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梦与党的十八大精神一脉相承,立意高远,内容宏大。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研究视角,探寻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逻辑起点,进而研究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现路径,帮助大学生正确领会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激发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中国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路径
【课题项目】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223-02
一、中国梦的主要内容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3年,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概括起来,中国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梦的目标内容是什么?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来说体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第二,中国梦的主体是谁?“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第三,中国梦如何实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要成果,用一种形象生动、易于普及和识记的方式,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根本目的和实现条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凝聚力。
二、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逻辑起点
(一)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与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相连
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大學生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梦的共同理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使命。虽然每个大学生的梦想各异,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却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共同理想。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大学生应该牢固确立的理想信念。这一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不是互不相关,更不是对立冲突,而是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坚定为中国梦奋斗的崇高信念,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二)中国梦中的中国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相连
中国精神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它寓意深远、催人奋进,就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这种密切的联系体现在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坚定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信心,确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进而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弘扬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统一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统一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之中。大学生只有明确中国精神的强大动力,才能在人生的生动实践中为实现民族复兴增砖添瓦。
(三)中国梦的价值追求与人生观教育紧密相连
从价值追求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实现每个中国人的幸福之梦、发展之梦。这样的梦想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期盼,但实现它则需要在此高尚人生目的的指引下,我们每个人正视人生中的顺境逆境,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努力地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正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的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人生观教育的任务。大学生追求人生幸福、职业成才,但这种人生追求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不能脱离社会对个体价值的评判,这就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的人生观教育不能仅就个体论成败,更重要的是把大学生的人生奋斗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在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进程中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科学人生观。
(四)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与道德观教育紧密相连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里的道德观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从道德角度去领悟中国梦。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国道路在道德领域的具体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精神在道德领域的具体化;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则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必备条件。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大学生的迫切要求,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道德观教育的落脚点。
(五)实现中国梦的利益诉求与法治观教育紧密相连
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圆梦的征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利益诉求的背后是每个中国人期盼党和国家能够维护稳定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能够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这就需要构建法治社会逐步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保证每个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里的法治观教育就是通过帮助大学生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树立法治理念,在大学生心底埋下“公平正义”的种子,待其步入社会后能够用法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法合理地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三、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现路径
(一)用中国梦共同理想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每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人理想,但个人理想经常碎片化呈现。因此,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就必须依靠中国梦共同理想。厘清个人理想和中国梦共同理想的关系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重中之重。二者的关系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中国梦共同理想反映着每个社会成员的个人理想。“宏大叙事”的国家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第二,中国梦共同理想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意义和价值标准。追求人生幸福、实现人生价值,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保持一致。第三,中国梦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机会、舞台和资源。第四,个人理想的实现是中国梦共同理想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国家理想和个人理想相互激荡,中国的发展才能迸发巨大活力。
(二)用中国精神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的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全部,因此下面从中国精神的角度对爱国主义教育重新进行结构:
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继承中国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正是中国精神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渗透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所有领域,是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教育还要讲清在新时期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这就需要发扬中国精神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继承了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传统,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这就是爱国的真诚体现。
(三)用个人幸福梦与职业成才梦助力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就大学生个体而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个人事业成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人生幸福梦与职业成才梦的统一。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对人生目的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也正是人生幸福梦与职业成才梦的出发点和归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让每个中国人自己当家作主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嚴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同时,人生幸福梦与职业成才梦不仅是在一定程度上追求物质利益,更重要的是将个人梦想的实现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找到人生的目的和归属,在精神层面指引个人的奋斗方向。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追逐人生幸福梦和职业成才梦的过程中,在面临机遇、困难和挑战时,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
人生价值为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根据。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大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幸福梦与职业成才梦,让人生出彩,首先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大学生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四)用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支撑道德观教育
道德观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注重道德实践、锤炼高尚品格。这种重于“行”的教学目标必须依靠精神力量来支撑。长期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社会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中华儿女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1]
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代表,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五)用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充实拓展法治观教育
法治观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大学生领会法律精神、树立法治理念。但精神、理念的内容比较抽象,不好理解,这就可以借助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对法治观教育进行充实拓展,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领会。
法治社会是每个人追求公平正义、自由和尊严之梦想的真正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宪法是立国之基、政治之本,也是中国梦的合法性基础。我国宪法确定了党的领导原则,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梦也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下人民意志、人民利益、人民愿望的集合体。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梦的价值基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梦所体现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执法为民等内在要求,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谋而合。
法治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中国梦的实现同样离不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就是要倡导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以及法律服务调整经济关系、规范经济行为、指导经济运行、维护经济秩序、推动经济发展,使市场经济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让法治社会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用法治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
注释:
[1]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N].法治日报,2013-9-27(1).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
[2]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N].法治日报,2013-9-27(1).
[3]丁国强.中国梦的法治意蕴[N].北京日报,2013-4-不暇接22(17).
作者简介:
吕晓梅(1982—),女,汉族,辽宁锦州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路径
【课题项目】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223-02
一、中国梦的主要内容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3年,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概括起来,中国梦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梦的目标内容是什么?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来说体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第二,中国梦的主体是谁?“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第三,中国梦如何实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要成果,用一种形象生动、易于普及和识记的方式,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根本目的和实现条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凝聚力。
二、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逻辑起点
(一)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与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相连
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大學生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梦的共同理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使命。虽然每个大学生的梦想各异,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却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共同理想。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大学生应该牢固确立的理想信念。这一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不是互不相关,更不是对立冲突,而是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坚定为中国梦奋斗的崇高信念,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二)中国梦中的中国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相连
中国精神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它寓意深远、催人奋进,就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这种密切的联系体现在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坚定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信心,确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进而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弘扬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统一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统一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之中。大学生只有明确中国精神的强大动力,才能在人生的生动实践中为实现民族复兴增砖添瓦。
(三)中国梦的价值追求与人生观教育紧密相连
从价值追求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实现每个中国人的幸福之梦、发展之梦。这样的梦想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期盼,但实现它则需要在此高尚人生目的的指引下,我们每个人正视人生中的顺境逆境,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努力地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这正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的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人生观教育的任务。大学生追求人生幸福、职业成才,但这种人生追求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不能脱离社会对个体价值的评判,这就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的人生观教育不能仅就个体论成败,更重要的是把大学生的人生奋斗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在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进程中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科学人生观。
(四)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与道德观教育紧密相连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里的道德观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从道德角度去领悟中国梦。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国道路在道德领域的具体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精神在道德领域的具体化;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则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必备条件。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大学生的迫切要求,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道德观教育的落脚点。
(五)实现中国梦的利益诉求与法治观教育紧密相连
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圆梦的征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利益诉求的背后是每个中国人期盼党和国家能够维护稳定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能够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这就需要构建法治社会逐步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保证每个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里的法治观教育就是通过帮助大学生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树立法治理念,在大学生心底埋下“公平正义”的种子,待其步入社会后能够用法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法合理地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三、中国梦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现路径
(一)用中国梦共同理想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每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人理想,但个人理想经常碎片化呈现。因此,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就必须依靠中国梦共同理想。厘清个人理想和中国梦共同理想的关系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重中之重。二者的关系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中国梦共同理想反映着每个社会成员的个人理想。“宏大叙事”的国家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第二,中国梦共同理想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意义和价值标准。追求人生幸福、实现人生价值,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保持一致。第三,中国梦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个人理想的实现必须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机会、舞台和资源。第四,个人理想的实现是中国梦共同理想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国家理想和个人理想相互激荡,中国的发展才能迸发巨大活力。
(二)用中国精神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的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全部,因此下面从中国精神的角度对爱国主义教育重新进行结构:
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继承中国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正是中国精神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渗透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所有领域,是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教育还要讲清在新时期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这就需要发扬中国精神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继承了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传统,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这就是爱国的真诚体现。
(三)用个人幸福梦与职业成才梦助力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就大学生个体而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个人事业成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人生幸福梦与职业成才梦的统一。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对人生目的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也正是人生幸福梦与职业成才梦的出发点和归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让每个中国人自己当家作主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嚴的生活,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同时,人生幸福梦与职业成才梦不仅是在一定程度上追求物质利益,更重要的是将个人梦想的实现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找到人生的目的和归属,在精神层面指引个人的奋斗方向。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追逐人生幸福梦和职业成才梦的过程中,在面临机遇、困难和挑战时,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
人生价值为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根据。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大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幸福梦与职业成才梦,让人生出彩,首先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大学生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四)用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支撑道德观教育
道德观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注重道德实践、锤炼高尚品格。这种重于“行”的教学目标必须依靠精神力量来支撑。长期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社会不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风,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中华儿女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1]
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代表,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五)用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充实拓展法治观教育
法治观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大学生领会法律精神、树立法治理念。但精神、理念的内容比较抽象,不好理解,这就可以借助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对法治观教育进行充实拓展,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领会。
法治社会是每个人追求公平正义、自由和尊严之梦想的真正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宪法是立国之基、政治之本,也是中国梦的合法性基础。我国宪法确定了党的领导原则,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梦也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下人民意志、人民利益、人民愿望的集合体。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梦的价值基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梦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梦所体现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执法为民等内在要求,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谋而合。
法治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中国梦的实现同样离不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就是要倡导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以及法律服务调整经济关系、规范经济行为、指导经济运行、维护经济秩序、推动经济发展,使市场经济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让法治社会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用法治为中国梦的实现保驾护航。
注释:
[1]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N].法治日报,2013-9-27(1).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
[2]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N].法治日报,2013-9-27(1).
[3]丁国强.中国梦的法治意蕴[N].北京日报,2013-4-不暇接22(17).
作者简介:
吕晓梅(1982—),女,汉族,辽宁锦州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