓眼中为“天大的事”的问题,是共产党的责任所在、使命所在、追求所在、宗旨所在。因为我们党在成立之时,就发出庄重誓言,“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
奔腾北去的湘江水,见证了国家主席的动情一问,也见证了一位亲民、爱民、忧民的共产党员的传奇人生。
湘江西岸的英雄少年:“为了使中国人民解放而奋斗”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出生在湘江之滨的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村靳江河畔。刘少奇是家中的“满崽”,在叔兄弟中排行第九,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九满”。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饱经忧患、国弱民贫、灾难深重的风雨飘摇之中。作为一名农家子弟,刘少奇对于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有着天然的朴素感情,对民众所受的压迫有很深的体会和理解。他从小心忧天下,他渴望深受欺压的百姓摆脱苦难。这种渴望,激励着他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而努力奋斗。
1910年,长沙、宁乡等地发生了轰动全省的饥民暴动。年仅12岁的刘少奇感触很深,他攥紧拳头,下决心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1915年,不满17岁的刘少奇在宁乡玉潭学校参加反袁游行。他刺破手指写下“誓雪国耻,毋忘国耻”的血书,摇着旗、喊着口号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这年,刘少奇将谱名“渭璜”改为“卫黄”,立志“拯救民族,捍卫炎黄子孙”。然而“卫黄”之路并不顺畅。1916年,刘少奇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陆军讲武堂录取。从这里,刘少奇迈出了精彩人生的第一步。他在妙高峰下眺望湘江北去的帆影,在营盘街上倾听走向共和的足音,怀抱着报效祖国的美好憧憬。然而不久,护法运动的战火烧到讲武堂,刘少奇投笔从戎的抱负被搁浅。五四运动后,他把名字改为“少奇”,意即“少有奇志”。之后,他又攻读留法预备班准备赴法留学,却因费用等原因而化为泡影。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他有了方向。1921年刘少奇和任弼时等一批进步青年前往莫斯科,在这里,23岁的刘少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党员之一。“这时我的革命人生观开始确定,就是为了使中国人民解放而奋斗。”在他填写的《团员调查表》中,慨然写下:“资本主义已不能统治全世界了,社会主义的社会组织必将由人类的努力开始实现,我们处在这时代的人,应把无穷的希望,促进这段历史。”
1922年春,刘少奇从莫斯科回国。从“九满”到“少奇”,跨过岁月的虹桥,刘少奇流露出的是对革命、对新世界的畅想与希望,是对理想的坚定与执著,亦是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的大志与情怀。
为了工人利益义无反顾:“惟有这件事不能答应您”
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不能够把自己个人的利益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是考验这个党员是否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标准。”刘少奇回国后,立即投身到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他深入了解工人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遭遇,为改善工人生产和生活条件,他始终站在罢工斗争的最前列,与敌人展开勇敢斗争。
1925年,刘少奇参与领导完五卅运动后,疲惫不堪,心力交瘁,顽疾肺痨病也越发严重。中央安排刘少奇11月初回长沙就医。然而,回长沙不久,他就被赵恒惕军阀政府的卫兵逮捕。儿子被捕的消息对于刘少奇的母亲鲁氏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在儿子被关押的32个日夜,母亲的心备受煎熬,忍不住悄悄落泪。1926年1月16日,当刘母得知儿子好不容易得以释放出狱,便立即动身去长沙。看见儿子明显消瘦了,刘母强忍着眼泪:“你出来了,娘就放心了,不过娘有事跟你商量。”“你不要去外面闯荡了,太危险了!跟娘回家去!”“咱就在乡间办一间学堂,你和宝珍都可以教书。”刘少奇沉吟着没有回话,考虑着如何回答才好。突然,“扑通”一声,刘母跪倒在刘少奇面前:“九满,你不答应娘,娘就长跪不起!”面对母亲突然下跪,刘少奇一时慌了,但他很快静下心来,做出决定——不能留下!革命需要自己,至于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他忙扶起母亲,跪在母亲面前:“娘,别的事情都可以依您,唯有这件事不能答应您,请您老人家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在母子俩彻夜长聊后,刘母还是没能拦住儿子。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儿子和母亲,他们不曾料到,这一别竟是永别!1931年冬天,刘母在炭子冲溘然长逝。而当时刘少奇正在上海开展白区工作。几年以后,当刘少奇得知母亲去世的噩耗,他面对母亲的画像潸然泪下。他愧疚——作为一个儿子,未能在母亲病床前尽自己一份孝心!但为了天下更多的母亲,这位湘江之子别无选择。
抗战时期深入敌后:“共产党就是要想方设法解除群众的疾苦”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坚持中共中央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领导创建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刘少奇把“急百姓所急,解百姓所苦”作为“首要一条”,认为这是“抗日民主政权能否在群众中扎根”的根本。
1942年10月,刘少奇到达八路军太岳军区所在地沁源县。一次,刘少奇看见一个挑水的中年农民,脚步蹒跚,两条腿向里弯着,几乎每跨一步都要费很大力气。刘少奇赶忙迎上前,弯着腰关切地问道:“老乡,你这腿是怎么回事?”经过交谈,他了解到这位老乡患的是“粗脖子”病,拐腿,干活很困难。但当地没法治。刘少奇沉思一会儿,坚定地对随行人员说:“一定能找出害病的根源,想出治疗办法。”一刻也没耽搁,刘少奇与随行人员马上前往水源地察看。看完水井又沿着井边小溪往上游察看。“老百姓得这种病是很痛苦的。治病要治根,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回到宿营地,刘少奇向同志们交代:“我们在别处也曾看到过类似的病,造成群众世世代代痛苦。我们共产党人在现有的条件下纵然不能帮助他们彻底解决,但也应使它减轻,至少要阻止它发展……总之,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要军区的同志研究下,帮老乡解决。”但限于当时的条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刘少奇却一直惦记沁源县根据地人民的身体情况。全国解放后,在他的指导与督促下,当地党和政府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治理,有效控制了水土病,使绝大多数患者很快减轻了痛苦或恢复了健康。当地群众纷纷写信给刘少奇,感谢他对当地人民的关怀。 看到农民朋友的来信,刘少奇笑了,说:“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为群众解除疾苦。”
赶考路上的合格答卷:“要解决群众的吃、穿、住问题”
刘少奇在中共八大的报告中说:“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刘少奇对人民有着血脉肌肤的感情,时刻将人民的冷暖挂在心上。他的儿子刘源将军说过:“我的父亲刘少奇坐在国家主席这把椅子上,心里装的是老百姓的小日子。”他总是以普通群众的身份,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在开滦煤矿,在大庆油田,在东北林区,在湖南农村……到处都有少奇同志勤政的脚步和清瘦的身影。
1961年,几十个春秋轮回,刘少奇来到他最初的人生渡口——湘江。他将坐轮渡经过橘子洲登上湘江西岸回家去。此刻,面对滔滔江水,他也许在回味第一次过湘江时心中的豪情,也许还会遥想从湘江扬帆远航,驶过长江,驶向大海的峥嵘岁月……但他沉默不语,心情沉重。因为此时正值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
一身青布衣、一双粗布鞋、一把油纸伞,一辆破旧的吉普车,少奇同志就这样回到家乡。4月2日,当他在宁乡东湖塘王家湾万头猪场只看到两头猪,当即决定在猪场的饲料房住下来。用雨布遮住破烂不堪的窗户,又拆下两块门板和几条凳子架铺。国家主席这一住就是6天6晚。4月12日,刘少奇又来到湘江支流的捞刀河畔——湖南省的“红旗大队”即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蹲点调查。十多天里,他走村串户、约人田头聊天,他走访老农、慰问病人,每每看到荒芜的田园和挖野菜的孩子,他忧心如焚;他不辞辛劳翻山越岭,一家家上门,揭开农家的锅盖,亲口品尝当作口粮的糠粑粑和野菜汤;拉开农民家的碗柜,却发现油盐坛子没有一滴油;他拨开路边风干的孩子粪便,发现里面尽是树皮和草根……天华的现实震撼着刘少奇的心。在社员座谈会上,年过花甲的国家主席诚恳地向群众鞠躬:“看到乡亲们生活这么苦,是我国家主席的工作没做好,我心里很难受,对不起大家!”乡亲们像是见到了自己的亲人,掏出了心里话。少奇同志当机立断:公共食堂可以自行解散!
农民的住房问题也是刘少奇调查中发现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5月9日,刘少奇从黄材水库修建工地视察返回宁乡县城时,听到路边一屋里传来一位妇女伤心的哭泣声,少奇同志停下来关切询问。妇女哭诉着自己没有房住,在场的大队会计向刘少奇介绍了妇女的情况。少奇同志说:“你告诉大队书记,不要让她搬,就说是我说的。县委会有个文件下,鸟必有窝,人必有屋呀。”回到县城,刘少奇找来主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何长友,了解全县社员的住房情况。当得知这几年大炼钢铁、大办公共食堂,拆掉了大部分房子时,刘少奇百感交集,严肃地对何长友说:“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吃饭、穿衣和住房问题,不然要我们共产党员人干什么呢?”刘少奇要求县委立即起草一个《关于解决当前社员住房的意见》,文件初拟出来,已是次日凌晨两点,刘少奇又仔细审阅和修改。后来刘少奇还派人将此文件送到在杭州的毛泽东审阅,批准在全国执行。这对当时全国解决和防止房屋纠纷、解决住房问题等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当老百姓吃饭成了大问题,这不免让少奇同志寝食难安、疾首痛心。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少奇同志要的是人民内心的声音,是实事求是的解决方法,是让百姓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
“文革”中信仰弥坚:“只要马克思再给我十年”
十年“文革”,对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挫折和损失,刘少奇同志首当其冲,遭受了无情的摧残和迫害。即便在处境最艰难的时候,刘少奇心里想的,还是人民。
据刘少奇的孩子们在《胜利的鲜花献给您》一文中回忆,1966年初,少奇同志害了一场重病。他刚刚脱离危险,就把孩子们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叫到跟前:“看来,我的有生之年不多了,必须更抓紧时间多干些事。只要马克思再给我十年时间,我们是能够把中国建设得真正富强起来的。”接着,刘少奇给孩子们描述他的设想:如何整顿党内的官僚主义作风;如何改革教育,实行全日制和半工半读两种教育制度;如何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如何缩小三大差别,等等。当时还举例说,我们在山东、河北一带发现了大油田,建立工业基地,这可以使荒僻的小镇发展成新型的工业城市。有电、有油、有铁路和公路网,同时带动附近农村现代化。在招工时要注意招收女工,不要使农田中只剩下女社员干活……“到了那时候,我们就为中国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也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可以瞑目了。”随着“文革”打倒走资派的运动越来越严重,刘少奇内心备受煎熬,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次,刘少奇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把在家的几个孩子叫来,缓缓地说:“将来我死后,你们要把我的骨灰撒在大海里,像恩格斯一样。大海连着五大洋,我要看着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你们要记住,这就是我给你们的遗嘱。你们一定要在群众中活下去,永远跟着党,永远为人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湘江之子的秉性,这就是湘江之子与生俱来的质朴与担当。刘少奇是人民的儿子,是后世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典范。他的成长和革命经历,无处不体现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刘少奇用一生心血凝聚了一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用一生奉献践行了共产党员的标准,他用有限的生命实践了革命者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