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饰,从最初的御寒蔽体到对美学的追求,再到对文化的承载,发展到清代,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内容,成为一个庞杂的体系。清代服饰,源于满族服饰,以满族便于骑射的独有样式为蓝本,不断借鉴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点。从概念上讲,清官服饰是指清代生活和服务于宫廷的人士的衣冠鞋帽、服饰佩饰等,属于清代服饰的宫廷部分。沈阳故宫作为清初开国宫殿和入关后的陪都宫殿,辟为博物馆后以收藏清代宫廷遗物、明清艺术品为主要特色。数量巨大的清官服饰是其中一个重要类别。院藏清官服饰,种类繁多,有各式袍、褂、袄、裙、补子、坎肩、都什希(满语:行裳),也有旗鞋、朝靴、帽、袜、绦带,还有荷包、扇套、朝珠等佩戴之物。内涵丰富,既包括帝、后、妃、嫔、皇子、公主所穿所戴,也有官员、侍卫、宫女、太监所穿所戴。与汉族传统服饰相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民间服饰相比,带有强烈的等级色彩。尤其清代帝后服饰,是清官服饰的精华与集大成者,式样种类繁多,用料工艺考究,用色纹饰独一无二,是封建礼制与等级观念、满汉文化融合、手工业技艺发展的最集中体现。
清宫服饰的发展
满族是一个骁勇尚武、精于骑射的民族。其早期服饰完全以服从骑射为主要追求,上下同服,随着政权的逐步确立,对服饰的等级地位开始有了越来越明确的要求。清崇德时期,清太宗皇太极认为,保持满族服饰制度,关乎民族的盛衰兴亡,并以此作为固国之本。于是“厘定上下冠服诸制”,以“明礼仪,辨尊卑”。他曾三令五申,不许亲王大臣学汉人穿宽袍大袖的服饰。入关后,其服饰仍不断发展完善,清圣祖玄烨、清高宗弘历都强调本民族特色的保持,不仅保留满民族的服装式样,而且法式加详,增改厘定,到乾隆朝,终成一代之制。成书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的《钦定皇朝礼器图式》,对冠服以图谱及文字形式详加说明,成为清中后期宫廷服饰的范本。清官服饰体现了满族的生活习俗和审美需求,以便于骑射为主要形式,如薤发结辫,适用北方之冠帽,便于骑射之袍褂,配挂朝珠等。同时,清承明制,对明代政治、手工业技术、文化的继承与吸收,也体现在服饰制度的渐进改革演变之中。清朝统治者参照融合汉族文化的传统,在服饰上加入了代表皇权和封建礼制的内容,也融入了寓意美好的各种吉祥纹样,形成了蕴含汉文化因素,又不同于汉族服饰的鲜明特色。如宫廷服饰中,采用了龙、蟒、十二章纹等纹饰,海水、江崖、福、寿、喜字、祥云、八宝等吉祥纹饰,大臣着补服以示品级等等。但对质地、纹样、颜色的穿用人物和场合、佩饰的搭配等均规制严格,不得僭越,否则获罪。服饰制度成为封建等级制度最直观的外在表征。
清宫服饰的特点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逾千件清代宫廷服饰品,主要包括服装、冠帽、鞋靴、佩饰、衣料等,其中服饰类绣品大多数是绣工华丽的成衣,也有半成品的衣料、袍料,精制华贵,非民间衣物可比,富有宫廷特色。这些服饰,是满族服饰的最优秀代表,具有强烈的满族特色,为中华服饰中迥异于其他民族的一朵奇葩。
披肩领、马蹄袖
“披肩领”形如披肩,俗称“大领”,是附加在朝服领口上的一种衣领,这种穿戴用于隆重典礼。早在后金政权建立之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曾穿用貂皮护领,这种另加领子的习俗,后演变成官服上的一种装饰。天命年间就规定诸贝勒等一律穿有大领子的服饰,以示同平民之别。初定时,称为“扇肩”,天聪年间改称“披领”,并且规定上朝时必须穿带披领的朝服。入关后,再次定为“披肩领”。清制规定,皇帝、后妃、文武百官及命妇穿朝服加饰“披肩领”,这种制度一直实行到清末。马蹄袖,满语称“挖憨”,在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出猎作战时放下覆与手背,冬季可御寒,平日可绾起,这是其最初的实际用途,后来成为清代礼服必备的式样,帝后、官员、命妇皆服。早期为一体,清中后期开始出现了分体式,即另做一单体袖,用纽扣连于袖口,行礼时放下,礼毕解去。院藏后妃常服袍与便服袍(平袖)的区别之一即为马蹄袖。
顶戴花翎与补子
清代帽子一改历代式样装束,注重帽子上顶戴花翎的装饰,以花翎的不同反映不同的官职。文武臣僚,冠顶以红、蓝宝石、珊瑚、水晶等为饰,称顶戴。同时,按规制缀孔雀翎与冠后,称花翎,有单眼、双眼及三眼之分。官员袍服用蓝、石青色。前后缀以方形或圆形“补子”,也叫“背胸”,其上或织或绣或缂丝以固定鸟兽纹样,作为文、武官员职别和品级的徽识。文臣以仙鹤、锦鸡、孔雀等,武臣以麒麟、狮、豹等标志品级。院藏“补子”有50余件,展现了清代官员补服的基本式样。文禽武兽,或圆或方,圆补为贵,皇帝、皇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皆用,是对明代补服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图一、图二)。
马褂
满族骑射时穿的一种褂子,后成为日常罩于长袍外面的服装,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院藏马褂均为明黄色,高领对襟,盘扣,四面开裾,身长及腰,当为常服马褂(图三、图四)。清初,穿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至康雍年间满族男子穿用马褂的习俗已盛行,青年喜着马褂以示勇武。以后,由于清帝提倡骑射,经常以马褂赏赐臣下,受赏“黄马褂”成为臣子极高的荣誉。
皮毛制品
满族是游牧民族,有着悠久的狩猎传统,形成了以兽皮为主要面料或辅助材料的穿衣习俗和审美情趣。在冬天,满族贵族常以貂皮、狐皮、猞猁皮等做袍服衬里或边缘镶嵌,保暖舒适又高贵。后金时期,清太祖努尔哈赤即“头戴貂皮”,所穿袍服也以“裁剪貂皮,以为缘饰”。入关后,皇室贵胄对皮毛制品的追求有增无减,如院藏有清中期的“明黄绸貂皮褂”、“熏貂皮女朝冠”、“玫瑰紫金钱丝八宝银狐皮马褂”(图四)、“鹿皮都什希”(图五)、“明黄缂丝五彩云蝠金龙皮边袷朝袍”等等。
清宫服饰精华——帝后御用服饰
清官服饰中,最为华贵绚烂的当属清代帝王后妃服饰,不仅材质工艺考究,穿着佩戴也是循礼而为,体现着清代服饰制度的核心内容。质地精良、制作严谨
帝后袍服用料极为贵重,裁制、绣饰皆极精美。江南各地纺织、印染、刺绣工艺历史悠久,到清朝顺治初年,三织造即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在明代官营丝织机构的基础上恢复发展,盛极一时,主要承担御用丝织品的生产和采办。各种织物品种繁多,花色翻新。云锦、缂丝尤为著名。其中,妆花缎(缎地为妆花缎、绢地为妆花织)以各种彩丝织成,配色繁复艳丽。库锦以各色缎地织金线、银线花纹,光耀灿烂。金宝地锦则以金线满织为地,以彩丝织花,富丽华贵。库缎则以不同梭法,织出暗花、亮花等花纹,反侧视之,变化无穷。以上各种云锦皆入内府大库为皇家之用。缂丝是中国传统织物,以小梭用通经断纬之法织出各种凸起花纹,极为高贵,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谓。刺绣是宫廷服饰上最常用的手段。苏绣、京绣针法齐备,最为有名。清官档案之“敕谕”记载,要求官局所织缎匹“务要经纬均匀,阔长合适,花样精巧,着色鲜明”,对于质量不合格者,需罚奉补赔或受鞭责。内务府画师依礼部定式精心画样,皇帝钦定后,发往江宁、苏州、杭州三处织造司分织。一般江宁织造负责御用彩织锦缎,苏州织造负责绫、绸、锦缎、纱、罗、缂丝、刺绣,杭州织造负责织造御用袍服、丝绫、杭绸等。刺绣由如意馆画工设计彩色小样,经审后,按成品尺寸放大着色,发交内务府和江南织造衙门所属的绣作进行生产。经过这样的程序,一件件精美的帝后服饰方才制作完成,再经过运输后,送入清官。 种类多样
帝后服饰,品类繁多,按照清朝规制,皇帝、后妃等在不同的场合要穿戴不同的冠服。皇帝有礼服、吉服、行服、常服、雨服、戎服等不同场合的冠服。同种冠服又分四季节令而用不同的衣料,所谓“缎纱单夹各惟其时”。皇后、妃、嫔等女式冠服,亦有礼服、吉服、常服之分。礼服肃穆庄严,吉服喜庆热烈,行服方便实用,常服缤纷竞妍,最为华美。
(1)礼服
礼服为清代帝后参加重大典礼所用。凡宫廷朝会、内外祭祀等重要场合,如皇帝登基,祭拜天、地、日、月,皇后亲蚕,以及在元旦、万寿、冬至三大节日时,皇帝、后妃均要身着礼服亲自参与。其礼服如朝袍(朝服)、朝裙、朝褂、衮服、端罩等,其他如朝靴、朝带、朝珠等亦要相应佩戴使用。
朝服用于登基、万寿节、元旦、冬至、祭天地等重大典礼。院藏朝服近10件,其中一件明黄纳纱五彩金龙夏朝服(图六),为清德宗载滞夏季御用朝服。上衣连裳式服装,圆领,右衽大襟式,披领及袖皆石青,片金缘。上衣前后及两肩各绣正龙l条,腰帷绣行龙5条,衽正龙1条,襞积前后各绣团龙9条,下裳彩绣正龙2条、行龙4条,披领上绣行龙2条,袖端饰正龙各一。间以五色云,列十二章,下幅八宝平水。图纹均以赤缘金线勾边,绣工精妙,针法多变,用色和谐。这种礼服的形式纹样乾隆朝始为定制,《皇朝礼器图式》中明确绘制,是清代皇帝朝服的标准样式。
衮服为清代皇帝礼服之一,祭圜丘祈谷、祈雨等大礼时服于龙袍外面。院藏清石青缎彩绣平金团龙衮服(图七),为清圣祖玄烨御用衮服,石青缎面,月白缠枝暗花软缎里,蓝绿素缎绣平金云龙纹,其形式为无领对襟,身长至膝,平袖,袖与肘齐,绣有五爪金团龙四条,前胸、后背、两肩各绣五爪金龙一条,肩龙各抱日、月,前后万寿字篆纹,间以五色云,极为精彩。
端罩是清代皇帝和等级较高的官吏穿的礼服褂,类似普通外褂。在冬季举行大典时,将端罩穿在朝服、吉服外面以御寒冷。端罩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以材质及褂里的颜色分辨等级。皇帝的端罩,按照《皇朝礼器图式》规定:十一月朔至上元,皇帝御端罩,黑狐(紫貂)为之,明黄缎里,左右垂带各二,色与里同。院藏端罩多件,其中一件清明黄绸貂皮端罩(图八),为清宣宗曼宁御用,圆领、对襟、平袖,袖部宽大,衣长至膝。此褂全部为貂皮制成,皮毛朝外,在褂面镶有十余个三角形白色饰物,褂里儿为明黄色江绸暗“江山万代”花纹及云纹,对襟有铜扣5枚。等级高、制作精,庄重而华贵。
(2)吉服
清代帝后吉服主要用于宫中喜庆场合,如重大吉庆节日、筵宴,皇帝、皇太后万寿节和元旦前后三日,以及祭祀主体活动前后的“序幕”与“尾声”阶段。皇帝吉服为龙袍,皇后吉服为龙袍与龙褂。龙袍为上下连属通身袍,右衽、箭袖、四开裾;石青色领、袖。院藏帝后龙袍20余件,其中有清高宗弘历、清仁宗颐琰、清德宗载湉等皇帝所穿龙袍,也有隆裕皇后等所穿龙袍龙褂等女式龙袍。《皇朝礼器图式》卷四规定:“皇帝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立水,裾左右开,棉夹纱裘各惟其时。”其中一件清明黄芝麻纱彩绣平金龙袍(图九)为清高宗弘历御用,质地精良,纹饰典型,绣工精湛,整体右衽大襟式,圆领,马蹄袖,四开裾。领口、开襟、马蹄袖俱为石青缎地,金线、彩线绣制金龙、海水、朵云。袍前胸、后背各有1条金线绣正龙,下面前后各有2条升龙,左右肩部分别有1条升龙,右面内襟里面有1条行龙,其正面或背面均可见5条金龙。袍面在龙纹之外满饰图案,十二章纹样间以五色云纹、蝠纹和团寿文字等。袍下部为海水江崖,下幅八宝立水,下摆斜向成弯曲的水脚。此为典型的乾隆时期龙袍式样,也成为后朝遵循的典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国家一级藏品。
(3)常服及其他
常服袍是日常所穿的服装,帝后在宫中穿常服的时间最多,有常服袍和常服褂两种。前后左右开裾,为方便使用,其颜色、纹饰没有特殊规定。院藏帝后常服袍多件,如黄色团龙常服袍,为清太宗皇太极所穿常服袍,锦缎团龙,为早期遗物,极为珍贵。此外,院藏有数量众多的皇帝后妃便装,如坎肩、袄裤、氅衣、衬衣等,色泽鲜艳、纹饰多样,有传统的龙凤纹、花蝶纹、八宝纹、葫芦绶带纹等,含有吉祥寓意。这些服饰,数量广,式样多,更能展现帝后的日常生活场景,如《康熙读书像》中,清圣祖玄烨即身着便服。此外,还有出巡、骑马时的行装,检阅时的戎装等。专用纹饰、唯我独尊
(1)龙凤、十二章纹
清代宫廷纹饰,延续明朝传统,尤其是龙凤纹,成为帝后专属,是其最基本的服装纹饰内容,尤其是礼服、吉服之类等级较高的服饰中必不可少的。此外,象征帝王无上美德的十二章纹(图十)被广泛用于朝袍、龙袍之中,并且位置固定,左肩为日,右肩为月,前身上有黼、黻,下有宗彝、藻,后身上有星辰、山、龙、华虫,下有火、粉米,成为有清一代定式。这十二章,象征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权力“如天地之大,万物涵复载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照临之内”。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君王的至高追求在冠服上的一种体现,清承明制,概莫能外。
(2)黄色的限制使用
黄色,自唐宋以来就为帝王所专用,清代不但加以继承,更是向前推进,将其分为明黄、杏黄等色,为皇家专用。明黄色为皇帝、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等少数几人的专用色,皇太子、太子妃等使用杏黄色。宫中遇三大节,皇帝穿吉服,为明黄色。清代皇帝的冬夏二式,都用明黄色。只有在祭天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月时用白色。亲王、郡王则用蓝色及石青色,此下官吏不能用黄色,都用蓝色及石青色或其他颜色。至于帝后的便服,颜色随所欲。包括披肩、朝靴、朝带等。
独有配饰
清代帝后穿朝服时,要戴朝珠。朝珠由一百零八颗东珠串成,有结珠四颗、佛头、背云、纪念。皇帝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朝珠。所佩戴朝珠,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质地、颜色。祭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带琥珀或蜜蜡朝珠;祭日,戴红珊瑚朝珠;祭月,戴绿松石朝珠。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朝珠寓意天、地、日、月。皇后、皇太后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外,还在两肩斜挂两盘红珊瑚朝珠。院藏朝珠几十挂,东珠(图十一)、玛瑙、珊瑚、松石等质地多样,分别代表了不同场合所需。
皇帝在穿戴服饰中,腰间都要系相应的腰带,穿朝服系朝服带,穿吉服时系吉服带。朝带有两种,一种用于大典,为明黄丝织带,带上有龙纹金圆版四块,中间嵌蜜石、东珠;一种用于祭祀,带上用四块金方块,嵌以东珠及各色玉、石。吉服带与朝带颜色相同,形制相似,带上的四块金版嵌珠宝随意。带上所挂荷包(图十二),小巧精美,在绸缎上绣各种吉祥图案,绣工严谨,一丝不苟。
综上所述,沈阳故宫博物院庋藏的清官服饰,主要是以皇帝后妃服饰为代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庄重典雅的宫廷性特征,不仅是清代织绣工艺技术高度发展和清代审美观的集中体现,更是封建礼制、皇权独尊的反映。通过对服饰质地、式样、纹饰、颜色、佩饰的梳理,可以窥见清代宫廷服饰制度的基本面貌。服饰制度始终与礼制思想紧密相连,礼在清代是法权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撑,而服饰在这一过程中则体现了相当重要的补充作用。中国服饰在清代发展到了顶峰,服饰纹样在此时的装饰作用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责任编辑:李珍萍)
清宫服饰的发展
满族是一个骁勇尚武、精于骑射的民族。其早期服饰完全以服从骑射为主要追求,上下同服,随着政权的逐步确立,对服饰的等级地位开始有了越来越明确的要求。清崇德时期,清太宗皇太极认为,保持满族服饰制度,关乎民族的盛衰兴亡,并以此作为固国之本。于是“厘定上下冠服诸制”,以“明礼仪,辨尊卑”。他曾三令五申,不许亲王大臣学汉人穿宽袍大袖的服饰。入关后,其服饰仍不断发展完善,清圣祖玄烨、清高宗弘历都强调本民族特色的保持,不仅保留满民族的服装式样,而且法式加详,增改厘定,到乾隆朝,终成一代之制。成书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的《钦定皇朝礼器图式》,对冠服以图谱及文字形式详加说明,成为清中后期宫廷服饰的范本。清官服饰体现了满族的生活习俗和审美需求,以便于骑射为主要形式,如薤发结辫,适用北方之冠帽,便于骑射之袍褂,配挂朝珠等。同时,清承明制,对明代政治、手工业技术、文化的继承与吸收,也体现在服饰制度的渐进改革演变之中。清朝统治者参照融合汉族文化的传统,在服饰上加入了代表皇权和封建礼制的内容,也融入了寓意美好的各种吉祥纹样,形成了蕴含汉文化因素,又不同于汉族服饰的鲜明特色。如宫廷服饰中,采用了龙、蟒、十二章纹等纹饰,海水、江崖、福、寿、喜字、祥云、八宝等吉祥纹饰,大臣着补服以示品级等等。但对质地、纹样、颜色的穿用人物和场合、佩饰的搭配等均规制严格,不得僭越,否则获罪。服饰制度成为封建等级制度最直观的外在表征。
清宫服饰的特点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逾千件清代宫廷服饰品,主要包括服装、冠帽、鞋靴、佩饰、衣料等,其中服饰类绣品大多数是绣工华丽的成衣,也有半成品的衣料、袍料,精制华贵,非民间衣物可比,富有宫廷特色。这些服饰,是满族服饰的最优秀代表,具有强烈的满族特色,为中华服饰中迥异于其他民族的一朵奇葩。
披肩领、马蹄袖
“披肩领”形如披肩,俗称“大领”,是附加在朝服领口上的一种衣领,这种穿戴用于隆重典礼。早在后金政权建立之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曾穿用貂皮护领,这种另加领子的习俗,后演变成官服上的一种装饰。天命年间就规定诸贝勒等一律穿有大领子的服饰,以示同平民之别。初定时,称为“扇肩”,天聪年间改称“披领”,并且规定上朝时必须穿带披领的朝服。入关后,再次定为“披肩领”。清制规定,皇帝、后妃、文武百官及命妇穿朝服加饰“披肩领”,这种制度一直实行到清末。马蹄袖,满语称“挖憨”,在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出猎作战时放下覆与手背,冬季可御寒,平日可绾起,这是其最初的实际用途,后来成为清代礼服必备的式样,帝后、官员、命妇皆服。早期为一体,清中后期开始出现了分体式,即另做一单体袖,用纽扣连于袖口,行礼时放下,礼毕解去。院藏后妃常服袍与便服袍(平袖)的区别之一即为马蹄袖。
顶戴花翎与补子
清代帽子一改历代式样装束,注重帽子上顶戴花翎的装饰,以花翎的不同反映不同的官职。文武臣僚,冠顶以红、蓝宝石、珊瑚、水晶等为饰,称顶戴。同时,按规制缀孔雀翎与冠后,称花翎,有单眼、双眼及三眼之分。官员袍服用蓝、石青色。前后缀以方形或圆形“补子”,也叫“背胸”,其上或织或绣或缂丝以固定鸟兽纹样,作为文、武官员职别和品级的徽识。文臣以仙鹤、锦鸡、孔雀等,武臣以麒麟、狮、豹等标志品级。院藏“补子”有50余件,展现了清代官员补服的基本式样。文禽武兽,或圆或方,圆补为贵,皇帝、皇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皆用,是对明代补服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图一、图二)。
马褂
满族骑射时穿的一种褂子,后成为日常罩于长袍外面的服装,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院藏马褂均为明黄色,高领对襟,盘扣,四面开裾,身长及腰,当为常服马褂(图三、图四)。清初,穿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至康雍年间满族男子穿用马褂的习俗已盛行,青年喜着马褂以示勇武。以后,由于清帝提倡骑射,经常以马褂赏赐臣下,受赏“黄马褂”成为臣子极高的荣誉。
皮毛制品
满族是游牧民族,有着悠久的狩猎传统,形成了以兽皮为主要面料或辅助材料的穿衣习俗和审美情趣。在冬天,满族贵族常以貂皮、狐皮、猞猁皮等做袍服衬里或边缘镶嵌,保暖舒适又高贵。后金时期,清太祖努尔哈赤即“头戴貂皮”,所穿袍服也以“裁剪貂皮,以为缘饰”。入关后,皇室贵胄对皮毛制品的追求有增无减,如院藏有清中期的“明黄绸貂皮褂”、“熏貂皮女朝冠”、“玫瑰紫金钱丝八宝银狐皮马褂”(图四)、“鹿皮都什希”(图五)、“明黄缂丝五彩云蝠金龙皮边袷朝袍”等等。
清宫服饰精华——帝后御用服饰
清官服饰中,最为华贵绚烂的当属清代帝王后妃服饰,不仅材质工艺考究,穿着佩戴也是循礼而为,体现着清代服饰制度的核心内容。质地精良、制作严谨
帝后袍服用料极为贵重,裁制、绣饰皆极精美。江南各地纺织、印染、刺绣工艺历史悠久,到清朝顺治初年,三织造即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在明代官营丝织机构的基础上恢复发展,盛极一时,主要承担御用丝织品的生产和采办。各种织物品种繁多,花色翻新。云锦、缂丝尤为著名。其中,妆花缎(缎地为妆花缎、绢地为妆花织)以各种彩丝织成,配色繁复艳丽。库锦以各色缎地织金线、银线花纹,光耀灿烂。金宝地锦则以金线满织为地,以彩丝织花,富丽华贵。库缎则以不同梭法,织出暗花、亮花等花纹,反侧视之,变化无穷。以上各种云锦皆入内府大库为皇家之用。缂丝是中国传统织物,以小梭用通经断纬之法织出各种凸起花纹,极为高贵,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谓。刺绣是宫廷服饰上最常用的手段。苏绣、京绣针法齐备,最为有名。清官档案之“敕谕”记载,要求官局所织缎匹“务要经纬均匀,阔长合适,花样精巧,着色鲜明”,对于质量不合格者,需罚奉补赔或受鞭责。内务府画师依礼部定式精心画样,皇帝钦定后,发往江宁、苏州、杭州三处织造司分织。一般江宁织造负责御用彩织锦缎,苏州织造负责绫、绸、锦缎、纱、罗、缂丝、刺绣,杭州织造负责织造御用袍服、丝绫、杭绸等。刺绣由如意馆画工设计彩色小样,经审后,按成品尺寸放大着色,发交内务府和江南织造衙门所属的绣作进行生产。经过这样的程序,一件件精美的帝后服饰方才制作完成,再经过运输后,送入清官。 种类多样
帝后服饰,品类繁多,按照清朝规制,皇帝、后妃等在不同的场合要穿戴不同的冠服。皇帝有礼服、吉服、行服、常服、雨服、戎服等不同场合的冠服。同种冠服又分四季节令而用不同的衣料,所谓“缎纱单夹各惟其时”。皇后、妃、嫔等女式冠服,亦有礼服、吉服、常服之分。礼服肃穆庄严,吉服喜庆热烈,行服方便实用,常服缤纷竞妍,最为华美。
(1)礼服
礼服为清代帝后参加重大典礼所用。凡宫廷朝会、内外祭祀等重要场合,如皇帝登基,祭拜天、地、日、月,皇后亲蚕,以及在元旦、万寿、冬至三大节日时,皇帝、后妃均要身着礼服亲自参与。其礼服如朝袍(朝服)、朝裙、朝褂、衮服、端罩等,其他如朝靴、朝带、朝珠等亦要相应佩戴使用。
朝服用于登基、万寿节、元旦、冬至、祭天地等重大典礼。院藏朝服近10件,其中一件明黄纳纱五彩金龙夏朝服(图六),为清德宗载滞夏季御用朝服。上衣连裳式服装,圆领,右衽大襟式,披领及袖皆石青,片金缘。上衣前后及两肩各绣正龙l条,腰帷绣行龙5条,衽正龙1条,襞积前后各绣团龙9条,下裳彩绣正龙2条、行龙4条,披领上绣行龙2条,袖端饰正龙各一。间以五色云,列十二章,下幅八宝平水。图纹均以赤缘金线勾边,绣工精妙,针法多变,用色和谐。这种礼服的形式纹样乾隆朝始为定制,《皇朝礼器图式》中明确绘制,是清代皇帝朝服的标准样式。
衮服为清代皇帝礼服之一,祭圜丘祈谷、祈雨等大礼时服于龙袍外面。院藏清石青缎彩绣平金团龙衮服(图七),为清圣祖玄烨御用衮服,石青缎面,月白缠枝暗花软缎里,蓝绿素缎绣平金云龙纹,其形式为无领对襟,身长至膝,平袖,袖与肘齐,绣有五爪金团龙四条,前胸、后背、两肩各绣五爪金龙一条,肩龙各抱日、月,前后万寿字篆纹,间以五色云,极为精彩。
端罩是清代皇帝和等级较高的官吏穿的礼服褂,类似普通外褂。在冬季举行大典时,将端罩穿在朝服、吉服外面以御寒冷。端罩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以材质及褂里的颜色分辨等级。皇帝的端罩,按照《皇朝礼器图式》规定:十一月朔至上元,皇帝御端罩,黑狐(紫貂)为之,明黄缎里,左右垂带各二,色与里同。院藏端罩多件,其中一件清明黄绸貂皮端罩(图八),为清宣宗曼宁御用,圆领、对襟、平袖,袖部宽大,衣长至膝。此褂全部为貂皮制成,皮毛朝外,在褂面镶有十余个三角形白色饰物,褂里儿为明黄色江绸暗“江山万代”花纹及云纹,对襟有铜扣5枚。等级高、制作精,庄重而华贵。
(2)吉服
清代帝后吉服主要用于宫中喜庆场合,如重大吉庆节日、筵宴,皇帝、皇太后万寿节和元旦前后三日,以及祭祀主体活动前后的“序幕”与“尾声”阶段。皇帝吉服为龙袍,皇后吉服为龙袍与龙褂。龙袍为上下连属通身袍,右衽、箭袖、四开裾;石青色领、袖。院藏帝后龙袍20余件,其中有清高宗弘历、清仁宗颐琰、清德宗载湉等皇帝所穿龙袍,也有隆裕皇后等所穿龙袍龙褂等女式龙袍。《皇朝礼器图式》卷四规定:“皇帝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立水,裾左右开,棉夹纱裘各惟其时。”其中一件清明黄芝麻纱彩绣平金龙袍(图九)为清高宗弘历御用,质地精良,纹饰典型,绣工精湛,整体右衽大襟式,圆领,马蹄袖,四开裾。领口、开襟、马蹄袖俱为石青缎地,金线、彩线绣制金龙、海水、朵云。袍前胸、后背各有1条金线绣正龙,下面前后各有2条升龙,左右肩部分别有1条升龙,右面内襟里面有1条行龙,其正面或背面均可见5条金龙。袍面在龙纹之外满饰图案,十二章纹样间以五色云纹、蝠纹和团寿文字等。袍下部为海水江崖,下幅八宝立水,下摆斜向成弯曲的水脚。此为典型的乾隆时期龙袍式样,也成为后朝遵循的典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为国家一级藏品。
(3)常服及其他
常服袍是日常所穿的服装,帝后在宫中穿常服的时间最多,有常服袍和常服褂两种。前后左右开裾,为方便使用,其颜色、纹饰没有特殊规定。院藏帝后常服袍多件,如黄色团龙常服袍,为清太宗皇太极所穿常服袍,锦缎团龙,为早期遗物,极为珍贵。此外,院藏有数量众多的皇帝后妃便装,如坎肩、袄裤、氅衣、衬衣等,色泽鲜艳、纹饰多样,有传统的龙凤纹、花蝶纹、八宝纹、葫芦绶带纹等,含有吉祥寓意。这些服饰,数量广,式样多,更能展现帝后的日常生活场景,如《康熙读书像》中,清圣祖玄烨即身着便服。此外,还有出巡、骑马时的行装,检阅时的戎装等。专用纹饰、唯我独尊
(1)龙凤、十二章纹
清代宫廷纹饰,延续明朝传统,尤其是龙凤纹,成为帝后专属,是其最基本的服装纹饰内容,尤其是礼服、吉服之类等级较高的服饰中必不可少的。此外,象征帝王无上美德的十二章纹(图十)被广泛用于朝袍、龙袍之中,并且位置固定,左肩为日,右肩为月,前身上有黼、黻,下有宗彝、藻,后身上有星辰、山、龙、华虫,下有火、粉米,成为有清一代定式。这十二章,象征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权力“如天地之大,万物涵复载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照临之内”。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君王的至高追求在冠服上的一种体现,清承明制,概莫能外。
(2)黄色的限制使用
黄色,自唐宋以来就为帝王所专用,清代不但加以继承,更是向前推进,将其分为明黄、杏黄等色,为皇家专用。明黄色为皇帝、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等少数几人的专用色,皇太子、太子妃等使用杏黄色。宫中遇三大节,皇帝穿吉服,为明黄色。清代皇帝的冬夏二式,都用明黄色。只有在祭天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月时用白色。亲王、郡王则用蓝色及石青色,此下官吏不能用黄色,都用蓝色及石青色或其他颜色。至于帝后的便服,颜色随所欲。包括披肩、朝靴、朝带等。
独有配饰
清代帝后穿朝服时,要戴朝珠。朝珠由一百零八颗东珠串成,有结珠四颗、佛头、背云、纪念。皇帝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朝珠。所佩戴朝珠,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质地、颜色。祭天,戴青金石朝珠;祭地,带琥珀或蜜蜡朝珠;祭日,戴红珊瑚朝珠;祭月,戴绿松石朝珠。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朝珠寓意天、地、日、月。皇后、皇太后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外,还在两肩斜挂两盘红珊瑚朝珠。院藏朝珠几十挂,东珠(图十一)、玛瑙、珊瑚、松石等质地多样,分别代表了不同场合所需。
皇帝在穿戴服饰中,腰间都要系相应的腰带,穿朝服系朝服带,穿吉服时系吉服带。朝带有两种,一种用于大典,为明黄丝织带,带上有龙纹金圆版四块,中间嵌蜜石、东珠;一种用于祭祀,带上用四块金方块,嵌以东珠及各色玉、石。吉服带与朝带颜色相同,形制相似,带上的四块金版嵌珠宝随意。带上所挂荷包(图十二),小巧精美,在绸缎上绣各种吉祥图案,绣工严谨,一丝不苟。
综上所述,沈阳故宫博物院庋藏的清官服饰,主要是以皇帝后妃服饰为代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庄重典雅的宫廷性特征,不仅是清代织绣工艺技术高度发展和清代审美观的集中体现,更是封建礼制、皇权独尊的反映。通过对服饰质地、式样、纹饰、颜色、佩饰的梳理,可以窥见清代宫廷服饰制度的基本面貌。服饰制度始终与礼制思想紧密相连,礼在清代是法权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撑,而服饰在这一过程中则体现了相当重要的补充作用。中国服饰在清代发展到了顶峰,服饰纹样在此时的装饰作用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责任编辑:李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