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文献和实践调研,探究影响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对乡村振兴助益影响因素,发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对乡村振兴的助益作用通过生产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表现出来,并探究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小镇的科学统一规划、治理制度有效和多元主体合作的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方式。
关键词:特色小镇 ; 乡村振兴 ; 民族地区 ; 助益分析
一、引言
特色小镇作为地方政府一项创新性、互益性、协调性的政策实践,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助益作用能发挥更大价值。区别于行政建制镇,小镇非行政区域概念,而是指小城、小市镇,是“小”和“镇”概念的集合。“小”是指区域小、个性明显;“镇”是指市政功能齐全、区域品质完善。民族地区因其经济造血任务、资源环境禀赋、社会文化风气、政治治理背景和生活富裕程度与一般地区有明显差异,因而作用于一个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乡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方面的影响尤为明显。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乡村振兴与农村改革、脱贫攻坚、农村规划和土地制度等的衔接,由此,特色小镇作为一种综合协调政策,也成为地方政府解决乡村区域碎片、要素集聚、资源整合难题,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适宜选择。
二、 理论探讨:基于相关文献
在国际逆城市化、农村本土化回归和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之下,许多前沿专家、学者捕捉到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契机。从近年来的研究发展看,特色小镇已成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之一,其对加快农业农村各方面调整发展、推进城乡深度融合等发挥着助益作用。综合国内外特色小镇对乡村振兴的助益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生活和生态方面。
(一)新业态及就业驱动生产助益。Vasily Erokhin等认为农村发展的关键条件是有充足的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应通过旅游等产业,使农民收入实现多样性[1]。Stefan Neumeier认为旅游业虽仅引起较小的经济影响,但旅游甚至可以在不适宜发展旅游的地方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工具。[2]在乡村背景下,产业集聚视角下特色小镇新业态运营存在小镇产业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低、組织化松散、主导力量错位、产业间不够包容、配套措施跟不上等方面问题,发挥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挖掘区域根植性的自动稳定器功能[3],新业态将生产助益提上研究日程。使得进一步提高小镇产业集聚的组织化程度、实施产业包容、打造服务型政府,真正成为推动特色小镇实现带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二)补充生活和生态助益功能。特色小镇发挥助益功能不仅局限于生产方面,René Brauer认为乡村发展不应过分强调纯粹的生产主题,应努力做到生产生活并重[4]。国家三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除培育产业发展的特色小镇外,还应坚持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重要地位[5],并且以宜居目的培育具有典型特征的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在乡村的引导培育[6]。
综上,理论文献关于特色小镇对乡村振兴的助益研究多集中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功能方面,而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五大要求的文化和治理领域研究不够充分,且对民族地区特色小镇研究触及不足、缺乏相应的案例研究。因此,本文沿袭理论探析,并结合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个案,采用实践调研方式进行助益五大方式的互补研究,对民族地区认清优势和探索实施特色小镇策略,有一定参考意义。
三、 实践探究:景宁畲族自治县特色小镇助益分析
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景宁畲族自治县特色小镇发挥着市场化的平台和载体作用,助推一二三产融合集聚,带动乡村环境、人文风俗、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等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于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研究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探索如何以景宁旅游产业的“生产+小镇”模式,明确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根本;如何以景宁天然民族茶业、畲族药材、植被屏障“生态+小镇”方式巩固乡村振兴的生态宜居基础;如何使畲婚、畲银等非遗或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小镇”措施,赢得乡村振兴的灵魂根基;如何让“治理+小镇”方法,提升乡村振兴的治理有效保障;如何以景宁日常“生活+小镇”方式促进乡村振兴的生活富裕目标。这些细化了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联系,使该地特色小镇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振兴目标起到了助益作用。
景宁畲族自治县分布有3个典型的民族地区特色小镇,1个省级特色小镇畲乡古镇,同时也是省级第一批创建小镇;2个规模较小的市级特色小镇。县辖5个镇、16个乡,近300个行政村。主要分布有畲、藏、苗、彝、侗、黎等少数民族人口,以少数民族聚集人口较多的乡村为例,发现该地已发展全域旅游来强化特色小镇建设。虽然该地特色小镇发展不够成熟,在规划、政策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但整体来说,特色小镇建设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带来乡村振兴的助益作用。
(一) 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促进产业兴旺发展。景宁畲族自治县畲乡小镇是省级特色小镇,畲乡小镇通过“生产+小镇”联动的方式,发展4A级旅游产业,并且在景宁惠明茶、畲医药上拓展深加工研发领域。作为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发展旅游产业是期望借助这种方式打破与传统产业之间的隔阂,形成资本、文化、人才、产业等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在这种重新组合中不断创造出新机会,激发出新动能[7],从而通过产业兴旺建构出具有特色的乡村。
(二) 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改善生态宜居质量。实现民族地区乡村“生态宜居”,是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生态建设的重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是宜居的根本,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才会得到保障。景宁生态小镇的所含行政村,大多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自然资源条件和山地地形地势,政府利用天然优势,群策群力,合力打造了区别于城市、连接村镇的绿水青山和多彩民族花型乡村。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空气净化率达到了90%以上。该地还将村落联接打造为特色小镇一部分,利于发展民族特色设施服务环境,能实现宜居,实现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
关键词:特色小镇 ; 乡村振兴 ; 民族地区 ; 助益分析
一、引言
特色小镇作为地方政府一项创新性、互益性、协调性的政策实践,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助益作用能发挥更大价值。区别于行政建制镇,小镇非行政区域概念,而是指小城、小市镇,是“小”和“镇”概念的集合。“小”是指区域小、个性明显;“镇”是指市政功能齐全、区域品质完善。民族地区因其经济造血任务、资源环境禀赋、社会文化风气、政治治理背景和生活富裕程度与一般地区有明显差异,因而作用于一个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乡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方面的影响尤为明显。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乡村振兴与农村改革、脱贫攻坚、农村规划和土地制度等的衔接,由此,特色小镇作为一种综合协调政策,也成为地方政府解决乡村区域碎片、要素集聚、资源整合难题,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适宜选择。
二、 理论探讨:基于相关文献
在国际逆城市化、农村本土化回归和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之下,许多前沿专家、学者捕捉到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契机。从近年来的研究发展看,特色小镇已成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之一,其对加快农业农村各方面调整发展、推进城乡深度融合等发挥着助益作用。综合国内外特色小镇对乡村振兴的助益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生活和生态方面。
(一)新业态及就业驱动生产助益。Vasily Erokhin等认为农村发展的关键条件是有充足的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应通过旅游等产业,使农民收入实现多样性[1]。Stefan Neumeier认为旅游业虽仅引起较小的经济影响,但旅游甚至可以在不适宜发展旅游的地方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工具。[2]在乡村背景下,产业集聚视角下特色小镇新业态运营存在小镇产业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低、組织化松散、主导力量错位、产业间不够包容、配套措施跟不上等方面问题,发挥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挖掘区域根植性的自动稳定器功能[3],新业态将生产助益提上研究日程。使得进一步提高小镇产业集聚的组织化程度、实施产业包容、打造服务型政府,真正成为推动特色小镇实现带动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二)补充生活和生态助益功能。特色小镇发挥助益功能不仅局限于生产方面,René Brauer认为乡村发展不应过分强调纯粹的生产主题,应努力做到生产生活并重[4]。国家三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除培育产业发展的特色小镇外,还应坚持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重要地位[5],并且以宜居目的培育具有典型特征的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在乡村的引导培育[6]。
综上,理论文献关于特色小镇对乡村振兴的助益研究多集中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功能方面,而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五大要求的文化和治理领域研究不够充分,且对民族地区特色小镇研究触及不足、缺乏相应的案例研究。因此,本文沿袭理论探析,并结合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个案,采用实践调研方式进行助益五大方式的互补研究,对民族地区认清优势和探索实施特色小镇策略,有一定参考意义。
三、 实践探究:景宁畲族自治县特色小镇助益分析
在推动乡村振兴中,景宁畲族自治县特色小镇发挥着市场化的平台和载体作用,助推一二三产融合集聚,带动乡村环境、人文风俗、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等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于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研究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探索如何以景宁旅游产业的“生产+小镇”模式,明确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根本;如何以景宁天然民族茶业、畲族药材、植被屏障“生态+小镇”方式巩固乡村振兴的生态宜居基础;如何使畲婚、畲银等非遗或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小镇”措施,赢得乡村振兴的灵魂根基;如何让“治理+小镇”方法,提升乡村振兴的治理有效保障;如何以景宁日常“生活+小镇”方式促进乡村振兴的生活富裕目标。这些细化了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联系,使该地特色小镇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振兴目标起到了助益作用。
景宁畲族自治县分布有3个典型的民族地区特色小镇,1个省级特色小镇畲乡古镇,同时也是省级第一批创建小镇;2个规模较小的市级特色小镇。县辖5个镇、16个乡,近300个行政村。主要分布有畲、藏、苗、彝、侗、黎等少数民族人口,以少数民族聚集人口较多的乡村为例,发现该地已发展全域旅游来强化特色小镇建设。虽然该地特色小镇发展不够成熟,在规划、政策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但整体来说,特色小镇建设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带来乡村振兴的助益作用。
(一) 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促进产业兴旺发展。景宁畲族自治县畲乡小镇是省级特色小镇,畲乡小镇通过“生产+小镇”联动的方式,发展4A级旅游产业,并且在景宁惠明茶、畲医药上拓展深加工研发领域。作为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发展旅游产业是期望借助这种方式打破与传统产业之间的隔阂,形成资本、文化、人才、产业等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在这种重新组合中不断创造出新机会,激发出新动能[7],从而通过产业兴旺建构出具有特色的乡村。
(二) 民族地区特色小镇建设改善生态宜居质量。实现民族地区乡村“生态宜居”,是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生态建设的重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是宜居的根本,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才会得到保障。景宁生态小镇的所含行政村,大多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自然资源条件和山地地形地势,政府利用天然优势,群策群力,合力打造了区别于城市、连接村镇的绿水青山和多彩民族花型乡村。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空气净化率达到了90%以上。该地还将村落联接打造为特色小镇一部分,利于发展民族特色设施服务环境,能实现宜居,实现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